03.02 在古代来了“大姨妈”怎么办,古代的姨妈巾长什么样?

用户64315238905


大姨妈这种东西,相信许多男人都没来过。那么我们看一下,古人大姨妈来了是怎么处理的。最原始的社会,没有纸,也没有布,甚至人们居无定所,那时候主要是使用草叶或树叶来擦拭。



到了奴隶社会,人们已经有了用来遮羞的动物皮毛。她们会用干净的皮毛,比如柔软的兔子来擦拭,还会用泉水清洗。到了后来,发明了布以后,她们把草木灰缝在里面,然后用完以后倒出污浊的东西,洗干净下次再用。


发明了造纸术以后,她们就会用柔软而又吸水的草纸。但是,这种方式比较奢侈。穷人家的女子一般都用一种用棉花做成,叫“塞子”的东西。也就是用棉花塞住了事,防止血液外流,在穷人家,大姨妈这种事是不受重视的。

古代没有计划生育,很多女人都会一个接一个的生孩子,在怀孕期间,是不来大姨妈的,因此会省许多事。而等到她们不再生孩子了,也就过了来大姨妈的年龄了。如今跟古代相比,社会进步体现在各个方面。


历史密探


在古代那个技术落后的时代,女子来月经可以说是一件非常讨厌的事。动不动就流血,经常会弄脏衣物。那么古代又是怎么处理这些事的呢?

在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羞耻之心时,都是裸着身子到处跑。如果来月经了,女性也就只会用枯草,或者干叶子擦一擦血迹,然后继续劳作。

渐渐的,人们有了羞耻之心后会用一些衣物来遮挡关键部位。所以女孩子们便会将干草或者枯叶子垫在下面,防止污血流出。在海边的女人就更好了,她们可以用吸水力很强的天然海绵垫在下面,要比干草或者枯叶子更加干爽。



后来随着织布技术的发展,女性们发明了“月事带”。她们裁制一个长长的布条,在里面灌上吸湿性良好的草木灰,然后在布条的两端系上绳子,系在腰间。

更换的时候只要倒掉里面的草木灰然后把布条洗干净,再重新灌入草木灰就行。有条件的人家,会用棉花来代替草木灰。然而那个时候的棉花并没有脱脂技术,吸湿性还不如草木灰,所以很多人还是会选择用草木灰。


后来造纸技术出现了,于是人们便用草纸来代替布条,制成了一次性的卫生带,这个就很像现在的卫生巾了。唐朝的时候卖胭脂的小贩都会有这种卫生带出售。

但是穷苦人家是没有条件使用卫生带的,枯草或者棉花塞进下体来防止污血流出。有些女孩子发现怀孕的时候不会有月经来,可开心了,便撒开手拼命生孩子。难道怀孕不比来月经痛苦吗?


史之策


古代女子十二三岁就出阁,十五六岁就生孩子了,也就是初潮过后就要怀孕生子,之后的几年是最佳生育年龄,加上缺乏有效的避孕措施,都是五年三胎、十年七胎的那么生,所以古代女人多为生子苦,相应的就少了一些例假的困扰,但是也不可能完全杜绝。

在古代,例假被视为不详之物,因为不好区分是否例假期,所以许多场合干脆就不允许女子出现,例如祭祀、葬礼、婚礼等等。如今我家这边还有风俗:来例假的女子不能去参加满月宴,对孩子不好。可见这个例假不详的思想影响颇为深远。

那么,在没有姨妈巾的年代,女孩儿们是怎样应对“洪水猛兽”的呢?

在原始社会那个只能用树叶裙遮羞的年代,女子对付“洪水猛兽”也比较随便,只是用干树叶简单擦拭了事,走到哪都鲜血淋漓的,想想这场面就不忍直视,估计那时人们都习以为常,不拘小节了。

直到奴隶制社会,人们开始狩猎,学会用兽皮缝制衣物,女子们才开始在内衣里放些吸水性好的干燥物,开启了大姨妈的文明进程。

到了封建社会,人们学会了纺织技术,人们摒弃了兽皮,开始以布和丝绸为衣。这时的女孩们,将草木灰塞进布条里,两端用细绳系在腰间,称之为“月经带”,就是初级低配版卫生巾了。更换的时候,要将里面草木灰倒掉,然后将布条清洗干净,风干后再用。有些贫困家庭,替换的卫生条数量不足,便在清洗后用火烘干布条再用。有些富裕的女子,会选择棉花做填充物,干净柔软,只是吸水性不如草木灰,所以不及草木灰应用广泛。

造纸术发明以后,草纸成了姑娘们的心头好。例假期直接用草纸吸纳或者将草纸放在布条里,省了不少麻烦。当然了,不同的消费水平选择的纸张质量不同,消费者体验也就不同啦!

