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孩子做錯了事,老是不改,要不要打,為什麼?

用戶2607985489502


孩子做錯事千萬不要打,因為我們家有倆個孩子,還有一個上六年級的妹妹,所以我們對教育孩子方面非常重視

老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那我想問棍棒之下又有多少聽話的孩子,在棍棒之下就真的出息了嗎?

左轉裡有句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還是一個孩子,做錯事我們最主要的是引導,是要告訴孩子他做錯了,什麼才是正確的,而且在孩子表現好的情況下也要有一定的獎勵,這樣才不會造成孩子心理的創傷,不要與孩子之間產生隔閡,不要讓孩子有一個不好的童年,現在的孩子真的跟敏感,試圖與孩子溝通感情,成為好朋友

案例:之前聽我母親說起我妹妹班級群裡有很多家長在群裡說自己孩子胳膊上有傷,這些傷是自己拿碎玻璃或小刀劃得,而這些孩子都是班級裡學習好的孩子,我也問過我妹妹有沒有問過她們同學為什麼會這樣做,他說其中一個是因為媽媽生二胎的原因,不管什麼事都是她的錯,妹妹犯的錯也要說姐姐,所以她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傷害,這就說明不要一味的打孩子罵孩子

多和孩子溝通,多和孩子協商,站在她們的角度想問題,不要強求孩子做事,不要忽略孩子感受


家有倆活寶66


  • 自己沒孩子之前,我侄子做錯事情,我就是用武力解決,但是越這樣他越犯錯,因為一年才在家裡呆兩次,也沒有反省過這些問題,一直認為是我爸媽對侄子太寵愛了,導致他死心不改的。
  • 自己有了孩子,卻捨不得打了。不過在大寶兩三歲的時候,因為光著腳丫在地上走開走去,然後又跑到床鋪上踩,講了他幾遍,不聽,我一氣就拿鞋底打了他屁股,從此以後就特別怕我打他。後面覺得孩子做事情有點躲躲藏藏,問他為什麼,就說怕媽媽打,那時才明白打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只會增加孩子的心裡負擔,讓他做什麼事情都小心翼翼,而越是小心翼翼,越會犯同樣的錯誤。後面我就翻閱了好多資料,看了很多視頻,關於教育孩子的,從此後也再沒有動過武力。
  • 我是這麼做的:孩子犯錯,我會讓他面壁思過,就算哭也要堅持十分鐘,堅持不了加時間,知道能堅持為止,結束後讓他自己說出哪裡錯了,為什麼錯,下次若犯這樣的錯誤怎麼辦,讓他自己來回答,然後針對他的意見我再發表想法。讓他犯完錯還讓他表達想法,孩子會很主動,下次也很少再去犯同樣的錯誤。有罰就有獎勵,公平起見,孩子都接受,他哪樣持續做的好就帶他吃吃肯德基,看看電影,或者送他個玩具獎勵他,所以孩子會一直向好的方向發展。
  • 重要的是懲罰孩子時,一定要記住,不要爸爸懲罰孩子,媽媽在旁邊嘟嚕,或者孩子在旁邊哭,奶奶爺爺不忍心就哄,一定狠下心聽一個人的。我家就是,我教育孩子,全家人不能說話,教育完了,有意見偷偷給我提不能再孩子面前說,不然孩子會有僥倖心裡或者反抗心裡。
  • 最後給朋友推薦一本書《正面管教》,裡面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受用。我的很多方法就和裡面學的。
  • 個人經驗,謝謝閱讀


小曹菇娘


首先肯定一點不能打孩子,這一點我是有深刻教訓的。我的孩子也有這種毛病,同樣的錯誤說了多少遍仍然會犯,早些的時候我也打過他,但是我發現打過之後孩子還會犯這樣的錯誤。而且我發現孩子心裡好像有一杆秤犯一個錯誤,挨一頓打這個錯誤就被扯平了,就被牌子單方面彌補了,現在認為下次還可以犯這個錯誤,因為已經捱過打了。

