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風控不足或致安信信託“戴帽”內外合力可否挽危局?

ID:BMR2004

受疫情影響,安信信託(600816.SH)將原定於2月8日的對上交所問詢回覆延期至2月22日。

2月21日晚間,安信信託發佈公告回覆上交所問詢函,解釋業績預虧事項。對於業績預虧的原因,安信信託在公告中表示,一是按照財務部的會計準則,對部分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二是因受行業政策調整及市場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業務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曾幾何時,安信信託作為非銀行金融板塊的一匹“烈馬”,屢屢追風疾馳,時不時大幅領漲一番,引得市場側目。但眼下,如無意外,安信信託將成為信託ST第一股。那麼,安信信託是怎麼一步步陷入泥沼的呢?

面對“批星戴帽”尷尬,包括安信信託、監管部門等多方在內,也在積極尋求脫困方法。

針對業績和股價的反常表現、如何防範化解經營風險的措施及進展、信託項目兌付進展、引入外部戰略投資人進展等情況,《商學院》記者向安信信託方面發去採訪函,至發稿,對方並未回覆。

“披星戴帽”幾成定局

此前,1月22日,安信信託發佈業績預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9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30億元到35億元。由於連續兩年淨利潤為負,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安信信託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即戴帽“*ST”。

同日(1月22日),安信信託收到上交所問詢函,主要圍繞三方面問題,要求安信信託進一步核實與補充材料。

關於業績預虧的原因,安信信託在公告中表示,一是按照財務部的會計準則,對部分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二是因受行業政策調整及市場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業務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在問詢函中,上交所還要求安信信託結合具體的行業政策和市場變化補充披露2019年的主營業務情況,包括但不限於2019年度的手續費和佣金收入情況,並就公司的可持續盈利能力充分提示風險。

安信信託稱,自2017年底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發佈以來,有關信託行業的監管政策及相關細則陸續出臺,行業監管持續收緊。信託公司通道類業務明顯收縮,信託貸款規模快速下滑,受託管理資產規模及業務轉型均面臨較大挑戰。在此背景下,2018年以來,全國信託資產規模持續下降,2018較上年末減少13.50%;2019繼續逐季環比下降,信託行業整體處在收縮通道中。

不論回覆結果如何,或許都無法改變安信信託在正式披露2019年年報之後,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處理 (即戴帽“*ST”)的事實。事實上,就在安信信託1月22日公佈業績預報時,就已同時公佈過《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公告。

2018年,安信信託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8.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20億元。2019年度公司業績預計又將虧損30億元到3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後,2019年度公司業績預計虧損31億元到36億元。兩年虧損合計超50億元,創造信託公司虧損記錄。

風控不力,卻歸因於環境

從2017年的“行業黑馬”到2018年“踩雷高手”,安信信託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從安信信託近幾年披露的財務報表來看,公司的業績表現也是跌蕩起伏。同時,公司股價也像是坐上了過山車。

風控不足或致安信信託“戴帽”內外合力可否挽危局?


2017年,安信信託迎來高光時刻。安信信託2017年度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36.68億元,位列行業第二,手續費及佣金收入高居榜首,營業收入實現55.92億元,位列行業第三。

然而,到了2018年,安信信託遭遇業績“大變臉”。據2018年年報顯示,安信信託營收僅2.05億,同比降96.34%;淨利虧損18.33億,同比下滑150%。這一業績在全行業墊底。

業績急劇下滑,與上百億項目延期兌付、投資頻頻踩雷等風險集中爆出不無關係,由此引發了監管部門及公眾高度關注。

2019年5月22日,上交所對安信信託下發2018年年報事後審核問詢函,9個問題集中在鉅額虧損、信託產品違約或延期兌付、關注類貸款大幅增加、資產減值計提、高管薪酬以及年報差錯等方面。

