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5G到来临,三大运营商谁能实现领跑?

近日,高通提前公布了一批将在2019年采用骁龙X50 5G NR的19家智能手机厂商和18家运营商,包括小米、OPPO、vivo、诺基亚、索尼、LG,中国三大运营商等等。相关媒体报道,华为有望在2019年 年中全面推出使用自家研发的5G商用芯片 Balong 5G01 手机。

“简单的说,5G就是宽带宽了。手机流量上网属于无线,宽带属于有线,宽带变宽了就是指有线这块变宽了,速度快。”一位移动北京分公司的员工对蓝鲸TMT记者说。

“5G在特殊场景有很多应用,比如4K、8K高清影视对高宽带有很高的要求,4G网络比较难以支撑。未来5G主要实现在同一场景下高密度用户,高速上网,高速看视频。”通信专家付亮对蓝鲸TMT记者说。“高宽带高密度上网”用一位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员工的话解释就是,“5G对有线无线网络的影响主要在于云化”。

行业对5G过分乐观

运营商相关宣传资料显示,5G速度将会更快,相比4G主要追求速率,5G更关注体验速率更快、连接数密度更高、空口延时更低三大关键性能指标。在增强移动宽带场景,如VR/AR、云端机器人;低功耗广覆盖场景,如海量物联网IoT;低延时高可靠场景,如车联网、自动驾驶等等场景中应用,需要跨行业融合生态。

事实上,在5G应用场景方面,虽然有个别厂商提出8K的概念,相关产品在去年9月已经推出。

可是目前4K都没有完全落地,相关市场也极其不成熟。4K内容资源的匮乏,网络支撑能力弱以及没有良好顶层规划设计,直接限制了4K乃至8K视频产业的发展,炒作、噱头大于用户实际体验。

而自动驾驶是一个复杂前沿的领域,《华盛顿邮报》曾宣传该技术未来能有效解决人类“路怒”引发的恶性事件。英特尔公司战略研究称其是增加闲置乘客,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事实上“现实很骨感”,视觉AI技术、先进的算法、深度学习系统都是影响自动驾驶能否落地的关键,高可靠、低延时、广覆盖的网络只是其中的一方面。AI目前连人类四岁孩子的常识分辨能力都不具备。从特斯拉致人死亡到最近的奔驰定速巡航模式失灵事件,5G的应用场景需要一个从政策到监管强大有力的“生态圈”来支撑。

此外,5G信号覆盖问题,也直接影响到5G的体验。一位设备商员工对记者说,“高频传输损耗大,5G频段高,覆盖距离小很多,所以几年之内都不会覆盖太好。”因而,想要5G网络信号覆盖更好,运营商将会面临不小的基站建设压力。目前4G信号的覆盖都成问题,在偏远地区4G信号仍没有覆盖。5G的网络信号覆盖更加艰难,任重道远。

“和国家的计划以及设备商的观点一致,外界过于高估5G的商业进程了,最早可能也要到2019年下半年才可能有一定的商用,之前可能还是属于试验阶段。”通信专家付亮说。

寡头格局或继续

对比三大运营商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国移动运营收入1855亿元人民币,略高于联通和电信两家的总和(749.35亿和966.13亿的总和1715.48亿元)。中国移动客户数8.99亿、4G用户数6.72亿远远高出联通、电信两家的总和(用户数联通2.94亿和电信2.65亿总和5.59亿,4G用户数联通1.94亿和电信2.00亿总和3.94亿)。

移动ARPU值增加幅度高于联通、电信,而联通和电信单季度的增长率8.59%、5.6%高于移动的0.8%,联通、电信未来业务增长空间大。现在,联通正借助WCDMA、FDD相对成熟的3G、4G技术在寻找新的机会。

联通落后于3G和4G过渡的阶段,移动对4G的投入规划最早。在2015年8月三大运营商进行人事调整以后,联通才全面切入4G的建设规划。尽管3G时代,电信联通实力相差不大,但是电信在4G规划时比联通提前了大约三个季度,相较联通具有微弱优势。

联通和电信在4G制式FDD-LTE和TD-LTE混合组网,建网成本低、速度快等方面比移动的TD-LTE优势明显。然而,移动用户基数大,用户消费具有惯性。跨网通话需要更高成本,导致用户更加倾斜于移动。此外,基站数量大,信号覆盖好于联通也是移动保持“寡头”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4G向5G过渡的阶段,对比三家运营商在5G方面的投入。中国移动的关注度和投入力度较联通、电信超前。

近日,移动计划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和武汉5个城市启动5G规模试验,每个城市部署超过100个5G基站;在北京、天津、深圳、重庆等12个城市部署小规模的5G应用示范。根据最新公布的规划计划,在2020年前中国移动将会部署超过1万个5G基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