後來經過學習我就釋懷了,孩子本來就是在犯錯中成長的,而有些孩子經常犯的錯誤,或是因為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或是因為環境所然,所以要改變孩子經常犯的錯誤,就要從這兩方面著手。

第一,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定,提醒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舉個例子吧,我家孩子經常把鞋子亂扔,脫下來衣服亂扔。所以我們和孩子一起制定了規定,孩子在睡覺前必須把鞋子放在門口鞋鞋櫃上,第2天要穿的衣服放在要床頭疊整齊,髒的衣服放在陽臺洗衣籃裡邊。剛開始幾天,孩子還是可以自覺做到,但是孩子還是貪玩嘛,有時候也是會忘記的,就需要大人的提醒。多提醒幾次,孩子還是可以辦到的。

第二,幫助孩子能建立能夠培養好習慣的環境。還是上面那個孩子亂扔鞋子,亂扔衣服的壞毛病。為了讓孩子能夠主動自覺心甘情願的收拾好自己的鞋子和衣服,我和他媽媽每天也是把屋子裡面收拾的整整齊齊,而且把鞋櫃他那鞋子該放的位置,洗衣籃的位置,還有他每天要穿的衣服都準備好,讓他自己放在指定的位置。如果孩子沒有做的話,他的東西就會顯得在這整潔的屋子裡面就會非常的礙眼,孩子自己也看不過去,就會主動的把衣服鞋子都放好。

結束語:幫助孩子改變一些屢教不改的壞習慣,第一需要的是規則,第二是需要一個好的環境,做到這二點,耐心的家長就可以靜待孩子的表現了。


曦寶和伊寶


我是名教師媽媽,這麼多年來,面對學生,沒打過。雖然,有時氣得真想揍一下解氣,但大多能剋制住。


但是對自己的孩子, 卻做不到不打孩子。


正如題主所說,同樣的一個錯兒,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

比如,我家的沙發,只要大妮在家,從來沒整齊過。我的理念是,讓孩子弄亂了,再讓孩子收拾,我能接受。

可我家孩子奶奶特別勤快,總是稍亂點,乘空就趕緊收拾了。孩子現在已養成不收拾習慣了。但最近惹得奶奶也受不了,終於讓她奶奶也氣得勒令他們不要在沙發上亂踩亂搭,亂了必須整理。明顯,效果顯著。

這個一而再的行為,其實是違反了家人的生活規則——整齊有序。如果,大人能保持一致,用言語糾正孩子,行動上監督孩子做到位,那麼,不打也是可以的。


所以,有些錯,孩子老是犯,不一定要先打孩子。首先請分析到底錯的原因是什麼,有沒可能是大人的管理出了問題。


再比如,孩子在學習上的習慣,言語勸說不動,脾氣上來了,打一下,我也能理解。

我家孩子,前幾天,在家作業,非要做一點玩一大會兒,拖到喊吃飯了,還不願做。氣得我揍了一頓,並且讓她不寫完不準吃飯,還讓她記住:這項作業每天必須中午前完成。自那之後,孩子就知道在到點前完成作業了。


有時候,孩子也在試探大人的底線!不來次嚴厲要求,不知道界限在哪!

不過,打孩子,千萬注意手下留情,以及不要經常和輕意打孩子。

說實在的,我家孩子爸,脾氣爆,打孩子下手重,到現在想起來,我心裡對孩子爸就有意見,而且孩子也因此有點心理懼怯感。


打不是長久之計,還是多多使用溫和、有智慧一點的處理方式。所以,我們家長首先學會控制情緒,保持冷靜,才能更好地對待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種突發情況!


最後,歡迎關注我,一起走在育兒路上!


