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國內外高校“大咖”聚惠 探索大灣區科教協同發展

<table> 國內外高校“大咖”聚惠 探索大灣區科教協同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教育協同發展高端論壇昨日在惠州舉行。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攝

/<table><table>

科交會動態、回顧

/<table>

5月24日下午,作為第二屆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中國科交會”)的首場活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教育協同發展高端論壇在惠州會展中心舉行。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活力最強、科技創新資源最集中、新興產業發展最活躍的區域之一,是我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惠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鬍建斌致辭中表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過程中,創新無疑是貫穿其中的重要主題,更離不開科技教育的支撐。

本次論壇,集聚了相關部門負責人、海內外重點高校專家和部分城市代表,共同探討大灣區科教協同發展新模式,推動大灣區科教創新與實體經濟的有機融合。

●南方日報記者 葉石界 周歡 餘嘉敏

共建共享機制日趨完善粵港澳高校科研合作走向縱深

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那佳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最有條件建設國際級灣區的地區。當前,廣東、香港、澳門擁有一大批高校,高等教育在校學生超過300萬人,層次多樣互補性強,現代產業潛力巨大。

實際上,近年來粵港澳教育交流機制在不斷完善,每年召開聯繫會議,啟動了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成立粵港澳高校創新創業聯盟,引進包括香港高校在內的世界知名大學來粵辦學。特別是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引進港澳優質教育資源。

隨著粵港澳三地高校科研合作不斷向縱深推進,共建共享機制日趨完善,為灣區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科技支撐和人才支持。

在論壇上,加拿大聯邦政府創新顧問、哥倫比亞大學第十三任校長阿爾溫德·古普塔(Arvind Gupta)分享了他對創新的認知,認為創新的三個要素包括新點子的商業化、資本和創新網絡。他介紹了加拿大著名的產學機構Mitacs,及該機構在產學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效。眾多成績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14%的參與項目的學生成功創立了初創公司。

阿爾溫德·古普塔建議,粵港澳大灣區要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成功,需要建立一系列非常高效的連接器、產學合作中心、關鍵技術的實驗室、孵化器和加速器以及產業集群。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詹啟敏介紹,當前我國臨床藥物95%最初專利、95%的大型醫療裝備、95%標準規範指南都來自國外。要彌補這些短板,唯有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在大灣區背景下,生物醫療技術將是發展最有前景的產業之一。未來在生命組學技術、疫苗和抗體、幹細胞與再生醫學、醫療設備等行業都將有巨大發展機遇。

詹啟敏認為,要提高公共衛生突發時間的協同能力、實現健康醫療資源的協同共享和大健康產業的協同發展。他表示北京大學和惠州在康養產業、大健康產業都有很多合作空間。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羅方述表示,要強化中國高校(華南)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服務功能,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對創新資源的需求,將面向大灣區提供轉化服務。

暨南大學副校長葉文才對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科技一體化發展提出了建議,他認為應該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大灣區高等教育的戰略性佈局;要爭取國家對粵港澳等教育合作的政策支持;進一步減少和規範粵港澳高等教育合作中的行政審批事項,等等。

高校集聚潼湖創新園未來將逐漸輻射大灣區

今年有350所高校、精選了8200個科研項目參加第二屆科交會。羅方述表示,通過會前對接活動,高校和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近百項,為第二屆科交會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基礎。接下來,將分領域推動成果交易,支持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潼湖大學創新園項目的建設,引起了廣泛關注。

去年6月23日,在首屆科交會期間,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與惠州市政府簽約共建“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區”大學創新園項目。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發展,潼湖大學創新園建設已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將有一批高校入駐。

去年10月,惠州市政府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簽約,將共建哈工大國際教育科研基地。隨後的今年2月6日,惠州市政府與香港城市大學在惠州簽署合作備忘錄,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園項目落戶潼湖生態智慧區。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助理甄良介紹,哈工大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佈局,將以哈工大(深圳)為中心,以哈工大惠州國際教育科研基地為龍頭,以各地產業園區、科技成果轉化企業為支撐,形成“1+1+N”的發展格局,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方面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形成發展合力。

甄良表示,哈工大國際教育科研基地,將建成為以創新研發平臺為核心,涵蓋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為一體的基地。

在惠州,哈工大要建設具有機器人應用場景的未來生活特色小鎮——哈工大機器人智谷(惠州),打造世界級機器人與人工智能融合創新產業集聚區。

羅方述表示,下一步將引進更多學校進駐潼湖大學創新園,並從惠州逐漸輻射到大灣區。

■相關

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園或3年後招生

培養碩士博士的同時將開展科研和成果轉化活動

在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教育協同發展高端論壇期間,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任廣禹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城市大學將把碩士、博士等課程帶到惠州來。任廣禹表示,香港城市大學將把惠州作為一個戰略性區域進行合作、通過惠州校園項目,希望與惠州政府及周邊城市的企業、產業界達成戰略伙伴關係,形成緊密的合作、創造雙贏的局面。

今年2月6日,惠州市政府與香港城市大學在惠州簽署合作備忘錄,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園項目落戶瞄準打造“廣東硅谷”的潼湖生態智慧區。

任廣禹告訴記者,目前,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園項目正在積極協商推進,計劃今年6月提交學校董事會審議。如果通過了,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內與惠州市簽訂正式的合作協議,並於隨後啟動規劃建設等相關工作。若一切進展順利,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園將在2021年開始招生,屆時,將成為一個一流的世界學府,未來人才培養標準和香港校區一致。

任廣禹表示,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園項目,未來將不僅是一個教學基地,也是一個科研和成果轉化基地。在建設好一些基礎設施後,將把學校的一些人員等資源介紹和轉移到惠州來,希望惠州校園項目在未來幾年內成為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基地。“希望把好的教學和科研經驗複製到惠州來。”

香港城市大學將聯合達到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標準的內地高校,依託自身的科研綜合實力與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為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園項目引進世界一流科研資源。

其中,一期教學項目將開設科學、工程、其他與科技或商業領域相關的一年期授課型研究生學歷教育,及工程、科學、獸醫學等領域的博士課程教育。

南方日報記者 周歡

葉石界 餘嘉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