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朱元璋为了防外戚干政,官商勾结,大明顶层设计,户籍制度有啥重要规定(选妃科举)?

锡惠书生


  • 导读:封建社会在我国存在两千余年,如此漫长历史中,位于权力巅峰的帝王家一直光环笼罩的对象,而皇帝的后妃们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封建的社会制度,她们到底是怎样通过一层层选拔脱颖而出一跃而成为众人瞩目身份高贵的娘娘们,他们代表了什么,其背后历程又是怎样只能再次拉起历史的帷幕,怎样的朝代会有怎样的秉性往往会体现在不同以往的规章制度上。对于明朝,不管是特别的厂卫制度,还是特别的选妃制度都能帮我们更加深刻认识那个朝代。


一、

她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天子的女人们她们艳冠群芳,一生富贵荣华,是多少女子的向往。


后宫女子不同于一般女子,她往往代表的不只是自己,或许只能是政治牺牲品。我国历史中,正史关于妃嫔的历史往往只是寥寥数笔,仿佛她们微不足道,可有时她们又能作为那个时代的闪光点活跃于历史舞台上,而这即取决于所处大环境,又取决于自己的觉悟,往往前者令她们只能任人摆布。


最早可查有明令的后妃制度应是周朝。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主要是指后来的明清后妃体制,但是其名词最早来自于《礼记》中对周天子后妃的描述。

《礼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侍妇,八十一御妻。

这不是一个数字,而是形容后妃数量之多,往往后妃数量不止于此。

但是妃嫔不是想当就能当,需经过一定的选拔,先来了解下一般朝代选拔后宫的金标准:

一看面相二看肩,三看头发四看臀,五看行走六看手,七听声音八闻嗅,九看足脚最上头 。

朝廷无方脸的娘娘,鹅蛋脸是我国传统美人儿的标准,选妃是本朝的女子形象。性格和头发的质感有关,美人儿有一头柔顺浓密的秀发必不可少的。能作为妃嫔出入宫廷,需有一定的内在修养,坐立行走要比一般的大家闺秀都要款款有礼落落大方。手就更不用说,是女子的第二张脸在那个时代指如削葱根,纤纤玉手是亦是如此。后宫妃嫔的野史之所以让人津津乐道,除了秀色,还有秀女的选拔总会涉及一些隐私。

宫廷秘史曾记载,入选的秀女需经过一系列的身体检查,查童贞,查身体是否无疤痕无胎记,身体是否凝脂如玉,是否有异味。古人好玉足小脚,宋以后的裹小脚就和西方勒蜂腰是一种病态审美标准,现在的人其实有时或许也能理解,就像一个没必要做手术的人要去做整形手术一样,为了美无所不用其极。


除了这些基本的选妃制度,还会根据各朝各代不同的情况,会增减一些不一样的规定,像是面相与生辰八字测吉凶,还是就是根据女子背后的势力是否有助力。


就如夏商先秦的妃嫔与后世有所不同,多是诸侯为求一时利益而将自己的女儿送给王,有名妖后妲己与妹喜便是属于此类的牺牲品,再者是战败这诸侯和部落的女子和公主,地位上来说都不若后世专门选拔要来的尊贵。

又如奇葩的清朝选妃不选美:最接近现代的是清朝,我们可以根据晚清留下的珍贵相片中看出清朝的妃子虽说不是各个歪瓜裂枣,但绝对和国色天色搭不上边。


二、

历史是一面镜子,明朝是得位最正的王朝之一,他的灭亡源于厂位和宦官,既没有外戚干政的困扰,也无唐朝藩镇割据乱政,正是因为当权者总结前朝的教训将最可能威胁皇权统治的危险因素并将其一一革除 。


外戚干政较为突出就是汉有吕后专权,唐有武则天立周,正是借鉴这些政治上的失策,在明朝治世的期间才能完美规避,明令禁止高级官员家中的女子立于后宫的主位。


致以明朝选妃制度就像后宫规制的一股清流


明朝的选妃制度上是在不干扰政治的情况下进行的,朝廷要员,不管是手握重拳的武将更是不太现实,还是外戚势力巨大的文官,若是在后宫上再添一把火,怕是会烧上皇家的眼睛,外戚坐大,大权旁落甚至取而代之在历史上似乎并不是新鲜事儿。


