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王莽为何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

ASUKA_TSOU


一切源自于王莽内心始终是一个完美主义士大夫,做官时对名声的苛求,以及做皇帝时对害怕皇位得而复失的恐惧,是他对亲儿子下狠手的根本原因。



因杀奴逼死王获

这位老哥杀了个家奴。在汉朝,还是存在奴隶的,这些家奴比常人的身份低,主人杀死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承担责任的。

但王获杀奴正好赶上王莽被皇帝罢免了官职,此时的他,希望用名节让自己卷土重来。而此时王获正好杀了个奴仆,于是王莽勒令王获自杀谢罪,为奴偿命。

王获死了,王莽却得到了一个铁面无私的好名声,果然,在汉哀帝死后,王莽复出,重新坐上了高位,可怜王获,成了父亲追求“名节”的垫脚石。

一盆黑狗血杀死长子王宇

这位儿子死的更“悲壮”。

王莽在哀帝死后扶植八岁的汉平帝登上了皇位,但怕平帝的母亲掣肘,就禁止太后来长安。



儿子王宇觉得父亲的做法很不厚道,担心将来汉平帝懂事了对王家不利。

老师吴章出了个馊主意,让王宇的大舅子吕宽半夜往王莽的大门口洒一盆黑狗血吓唬一下王莽,然后再让王宇登门劝说。

结果吕宽这家伙不给力,狗血刚泼到门上,就让王莽家丁抓了个现形。

结果不仅是吴章和吕宽被杀,连王宇和妻子吕氏都没能逃过一劫。

吕氏还怀着身孕,是等生下孩子后被王莽杀死的。

王莽的两个嫡子就这么被他杀掉了,让人怀疑是不是亲生的。

和宫女私通的王临

此时的王莽已经篡汉称帝,王临是其立的太子。



王临是个好色之徒,打起了宫里女人的主意,要知道,王莽这个皇帝虽然是篡的,但此时的宫中女人都应该属于他的。

可是王临还是勾搭上了一个叫原碧的宫中女人。

王莽抓了个现行,怒斥王临。

王临鉴于哥哥的前车之鉴,决定先下手为强,准备发动政变,提前登基。

然而事情败露,王莽再次逼王临自杀。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见王莽比老虎还要狠毒。

他是一个表面上追求完美的几乎苛刻的人,用一生去践行儒家的道德观,但自己却做着龌龊之事,对待他人,他总是比对待自己严格,甚至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

最后丢掉江山,也在情理之中。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又是穿越?请问,穿越是整个人穿越过去呀?还是肉身死了,灵魂穿越过去呢?如果是前者,那么,从他冒出来的那一刻,他是怎么骗过官府和周围人的。最起码他要骗过王莽的姑姑,皇太后王正君。这才是最关键的一环。看来这一条应该排除。那么就只剩下第二条了。肉身死了,灵魂穿越到了古代,进入到原本生病或刚死不久的原本属于王莽的身体。穿越剧,唐朝好男人就属于后者。如此也说得通。如果真是这个原因,那么王莽杀死自己的三个亲儿子就能解释通了。因为穿越后的王莽就跟电影画皮是一个道理。也就是说穿越的灵魂到了古代,钻进了一件叫王莽的皮肉衣服。除了他自己,外人自然是还当他是王莽,但实际上他是叫某某某。这样一来,原本是王莽生的儿子。对于现在的王莽来说,谁知道他是谁的儿子,反正不是我某某某的。即是如此,那就找个时间宰了他们,免得将来跟自己真正的儿子争夺江山。要说王莽是个穿越者。我虽然不想相信。但看见证据却又不得不强迫自己相信。相信从王莽时代的大墓里出土的文物卡尺。跟现代的卡尺几乎一模一样。还有王莽的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国土公有制。想想,跟什么年代有些相似之处?


风雨中的梅云


王莽是西汉时期有名的外戚,原本王莽也是老老实实的,对内赡养母亲、嫂子和各位叔叔,对外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当时外戚那么烂的名声里,王莽就如同泥石流中的一股清流。在朝中素有威名,被誉为周公再世。

然而王莽自己在汉哀帝早死的情况下,自己趁机窃取了皇权,建立了新朝,并且发布新政。王莽的新政就是:土地革命,王田不可私人买卖、奴婢变成私属,不能随意买卖、改革币制,对外开放贷款业务、将盐、铁、酒、铸钱及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而王莽这一系列动作让人看起来更像一个八十年代穿越过去的人,王莽干的最惊人的还是自己亲手弄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且还不止一个,我们来看看王莽为什么要弄死自己的儿子。

首先王莽出身于外戚世家,外戚世家唯一的优势就是皇帝,尽管当时的王家是如何的昌盛,但是在汉成帝死后,因为汉成帝没有儿子,所以就选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继位。汉哀帝继位之后,王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此时的王莽就被卸除职务,回家养老去了。

但是汉朝有一种制度,那就是看你的名声来决定你是否能做官,也就是察举制。当时的王莽可是名人级别的人物,他自己可以说是一直在为自己脸上贴金。但是败家的事情出现了,王莽的二儿子王获竟然给王莽脸上抹黑。而且当时的王获做的事情还是杀人之罪,尽管当时杀的是家奴,只要赔点钱就好的小事。但是对王莽的影响可是巨大的,很多人会因此来判断王莽管教无方。

王莽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于是就勒令二公子自杀谢罪,为家奴偿命。这一举动就让原来的管教无方变成了爱民如子的守法公民,毕竟当时崇尚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王莽做这件事可以用沽名钓誉来解释,毕竟凡是谋朝篡位的人都知道自己的骨肉是博得好名声最好的手段。之后王莽也因此平步青云,自己再度任大司马,并且兼管军事。