超級飛俠說育兒


疫情期間,在家帶兩個孩子。說實話,真是好累,本來平時孩子也是自己帶,但大的去上學,小的在家而且我和老公換著帶,總有半天去上班,上班就是休息,我已經快憋不住了。天天上網課,主要是做作業很煩躁,他上課不聽講,我就要跟他補,大的要補知識,小的要陪玩,真怕孩子還沒有長大,我就要玩玩了。幾次都忍不住,但還是沒有打他,就是吼了他,他把家裡能用的筆呀文具類的都弄壞了,沒有一隻完整的筆,一隻筆頭一直放在嘴裡咬。唉!心裡已經打了300遍了……


芙蓉姐姐生活日記


很多人說不能打孩子,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以前看到別的家長打孩子很不理解,自從家裡有了孩子才知道,孩子犯錯老是不改,口頭教育總是沒用,說一百遍都記不住,打一次就記住了。有哪個家長沒打過孩子。

小的時候老是遭到父母混合雙打,我那時候的我特別不理解父母親,甚至心裡還會想我不是親生的吧!父母每次都跟我說一大推道理,每次好好說都沒用。做了媽媽之後,我才明白了孩子犯錯確實要管教,只要不虐待孩子就行。父母也要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能動不動就打孩子。

就目前的孩子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聽話懂事的孩子,說道理他都能聽的進去。另外一種就是調皮搗蛋的孩子,說再多道理都聽不進去的。教育懂事的孩子,你就會覺得輕鬆些,就感覺到有成就感。如果是調皮搗蛋的話,就夠你受的了。現在的孩子真的不好教育,你好好對他說,他又不會聽,說多了又說你煩,你打他,他又會恨你。所以,作為父母真的是很為難呀。

父母往往以大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認為孩子應該怎麼樣,其實孩子也有孩子的世界。孩子不要天天打,以後難管,甚至長大了還還手,再乖的孩子都有熊的時候,教育孩子確實需要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己也在成長。


風雨千里行


我是四年級孩子的寶媽。說老實話,孩子做錯事,我和你一樣,很多時候都想講道理,說服教育。可是時間久了,孩子仍然我行我素。不該犯的錯一樣沒少,甚至還會有過之。所以,我一看這不行。得立規矩。再一再二不再三。一次二次我給你講道理。那再有第三次就別怪我對你不客氣。要打就打一次狠的。打著讓他知道家長的話是說一不二的。在孩子心裡你是有威嚴的。說的話必須要聽進去的。所以說該打的時候是要打的。


寶媽育兒成長記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時避免不了,正確的教導會助力孩子成長。在我們學校有很多頑皮孩子,曾經也發生過很多家長投訴的問題。

有一個孩子豆豆5歲每次過來學習都會欺負他的同桌,這一天被欺負的家裡人就會過來投訴來到校長辦公室,說這孩子欺負一次我們覺得是意外,但是三次兩次就是故意的了。老師也說了事情過程,就是因為一塊糖果搶來搶去的問題。豆豆媽媽上來第一句話就是豆豆你怎麼這樣?快給弟弟認錯,每次訓豆豆的時候都是居高臨下的訓斥著。但一番解釋完道歉完被欺負家長走後,豆豆媽媽都會和豆豆苦口婆心的說:豆豆,家裡也有糖果,老師給你們的糖果誰多誰少沒有關係,少一顆沒有關係,不能為了一個糖果去打人,知道嗎?然後媽媽很客氣的和我們道歉就走掉了。

我不知道孩子回去,媽媽會不會就這個事情和孩子再強調什麼了?但是我們校區在這個事情上做了一些處理:老師找兩個孩子溝通了。

首當其衝的是:老師的姿態要和孩子平等。平等溝通才是有效談判的前提下。

第一:爭取一個糖果沒有什麼對錯,每個人對自己喜歡的事情都有爭取的權利,那怎麼樣爭取才是合理的,這才是我們要去學習的事情。

第二:老師多分糖果給他了,你可以告訴老師,提出疑問,是自己哪一點做的不好?還是老師粗心多給了一個。以後遇到事情,我們可以發問,要孩子懂得語言的魅力。

第三:家長不要替孩子道歉,要分析錯誤,比道歉更重要。如果孩子在壓迫下道歉,以後面對錯誤只會逃避,而不會主動承擔。

最後:希望家長要知道,孩子每一次錯誤,如果教導的好,都是一次成長!