明代挑选宫女皆奉钦命而行,洪武年间修订《女训》作为后宫的例行规则,也可以理解成皇帝的后宫家法。皇帝到了适婚年龄,选修每两年一次,需经过以下五种程序方可进入后宫。

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

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其过程就在在皇帝即将大婚之时,昭告天下所有适婚女子均不得进行嫁娶,待皇帝挑选之后,被刷下来的才能自行婚嫁。这一规定从道德上讲不知拆散了多少鸳鸯,当然也给平民女子以富贵的机遇。


这一阶段即为海选,适婚女子是指在凡是十三岁至十六岁的身世清白的女子选出五千名进京待征选。

第二阶段:进京之后就是对于体态体貌进行筛选,所谓高矮胖瘦,身形比例等的大范围甄选。

第三阶段则是对留下女子细节上的检查,皮肤牙齿等五官上无缺陷等;

第四阶段合格者则是再进入下一阶段对其嗓音体态,坐立言行的考察;

第五阶段便会决定留存与否,用尺子丈量女子民的手足长度,留下的进入最后一层选拔第五阶段则是让人有些羞涩,老宫娥们将这些剩下来的女子安排到专门的密室中,“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前面也有提到,意思应该都可以明白的,这里不做赘述。

层层选拔留有三百人,这些女子需要在经过“晋嫔”再筛掉两百五十人,最后的五十人经过“钦定”等给定嫔位,最后由后宫最高位者和皇帝选定皇后,皇贵妃等高位者三人。

其中那二百五十人也就只能沦为宫婢,这样看来明朝的宫娥们也是个顶个的花容月貌。

以明熹宗朱由校为例:

洪武十四年(1381)皇帝下令从苏、松、嘉、湖等地及浙、赣二省选民间13岁以上、19岁以下的女子以备后宫。明朝天启元年(1621),熹宗将举行大婚,先期选天下淑女年13至16者,有司聘以银币,其父母送之,以正月集京师,集者5000人。皇帝分遣内监挑选美女,每百人以齿序立,内监巡视之,说:某稍长,某稍短,某稍肥,某稍瘠,皆扶出,遣回1000人。明日,诸女分立如前,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领、肩、背,有一不合法者去之,遣回1000人。又使通籍、姓、年岁,听其声之稍雄、稍窳、稍浊、稍吃者去之,去者1000人。明日,内监各执量器,量女子之手足,随后,复使周行数十步,有点像现在的选美选模特一样,目的在于以观其丰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遣回又1000人,留者仅1000人,皆召入宫,备宫人之选。分遣宫娥之老者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因此入选者仅300人。在宫一月,熟察其性情言论耳评汇其人之刚柔愚智贤否,入选者只50人得封妃嫔。

三、

明朝选妃制度的意义

一、杜绝后宫参政。明朝这一民间选举妃嫔的规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明朝的妃嫔就是纯粹意义上的妃嫔,不许参与朝政,不准踏入朝堂,基本上也就绝了后宫专政的路子,没有着手权势,没有垂帘听政,如此,确是不至于大权旁落,甚至改朝换代,如武则天专权改了李氏唐朝。

万贵妃一人独宠后宫,皇帝为她废后,纵容她残害嫔妃和自己的骨血,但是甚至明宪宗愿与其共赴黄泉的如此盛宠,也不能像武则天那样干预朝政,不是因她既无可依靠的娘家,也非她没有吕后武则天那样的魄力,只是她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所以明帝在这方面的忧患就少了一些。


二、杜绝外戚做大谋权篡位。后宫妃嫔结合外戚专政才是最令明帝担忧的,如西汉就是亡于外戚王莽,隋文帝杨坚乃北周的外戚。


三、另一方面,在明帝选拔方面也摒弃了门第观念,令更多优异的女子和家庭拥有机会享受荣华富贵,施展才华的机会,历史上有名的女中诸葛,明仁宗的张皇后,誉之为“女中尧舜”,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即使如此有作为但他的父亲只是被授予七品兵马指挥使。这出于明朝政府的远观,外戚做大的机会都斩断。明世宗嘉靖帝在位期间,废除外戚爵位世袭:“祖宗之制,非军功不封,洪熙时,都督张昶封彭城伯,弟升亦封惠安伯,外戚之封,自此始。循习至今,有一门数贵者,岁糜厚禄,逾分非法”。

