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卡扎菲那些欧洲“铁哥们”为什么关键时刻没有力挺卡扎菲?

漠北刀客1


中东狂人卡扎菲已经离我们七年时间了,这个世界上有名的传奇人物,却以一种令人唏嘘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被自己的国民打死,不得不说令人费解。

卡扎菲既不当总统也不当皇帝,牢牢控制利比亚四十多年,着实让人佩服。但卡扎菲由于一段时间与美国长期作对出尽了风头,让美国恨之入骨。但萨达姆政权倒下后,卡扎菲意识自己的处境危险,不断向西方国家献媚,与欧美国家交好,很多人认为卡扎菲还能继续牢牢控制利比亚。

据记载,卡扎菲当时与欧美很多国家领导交上了哥们,比如与法国总统萨科齐、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以及美国的前国务卿赖斯都成了好朋友、好哥们。据说卡扎菲还给了法国总统萨科齐4200万英镑帮助他参选总统。

但2011年利比亚内战后,欧美国家却一反常态没有支持卡扎菲,强烈要求卡扎菲下台,使得利亚战争愈演愈烈,直至卡扎菲被打死。估计卡扎菲临死前一定在骂这些欧洲“铁哥们”太不讲道义。

其实卡扎菲与这些欧美国家领导交好,主要目的还是为自己做打算。但卡扎菲想法太简单了。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看重的不是私交是利益。不过综合起来,主要有四个因素:

一是看中资源

利比亚石油资源丰富,虽然比不上沙特,但在非洲可是石油大国。源源不断的石油给卡扎菲带来财富,这也是卡扎菲能够统治利比亚四十多年的一个原因。卡扎菲与欧洲国家交往,那些欧洲国家领导也看中的是卡扎菲的资源。所以利比亚战争爆发后,欧洲国家为了自身石油利益,都想在利比亚石油资源分“一大杯羹”。因为卡扎菲在任时即使交好,也不可能给太多资源。战争就能使欧洲国家在乱局中取胜,当时法国甚至派出航母直接轰炸利比亚,这与卡扎菲与萨科齐一起的亲密合影形成对比。法国目的当然是抢先一步得到资源。

二是美国面子

利比亚战争看似内战,实则背后有美国的身影。2016年1月10日,美国国务院解密了前国务卿希拉里的邮件。希拉里当时就称卡扎菲有143吨黄金储备,会与美国的美元系统对抗。还称利比亚石油资源丰富,必须打垮卡扎菲政权。可以看出当时美国极力打击卡扎菲不仅有内因,而且极其露骨。既然美国发动战争了,美国的欧洲小弟们当然要支持,无论从北约角度看,还是血脉上,支持美国就会获利,于是欧洲国家一起来反对。

三是转移矛盾

什么叫生不逢时?卡扎菲就是。他本想紧紧抓住欧洲国家这根“救命草”,但他太急了,并没有分析一下当时这些欧洲国家的形势。从法国萨科齐来看,执政已经快五年了,面临第二任连任大选。但萨科齐当总统这五年也饱受国内诟病。一是他个人问题,他是法国史上第一位任内离婚的总统,并且四个月又再婚,支持度一度下滑。二是改革退休制度,受到民众不满。面对即将到来大选,萨科齐必然要转移国内矛盾,正好卡扎菲给他一次机会。所以在利比亚战争中,我们看到法国最为活跃,并且率先突袭利比亚。

四是无力帮助

利比亚战争期间,卡扎菲极力交好的意大利总理贝克斯科尼,国内也面临着问题,自己还要参选下届总理,自己的问题被弄的焦头烂额,没有精力帮助卡扎菲。法国总统肯定不会帮,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主要是刷存在感,当时布莱尔有自己的咨询公司,一个退休之人怎么还能帮助卡扎菲?

虽然欧洲国家没有帮助卡扎菲,致使卡扎菲被杀。便欧洲国家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利比亚战争期间,利比亚大量难民涌向欧洲,给欧洲国家带来了不稳定。这也是美国最乐意看到的。其实利比亚战争表面看美国为了石油,其实是为了牵制欧洲,打压欧元。看看地理位置就行了,只要利比亚一乱,欧洲经济就会下滑,最后获利的还是美国。


泥腿看客


国际交往中从来都是只认利益!没有真正的朋友!