2019年6月7日晚間,安信信託發佈長達15頁的公告。據其披露,截止2019年5月20日,安信信託未能如期兌付的項目共計25個。在未能如期兌付的項目中,2018年上半年的相應金額在0.62億元左右,這個金額看上去似乎可控。但到2018年下半年,到期未能如期兌付的金額就激增至48.12億元左右;而2019年5月20日到期未能如期兌付的金額更是高達68.86億元。

儘管公佈了無法如期兌付的數字,但在給上交所的回覆函和2019年中報裡,安信信託卻將業績虧損、多個項目的逾期以及投資踩雷等問題歸因於宏觀經濟形勢及市場環境變化。安信信託表示,宏觀經濟形勢及市場變化等因素,導致其短期流動性困難從而出現兌付問題。

雖然安信信託將當前困境的部分原因歸結為宏觀環境問題,但其實質仍為風控問題。此次問詢函的回覆中也能模糊看出其中的邏輯。

風控不足或致安信信託“戴帽”內外合力可否挽危局?


(資料來源:安信信託2020年2月21日對上交所問詢函的回覆公告)

在北京某信託業資深風控人士看來,信託行業整體運行基本平穩,在這種情況下,一家公司在短期內集中爆發如此大規模的違約,本質的問題還在於公司自身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等方面存在重大問題。

雖然自資管新規以來,資管類機構普遍受到影響,但是像安信信託這樣的一波三折的情況,還是少見的。與此對比,同期陝西國投的業績和股價表現都相對要平穩一些。這足以說明,安信信託今天的處境,不僅僅是行業整體的問題,很大程度和安信信託的業務模式和經營管理有關。

風控不足或致安信信託“戴帽”內外合力可否挽危局?


根據2019年11月安信信託回覆上交所的內容,安信信託出具遠期受讓合同的主要時間段是2016年到2017年。2018年資管新規出來之後,到2019年,仍然有出具流動性支持函,提供剛性兌付。

風控不足或致安信信託“戴帽”內外合力可否挽危局?


風控不足或致安信信託“戴帽”內外合力可否挽危局?


(資料來源:安信信託2019年11月11日對上交所問詢函的回覆公告)

據上述信託業資深風控人士表示,根據上述信息,可以推斷,安信信託之前通過資金池的運作,以短期資金投向長期項目。而在此過程中,其通過提供直接兜底,面向其他金融機構、實體企業等機構類客戶募集資金。資管新規的出臺,限制了資管機構提供剛性兌付和開展資金池運作,這切斷了安信信託的重要資金來源。資金鍊出現問題,無法履行到期兌的承諾,進而引起訴訟。

另一方面,安信信託當前面臨的困境,除了與資金問題(負債端)有關,也與其資產端的業務運作模式有關。當然,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資金端。

據瞭解,截至2019年9月末,安信信託到期未清算的信託項目涉及金額276億元,其交易對手均為合法存續的市場主體,並有房地產、股票等抵質押擔保等增信措施。據瞭解,安信信託對房地產類信託產品頗為青睞,但此類產品卻頻頻發生兌付逾期。

2019年12月,強生控股發佈公告,稱其購買的由安信信託發行管理的“安信安贏42號上海董家渡金融城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發生逾期兌付。公告顯示,該信託計劃總規模240億元,信託期限不超過60個月。該產品因宏觀經濟下行及各種負面輿情爆發致使後續發行情況不佳,難按原計劃滾動發行,最終導致產品逾期兌付。此後,隨著政策層面的收緊,安贏5號、安贏11號等多款信託計劃相繼出現違約。

據上述信託業資深風控人士表示,與當前地產信託主流的土地抵押貸款模式不同,安信信託信託的業務模式,是以真正股東身份參與到地產項目當中,與地產開發商共同運作項目。

據他介紹,這種模式雖是一種更為先進的業務模式,但更有操作難度,更加考驗團隊的專業能力和公司風險管理能力,同時也更能夠解決地產公司的需求,利潤空間也更大。地產基金在地產項目開發當中,不是為地產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而是主導地產項目開發,地產開發企業為地產基金提供建設開發服務。

據他介紹,在這種模式中,由於存在股權投資,而且收益為浮動,因此項目風險和收益與項目運作成功高度相關,因此這類模式需要信託公司對於地產行業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和實務操作能力、對於團隊的內部管理能力以及團隊的地產項目管理能力。

安信信託的控股股東正好有地產行業的背景,天然具備地產基因。

風控不足或致安信信託“戴帽”內外合力可否挽危局?