四、稳固朝臣和稳定民心,俗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扰乱朝堂秩序,众人是靠寒窗苦读十余载方苦尽甘来,甚至浴血沙场九死一生拼来的地位,若是外戚因嫔妃的关系扰乱朝堂晋升秩序,自是不能服众,还会加重隐患,这是一位明君最不愿看到的。


这种制度也有一定的弊端,明朝皇帝有时会比他朝更是多一些市井乡土气息,但是这无伤大雅,总体上还是很成功的,它基本上杜绝了后宫乱政、外戚专权篡权夺位的可能性。


令明朝统治者想不到的是的隐患并不只有来自后宫,还有来自权臣和宦官,顾此薄彼,给了宦官以机会。


虽明太祖朱元璋曾明令禁止宦官不可干政。专门立了一铁牌上铸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只是他后世的子孙并没有延续他的想法,以至于严嵩、汪直、魏忠贤等宦官做大,只手遮天权倾朝野,最终导致明朝内耗严重,就像被白蚁掏空的地面,努尔哈赤的马蹄轻轻一踏便轰然坍塌。


公子阿九


黄册制度是朱元璋为了统计元末土地和民众户口、保证税收和统治而实行的一种档案制度,共分为两种:一种是登记人口和财产情况的叫黄册,一种是绘制全国土地田亩的叫鱼鳞册,因为两种都是用的黄色封皮,所以也可以统称为黄册。

和现代一样,黄册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百姓户口本,上面记载着某人的姓名、住址、职业、年龄和田产等等信息,并且每年一次,由政府制作模块,下放到布政使、府、县,再给到百姓手里,一式四份,百姓一份,当县、府、布政使各一份,规定每十年一次就得交于位于南京玄武湖的黄册库存档更新。

以一份现存于世的洪武年间黄册来看,上面详细记载了持有人的姓名、住址、家庭人口详细以及各人岁数、产业、田地等,必须精准到一分一毫,丝毫不差才行,朱元璋对百姓的控制严格得不近人情。



一、对于黄册制度,朱元璋下了死规定,谁犯谁死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下令全天下的百姓各分为民、军、匠三大类,其中再细分成具体的职业,并且下令”世袭职位”,不得随意更改职业,也就是做农民的,后代也得继承父业,做军人的,后代也只能从军,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同时各府县州郡都要设立黄册,规定以一百一十户人口为一里,每年从中选出一位里长编纂成一本总结黄册,即使是鳏寡孤独、无依无靠的人也得编成户口本,称为“畸零册”,同样上交官府,朱元璋是连一个乞丐的情况都要了解得清清楚楚。以严格的户口管理,来保证大明王朝的税收、控制百姓行动、维护军队武备。

而对于那些嫌麻烦或是有意逃税,而敢于在黄册上做手脚的官员和百姓,朱元璋则设定了严格的刑法来处理他们:

《大明会典》——所在有司官吏里甲,敢有团局造册、科敛害民,或将各处写到如式无差文册、故行改抹、刁蹬不收者。许老人指实,连册绑缚害民吏典,赴京具奏,犯人处斩。若顽民粧诬排陷者,抵罪,若官吏里甲,通同人户,隐瞒作弊,及将原报在官田地,不行明白推收过割,一概影射,减除粮额者,一体处死。隐瞒人户,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化外。

总结一下就是:敢做手脚的官员,一概处死,敢隐瞒情况的家庭,写黄册的家长处死,其余人流放。


由于朱元璋对百姓的控制极度严格,官员们自然也得把当地百姓的情况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细小的变化都得记上,所以在大明朝,百姓的行踪被开了天眼,规定得死死的:

  1. 任何人都不准离开家乡半步,实在不得已要出去的话也可以(比如商人经商、出嫁入赘等),出门只要超过百里就需要有“路引”,每到一处村镇、饭馆酒店都得细心核查;
  2. 出门没有“路引”的,不分情况先打八十军棍,有“路引”但不走关口的查阅正门、过河不经审查的渡口的打九十军棍,偷过国境被捉回者绞死;
  3. 当然比起官员来说,朱元璋对待百姓还算可以,给他们一次机会可以自首,经审查后没有犯罪事实的就可以回家去或者继续外出,可要是下次再发生的话,充军。

