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共享經濟下的共享農莊是怎樣實現盈利的?

馬欣玉


共享農莊”指把農村閒置住房進行個性化改造,形成一房一院一地,並根據需求改造為市民田園生活、度假養生等多種模式,再通過互聯網對外出租。

實際上,共享農莊目前還只是一個概念,沒有形成完整的模式。大家也都還在探索的過程中。但是共享農莊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在過去的幾十年間,農民都進入了城市,逐漸遠離了鄉村。而現在要返璞歸真,迴歸大自然。

這又驗證了一個道理,凡事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當農村的人口太多,城市成為人們嚮往的地方,當城市人口太多,農村又重新稱為人們嚮往的地方。

特別是對於很多在農村長大的人來說,農村的生活非常具有懷念的意味,而對於城市人口來說,農村的生活非常新奇,大家走到後來還是想看看與體驗最初哺育人類的生活方式。所以這種需求就誕生了所謂的共享農莊的概念。但是就目前來說,還沒有成熟的模式可以應用。

不過,就我個人的理解來看;

盈利模式應該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房屋租賃:

這有有點類似度假山莊一樣了,可以在相對空氣清新的農村地區進行居住;農莊會提供酒店式的服務;

2)餐飲:

農家樂已經搞了很多年了,這個模式應該可以整合進去;當然得結合有機食品。

3)參與式體驗項目:

比方說種植、養殖等;又如採摘型體驗項目:再比方說參與到收割過程;

4)寄存式服務;

比方說,我可以買一隻小狗在這裡寄養;認養一隻豬等等;


模式還需要不斷探索,但是返璞歸真錯不了。


以股易金


共享農莊目前有兩個大的版本,一個是海南正在試點推廣的有具體政策的共享農莊;一個是廣大市場主體在嘗試的民間和市場的共享農莊。可以說雖然共享農莊現在的風頭很近,但其實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成規模、成體量的現象級的案例。

單純就盈利來看,項目內外其實都有空間。先說項目外,往上,其實政策等也給給予了蠻大的支持,比如海南出臺的政策有扶持,甚至有點狀供地的突破;往下,也可以和農業產業、旅遊、綜合開發等價值嫁接。

再來說說共享農莊的共享本身。個人認為,共享有四個方面,都是盈利可能的空間。第一是產品共享,人可以不來,但是可以吃我的有機農產品。第二是時間與場地的共享,就是現實到場地上吃住玩消費。三是權益的共享,比如土地房屋農場的產權使用權等,還可以讓渡給更多的人。最後是資本金融層面的共享,對接資本市場,對接新的金融工具和方式等。

至於說種好地,經營好農場,營銷好之類的,肯定都該做好,但這些都是所有農場都應該做的,這裡就不贅述了。關於共享農場,個人也有一些思考,也希望能和大家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