患頸椎炎的猴子


我是美好陽媽,我願意回答你的問題,幫助你解決困惑❤️❤️,

好多教育專家都講不要打孩子,因為打孩子對孩子是一種傷害。但是,我認為打與不打要看具體情況。打孩子是有學問的。

打孩子作為一種懲戒的手段,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該打呢?打孩子首先要明白一個前提,打是手段不是目的,建設性地打,打是一種教育方式,要避開要害,點到為止。越打越上癮,越打越生氣,越打越帶勁,過後後悔不迭是要不得的;把孩子當成出氣筒,把打孩子變成洩私憤,變成羞辱性破壞性地打,這是低劣的做法。

簡單講,比如當孩子👦的行為觸及底線時要打”,屢教不改的壞毛病“要打”,有發展成犯罪行為的習慣“打到改為止”,該出手打時,就得教訓就得打,讓孩子長記性;但是遇到知識不會,成績不好,考不好孩子也不開心,要同情要鼓勵,要循循善誘,給孩子提供切實的幫助,這時候打孩子是萬萬不可的。

教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它一定不是一成不變的!

怎麼打更科學?

🍎打孩子一定要把握一個度,重在使他明白道理,而不是像敵人一樣把他徹底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萬隻腳,使其永世不得翻身。

🍎在孩子可以明事理之後,也就是3歲以後。臺灣知名教育專家吳幹老師講,“孩子只能打1次,這1次機會最好用在7—8歲這個年齡段。”打之前要說明你打TA的原因、TA錯在哪裡。

🍎要把這一次機會用在教育孩子的關鍵時刻,所以也是有嚴格的標準要求的。孩子因經驗不足、能力不足而犯下的錯,不應該打,因為經驗是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才積累起來的,是在一次次試錯的過程中實踐出來的。但是如果是因為態度問題而犯下的錯,可以適當的懲罰,比如七歲的孩子一邊看手機一邊漫不經心地端碗,把碗打碎了,那這就是態度問題了。

🍎“打”只是教育的一種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讓孩子成長,所以,家長們謹慎使用“武力”哦。

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被打”的,很多孩子,由於性格、家庭環境等原因,“打”這個手段反而會影響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

什麼情況下,家長不能打孩子?

🍎🍎從小到大沒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父母應該謹慎動手

從小到大很少和父母居住的孩子,有這樣成長經歷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感沒有那麼強,親子之間的情感鏈接沒有那麼強,很多這樣的孩子會有“被父母拋棄”的錯覺。當回到父母親身邊的時候,父母需要加倍的呵護、關心,雙方才能建立很深的情感鏈接。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打孩子,很可能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和僵化。

🍎🍎內向、敏感的孩子打不得

性格比較活潑開朗的孩子,即便是挨一頓打後也會該幹嘛幹嘛,心裡不會很在意。但是性格內向、敏感的孩子,比較容易把自己的情緒隱藏、很容易把鬱結的情緒悶在心裡,不對外發洩,長期如此,會引起心理問題,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重組家庭中,繼父/繼母不能打孩子

重組家庭中,孩子和繼父母之間的關係會比較微妙,缺少了血緣關係的親密,情感鏈接可能沒有那麼牢固。繼父母打孩子,難免會在二者之間產生隔閡,讓孩子產生“嫌棄我、不愛我”的感受,不利於家庭關係的和諧融洽。

🍎🍎青春期的孩子不能打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比較叛逆,對事情的應激反應比較大,我們也曾在網上看到過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因為和家長鬧矛盾離家出走甚至是發生意外事故的新聞。這個階段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家長應該做的是耐心引導,最好不要輕易打孩子。

👩‍👩‍👦‍👦親子之間的相處也是一門學問,“武力”是解決其中問題的一種辦法,但是卻不是好辦法。希望我們少動手,多用心、多陪伴、多溝通。

短短的一千多字,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如果你有感悟了,可以關注我。作為從事教育多年,孩子以上重點大學的媽媽,我將會持續的給你答疑解惑;創作不易,請尊重原創;多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得到!


