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弹道导弹并不是核武器,为什么一些国家不允许发展?

念初持觉


更正一个问题:世界上没有限制其它国家弹道导弹发展的条约、或者是协议之类的东西。到现在为止,只有美、苏/俄之间签订的《美苏反弹道导弹条约》和《中导条约》,这两个条约只对美、苏/俄有限制作用,对其它国家是无效的。也没有一些国家不允许发展,只有美国(以色列、沙特)不允许伊朗发展弹道导弹。


伊朗流星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既可携带常规弹头,也可携带核弹头,也就是说想要搞核武,必须要发展弹道导弹技术。尤其是分导式多弹头技术,更是突破敌防御网的重要手段。相对来说,研制弹道导弹的难度比核武还要高,如果掌握了弹道导弹技术,拥有核武将是一件很容易完成的事情。

目前包括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伊朗、韩国,还有某国(无耐之举),在搞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其中印度的“烈火”、“大地”,对我们来讲都不陌生,都是弹道导弹。以色列一直都在搞“杰里科”弹道导弹,目前已经发展到了“杰里科3”,以色列的“沙维特”火箭,就是在“杰里科2”弹道导弹上改进而来的,可进行商业卫星发射。


伊朗发射的导弹

以色列不仅拥有弹道导弹,更拥有核武器,并且联合国给其划定的国土面积是1.4万平方公里,现在已经超过了2万多平方公里,但是从来没有以色列的威胁论,更没有对以色列的制裁措施。原因只有一个:以色列是美国中东的代理人,为美国的利益服务。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不允许伊朗发展弹道导弹,表面上看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担心伊朗拥有核武器。实际上是:担心伊朗的弹道导弹威胁到以色列,担心伊朗的影响力在中东日益扩大,这会威胁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另外,伊朗的“流星3”弹道导弹已经能够威胁到美国驻海湾部队了。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为的是修改伊核协议,打压伊朗、限制伊朗的军事发展能力。


弹道导弹射程可以更远,中远程弹道导弹就可以打到几千公里,洲际弹道导弹更是可以打到八千公里以上。洲际弹道导弹目前还没有携带常规弹头的,效费比太低,也只有五常拥有洲际弹道导弹。但是中远程弹道导弹携带常规弹头,这个倒是可以,我国东风26就是核常兼备的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更具有超强的突防能力,目前的反导系统根本就无法做到有效拦截,美国最近几次的反导拦截试验都以失败收场。所以说美国特朗普会限制伊朗的弹道导弹发展,一方面是出于对伊朗拥核的担心,另一方面是怕伊朗威胁到美国的利益,更主要的是因为以色列——特朗普之所以上台,离不开犹太人财团的大力支持,他的女婿库什叶就是以色列人。



结束语,儒道之主认为:美国不允许伊朗发展弹道导弹,就是在打压伊朗,限制其军事进攻能力。
美国霸权,招来了伊朗的愤怒:国会上点着了美国国旗


儒道之主


弹道导弹简单来说就是以抛物线弹道飞行方式实施打击的一类导弹武器,其实国际上并没有正式的公约或者规则限制其他国家发展弹道导弹,只要技术能力允许,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发展自己的弹道导弹。但是,弹道导弹的技术难度高、制造工艺复杂、飞行控制繁琐,也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搞定的。
美国“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俄罗斯“伊斯坎德尔”近程战术弹道导弹,技术难度一点不比洲际弹道导弹小!

提到弹道导弹,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就是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目前全球范围内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9个,即联合国“五常”及印、巴、朝、以四国,除了以色列比较神秘以外(从未承认自己拥有核武器)其他8个国家均拥有弹道导弹技术,尤其以“五常”技术最为突出,所装备的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均在10000公里以上,基本上可以覆盖全球所有重要战略目标。全球核武数量及分布,拥核国家都拥有弹道导弹技术

弹道导弹最大的优势是拥有超高的末端打击速度,目前各军事大国装备的主力弹道导弹(包括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和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的末端打击速度均在10马赫以上,部分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弹头再入大气层后的速度可以达到20马赫以上(约7千米/秒),也就是说射程10000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整个飞行过程也就25-30分钟(考虑上升段的提速过程)。弹道导弹超高的打击速度,即便是对于目前军事科技最强的美国来说,也无法保证有效的拦截,因此,发展弹道导弹技术是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努力的方向。

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分导式核弹头再入大气层后的壮观景象即使美国最先进的NMD导弹防御系统,也无法达到有效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目的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曾经签署过限制发展中程弹道导弹的“中导条约”,但这个条约只对美、苏/俄两国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限制作用。但是包括联合国“五常”在内的全球数十个国家签订了“核不扩散公约”,这是一份具有国际约束力的通用公约,即便如此,没有签订该公约的印、巴两国分别于1998年进行了核试验并买入核武国家行列。美、苏领导人签署“中导条约”印度“烈火5”战略弹道导弹