古代充月经条都是姑娘们自己手工制作的,选择布料,绣上图案,一些机灵的姑娘还会别出心裁的另辟蹊径,用棉花做成塞子堵住“洪水猛兽”,这就应该是今天卫生条的雏形了吧!

到了20世纪80年代,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中国女子才抛弃月经带使用卫生巾,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史论纵横


卫生巾、卫生棉条和月经杯是提高女性经期生活质量的三个伟大发明,对位广大女性来说,完全有必要设立个诺贝尔姨妈奖来感谢发明者。

由于无法解释“流血却不死亡”这种奇怪的生理现象,大姨妈在古代被看做魔鬼上身,遭到极大的排斥,古代就有“骑马拜堂,家破人亡”的说法(阴道被称为“马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女子入月,恶液腥秽,故君子远之,为其不洁,能损阳生病也”,经期女性被严禁出现在婚礼、产房、祭祖、葬礼等场合(不知的怎么核查?),当然,大姨妈也并非一无是处,闹义和团那年代,大师兄们就认为:“破红衣炮弹的唯一妙物,就是女人的月经布,满城高挂,炮弹不飞,炮身自裂,效验如神”。

最早的姨妈巾取自:树叶、干草、树皮,使用完成后必须丢的远远的避免给部落带来灾难。

纺织物发明以后,女性开始把草木灰或丝麻等吸水材料装进小布条夹层,两头用细绳系在腰间,犹如现在的竹炭包一般,起到很好的吸水作用,大大缓解了经期的疼痛和美观问题,被广泛采用。

秦汉时期,棉花传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用棉花团代替草木灰或者丝麻,但由于棉花宋元时期才普及种植,所以棉花姨妈巾普及较晚。

东汉造纸术发明以后,一些有钱人家的女性开始用祭祀的白纸替代草木灰,但由于好的纸张价格高昂,普通百姓依旧以竹炭包为主。

从汉代到改革开放漫长的两千年里,姨妈巾的形状和填充物基本没有发生过变化。直到七十年代,大部分中小城市和农村女孩第一次月经来潮时,用的还是传统的姨妈巾。

一战期间,美国女护士采用纱布加药棉做出了最原始的现代姨妈巾,受此启发,1920年美国的金佰利ž克拉克公司用纤维棉和细薄纱批量生产出最早的卫生巾:Kotex(高洁丝)。

民国17年,姨妈巾传入中国,胡适还为此专门写了篇文章--《女子月经布之研究》,倡导女性尝鲜,并称新式姨妈巾:“实为经布中最佳者”。



日慕乡关


首先澄清一下,达人是达人,正不正经我自己知道。

古人除了化妆的技术不如现在的女人,其它方面与现代人无异,古代的女人与现代的女人一样都是有月经的,也就是所谓都会来“大姨妈”

至于在古代来了“大姨妈”怎么办?这个问题很简单,古人很早就懂得用棉花织布了,据历史考证古人种植棉花的历史有五千年了,但是古代没有现代用的卫生棉,她们得有“绝技”才能过活。穴居时代的女性有时直接用海里的“海绵”,有时用草之类的东西做成“卫生棉”使用。古埃及人用软化过的纸草叶子作卫生棉条,而希腊人把麻布包在细木条上当作卫生棉条,目的就是为了“吸血”。

古代的中国,女性们用自己干净的碎棉布做成棉垫,用过之后可以清洗,重复使用。有的女性用一条长长的白色布巾,在月经来潮时放在身下吸收血液,更换后用清水加上明矾清洗,虽然用起来方便,但是终究不是太卫生。

更为传奇的是,据说很早以前的女性,在“大姨妈”来潮的那几天,在口袋里放满木灰,感觉裤子诗了,就往下面塞一把木灰,因此,那时候月经不叫“大姨妈”,叫“吃灰”。感觉这种传说说法不太靠谱,还有一种类似的,但是相对来说更卫生一点,她们是用干净的布缝成一个长袋子,在里面装上草木灰,脏了之后,把灰倒掉,布袋子用水洗洗,循环使用,并且灰能消毒,也许古代没那么多妇科病跟这个有关。

到了1921年,美国金百利公司 制造出第一块抛弃式卫生棉,1927年娇生公司研制出魔戴斯,这两家公司合作制造出卫生棉条,而且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时候,公司取得重大突破,那就是:自粘式背胶的卫生棉垫的发明,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别针或带子了。女性的幸福生活来临了。

先说到这里吧,说多了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小小嬴政


不知楼主说的古代古到什么时候?应该是指封建社会时期吧。不过在这里还是从头说起吧!