西方国家的民众也不允许自己选举出来的总统或首相成为卡扎菲的真正“朋友”,两国元首在台上是可以假装成朋友,但民众眼里不揉沙子,只有国家利益。

曾被公认为是卡扎菲接班人的卡扎菲二儿子赛义夫在利比亚是一位关键先生,他先后游学奥地利和英国,学的是国际贸易和行政管理,他认可西方那一套政治制度和管理方式,晚年的卡扎菲比较认同他的观点,而他也努力做到了实力坑爹。

在赛义夫的说服下,卡扎菲开始着手缓解与西方对立了多年的紧张关系。

2001年的911事件后,卡扎菲向老美表示慰问,并提议合作打击恐怖组织。

2002年,答应向洛克比空难受害者家属提供巨额赔偿金,这是向英国伸出的橄榄枝。

2003年,看到美国军队的战机已经在伊拉克旁边的波斯湾跃跃欲试,卡扎菲哆了个嗦,扭头高调宣布,利比亚即时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6年,美国与利比亚互相派驻大使。

2008年,高潮出现了,卡扎菲朝思暮想的小甜甜——美国国务卿赖斯访问利比亚,卡扎菲曾经公开称呼赖斯是“非洲公主”,让人给她写过一首肉麻的赞歌《白宫黑花》,他自己曾直抒胸臆:“爱死她了”。

当时光走到三年后,利比亚反对派武装闯进卡扎菲的卧室时,在醒目处找到了一本私人相册,扉页上写着《我亲爱的》,里面全是“非洲公主”赖斯的各种个人玉照。

除了对赖斯的一往情深,卡扎菲与多名欧洲国家领导人建立了私人感情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铁哥们”:

欧洲国家里,法国总统萨科齐曾经被传是卡扎菲的好朋友,在萨科齐参加的总统大选中,卡扎菲向他提供过巨额政治献金,后来萨科齐还因为此事下台后接受过调查,萨科齐执政前期,一度与卡扎菲走得很近。

后来翻脸时,法国却成为第一个主张对利比亚空袭的国家,没有之一,在空袭中,法国战斗机也当仁不让的充当了主力。

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算是与卡扎菲有着共同爱好,都喜欢一个调调,贝卢斯科尼也公开宣称过,他喜欢组织美女派对这一口是跟卡上校学的。老贝有AC米兰,卡扎菲的小儿子在意甲踢过球,又握有尤文图斯的的股份,可以说,利比亚和意大利的足球外交搞得也是风生水起。

关系好的时候,在公开场合下的贝卢斯科尼和卡扎菲亲如兄弟,关系不好时,贝卢斯科尼却责问手下的情报部门:“为什么你们不干掉他?”

由于洛克比空难受害者赔偿事件的完美解决,卡扎菲也与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结下深厚友谊,当利比亚骚乱刚发生时,布莱尔还给卡扎菲打去电话,提醒他要提前做好下台准备。

而利比亚已经陷于骚乱时,东躲西藏的卡扎菲也没忘给布莱尔致电,企图让他给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捎个话:“知道不?知道不?没有我的利比亚,将是你们欧洲的大麻烦!”

估计即便是布莱尔仍在台上,英国照样也会加入北约空袭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这是国家大事,个人“友谊”永远无法左右政府立场。

“利益”才是国际关系中的考虑对象,个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会翻的!

正是因为看到这些赛义夫介绍的欧洲铁哥们一个个如此表现,同样在伦敦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叙利亚总统小阿萨德在关键时刻才摒弃了幻想,决然投向了俄罗斯的怀抱。


历来现实


原因有:一,在关键时刻,利比亚国内内战,欧洲那些国家不想参与进来,被卷进。二,利益链。国与国交往的前提是这个国家内在价值好,值得投资。而此时的卡扎菲焦头烂额。三,欧洲国自身难保。他们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