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國學中的慎獨是什麼意思?

楚辭流芳


先說答案。

慎獨的意思不是說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謹慎小心自己的行為,而是說:

以專一之心境合道守德。

出處

慎獨,語出《禮記·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慎獨

慎獨,並不是說做一個君子,就是謹小慎微,小心翼翼,一副擔驚受怕,唯唯諾諾的樣子,而是說君子需要警惕那些自己未曾見聞的事物和變化。

因為天有天命,時有窮通。只知天命,不察時變,依然不能夠通達於天地之間。


中庸

我們華夏的文化,從伏羲開始,始終是經世致用的。

儒家的中庸,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致中和,合於道,謂之中;行於德,謂之和。人合於道德,謂之致中和。

中庸,說的是一切人之所為,皆應符合那些合於天道的人倫之道,都應踐行那些合乎天道的人倫之德為,而不是簡單的不偏不倚於私人所立的所謂標準。

中庸不是目的,是手段,是為了通過教化人們,使人們尊道貴德,從而過上美好的生活。

那麼如何致中和呢?

在《中庸》的開頭,我們前文摘錄的那幾句話,講述了致中和的道理。

解釋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萬物被)天地自然賦予的使命稱之為(萬物之)性,按照(萬物)自然之性(生長化成)稱之為道,學習這樣(天地自然)的道稱之為教。

這裡要指出的是,所謂的教,只有學習天倫法則,學習那些效法天倫的人倫之道的,才能稱之為教,那些學習妄人私立之道的,不能稱為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對萬物而言)道,不可片刻與之分離(,否則必然失去天性,失去天命,戕害自身),那些可以與之分離(也沒有危害)的不是(萬物天然之)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因此君子警惕、謹慎於所未得見、所未曾聞的(事物、變化啊)。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那些隱藏的事物不可見,那些微末的事物未曾顯現,(這會對對君子對道的判斷產生干擾,)因而君子謹慎的專守其(懂得的)道(,而在學習之後再去遵守其他的道德)。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打個比方,)喜怒哀樂(的情緒)尚在醞釀未曾表現,便是(情緒的)“中”;

喜怒哀樂(的情緒)爆發出來而符合(導致其發生的情狀),便是(情緒的)“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也就是說)“中”是,天下的根本(,也就是‘道’);“和”,說的是天下如何去抵達“道”(,也就是‘德’)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致中和(尊道貴德),天地各具其位,萬物得以自然而然的生長化成。




平凡2850


慎獨是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個理念。許多文人雅士以之為座右銘。


人是害怕被孤立的。為了獲得同類的認同,就需要人前的偽裝。別人都在喊愛國、在抵制D&G、日遊韓國遊,即使自己是它們的忠實擁躉,在群情激昂時也得表露出同樣的憤慨嫌棄,最好聲調還要比別人高、行動更過激,這樣出門就不怕被人扔“翔”了。

至於關起門來愛不愛國,或者走出國門後,還愛不愛國,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古代有德行的大儒則不同。他們人前人後一致,明裡暗裡一如,因為他們篤信“慎獨”是為人的本份事。做人不是做給世人看、而是做與良心知,是活出天地間的那份為人的正氣和坦蕩。

慎獨的人,不會人前講清廉,背後搞權色交易;不會人前是君子,背後是小人;不會明裡送鮮花,暗裡捅刀子……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罵娘甚至砸鍋的人,絕對與“慎獨”無緣。

慎獨是一種修養,更是為人的境界。六道普世皆有,人中六道是人中天、人中人、人中畜生、人中餓鬼(貪官汙吏)、人中阿修羅(好鬥之徒)、人中地獄。捫心自問,自己屬於哪一道?


菩提月滿西樓




“慎獨”一詞出自《大學》。

把這個詞拆開來分析,“慎”就是謹慎、慎重,就是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個人無論有多大能耐,不管在什麼場合和時間,行事要低調,要處處戒備,不能過於張揚。

“獨”就是獨自一個人相處,一個人獨自完成既定的事情。

“慎獨”的意思就是說,在一個人獨處時,是考驗個人自制力和克服困難的時候,不要因為旁邊沒有人監督和催促,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做出違背道德和初心的事。要麼,懶惰思想打敗了行動能力,變成偷懶者,得過且過,對自己的目標視而不見。心裡認為反正又沒有人看到。其實,人做事天在看。

“慎獨”說到底,是一種自我修為境界。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能幹什麼,要到哪裡去?

