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節後招人平均工資9000上熱搜,為什麼有些人去哪裡都值錢?

節後招人平均工資9000上熱搜,為什麼有些人去哪裡都值錢?


最近看到的兩個和職場有關的熱搜,可以說是南轅北轍,直奔兩個極端,讓人覺得挺感慨的。


第一個說是有機構統計節後第一週平均招聘月薪9311元,另一個則是人社部宣稱疫情對就業影響不小,目前的市場招聘需求在下降。


如果是年前對跳槽心裡有些想法的人,看到這兩個熱搜,心情應該像坐了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一會兒覺得自己也可以往9000衝一衝,一會兒又當頭被潑下一盆水。


覺得自己還是要冷靜冷靜,別跳槽不成反而連現在的飯碗也保不住。


事實上,平均9000+的招聘月薪全是靠少數人拉起來的,他們不論什麼時候,不論去到哪裡都能讓自己很值錢。


這份不受外界影響的從容是多少人羨慕不來的,如何成為這樣的人呢?


工作的質量比經驗更重要


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很多人說起來有10年工作經驗,但實際上他只是把1年的經驗重複使用了10年。”


這講的就是經驗的質量。


很多工作了八九年的人,簡歷上風光無限,又是大公司總監,又是團隊靈魂人物,但如果細究去問,答出來的東西往往都經不起推敲。


最近我好幾個獵頭朋友跑過來跟我吐槽,說現在面試的中高級管理者越來越水。


比如有一個面試者工作了10年,簡歷上寫著過去一年帶領團隊創造了300%的增長業績。


然而,就這一句話結束了。


我朋友問他具體是什麼東西的業績,這個業績是屬於他領導的部門還是和其他部門合作的,是什麼樣的改革或契機讓他在短時間內創造如此顯著的增長,他在這個過程中具體起到了哪些作用......


竟然,一個都答不上來。


節後招人平均工資9000上熱搜,為什麼有些人去哪裡都值錢?


我這獵頭朋友著急啊,她找這個職位的人選找了大半年,但這位候選人半桶水的狀態又讓她隱隱擔心。


後來她經過多方打聽終於知道,這個面試者確實是前公司裡的一個總監領導,可能力很一般。


雖然工作了近10年,但屬於渾水摸魚的類型。


公司業績的增長更多是依靠其他團隊的配合,他只是參與了其中而已,並未有什麼突出貢獻。


我們不能說這個人簡歷造假,但這種含糊不清的說辭在職場中很常見。


如果碰到HR新人,這樣做或許可以矇混過關,可現在經濟大環境不好,所有公司對HR和獵頭的專業度要求也越來越高了。


如今是拼真刀真槍的時代,沒點乾貨的人一定會被淘汰。“X年經驗”這種東西,只有參考意義,更重要的是你要對行業有洞察。


經驗人人都有,只要時間呆的夠長就可以;洞察並非人人都有,它需要思考,打磨,推翻,重啟,實踐,論證,優化......


職場好人品

為你的未來背書


在職場,一個人的好人品絕對會為自己的未來背書。


得勢的時候不欺人,失勢的時候不失己。


以前公司有一位運營經理,此人在公司裡的人品非常不好,真本事沒有多少,卻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


平時最喜歡乾的事,便是到領導那裡去打小報告,又善於猜度領導的心思,順著領導的想法,反饋領導最在意的問題。


比如某某與供應商有不正當的接觸,公司的餐廳是某某承包的,某某的老公在與我們有合作關係的物流公司任職……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總會憑空捏造些子虛烏有的人物關係和事實。


靠背後揭人短這種事情來獲得上面的認可,似乎確實可以在短時間之內讓自己受益。可是,這世上終歸沒有不透風的牆,說過別人的壞話,早晚會被知道。


於是他成了全公司裡,人人都想躲著的老鼠屎,大家都不敢跟他說話,因為擔心自己不小心說出的某句話,轉個彎,就會變個味到了領導那裡。


慢慢地,他成了全公司里人品最差的人,沒有之一。


節後招人平均工資9000上熱搜,為什麼有些人去哪裡都值錢?


兩年後,吃他這一套的老總在因為管理問題離職,新來的總經理對背後彙報這種行為不感興趣,在最新的管理人員能力評估和民意測評過程中,他被所有人打了最低分。


在職場上混,遲早是需要還的。最終這位人品口碑太差的經理,被淘汰出局。


那麼,在職場,什麼樣的人品是好人品?


職場不是我們的朋友圈,我們可能不會和所有同事都成為好朋友,但是我們應該做到:


在任何時候,不會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爬;在任何時候,不會看低其他人;在任何時候,不會失去自己的價值原則。


在職場的各種人際交往中,不說人短,不忌人長,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能幫就幫,不能幫也別踩。


人的這一生,有起就有落,每個人的職場也是這樣,有得勢也會有失勢,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職場一直都是安全無憂,但是你的好人品一定會在無形中保證你的未來。


節後招人平均工資9000上熱搜,為什麼有些人去哪裡都值錢?


隨時轉身

迎接改變的能力


現在這個社會,不再有可以一輩子幹到老的工作。


去年年底的時候,唐山撤銷收費站,收費員去找負責人理論:“我已經36歲了,學什麼也學不會了。”


而幾乎在同一時間,83歲的學霸奶奶應聘阿里巴巴年薪40萬的崗位,83歲的她思維敏捷,出口驚豔眾人,並且還是十幾個群的KOL(意見領袖),經常組織線下活動。


其閱歷和想法,秒殺一眾90後。


在職場,當你感覺到穩定的時候,正是你的危機到來之時。


我認識大周的時候,他是銀行的一名普通櫃員。那時候,銀行還屬於金領行業,眾人豔羨。


但是大周從來就跟別人不一樣,在別人都把時間用到泡吧和飯局的時候,他默默地在家學習金融類知識,研究各類宏觀經濟趨勢,並結合自己的銀行工作背景,有了自己一套理財的理論方法。


三年前,他開了一個公眾號,每天為大家分享金融和理財知識,由於他擅長把各類枯燥的金融知識講得很好玩,很快就有了超過三十萬的粉絲,做起了妥妥的斜槓青年。


去年,銀行改革,櫃員減少一半,跟他一起進單位的三十多歲的同齡人哀嚎一片,在最尷尬的年紀遭受裁員,都不知道離開銀行後,自己還可以做些什麼。


而他卻華麗地轉身,除了運營工作號,還做了好幾檔很火的付費課程,收入是自己在銀行工作時候的十倍。


節後招人平均工資9000上熱搜,為什麼有些人去哪裡都值錢?


佩內洛普·菲茲傑拉德說過:“你學過的每樣東西,都會在你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派上用場。”


不要等生活去為難你時,才後悔過去的生活過得太過安逸。


每一個在職場上生存的人,都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且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精進,去穩固自己的個人價值。


在關鍵的時候,能救你於水火的,從來不是你在公司做到了什麼職位,也不是你在公司工作了多少時間,而是你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


不願意學習和改變的人,註定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


寫在最後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壞的時代。


在職場,當公司拋棄你的時候,也絕對不會跟你說抱歉。


我們能做的,只有保持不斷地學習,去適應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讓自己永遠具有可以溢價的個人價值。


節後招人平均工資9000上熱搜,為什麼有些人去哪裡都值錢?


能帶給你安全性的,只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以及隨時可以轉身的能力。


每一步都是對自我知識的更新,得出的每一條結論都能切中行業的要害和頑疾。


這種人才,最有價值。


本文來自“靈活用工訊(ID:shabao1708)”靈活用工訊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