即便是有国际公约限制的核武器,也无法从根本上限制其他无核国家对核武器技术的追求,何况目前还没有任何通用国际法规限制弹道导弹技术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弹道导弹只有装备了核弹头才会具有全球影响力,单一的去发展弹道导弹技术也不会对周边或者国际局势造成太大影响,这可能才是直到目前都没有相应的国际规则限制的原因吧。我国在战术弹道导弹方面独树一帜


威呐解析


大家好,我是小叶。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两弹一星”,这是中国上个世纪在联合国上能够已最弱小的力量立足于世界各强国之间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保障,自从中国在两弹一星上获得了成功以后,在明面上基本没有那个大国敢正面的对中国实施战略讹诈和入侵。而“两弹一星”包括: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导弹,特别是远距离的弹道导弹和核弹是同等重要的。

两弹一星

其实这很好理解,如果只有核弹,那么你不能够在离本土太远的地方使用,这样的威慑作用几乎只能用于自卫,而如果你拥有弹道导弹,那这就有很大的不同了,你可以利用弹道导弹把核弹发射到远离本土的地方,这对域外的大国具有相当大的威慑作用,而人造卫星的作用是使弹道导弹能够打得准,当然没有卫星,根据普通的计算也能发射个大差不差,但是有了在太空中的卫星,导弹打得准了,自然威慑力也更加强了。所以,“两弹一星”基本是一个大国的标配,而且,能够发射弹道导弹,那离能发射卫星也不远了。

民兵3导弹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弹道导弹也掌握在最为强大的三个国家手里,俄罗斯的白杨-M:重达47吨,全长22.7米,直径达到1.95米,最大射程11500公里,能够携带4颗55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或者10枚分导式多弹头。美国的“民兵3”:重达34.5吨,全长18.26米,直径1.67米,最大射程为13000公里,能够携带3颗17.5万或者3颗33.5万TNT当量的核弹。中国“东风-41”:重达42吨,全长16.5米,直径2.2米,最大射程11000公里,多枚5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

俄罗斯白杨-M

而且,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难度也不在核武器之下,甚至耗费的钱财还要比核武器要多。并且有了弹道导弹,不仅能够搭在核武器,还能够搭载其它的各种武器,相当于有了弹道导弹就拥有了挥舞向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拳头,可以说能够极大的提高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这样的“大杀器”,已经拥有的国家当然不想要其它国家再拥有,所以这也就出现了所谓的不允许其他国家发展弹道导弹。

中国东风-41

以上就是我关于“弹道导弹并不是核武器,为什么一些国家不允许发展?”的观点,如果您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看法和见解,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和小叶一起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小叶,感谢您的阅读。


小叶谈军事


不允许其他国家发射弹道导弹,实际为美国为维护自已的霸权地位,利用自身国际影响力来推行所谓的导弹技术禁令的政策,它限制相关武器技术在国际上的交流活动,这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最终让美国可以保持自己的军事优势,避免遇上一些麻烦,否则的话,认为自己的优势难以保持。

弹道导弹技术实际上是一个综合应用的问题。限制射程300公里以上,战斗部300公斤以上,性能实际上,等于将其局限于战术性武器,如果超过300公里,那么技术上就冽出现许多不同,射程越大越影响很大,弹道导弹本身就是核武器的载体,如果美国能够控制一些中小国家发展弹道导弹技术,对于美国将是相当有利的形势,既便某个国家发展出核武器,也不具备投送的能力。

弹道导弹为核弹头的最佳搭载的工具,事实上也是最可靠的,技术上也是最具可行性的东西,如果能够不让别人造不出弹道导弹,那么美国也就不受核威胁,这属于美国为一己私利,制定的政策,其他西方国家跟着叫喊,才形成一个主流。


浴火


提问者可能对有关国际法理解存在偏差,世界上并没有禁止研发弹道导弹的强制性规定,有关弹道导弹的国际法规主要有以下两则:

《反弹道导弹扩散国际行为守则》规定:不帮助、不支持、不协助可能研制或获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国家的弹道导弹方案,同时不应排斥任何国家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其实,火箭与弹道导弹在技术上,并没有本质区别。我国80年代试射洲际导弹时,还称为“远程火箭试射”。《反扩散守则》的核心内容是不得为他国提供弹道导弹技术,出口弹道导弹并不在强制之列。所以,上世纪80年代,沙特才能从我国以1亿美元一枚的价格,引进东风导弹,况且《反扩散守则》还未最终出台。