並且,會持之以恆堅持下去。就像一條小河,曲折迂迴,要穿過無數障礙,目標是奔向大海。

我們陝西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很喜歡“慎獨”這個詞語,在中篇小說《藍袍先生》中,借主人公之口多次提到“慎獨”,並且當做左右銘,可以看作是陳忠實先生思想的自然流露。


鴻鵠迎罡


樓主好!“慎獨”是個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下的所指不同,古代典籍裡常有15個含義,簡介如下,供參考。

1、儒家五義:(1)“慎”指警,“獨”指身,合為“鑑行”之意。(2)“慎”指省,“獨”指念,合為“糾錯”之意。(3)“慎”指戒,“獨”指思,合為“修心”之意。(4)“慎”指護性,“獨”指迷性,合為“守性”之意。(5)“慎”指不忘聖理,“獨”指迷失聖理,合為“依聖”之意。

2、道家五義:(1)“慎”指無慾,“獨”指有欲,合為“斷欲”之意。(2)“慎”指知道,“獨”指失道,合為“守道”之意。(3)“慎”指善,“獨”指惡,合為“修德”之意。(4)“慎”指不迷,“獨”指有,合為“在空而不迷於有”之意。(5)“慎”指“道之中”,“獨”指“道之極”,合為“常在道的中庸態”之意。

3、佛家五義:(1)“慎”指觀,“獨”指心,合為“修行”之意。(2)“慎”指覺性,“獨”指幻性,合為“破迷”之意。(3)“慎”指無我,“獨”指有我,合為“無相”之意。(4)“慎”是心戒,“獨”是身戒,合為“持戒”之意。(5)“慎”是心,“獨”是行,合為“內外一如”之意。

可見,在三教中,將慎獨往“心”上解釋,含義偏重“制心”;往“行”上解釋,含義偏重“制行”;往“理”上解釋,含義偏重“學聖”;往“得”上解釋,含義偏重“空寂”,都泛指證悟真理的方法。


本然堂講席


感謝您的問題。

“慎獨”語出《禮記·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是什麼意思呢?大意是說誠實面對自己,對待別人,表裡如一,光明磊落。

個人的體會,“慎獨”不是一種道德要求或標榜。辦公室掛幅書法“慎獨” 就有道德修為?顯然不是。“慎獨”是一種實證性的生命心得和獨立感知的判斷力。




首先、我認為“慎獨”是一種自制力的心理體驗,就是管住自己那顆不安分的心。

從生命科學的角度,人的大腦30秒就會產生各種雜念。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有這顆“自主心”,思緒亂飛,合理化,自作自受。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

忙的時候是被各種事情裹挾著往前走,告訴自己需要安靜。但是,我們真正獨處的時候觀照自己內心,飄出來的思緒又是什麼?難道就是心如止水嗎?不一定吧?

大部分時候依舊還是收不了心,拿不住,片刻都不想面對自己的內心,分分鐘就可以把注意力逃避並且合理化了,比如拿起手機。

而注意力是一個人的寶貴資源,是打開覺,思緒清晰的狀態。當一個人思緒長期都無法聚焦了,注意力輕易被漫無目的信息或事情佔據,逃避在舒適區裡,也就失去了獨立思考和成長的可能。

所以,這個時候“慎獨”很重要,是一個人自制力的表現。就是誠實面對自己的意念,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而且也只能自己才能管住自己那顆心。


其次、“慎獨”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獨立感知的判斷力。這個世界其實沒有絕對意義的對錯,你不要用道德綁架自己和別人。

那麼標準在哪裡?其實就在每個人的心理,就是心安。比如:人都是會工具化。有人在表達真實的情感,有人可能在利用情感。例如:傳銷團隊建設,一定是大談感恩、大談愛、給團隊過生日,讓沒出路的年輕人認同,目的是來控制你。



當然,更多的事情,它沒有好壞,一切取決於你自己心理貼近去判斷,它是活的,標準在心裡,測定在心安。


感謝大家的閱讀!