最后,这些黄册每十年一次就会被送到位于今南京城外的玄武湖存档起来,以便随时查验。玄武湖周围不准打猎、不准耕作、不准放牧,连靠近都不准,有一支包含了弓、枪、火炮的大明全兵种军队日夜巡逻,“擅越湖者必以重治”。玄武湖黄册库之重要,连后面朱棣敢迁都北京,都不敢迁走黄册库,依旧设立在南京玄武湖。“祖宗深谋远虑,灼见于此,故都可迁而藏册之所不可改”。



二、由于有了黄册,大明王朝的选妃制度也比较容易,家世清白、地位住处等丝毫不能隐瞒

大明王朝的选妃制度无非两种:

  1. 皇帝选妃,以贵族、官员或富豪家庭(后期也可以从宫女)中选择;
  2. 太子或者皇子选妃,由皇后或者皇太后指定为嫡妃或者侧妃。

无论是哪一种,选妃规定最硬性的一条就是:身家清白,祖宗三代以上没有任何犯罪或者贱民才能进入海选,这一点在黄册制度下很容易就查得清清楚楚,所以像汉朝时期那样的卫子夫、赵飞燕之类的女性,是不可能进入大明后宫的。

而且朱元璋感叹汉唐时期的外戚乱政例子,对后宫做出了一系列的家法约束:

  1. 洪武元年,让翰林学士朱升编纂《女诫》,规定后宫不得干预政事,给了官员们压制后宫权力的权柄;
  2. 洪武五年设立女官,按黄册选拔,务必让这些有着良好家风的女官,在后宫能起到教导妃嫔和宫女的作用;
  3. 设立红牌,刻着朱元璋训诫后妃的话,立于各处宫门口,后宫的所有用度由女官负责,有敢私下沟通或者致信外部的,一概处死。

在朱元璋铁规之下,大明后宫成为了历史上风气最好的后宫,《明史》对此大加赞赏:

明太祖立国,家法严,史臣称后妃居宫中,不预一发之政,外戚循理谨度,无敢恃宠以病民,汉、唐以来所不及……故有明一代,外戚最为孱弱。



三、至于官商勾结的弊政,朱元璋则是依靠百姓和黄册来制约他们

对于深受官员压迫的朱元璋来说,官商勾结是他最痛恨的一种情况。在朱元璋称帝后,制定了史上最严格的“惩贪”法律:贪污六十两的官员,一律剥皮实草,到后来更是直接,不管轻重,贪污一文钱、一块布的官员都杀。整个洪武年间,被杀的贪污官员数十万人,其中以空印案和郭桓案最为出名,都被称为“洪武四大案”之中,两案被杀人数近十万。

但毕竟朱元璋高居朝堂,很多民间的事都不是很了解,所以他别出心裁想出一招:发动民间群众捉贪官。

  1. 规定地方里长或者是乡间德高望重之人,一经发现贪污弄权的官员,抑或是好官不得志、被诬陷的情况,都可以连同乡民写状书上京告发,沿途不准阻拦,到后面甚至可以直接冲进官府捉拿贪官,扭送上京;
  2. 而在上面提到的通行证(路引),这很容易成为官员阻止百姓告官的手段,所以朱元璋下发全国,人手一本《大诰》(朱元璋关于肃贪的规定),下令沿途关卡,一但见了持《大诰》的队伍,一律让行;
  3. 当然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一些混乱,对此黄册就起到了验证的作用了,只要一对黄册,上告人的身家籍贯全部清清楚楚,避免了一些人伺机报复的行为;
  4. 为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朱元璋规定敢不举报当地贪官,事后发现的,就在当地选出一部分人,罚款、流放、做苦役,严重者处死,而对于那些敢举报官员甚至扭送其上京面圣的,赏银子衣物,免除差役,回去后有敢对上告人报复者,灭族,上告人敢因此而欺凌乡民者,同样灭族。

如此一来,深受贪官污吏迫害的穷苦百姓们,自然是摩拳擦掌,死死地盯住那些敢索要财物的官员了,而官员因此也就不敢随便贪污了,连一文钱都要处死,何况是前代屡见不鲜的官商勾结,可以说朱元璋给了百姓很大的权利,使得洪武一朝的百姓是凌驾于官员之上,翻身做主人了。

当然,朱元璋这样的铁腕手段,虽然惩治了贪污,给百姓出了一口恶气,可同时也影响了官员的主动性,除了要担惊受怕,时时盯着门口,看看有没有百姓冲进来之外,做事效率也大打折扣,反正不做不错,少做少错,被骂是庸官也好过被当成贪官。


