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白芨育苗块茎繁殖高产的栽培技术

一、生长习性

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常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二、整地与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一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壤20公分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作畦,等待播种。制作有机肥的方法:益富源有机肥发酵剂20公斤 、秸秆、人畜粪便、厨余垃圾4000-6000公斤,混合均匀后,堆积发酵10-15天即可,发酵腐熟成功后的有机肥,无臭味,不烧苗,有效改量土壤,降解有机质,消除化肥农药残留。

白芨育苗块茎繁殖高产的栽培技术

三、播种

白芨采用地下块茎繁殖。播种期分秋播和春播。秋播在封冻之前,春播在清明前后。南方宜秋播,可在秋季采挖白芨时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块茎,切成小块,每块有芽眼1—2个,稍凉,使伤口愈合后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

北方宜春播,将贮藏的白芨种块,于播种时取出,切块,待伤口愈合后播种。行株距30×20厘米。浇水保墒,配合使用白芨种植育苗营养液,纯生物制剂,提高育苗移栽成活率,以利成活。

白芨育苗块茎繁殖高产的栽培技术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故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4次。第一次在3-4月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因此时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出尽杂草,避免草荒;第三次在8-9月;第四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

2、水分管理: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

3、追肥:白芨喜肥,应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3-4次。第一次在3-4月齐苗后,每亩施硫酸铵4-5公斤,兑益富源白芨营养液配制腐熟的清淡粪水施用;第二次在5-6月生长旺盛期,每亩施过磷酸钙30-40公斤,拌充分沤熟后的堆肥,撒施在厢面上,中耕混入土中;第三次在8-9月,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拌土杂肥2000-2500公斤。

4、与其他作物间作:白芨植株矮小,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可在头两年在行间间种短期作物,如萝卜、青菜等,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所谓间作就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中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比如在玉米、高粱地里,可在其株、行垄上间作穿心莲、菘蓝、补骨脂、半夏等。

白芨育苗块茎繁殖高产的栽培技术

五、病虫害防治

目前,在白及种植上未发现病害,只发现主要的虫害是地下害虫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以幼虫咬食或咬断白及幼苗及嫩芽,造成缺窝断行,影响白及产量。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和蛹越冬。3~4月为成虫发蛾盛期。4~5月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时期。以后为害逐渐减轻。

防治方法:①在越冬代成虫盛发期采用灯光或糖醋液诱杀成虫。

②为害严重的地块,可采取人工捕捉。

③用化学药剂毒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