梁春光


慎獨,作為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講究的是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對於這一國學經典詞彙,大師有大師的理解,草民有草民的理解。作為一介草民的我,對於慎獨的理解可能也是最膚淺的……😂

古語說,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我的理解是小心謹慎地獨處、獨自行事。為人做事。不靠監督要靠自覺!



-慎-

對於謹慎做事,中國漢語博大精深,有了許多經典詞彙,比如說未雨綢繆、三思而後行、懲前毖後、安不忘危……,形容的都是謹慎做事。從古到今,謹慎做事的成功實例不勝枚舉,魯莽行事的失敗案例更是比比皆是。謹慎做事,結合現代六合分析法,做事之前謹慎規劃明確做事的5W1H,即what,why,who,where,when,how,會使事情高效高質地完成,大大提高做事成功的幾率。



-獨-

獨,獨自行事。這裡講的“獨自行事”,不是獨來獨往,與人格格不入的做事,而是做事有自己的原則,獨立思考堅持原則,不受外物所擾的能力。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古時,一梨栽於道旁,天酷熱,路人紛紛去摘梨解渴,惟一人不動,問之,答曰:梨雖無主,吾心有主!



吾心有主……做事有自己的主見和原則,是高超的做人修養。

對於“慎獨”,雖然是國學的深奧精神,但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多很多普普通通的人,雖然他不懂這儒家的修為,但是確實也擁有這種修養。返回自心,謹慎內省,你做到了嗎?

👉👉關注林思夕夕,認知最好的你。


林思夕夕


最近正在修煉慎獨,對慎獨兩個字的領悟日漸加深。總體來說,慎獨有三層意思。

第一,人前嚴格要求自己

這是最基本的標準,即使我們不追求慎獨,我們在與人溝通、日常行為處事的時候也要向別人展現最好的自己。比如你去參加一個活動,不管是什麼樣的活動,我們要能做到基本的事項,比如穿戴整齊,在形象上給人美好的第一印象,這是我們自己可控的。

在說話的時候、做承諾的時候、溝通匯報的時候言之有理不說空話,言之有物不說虛話,讓“別人”看我們的時候認為我們是一個“靠譜”的人。

第二,獨處時嚴格要求自己

有句話說,想看一個人怎樣,就看他獨處時如何。網上傳一個段子,很多男神女神在外面都是精神煥發、美貌入神,但一旦回到家裡,各種垃圾滿地,東西了亂放,完全就是一個宅男宅女的形象,這就是沒有做到很好的“慎獨”。

真正慎獨的人,不管你在外面遇見他,還是去他家裡,會發現這個人表裡一致。如果在外面看這個人是積極陽光,那他的家裡也一定是乾淨清爽。當人在外與在內都一致的時候,這個人就做到了慎獨。

第三,我的慎獨修煉經歷

我最近在學習慎獨,就是要求自己人前人後要一致,不管是說話、做事。這種修煉的過程很漫長,充滿了孤獨,有時候我也會忍不住放縱自己。比如人前注重自己的形象,但自己獨處時卻非常邋遢。
但我相信這種慎獨的能力不是一兩天能修煉成的,這屬於人生修煉的一部分。所以,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

在下千城


“慎獨”一詞是出自於儒學大著《禮記-中庸》。

原文是段文言文,其原文大概的意思是說:往往在最隱秘的時候,才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質;在微小的細節方面,最能看出一個人的靈魂。一個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時,也不會做出有悖道德的事情。

先哲有云:君子慎獨。君子是什麼。君子就是大家學習的道德典範,就是指那些擁有良好道德修養的人。

慎獨,我個人所理解的“慎獨”,就是指一個人要在沒有他人在場、也沒有外人監督的時候,也能謹慎有加的去做人做事。嚴於律己,獨善其身。人在獨處的時候,不去做天理不容的事,不去做違犯法律的事,不去做違背道德的事,不去做有昧良心的事。人若能如此,雖不能稱之為“君子”,也足以為“正人”也。

慎獨,按當下流行的說法,其實也可以理解為自律。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己要知道什麼是“可為”、什麼又“不可為”。.