美好陽媽


您好,我是彤麟媽,很高想回答您的問題!

孩子犯錯,在所難免,但是有些時候,即使家長給孩子講了一大堆的道理,孩子當時也承認了錯誤,可是過一段時間,孩子還是會照樣犯同樣的錯誤。出現這種情況,我不建議家長使用暴力解決。如果家長使用暴力解決的話,孩子在家長的威嚴下當時看似承認了錯誤,其實內心是不服氣的。長時間的這種教育方法會讓孩子心理會產生抵抗情緒,這會導致家長將來再管教孩子時更被動,孩子更叛逆。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的改正自己的錯誤呢?

一:大聲訓斥不如輕聲細語

近80%的父母看到孩子犯錯後就急了,先是大聲訓斥,再不想就是衝著喊叫,甚至是打罵!既不注意時間地點,也不問原因。殊不知,家長在衝著孩子喊叫會讓孩子的大腦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家長的香味已經干擾了孩子的正常思維和判斷。這時,你向孩子講再多的道理,她也是聽不進去的,也判斷不出自己的所作所為到底是對還是錯了。小一點的孩子在面對家長的這種教育向為時,還會害怕的發抖,因為害怕,孩子就只能以沉默或是固執對抗的方式來回應家長了。

相反,如果家長用和藹的態度,問一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聽了孩子的解釋,家長在判斷孩子的對錯,然後在加以引導,倘若孩子確實錯了,家長可以用堅定且低緩的聲調對孩子進行開到,說服。這樣,孩子的心理得以安慰,不再緊張,情緒也比較平穩,父母的批評也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二:教育孩子要掌握好尺度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不有自主的就會說出一些傷人的話語,比如“你怎麼就這麼笨”“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就不要你了”等等。這樣的話,家長無心的脫口而出,但在孩子聽來,他們會很傷心,會產生一種,爸爸媽媽不喜歡我了,不要我了的心理。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渺小,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孩子的自尊心受到璀璨,就會越來越膽小,越來越自卑。眼中的長大後還會有患抑鬱症的可能。尤其是對敏感的孩子,家長更要掌握好尺度。

三:不要當眾批評貶低孩子

我們中國人都有一種習慣,家長與家長或者朋友與朋友之間相遇基本上都會互相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不幸的是,“我家孩子不行,跟你家孩子沒法比啊”“你家孩子比我家孩子好多了”卻成為一些父母的口頭禪。

要知道,孩子的面子動不得。孩子都有自尊心,作為家長,我們都因該清楚。尤其是在其他人面前,孩子的自尊心尤其強烈。父母在孩子的心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他們內心,他們都想成為父母的驕傲,讓父母在別人面前有面子,但是,如果家長一再的再其他人面前貶低孩子,訓斥孩子,孩子會認為,自己什麼地方都不如別人,會感覺自己是天底下最笨的人。孩子一次次的接受大人的苛責也就等於一次次的接受對自己的否定。

四:孩子犯錯後要引導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並承擔起一定的責任。

孩子犯錯後,家長再給孩子講道理時,一定要清楚地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並且讓孩子明白,他要為自己的行為所導致的後果負責任。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孩子不好好吃飯,父母可以由他去,等他餓了,想吃東西時,就告訴他不好好吃飯與捱餓的聯繫,也就是,過了吃飯時間了,現在沒有飯吃了,要想吃飯就只能等下一頓飯了。捱餓就孩子索要負的責任。許多的父母長輩在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同時,還在給孩子零食吃,孩子感受不到不吃飽飯捱餓的後果,自然就不會改正了,反正不吃飯也餓不著,是不是?

家長要明白,孩子犯了錯,懲罰只治標,改錯材質本!所以,合理的批評和懲罰要從愛開始,以愛結束。

我是彤麟媽,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關注我與您分享更多的育兒方法與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