原始社会

生活条件极差,对于女性的这种生理现象来说,只能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擦拭。所用物品只是一些干草跟树叶。

奴隶社会

该阶段人类已经拥有“羞耻”的观念,会采用树皮、兽皮等缝制成衣物遮羞。月经期会用一些干燥物吸纳污血。有时候也会采用清水冲洗。

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进步,纺织业迅速发展,布料、丝绸取代了树皮、兽皮等。这时候在未发明造纸之前,女性采用的是将草木灰装进小布条里,两头同细线系在腰间,成了所谓的卫生带。更换条数根据富裕程度来决定。更换下的卫生带,倒掉里面吸满污物的东西,将卫生带用清水加皂葛等去污洗涤。风干后再使用,急迫的时候,便用火烤干。

一些富裕的家庭,会为女性准备干净的棉花等物品,作为制作卫生带的材料。但是由于新棉花不容易吸水,所以很多女性更容易接受草木灰。

人类发明造纸后,草纸等容易吸收水分的东西便派上用场。直接使用草纸或将草纸夹在卫生带里使用,一些有钱人家则使用祭祀用的白纸制作卫生带,因为这种白纸除了有韧性之外,还比较洁白,相对比较卫生。但是由于这种纸价格昂贵,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消费的起。



古代很传统,集市上很少有卖卫生带的,就是有,也只是货郎或一些胭脂水粉店才有卖。所以基本上女性使用的卫生带都是自己制作的。女性之间会老传少,大传小。互相学习制作卫生带的技术和技巧。



还有一些手巧的,卫生带长这样。

在纸张发明之后,有钱人家也有使用类似于宣纸一样的纸张增加吸水性能的,而且使用后可以随时丢弃。但是外层依然选用布匹包裹。

以上是曾看到的资料介绍,不知是不是楼主想要的答案。


新晨的一抹阳光


“大姨妈”是令很多女性头疼的问题,当然这在古代也是大事,并且困扰了古代女性几千年,直到这个利器的出现,成为了女性的福音,并且是现在卫生巾的鼻祖,为古人的智慧点个赞。

在最早的原始社会,大姨妈来了,不用怕,只需要用万能的清水洗一洗就可以,这就是传说中最早的“洗洗更健康”。那时候古人们就地取材,当月经来的时候,用干草、树叶、兽皮擦一擦,然后用万能的清水洗一洗就完事了,为了生存该劳作还有劳作,没有像现在的女性还有暖宝宝、红糖姜水什么的。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有了最早的麻布,古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月经带。最早的月经带,就是用麻布做一个布袋,在里面装上草木灰或者干草,然后用绳子系住两头,挂于腰间。隔一段时间就要清洗,并且更换草木灰。接着,随着纸张和棉花的出现,古人就在月经带里面填充更加柔软的纸张和棉花,并且不断的完善,基本解决了女性的月经问题,这可谓是女性的福音,更是现在卫生巾的雏形。

总之,你要相信古人的智慧,他们做的月经带已经和今天的卫生巾外形相差无几,只是缺少相应的消毒措施,但已经是古代女性的一大福音,而现在卫生巾的发明,直接解决了女性的大姨妈问题,让女人尽情享受作为女人的乐趣。


密探零零发


女用卫生巾的出现才有多长时间?在我国普及开来也不过才20年而已,所以这问题根本不用问古代人怎么对付“大姨妈”的,问一问岁数大点儿的女性同志就知道了。

可能很多朋友知道以前的女人会使用月经带,这是一个针对女性的生理期的很棒的发明,看样子它就像一条很宽的腰带,其实它并不只是一层布,而是两层布,而且上层布的两端有缝隙,目的就是为了往里面塞些棉花之类的可以吸收经血的东西,大约50年前的女性还都是往里面放棉花,但是当卫生纸出现了之后,大部分女性都开始往里面塞卫生纸了。

自从人类会制造丝绸布匹之后,月经带就很快出现了,女性们对它的使用时间大概有3000多年,不过三角裤出现之后,月经带的使用就渐渐的少了。



三角裤的出现时间并不长,在我国大概也就几十年的时间,但三角裤出现之后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女性月经带的功用,因为它里面也可以塞一些卫生纸和棉花等,以前有些女性还别出心裁的在三角裤里面缝上一层布,钟健开口,可以塞卫生纸,这样三角裤既可以当裤衩的作用,又可以当月经带的作用,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巧妙的发明,于是后来还有厂家专门生产出这样有双层布的内裤,但是当卫生巾出现之后,这样的三角裤也很快消失了。


由于月经带和三角裤用完之后都需要洗涤干净,所以以前的女性每个人都需要准备好几条这样的东西,这样可以替换使用,卫生巾出现之后,她们都不必再那样了,可以说卫生巾给女性朋友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减少了不少生理期给她们带来的麻烦事。