(資料來源:安信信託2019年三季報)

不過,與傳統的土地抵押發放貸款模式相比,地產基金模式承擔了更大的風險。

據上述資深風控人士介紹,傳統的土地抵押發放貸款模式中,由於發放的貸款金額通常都小於土地拍賣價格或是市場交易價格,信託公司將大部分風險都轉移到了地產公司。因為如果貸款沒有如期歸還,無論項目運作情況如何,信託公司可以依法通過處置土地回收貸款本息,保障自己的安全。在抵押品的制約下,地產公司償還貸款的意願非常強烈。

他表示,而股權投資則完全不同,信託公司承擔了項目運作成敗的風險。但這並不是安信信託出現較多沒有按期兌付問題的原因。問題出在期限錯配上。當前信託產品的主流期限是1年期和2年期,超過3年期的產品不被投資者認可,很難募集資金。

在他看來,對於抵押貸款類信託產品,產品的償還不是來自於項目本身,而是來自於後續開發貸款或是股東資金往來等,即通過騰挪解決。而股權投資型產品,合作開發的地產企業實力較弱,則更多需要依靠項目本身的現金流。通常項目的建設開發週期在半年到一年達到可銷售狀態,銷售的去化週期都在2-3年時間,如果地產項目建設開發情況或去化情況不理想的話,現金流回款還會更長。項目現金流回籠週期超過了信託產品的一年期或是二年期的期限。這或許是導致眾多信託產品出現沒有如期兌付的主要原因。

路在何方?

在此次對上交所的問詢函的回覆公告中,安信信託表示,公司已於 2019 年 5 月更換了董事會並重新聘請高級管理人員,目前公司核心業務團隊穩定,具備開展各項信託業務的條件。公司管理層堅信,目前面臨的不利因素是暫時的,在監管部門的指導、幫助和支持下,通過穩妥化解風險、積極展業、逐步改善公司的流動性狀況和財務狀況,公司仍將具備可持續盈利能力。

據安信信託此前公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該公司通過多措並舉防範化解經營風險。安信信託表示,公司已成立了以總裁為組長的清收工作領導小組,對每個到期未清算項目分別成立清收組,一戶一策,積極清收。已採取及擬採取的措施包括:督促用款人通過促銷等方式加快銷售進度、加速資金回籠;敦促用款人積極對外融資獲得新的還款來源;要求交易對手增加保證、抵質押擔保等增信措施;開展項目、債權、股權等資產轉讓;積極尋求第三方企業債務重組;通過司法途徑處置資產等。

不過,市場仍有聲音質疑安信信託能否度過此次危機。據悉,2019年7月開始,上海銀保監局也派人入駐安信信託。同時,銀保監局也在積極推進安信信託引入外部戰略投資人的進程。有媒體報道,有包括央企、地方國企、和上海本地民企參與到此次引戰策略中,並且上海銀保監局有意將此塊信託牌照留在上海。

至於安信信託未來走向,是否會被接管,有業內人士表示,安信信託存在一定不良資產,依靠原有股東化解難度較高,為了實現公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解決核心問題,引入外部股東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從新股東角度來看,主要是需要有一定資本實力能夠首先幫助安信信託緩解風險,才能逐步助其走出困境。

如今,安信信託“戴帽”已成定局,未來其能否成功“引戰”並化解危機,從而實現“摘帽”乃至獲得更好發展,《商學院》將保持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