“导弹技术控制制度”(MTCR),是由西方七国建立的集团性出口控制制度,旨在防止可运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导弹和无人驾驶飞行器及相关技术的扩散,不仅仅限制弹道导弹,包括反舰导弹、巡航导弹在内的所有导弹。最初,该制度的限制是不得转让射程不小于300千米,战斗部不小于500千克的导弹。事实上,西方国家并未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美国大肆出售其射程超过1500千米的战斧式巡航导弹。

西方的做法无疑就是典型的双标,只许我放火,不许你点灯。按照300公里的标准,现在的反舰导弹、察打一体无人机都在限制标准以内,甚至包括远程火箭弹,MTCR的可操作性越来越弱,所谓“限制射程超过300公里导弹出口”,已经成了一个笑话。不过,爱好和平的我们,始终把出口型反导导弹与远程火箭炮最大射程控制在298公里以内,以表示对规则的尊重。

弹道导弹的出口还是相当敏感的。随着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火箭与弹道导弹的技术壁垒正在消失,有想法的国家很容易将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增程至他们想要的射程,比如伊朗等。弹道导弹作为核武器的主要运载工具,一旦实现“两弹结合”,就成功跨越了核门槛。

五常对限制弹道导弹技术扩散达到惊人一致。近一二十年,基本看不到有弹道导弹的军贸交易。如果有新的国家自主研发火箭或者弹道导弹,就会被重点盯防,所谓“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只不过是借口罢了,五常都知道他们的潜台词,想发展核武器,随即会采取制裁措施。反过来讲,所有发展火箭技术的无核国家都居心不良,比如日本等。一般爱好和平的国家也就不会去碰这个雷,还是先把生活在地面上人照顾好了,至于太空与火箭,那是你们大国考虑的事。


红龙军团长




弹道导弹因其发射距离长、拦截难度大、技术多样化而具备战略威胁,所以要被已拥有技术的国家所限制。

弹道导弹是一种远距离制导地地导弹,根据技术可分为洲际、远程、中程、近程弹道导弹。而发射距离从8000公里到150公里不等,可跨国际、跨洲际进行远距离打击。以洲际打击为例,从发射准备到打击的时间最短可以在30-60分钟左右,而在空中时间可能只有10-30分钟,所以弹道导弹打击对于各国来说都是一种威胁性很大的打击手段。



一次弹道导弹打击,不止是单纯一个发射系统的问题,更是一种综合国力的体现,这意味着包括卫星侦测系统、远程雷达探测系统、制导系统、电子系统、燃料系统、载具系统的重大突破,只有这些系统应用成熟之后才能进行成功的弹道导弹打击,任何一个单元的缺失,都意味着发射行动的失败。

而弹道导弹发射技术源于火箭技术,除携带常规弹头外,经过技术发展,还可携带核弹头、各种卫星、卫星武器、反卫星武器、空间武器等多样化用途,这意味着威胁性更大。

最重要的是,世界各国的反导系统并未取得实质上的成功,无法有效的进行弹道导弹的拦截与防御,在盾未形成之前,限制矛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马克观察


▲弹道导弹在加装了核弹头后就变成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比如“大力神”洲际战略核导弹就是一种搭载核战斗部的弹道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弹道导弹虽然不是核武器,但其确是一种进攻性武器,特别是其弹头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安装不同种类的弹头(特别是核弹头),且由于其突防能力较强,因此很多国家都是很难对其进行防御和拦截的。

▲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注定了对其拦截是比较困难(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说来,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而扣除其用于实际发生战斗作用的弹头部分外,其本身来说就是一枚运载火箭,因此,在许多看法中,能发展运载火箭的国家就能发展弹道导弹,故而这些年,弹道导弹的制造技术都是以较快的速度扩散出去的,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武装的手中,弹道导弹是其耀武扬威,威胁它国安全的武器,加之,弹道导弹不仅可以搭配常规弹道,在其加装了核弹头后就变成了核导弹,且还能在安装了生化弹头后,变成生化武器使用,因此,如此一来,弹道导弹就变成了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目前,弹道导弹的技术扩散很快,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都拥有了先进的弹道导弹,比如伊朗的“流星”系列弹道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综上述来说,在世界范围内,弹道导弹技术作为军事武器装备技术领域中一个比较敏感的尖端技术,是不允许被出售的,甚至也不许一些曾经对这个世界造成过巨大损害的国家进行发展,毕竟如此先进的武器,一旦被这些国家重新拥有,保不准其又会利用这些导弹对他国再次发动战争,从而导致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战乱。