总结:朱元璋的黄册制度保证了国家税收和军源补给,又对汉唐以来的外戚干政和官员贪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太过压抑的空气反而激发起了不少变动

自洪武四年到洪武十八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大明王朝发生了数百起农民起义,而朱元璋则一概将其认为是手下官员的缘故,于是就发起了大案,屠杀官员,掀起文字狱。朱元璋太过于将心比心了,他将自己认为的幸福强制加到百姓和官员身上,认为国家没贪官、百姓有饭吃就是幸福,却始终不知道,幸福也是有多方面的。

朱元璋顾及了百姓生存层面的需要,却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发展,有明一朝的百姓就如行尸走肉一般,完全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放开眼睛看世界,而朱元璋这一思想禁锢更是被清朝给继承了下来,成为奴役百姓的绝佳利器。

百姓只能循规蹈矩地按照最高统治者的步伐行走,稍一偏离就是尸横遍地。所以在洪武朝,如果安心做一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民百姓,是一件幸福的事,可是也仅限于此了,要想出什么大文学家、大思想家,那更是凤毛麟角的事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贰一橙


朱元璋为人比较谨慎,他为了防止发生后宫干政的现象,他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选秀制度。他在选秀时,并没有从官员的子女中挑选,也没有选富裕家庭的女子。因为在朱元璋的潜意识当中,他认为这些官宦家族的女子,饱读诗书,心思细密,一旦她们进入后宫,更容易受到家族的影响,参与朝政。

除此之外,朱元璋为了加强后宫的管理,他还让大臣编写了《女诫》,用它来教育和管理后宫的嫔妃。因为在朱元璋看来,治理天下首先要从管理家庭开始,家庭和谐了,整个国家才能和谐。而且,这和当时的封建礼教观念也是分不开的。毕竟,在古代男子眼中,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朱元璋规定后宫妃子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绝对不能干预朝政。

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所以,他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再加上他自己的结发妻子也是普通女子,所以,他在选拔妃子到时候,也没有那么严格的规定。只要这个女子能守妇德,老实本分,不要干预朝政就好。所以,朱元璋的妃子很多都是普通人家的女子。这是历代帝王都没有制定过的选妃制度。



我就要转运


不请自来

首先说,明太祖朱元璋是特别重视这些问题的。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开国之君,他想要完成好所有的顶层设计,为自己的儿孙开万世太平。

首先说户籍制度,朱元璋在占领元大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收集元朝的户口版籍。洪武三年,朱元璋表示“如今天下太平,只是户口不明白”。

于是,朱元璋命令户部,做了一次全国性质的人口普查,所有人务必填写户帖。如有瞒报,官吏帮助隐瞒的,是要被充军杀头的。

在全国性质的人口普查之后,朱元璋在全国建立起了里甲制度。规定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人口多粮食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余一百户每十户编为一甲,每甲一户任甲首。里长、甲首轮流担任,十年轮换一回。他们负责管理乡下事务。

同时在里甲的制度上编纂黄册。每十年更新一次,目的掌握各地区的人口,财产变化。黄册之后又绘制鱼鳞图册以登录田土。

明朝通过对田土、户口两大要素的统计,形成了一套比前朝更加详备完善的户籍和赋役管理制度。也正是源于此,明朝初年,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再说科举制度,我们在教科书中谈到明太祖八股取士,但明朝初期的科举制并非如此简单。它是学校与考试相结合的产物。

首先说学校,明初学校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基层,主要负责启蒙教育,朱元璋的目的为普及教育,正源于此,村社当中学校很多。还有各种私塾、村塾、里塾,明朝接受启蒙教育的人要远多于之前任何一个王朝。

第二层次是府、州、县学。学校长官由朝廷任命。生员人数由朝廷规定。还有专门为武官、宗室设立的学校。

第三层是最高学府国学。始称国子学,后改名国子监。

与之对应的是科举考试,三年一次,分乡试、会试和殿试。层层选拔。

在这种设定之下,清朝有史家评论“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明代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


月晓YB


朱元璋出身于底层农村,所以他为了巩固统治也采取了一些独特的手段。今天,我们就看看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官商勾结朱元璋所采取的办法。

如何防止外戚干政?

