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真“受伤”

6月2日,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手机流量不限套餐遭吐槽:不限量字很大 限速很难找》。

多名用户向栏目投诉平台反映,在使用不限量套餐过程中被运营商短信通知降速,有的“微信半天登不上去”,有的甚至正常工作也受到影响。尽管部分套餐可以通过购买流量加油包恢复正常上网速度,用户仍表示受到了欺骗,原因是办理套餐时,运营商重点宣传的都是“流量不限量”“可以随意使用”,却极少提及“限速”规定。

网上一旦出现这种消息,比较常见的局面是网友们集体声讨运营商。这让身处通信行业的人倍感无奈,但这么多年好像大家都习惯了。

2018年6月9日晚,工信部官方微博、微信发布消息,要求基础运营商规范“不限量”套餐的宣传行为,要求运营商“高度重视当前不限量套餐中存在的问题,全行业立刻开始自查工作,规范此类套餐的宣传推广行为,不得夸大宣传,对于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

工信部这条微博获得了3000次转发、评论、近2万条赞。

6月11日晚,三家运营商集体表态称将会积极按要求整改,进一步完善资费套餐设计……

从最初的几位用户投诉的消息刊发到三大运营商集体表态整改,过程不到10天。老实说,通信人心情都挺复杂的。

  • 一方面,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运营商一直都在不断增加投资和维护成本,提升覆盖范围和网络体验;

  • 另一方面,为了响应国家“提速降费”的要求,运营商不得不持续下调通信资费,不断推出更优惠的资费套餐。

开支在不断增大的同时,业务价值却在急剧降低,身上还扛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担子,运营商确实很难做。

从2015年第一次提出“提速降费”到今年已经整整三年了。在这三年里,老百姓的通信支出在不断下降,而通信需求却在快速提升,整个通信业的“量收剪刀差”也在随之快速拉大。

全球的通信行业都在面临“增长”难题。Juniper Research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来自语音和数据服务收费的年度全球电信运营商核心收入将在未来五年下滑超过500亿美元,从去年的8370亿美元降至7850亿美元。

让人触目惊心。

诚然,“提网速、降网费”可以直接惠及普通消费者,还对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客观来说,通信支出无论是在居民日常消费占比还是企业开支中早已不再是主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环视我们的生活,柴米油盐、医疗教育、租房住房,几乎所有的物价都在飞涨,除了通信费。干嘛偏偏揪住通信费用不放?

如果真像报告所说,运营商的核心收入下滑,那么未来的下一代网络建设运营、运营商的业务服务创新都将成为空中楼阁,通信业上下游企业也将面临危机,包括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芯片”事件极有可能也找不到出路。

到那一天,这个局面又该如何收场呢?

真心呼吁一句:给通信业留点儿空间,让整个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给产业链留点儿时间,让中国自主创新成为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