军武次位面


确实有一些国家是不被允许发展弹道导弹的。比如伊朗,美国死活就是不接受伊朗研发弹道导弹。美国认为伊朗的导弹不长眼睛,随时会炸死以色列活或者驻扎在中东和南欧的美国士兵。这是美国式逻辑,凡是美国不喜欢的,美国就会论证这个国家是随时都想毁灭世界的疯子。

话说,世界上最能毁灭世界的武器就是美国人发明的,也是美国人第一个用的。

关于弹道导弹不是核武器的话,没错。可是枪本身也不能杀人的。只有子弹才能杀人。所以要放弃枪械的管制吗?当然不可以。有了弹道导弹之后,那些小国就会想着如何把一个弹道导弹套在一颗核弹头上。就如同有了枪之后,谁不想弄几颗子弹来试试威力?所以面对弹道导弹问题,还是应该谨慎的。尤其是联合国五位大佬,更应该严格管制小国之间的弹道导弹研发。希望以后联合国能出台全球性的限制弹道导弹研发的条约文件,五位大佬牵头画押,其他小国谁敢造次,制裁之。美苏之前虽然签订了《反导条约》和中岛条约,但那是他们两家的事情,管不住别人。弹道导弹不仅仅是关乎到核武器的投送问题,还关系到航天科技的发展。耗子巨大。为了维持小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小国之间的和睦相处,其实五位大佬真的应该管管。

弹道导弹掌握在警察手里可以维护世界和平,但是抓在瘪三手里,尼玛蛋。


独钓寒江


虽然弹道导弹本身并不能算核武器,但它是核武器最重要的投送工具。可以说,如果没有弹道导弹的话,在现代战争中是很难讲核弹头投送到敌方国土的,搞不好就只能在家里玩地爆了。即使没有核武器的话,也可以搞低成本的大威力弹头,比如说生化武器。

目前正在努力发展弹道导弹的国家要么是有核国家,要么就是即将有核的国家,为了防止他们对自身构成威胁,所以对一些国家的弹道导弹发展进行了非常大的限制,在苏联解体之后为了防止前苏联的火箭科学家们外流,美国甚至采取了和俄罗斯共同研发RD180火箭发动机并且购买他们产品的方式,来养活这帮人不至于跑出去。

不过搞弹道导弹的路子不止一条,因为它和运载火箭的技术可以说是完全相通的,现役的所有运载火箭几乎都具备将核弹头发射到敌方国家的能力,而且运载能力其实更为强悍一些。固体火箭助推器与弹道导弹的血缘关系那就更近了,基本上就是军转民用而已,可以说掌握了大推力固推技术,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固体洲际弹的大门。

而再入段也可以通过返回式卫星等进行测试,虽然在再入时间和速度上略有差别,大不了打着回收失败的幌子让弹头一路扎下来。说到这里,日本可以说是具备了相关的全部技术,隼鸟号的成功探测和返回足以证明其较强的制导能力,只差临门一步,让人不得不防。


水镜晓先生


弹道导弹在不使用核弹头的前提下,确实属于常规武器的一种。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坦克,直升机,战斗机,常规潜艇,驱逐舰这些战术武器,弹道导弹具备很强的战略价值。除了弹道弹道,还有核潜艇,航母,远程轰炸机等武器虽然都可以作为常规武器来用,但其战略威慑意味很浓。这类武器可以显著提升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水平,有这些武器的国家和没有这些武器的国家在实战能力上,不在一个层次上。因此国际上对一些国家采取了限制策略,比方说日本和德国,就不允许发展这些战略性进攻武器。

弹道导弹分为近程,中程,远程,洲际四种。近程一般是射程在1000公里以内的,中程是1000-4000公里,远程是4000-8000,洲际都在8000以上。导弹的弹头可以采取多种搭载方案,即使是中程导弹,也具备搭载多个弹头的能力。除了进程导弹一般不搭载核弹头外,其他射程的导弹都具备搭载核弹头的条件。换句话说,就好像买鸟,买了鸟笼,时间长了就总想着真的买一只鸟。

目前国际上的一些国家,是完全具备自主研发核武器的技术能力和条件的。一旦让这些国家拥有了自己的弹道导弹,如果未来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出现全球战争风险。它们就会很快发展出核武器,然后具备核打击其他国家的能力,这严重增加了全球发生核战争的风险。

如果一个国家只是和平利用核能,那么风险还可控。如果有了弹道导弹,即使它没有核武器,只要装上大当量的常规弹头。导弹的数量又足够多的话,威胁也非常大。因此国际上不仅严格控制核扩散,同时也控制弹道导弹技术的研发。两者的威力都太大,是人类文明不能承受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