牛哥談人生


據說《文子》和郭店出土的《五行》當中都對“慎獨”進行過討論,由於個人並未深入次文,故一下作答暫時不參考上面的說法。

我的理解主要出自《大學》和《中庸》,現在結合此二書前後文聊一聊個人理解: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再《大學》之中出現了兩次,《中庸》當中出現了一次,說的都是君子要“慎獨”,我們先看看為什麼?然後回過頭來再看慎獨的意思。

《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書中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誠意”就是不要自個騙自個,不要自欺欺人。討厭就是討厭,好色就是好色,先得對自己的內心恭順謹慎。這是君子的做法,小人呢?典型的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什麼都做的出來,見到道德修養好的人了,有遮遮掩掩,偽裝自己的品德。人在內省的時候,就像看到自己的內臟,自欺欺人能起到什麼作用呢?所以君子“慎獨”講究的是內外一樣的真誠,心裡怎麼想的,表現出來就怎麼樣。這樣才能認識到自己的心,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正心”。連自己真實想法都不敢直視的人,如何修正身心呢?

《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人是離不開道的,能離開的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對自己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就格外的謹慎。哪怕是微小,不易察覺的地方,君子都能嚴肅的對待。


從《大學》提出的三綱八目來講,八目之間是環環相扣的,格物是為了致知,誠意是為了正心,修身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明明德”這個終極目標。

這裡單獨討論“慎獨”的話,就是直視內心,改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坦然面對自己不堪的靈魂,承認不足才能改進。知道自己的問題,卻言辭掩飾,對他人這樣,這樣,對自己也這樣。一個連自己都騙的人,如何能修正內心呢?君子連微小的事物都可以嚴肅對待,有個雞湯文叫“小時偷針,長大偷牛”,大概也是這個意思,無論大小,都得坦誠以待,小錯尚可挽回,大罪誰能救贖?


國故學


“慎獨”的是一種工夫,一種境界。



《中庸》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

“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中庸”之道源自天賦的本性,出於先天的道德。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調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可見“慎獨”是專門向內作自我省察,從心意初動的隱微處著力,藉以遏止“人慾”於將萌。這致力於主觀的“心性”修養。這種主觀修養做好了,如果與客觀現實不相合,又怎麼辦呢?那就只有“反求諸己”“素位而行”,甚至“遁世”亦在所不惜。

所以《中庸》說:“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無人而不自得。”

“正已而不求於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

孔子主張“安貧樂道”“貧而無怨”“富而無驕”。孟子也說:“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公孫丑》),“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離婁》上),“君子行法以俟命”(《盡心》下)。這與《中庸》所說,如出一轍。

更突出的,是“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我必不忠,……於禽獸又何難焉”(《離婁》下)一段,設想如何反求諸己,可謂生動具體。



上面說得裝了點,其實說白一點,就是沒有人看見時的作為要特別小心。因為凡見不得人的壞事醜事往往都是在無人監督的時候辦的,許多人的缺點、弱點和毛病也往往是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畢露的。

一些道貌岸然的為官者,在大庭廣眾之下,講廉政,批腐敗,慷慨陳詞,痛心疾首,其憂國憂民之態令人肅然起敬。

可是一到“獨”的時候,就不“慎”起來,其貪慾、情慾、窮奢極欲,往往暴露無遺。還有那麼一些以“精英”自居的謙謙之君子,在場面上,今天罵祖宗落後、窩囊、無出息,明天罵同胞腐敗、愚昧、太保守,然而,一旦“獨”的時候,其邪念、惡念,包括攫取不義之財的貪念,就會統統現出原形,大大不“慎”起來。

正如魯迅所斥:“對於這種卑劣的市儈,每一件事情一定有一種物質上的榮華富貴的目的。”“一做戲,則前臺的架子,總與在後臺的面目不相同。”

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也有一句名言:“不論是別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劣的事情:最要緊的是自尊”。

劉少奇同志在論述共產黨員的修養時,繼承了古人這些精闢的思想,積極提倡這種“慎獨”和自尊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