科普大世界


每月一访的“大姨妈”让我们现代的女性又爱又愁。


“大姨妈”是女性身体情况的晴雨表:准时到访说明身体的一切功能正常运作,可以放宽心吃喝玩乐了;推迟或提前说明气或血虚了,要抽时间煲点滋补的汤润润了;如果迟迟不来说明有事发生了,升级做妈妈的机率很大或者是遇上麻烦的情况了,得去找医生检查检查了。

不知道在落后的古代,女性对“大姨妈”是否也有如此感觉呢?可以想像,她们应该是愁多于爱吧,有书君分析她们的困扰有以下两个。


困扰一,活动受别人限制。


在封建时代,女性来了“大姨妈”会被视为不祥之兆。


相公不能够与经期的娘子同房共寝,怕撞红会倒霉。另外,来了“大姨妈”的女性会被禁止进入寺院、禁止烧香拜佛,因为她们被人们认为身上“不干净”,带“红”做这些事情是在亵渎神明。还有,不能出席红事白事等场合。现今也有很多地方保留着这样的风俗,可见“例假不详”的说法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几代人。

困扰二,活动受“大姨妈”限制。


在古代没有卫生巾,招呼“大姨妈”是一件特别麻烦事,“大姨妈”的到来,影响着她们正常的生活。那几天得时刻关注着“大姨妈”,以免出现“漏红”的现象影响形象,被人取笑,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足不出户了。


既然会怕出窘相,肯定是那时的姨妈巾不怎么给力了,现在跟着有书君一起来看看古代的女性们用的姨妈巾长什么样的吧!

聪明的人类会根据现实可取的材料来制作姨妈巾,不同时期不尽相同。


在原始社会时代,女性的姨妈巾直接用草叶、树叶或动物皮毛;随着社会的发展,姨妈巾也在不断地精化,到了生产有布料的古代,姨妈巾就以布为原材料了,或者是几块布垫在一起制作而成,或者是将棉花或草木灰用布条包裹住,两头用细线系在腰间。


听我奶奶说,她们那年代的人用过裹草木灰的姨妈巾,每次用完后洗干净、晒干备用。虽然是用简单直接的草木灰,但那时候的人不会有细菌感染一说,都健康着呢。


在人类发明了造纸术后,很多人会用纸来替代草木灰,外面继续用布条包裹,听妈妈说她那一代人也曾用过,后来觉得用布条包裹换的时候比较麻烦,就直接用纸垫上,晚上才加布条。

得益于古人的创作灵感,随着社会的发现,善于思考的人类研究出一种自粘式背胶“卫生巾”,让“大姨妈”的来访对女性的困扰慢慢减少。从传统的片状到贴心的护翼防侧漏,让现代女性少了很多尴尬,“大姨妈”到访的日子也能与平常一样,大方自信地工作、生活。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写出真实的情况,小编特意找了几个奶奶级别人物做了调查。
不说古代,现今的卫生巾也是近三十年才开始普及的,在此之前,人们如何处理月经大多还跟经济条件挂钩。
最穷的处理方式,大家看了会觉得很心酸。就是不干活时候大多选择蹲茅坑,尽量在腹部用力,月经会大量流出,然后用少量布块垫住下身。因为条件不好,布料也是难得的奢侈品,所以布块脏后再洗净循环使用。而使用布块在量大时候容易脏到裤子,所以前面两三天,很多妇女无法外出,只能待家里蹲茅坑。闻之令人鼻酸。

当然,在物资更要匮乏的古代,很多人连几块破布都凑不齐,人们便用少量的布块缝制成条带状(如图)

布带两头可以束于腰间,里面可以装上干净的草木灰,此物吸水性强,经穴遇上很快便被吸净,但也局限于容量有限,妇女们要经常更换草木灰,而且操作不甚,容易漏出感染阴部。
而经济条件优越的就不一样了,她们使用棉花替代草木灰,即舒适又卫生,棉花吸水性更强,体验自然大约不逊于现在的卫生巾吧。
然而在古代,很多女子招待月经的次数不会太多,因为古代女子嫁的早,15就是婚配年龄,很多13.4岁就出嫁了,像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12岁就出嫁,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很多还没初潮呢,就要怀孕生孩子了,后面一个接一个,很多人对月经都不太熟悉。她们的寿命又短,绝经年龄也小,所以要对付月经的次数与现在的女孩不能相比。
最稀奇的是,造福万千妇女的人不是女人,而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当然他的初衷是发明一种可以为伤员止血的ok蹦,不想被后人借用演变成后来的卫生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