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上海看病新技巧:就诊避开“早高峰”,提前备好“随申码”,分时段预约更高效

上海看病新技巧:就诊避开“早高峰”,提前备好“随申码”,分时段预约更高效

今天,上海市级医院恢复门诊和部分专家门诊,记者从多家医院获悉,就诊量小幅上升,但与往年水平相比依旧在低位,疫情之下,大多数非急症也就减少了往返医院的次数,公立医院纷纷“上线”互联网医院也分流掉部分患者。

而对当下依旧要前往医院的患者朋友来说,得注意疫情之下有些看病新变化,也有些“小技巧”。

门诊全预约开启,“一人一卡一口罩”

3月2日起,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各科开放普通门诊、部分专病专科和专家门诊,其中口腔外科于3月9日起开放。口腔急诊24小时开放。其余科室开放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及部分专病专科门诊。具体门诊安排详见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查询,医院内各项检验、检查也已开放或开放预约。

要注意的是,所有患者及家属在进入门诊大厅前均须填写流行病学调查承诺书和接受体温检测,可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或扫描门诊处张贴的二维码,提前完成相关信息填写,经“快速通道”进入门诊。医院现场也设有专人、专岗完成书面流调筛查工作。

上海看病新技巧:就诊避开“早高峰”,提前备好“随申码”,分时段预约更高效

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人流,避免交叉感染风险,院方提醒:所有就诊患者和陪同家属必须佩戴口罩,门诊严格执行“一人一卡一口罩”,患者须出示身份证或医保卡并佩戴好口罩,在各科护士吧台复测体温方可进入诊室,在各诊室就诊时须接受再次流行病学询问。其他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诊室。

提前备好“随申码”,就诊避开“早高峰”

3月2日也是奉贤区中心医院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基本恢复的第一天,一大早,门诊楼前就排起了队,截至中午12点,门急诊量达到1580人次。

上海看病新技巧:就诊避开“早高峰”,提前备好“随申码”,分时段预约更高效

一大早,奉贤区中心医院门诊楼前排起了队

市民有没有办法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就诊呢?

奉贤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张明建议,患者提前在家申请好“随申码”,如果显示绿色,排队测量体温后便可直接进入诊疗区域。张明同时提醒,目前医院门诊采取预约就诊,上午8点至10点是门诊就诊高峰时段,患者可错峰出行,尽量避开这个“早高峰”时段就诊。

早上8点半,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门诊大厅的门口也排起了队伍,工作人员一边提醒市民保持合适距离,一边引导市民查看就诊须知和二维码展示牌。

工作人员表示,排队情况的出现一是因为周一早上一贯是就诊高峰,另一方面是因为流行病学调查承诺书每次就诊都要填写,对未携带智能手机或手机因故无法在线登记承诺书的市民,现场填写纸质版承诺书比较耗时。

上海看病新技巧:就诊避开“早高峰”,提前备好“随申码”,分时段预约更高效

金山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蒋志宇建议市民通过金山医院互联网医疗微信公众号提供的承诺书二维码提前在线填好,以减少现场排队时间。

科室恢复方面,金山医院目前大多数门诊、专家门诊已恢复正常,3月4日起,将恢复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门诊常规诊治服务,除气管镜检查和呼气试验,内镜检查、肺功能检查等项目也一并恢复门诊服务。

上海看病新技巧:就诊避开“早高峰”,提前备好“随申码”,分时段预约更高效

今天,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也正式恢复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并实行全预约制,患者需至少提前一天预约,可预约7天内各科室普通门诊及专家门诊。

进入“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医疗平台”微信公众号,在预约挂号界面,记者发现,大家对治牙的需要还是非常旺盛的,正畸科、牙体牙髓病科、综合牙体等科室均是“约满”状态,看牙也要拼手速啊。

药品多渠道“送上门”,别错过家门口社区医院

值得注意的是,全市37家市级医院已开通互联网在线业务。

上海看病新技巧:就诊避开“早高峰”,提前备好“随申码”,分时段预约更高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微信公众服务号(sh-9hospital)于2月初开通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微信号预约免费门诊咨询、出院随访服务,还能在线预约门诊,市民可按预约时间段到院就诊。

如今,患者只需登入微信公众号“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点击进入在线问诊平台,即可根据“按病情找医生”或“按科室找医生”在线问诊,包含发热咨询、呼吸内科、肿瘤内科、儿科等50多个科室,单天最高浏览量达2万多,单日最高问诊人数达800多人次。

市十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左克强透露,市十医院互联网门诊咨询平台已搭建完毕,于3月2日起试运行,市十医院还在图文问诊的基础上增设视频问诊通道,随着问诊完成,医生开医嘱给患者,药品处方至医药物流公司并配送到指定地点。通过市药监局开展的“医院延伸处方赋码追溯”项目,患者收到配送药品后,还可在药品随货单上扫码获取处方信息、用药指导信息等,保证用药安全。

上海看病新技巧:就诊避开“早高峰”,提前备好“随申码”,分时段预约更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之下,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不失为就医好选择。

为减少交叉感染,如今,浦东新区高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院大门与分诊预检台增设两道预检流程,做好患者与家属的体温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目前,中心本部工作日日均门诊量为350至400人次,虽较往年同时段下降近半成,但患者相对集中在早上就诊。为此,中心已将补液室临时调整为候诊区,避免人群聚集。

“大家的自我防护意识都很强。”高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唐志红告诉记者,目前所有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员全部佩戴口罩,天气晴朗时,部分就诊患者还会自行选择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候诊。高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发挥积极倡导辖区内签约居民通过家庭医生预约就诊,实现错峰就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