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科大少年班出过哪些厉害人物?

_做一棵微笑的明媚花朵


中国科大少年班招收尚未完成常规中学教育,但成绩优异的青少年接受大学教育。换言之,中科大少年班是一个“神童集中营”。在1978年3月开始创办,孕育了无数的优秀学子,当然,在这里出过很多厉害人物,由于太多,不能一一描述,就简单列举几个。

1.张亚勤

张亚勤出生于1966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很大的贡献。他在十二岁就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了,当时是世界最小的大学生。至今,张亚勤有着很多荣誉,他是数字视频和通讯领域世界级科学家和企业家,拥有60多项美国专利,500多篇学术论文和11本专著。

2.尹希

尹希出生于1983年12月,现在才35岁,但已经是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他在12岁就考上了中科大少年班,尹希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弦理论,是被国际物理学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学家之一。在2016年12月5日,尹希获2017年科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

3.马东敏

马东敏是安徽合肥人,如果你没有听说过她,那里一定听说过她的丈夫——李彦宏。没错,马东敏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妻子,他俩一起创办的百度,而且在2014胡润女富豪榜,马东敏以225亿财富值排名第五,成为榜单“黑马”。

……


悟之书香文化


科大少年班,天资聪颖、惊为天人的少年才俊的成才沃土,其培养初衷也就是为发展国家科学技术提供高素质接班人,所以至今仍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少年班校友甚多。


这里谈一个科大少年班创办之初的一位师兄——钟扬。




扬15岁(高一)考入科大少年班,攻读无线电专业。后去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工作,负责将所学计算机、信息学与武汉植物所专长植物学结合起来,开创了武汉植物所的生物信息学,钟扬这一做法对于当今寻求突破的科学界有重要借鉴意义——当今世界,单一科学已很难产生重大突破,交叉学科将会带来科学的春天。


著作等身


后来,钟扬到复旦大学,继续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的工作,并担任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研究生院院长。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1999年,著名植物学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吴征镒写信给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建议成立中国西南野生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中国野生植物种子、基因等,以应对经济发展对于生物资源的破坏。历经数年 该库建成,也是唯一的国家种子库,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拥有最优越的保存和管理条件。

钟扬在复旦期间,同时自觉援藏,为西藏大学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申请到该校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该校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植物学工作者,他们一起在西藏采集了上千种植物种子,保存在上面提到的国家种子库里。这些种子,蕴含着极其神奇的基因,可能含治癌等特殊成分,限于人类技术水平现在可能无法提取,但,我们,不能等它们生活环境完全破坏而灭绝时才想起原来我国的雪域高原就曾经有这一神药。为时已晚。其实未晚。因为,在钟扬老师采集的种子里,在中国国家种子库,还有它们最后的血脉,它们的后代仍有可能重见天日。当然我们也希望永远不要有那一天,因为我们不想看到环境破坏到那一步。







最高到达海5300多米的卡若拉冰川附近,高原采集条件极为艰苦,高原反应、地质灾害,还要克服西藏上海两头跑巨大的气压差。有兴趣可以看一席《种子方舟》和《播种未来》。


可惜,这位当年的神童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钟扬于2017年9月25日在去内蒙古鄂尔多斯出差途中惨遭车祸,不幸逝世。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这是钟扬的信条。愿天堂鸟语花香,草木葳蕤,钟老师依旧可以和他培养的藏族植物学人才一起采集植物种子,造福万千苍生。


徐奇


大家都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我国一所顶尖高校,而它有一个少年班,专门接收那些“神童”,大部分人是在高二就参加高考,然后考了极高的分数,才能进入中科大少年班。作为一个“神童训练营”,中科大少年班必然人才辈出,那么中科大少年班出过那些厉害人物呢?

张亚勤。张亚勤出生于1966年,在12岁就在中科大少年班读书了,曾经是全国最小的大学生,而且成就满满,就目前而止,他获得60项美国专利,数十项技术创新成为国际标准,在国际上发表500多篇论文,出版10本专业著作。曾经是微软副总裁,现在是百度总裁。

陈晓薇。陈晓薇是当今中国商界的女强人,而且她被评为2005中国经济女性年度杰出贡献人物之一。陈晓薇出生于1958年,曾任中华网CFO、中华网游戏集团总裁、第九城市总裁。

其实提到中科大少年班,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宁铂,这一个成被公认为“第一神童”的人,在1978年,全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都聚焦一位名叫宁铂的少年天才,而那时的张亚勤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当年才13岁的宁铂成为中国第一位破格进入大学就读的学生。不过最后出行为僧了,实在可惜 。

中科大少年班出过无数位厉害人物,鉴于篇幅有限,就介绍这么多了。


一枫说


一眨眼之间,中国科大少年班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了,少年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终究没有辜负国家和学校的培养,在成立四十年里,培养出大量的人才。


当然最为耀眼的是五位院士,可惜这份骄傲的成绩却让人难以言表,其中四位院士投入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怀抱,中科大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到头来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①张亚勤,1978级少年班学生,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百度公司总裁。

②骆利群,1981级少年班学生,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

③顾建军,1987级少年班学生,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教授。

④杜江峰,1985级少年班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副校长

⑤庄小威,1987级少年班学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教授。

除了上面鼎鼎大名的五位院士外,中国科大少年班还培养出哪些杰出的人才呢?








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会发现,中国科大少年班确实培育出大量杰出的人才,但是相当数量的人才都跑去发达国家任职工作生活。说明了我们国家能够培养出人才,但是留不住人才,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毕竟为他人做嫁衣实在是一件痛苦而悲哀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