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北京廣內街道聯防聯控繪製抗“疫”同心圓

人民網北京3月2日電 (鮑聰穎 張海濤)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西城區廣內街道下沉幹部、黨員志願者等積極參與聯防聯控,用赤誠的心繪製出了廣內人齊心抗“疫”同心圓。

街道下沉幹部為防疫貢獻力量和智慧

社區作為基層抗擊“疫情”的第一戰場,面臨宣傳、排查、登記、看護、消毒等系列任務,工作人員有限,急需有生力量。根據廣內街道防疫工作安排,街道領導幹部迅速下沉各基層社區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裘曉剛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是街道市民服務中心副主任,也是一名黨員,被派往了老牆根社區進行支援。

疫情防控初期,社區工作瑣碎繁多,超高的工作強度令他不禁感嘆“社區工作者太辛苦了”。為了緩解社區工作者的壓力,裘曉剛自費買了幾箱飲料,除了社區工作者,志願者們也人人有份。裘曉剛說,這些社區工作者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希望他們在喝飲料的時候,能夠得到片刻的放鬆吧。”

飲料喝完後,裘曉剛又召集大家把空瓶全都收集起來。原來,他發現社區居民院、樓道的消殺工作需要大量的噴壺,飲料瓶剛好可以派上用場。“喝完的飲料瓶沖洗乾淨,在瓶口扎幾個眼,灌上消毒水,社工和志願者們能夠人手一個,巡邏的過程中隨時就能消毒了。”裘曉剛說,平時不少人家裡澆花也會用這招,這樣也算是讓消殺工作更接地氣、更常態化。

城管隊員放棄假期堅守“疫”線

自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廣內城管執法隊迅速制定工作方案,在要求隊員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加大巡查管控力度,並加派執法力量下沉,參與社區防疫。

任江是城管隊的一員,今年是他來到城管隊的第六年。疫情初期,他被分配到了社區協助工作,三天的時間裡打了200餘通電話。初七正式上班後,街道成立了綜合執法隊,任江和隊員們又開始重點登記轄區內超市、飯館、菜店的返京人員情況。

隨著轄區企事業單位的復工復產,城管隊加大了對轄區內“三類場所”落實防控工作的監督檢查。在反覆確認工作中所需要的文件表格都帶齊後,任江整理好自己的制服,跟隨同事們一起來到環球財訊中心,根據表格內容,開始了例行詢問。“請問是否有重點地區返京人員?”“外地復工人員是否有統一登記,是否進行隔離?”“進入大廈的人員是否有出入證件,是否測量體溫?”與物業人員根據大廈情況溝通後,任江等一行人對大廈外商戶進行逐一走訪摸排,每到一處,他都要按照表格內容,將問題重新再問一遍。“雖然問題都是一樣的,但不能因為重複就大意,非常時期,每一項工作都要認真負責。”任江說。

原本想要利用春節假期好好陪一陪家人,但因為疫情,任江大年初二就停休了,陪伴家人的計劃也只能再一次推遲。和任江一樣,他的妻子也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孩子託付給了家裡的老人。任江說:“假什麼時候休都可以,但現在是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絕對不能後退。”

企業員工支援社區防疫值守

早上不到九點,王國英就出現在了老牆根社區服務站門前。她是北京華方投資有限公司一家下屬單位的員工,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和21名同事一起來到廣內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每天從早上九點開始,一直到下午五點,8個小時間,王國英一直戴著口罩站在門前,偶爾能在椅子上坐一會兒。一見有人走進居委會的小院,她便主動上前:“您好,您辦什麼業務?先來登記一下。”招呼居民的同時,她還會拿出體溫槍為來人測量體溫。

即使帶著水杯,一天下來王國英的嗓子還是會感覺不舒服。“我值守在這裡,就得負起責任來。”王國英說,她不僅會對來訪人員的信息和體溫進行詳細登記,同時還會提醒居民能在“線上”辦理的業務就儘量“線上”辦理,減少面對面接觸交流,降低疾病傳染的可能性。

王國英說,由於第一次參與此類工作,一開始還有點沒有頭緒,但時間長了,就知道該怎麼做了。“現在進出社區服務站辦事的人一進院就會主動來登記,大家都特別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