不许后妃干政。洪武元年,朱元璋即命人修纂《女诫》以记录古代贤德妇女和后妃的故事,让后宫学习效仿。同时他规定,皇后只能管宫中妃嫔的事,宫门之外的事不得干预;宫人不允许和外界通信,违者处死;外朝臣属命妇按例于每月初一、十五朝见皇后,其他时间没有特殊缘由不得进宫。

后妃选自民家。朱元璋的母族和妻族都绝后,没有外戚。朱元璋规定皇族婚姻选配良家子女,私自进献的女口不允许接受,后妃必须选自民家。

外戚高爵厚禄。来自民间的外戚本来就没有什么政治势力,朱元璋要求外戚只能是高爵厚禄,做个大地主,锦衣玉食,不允许他们参与政事。

如何防止官商勾结?

严刑峻法。朱元璋在民间之时就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当上皇帝之后就采取严厉的手段打击不法之徒。朱元璋在对待官员贪腐的问题上常常法外用刑,其中的典型就是剥皮实草。此刑罚的适用范围是贪腐官员,官吏贪赃达到六十两以上的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将剥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的门口,用以警告继任官员,切勿贪赃枉法。

全民监督。朱元璋在《大诰》中规定,凡地方官贪酷害民的,允许人民到京城陈诉,甚至还鼓励人民把贪官污吏和不法士绅绑赴京城。沿途官吏还不得阻拦,如有阻拦百姓上告者处以死刑。

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许多独特的办法,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有所帮助。


时光山人


朱元璋是贫苦农民出身,所娶妻子马氏也是一介平民。朱元璋当皇帝后,先后娶了21个妃嫔,组成后宫。这些妃嫔中,绝大多数是平民之女,或者跟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后代。她们没有实力雄厚的家族作为支撑,也就难以对朱元璋的皇权形成威胁。基于此,朱元璋为他的子女们安排婚事时,也依样画葫芦。

我们知道,朱元璋妃嫔众多,生育能力又极强,因此一生养育了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儿子和女儿长大后,朱元璋为他们安排婚事时,特别留意不会选取实力雄厚的家族进行联姻,而是与开国功臣、中低级官员甚至平民家庭通婚。

比如,朱元璋寄以厚望的皇太子朱标,所娶正妃常氏是大将常遇春的女儿,次妃吕氏则是湖广行省照磨吕本的女儿。照磨是一种类似于会计的官员,正八品。朱元璋第二个儿子朱樉,正妃王氏是元朝大将王保保的妹妹。王氏显然无法借助她的家族势力。次妃邓氏则是大将邓愈的女儿。

再比如,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二女儿宁国公主嫁给梅思祖的次子梅殷。李善长和梅思祖都是开国功臣。此外,朱元璋那些金枝玉叶的公主们,大多数嫁给籍籍无名的中下级官员。

自朱元璋以后,明朝历代皇帝均采取了这个办法,以至于在“后妃不得干政”明确规外定,又规定“公主俱选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许文武大臣子弟干预”。而且,一个人被选为驸马后,不能做官,只能领俸禄过日子。其家族成员中的官员,也必须退休回家。

应该说,这个办法很有效。终明朝一代,虽有太监作乱,倒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外戚干政现象。

然而,这个办法虽然有效,却是以皇子、公主的人生幸福作为代价。特别是公主们。她们没有办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听取父辈的安排,嫁给中下级官员或者平民。从锦衣玉食的皇宫,转到普通人家的宅院,这种巨大的生活环境差异,对公主们来说堪称痛苦的折磨。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321


明初的户籍制度,除了登记家庭人口信息之外,还要登记家里的房产、地产、牛羊等。有了这些信息,纳税就有了依据。

这户口本叫户贴,登记完成后知县盖章,并复制几份。老百姓自己保存一份,县府保存一份,还要上交州府、省布政司和户部。


皇家道场


首先制定一系列规定,比如“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还下令编撰《女戒》,并列为明代祖宗之法的内容。其次明朝选妃和选驸马制度,不注重门第,相反避免重臣权贵联姻,选择出身平凡之人,使外戚失去宗族势力的支持;再者明朝选官制度是科举制,需要通过比较多的考试才能入朝,成为内阁重臣就更难了,加之外戚外戚一开始就来自贫寒民间,所以外戚出任重臣或担任军事将领的可能性很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