当汉哀帝死后,王太后就赶紧趁汉哀帝驾崩,立了汉平帝为帝。汉平帝当时才9岁,所以很容易控制。不过此时的王莽为了避免再次被罢免,于是就开始对新外戚主动出击。王莽先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成帝,巩固了王家的外戚地位,并且开始狙击汉成帝的母家卫氏。

王莽的思想超群不代表王家人的思想都超群,于是此时的王莽的长子王宇站出来了。王宇深怕以后皇帝长大之后对王家的报复,于是就劝王莽不要太过克制卫氏,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王莽的布局岂是一般人可以看得懂的,控制住皇帝不比什么都重要,然而自己的长子来反对自己,并且还和卫氏的人私通,这就让王莽生气了。

王宇没有看出王莽的布局,于是自己就想借鬼神之说来劝王莽回心转意,并且自准备装神弄鬼来糊弄王莽,不幸的是被王莽看穿,并且将他送进大牢,硬是逼他喝毒药而死。就这样王莽的长子也被王莽弄死了,这是能怪王莽无情?还是怪长子的无知?王莽都已经开始专权了,自己竟然还想着让王莽好好的。

王莽弄死自己的长子,那毕竟就要见见血,于是王莽就趁机诛杀了外戚卫氏一族,并且逼杀了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等朝中政敌。在这种情况下汉平帝又崩天了,那王莽就立孺子婴做皇帝,自己做了摄皇帝,代替天子管理朝政。之后的王莽就废掉了皇帝,自己当了皇帝,并且建立新朝。

但是此时王莽的儿子-太子王临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趁自己母亲病重的时候和一个侍女发生了奸情。当时太子深恐王莽刀口对准他,于是就打算谋杀王莽,弑父躲位。姜到底还是老的辣,太子事情泄露出去之后,王莽就赐太子毒药自尽了。但是王莽也没当多久,自己也死于叛军中了。王莽的二儿子是王莽为了权力的牺牲品,长子则是因为忤逆了王莽所以才被杀的,太子则是自己慢慢的作死的。


江郎说史


都说最毒妇人心,其实男人狠起来,比女人更毒辣,所谓的无毒不丈夫,说的就是这类男人,王莽算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了,嫡生的四个儿子,被他杀死了三个。


至于他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儿子痛下杀手,有人说他是公正理性的大义灭亲,有人说他是沽名钓誉,有书君则认为他是为了一己私欲。


为了能满足自己的权利欲望,儿子们都不幸地成为了他踏上皇权的奠基石,可以说他是用儿子们的鲜血铺就了一条成功之道,这在历史上也算是没谁了。

我们来看看,他的儿子们都是怎么被他杀死的。

大儿子王宇之死。

汉平帝时期,王莽极其风光,仗着自己是皇帝老丈人的身份,皇帝年龄又小,他在朝廷中独揽大权。

为了防止小皇帝母家卫氏外戚干政,削弱他在朝廷中的势力,他不择手段极力压制卫氏一族。不仅如此,还不许汉平帝与自己的亲生母亲见面,残忍地让皇帝母子骨肉相离。

此举引起了大儿子王宇的不满,为了劝父亲,王宇同自己的亲信想了条“妙计”:利用王莽迷信鬼神的方式,制造了一起“撒狗血事件”,以此来让父亲醒悟。可惜姜还是老的辣,比狐狸还精明三分的王莽识别了儿子的计谋。

这事搁一般父亲身上,也就是大发雷霆将儿子训一顿,或者关个禁闭,但王莽不,直接杀掉。

大儿子的鲜血,让他荣获了“宰相”的称号,得到了“九锡”的竺遇。而且他还借此机会,铲除了卫氏一族,也将与自己不和的人杀了个干干净净,为他登上权利的巅峰扫清了障碍。

二儿子王获之死。

王获其实是死于王宇之前的,他的死更是不可思议。仅仅就因为意外失手杀了个奴才,王莽就要了他的命。

要知道,在封建社会,奴才是没有独立人格的,他们就是主人家的私有财产,主子杀个奴才根本不算是个事儿。但王莽却是上纲上线,逼儿子自杀偿命。

二儿子的鲜血,为他取悦世人,赢得了“大义灭亲”的美誉,他也由此恢复了官职,重新登上大司马一位。



三儿子王安之死。

王安是病死的,虽然不是被王莽直接杀死的,但是两个哥哥之死必然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影响。

四儿子王临。

王临是因为跟王莽的侍妾发生了私情,害怕东窗事发后被王莽杀死,于是与侍妾密谋杀掉王莽,可悲的是还未行动,就被王莽知道了。


王莽为了遮掩家丑,保持自己的名声,赐儿子毒药自尽,王临没有喝下毒药,而是选择了引剑自杀。


其实,他的儿子们并没有威胁到他的权利,也远没有达到罪及致死的程度,他杀死儿子的背后暗藏着他极大的野心以及对权利的欲望。


他所杀的每一个儿子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声名,在他心中,权利比儿子们重要得多,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利,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牺牲掉的,人性的冷漠无情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王莽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支持他的人说他是一位伟大的社会改革家,反对者说他是谋权篡位的奸臣。



关于他的是非功过有书君不作任何评价,但就他杀儿子这件事来说,其行为是极其残忍的,虎毒还不食子呢,何况是自己亲生的儿子。


也由此可见,王莽是一位缺乏仁爱的父亲。缺乏仁爱之人,即便是坐上了皇位,也坐不稳。公元前23年,王莽死于乱军之中,随之新朝灭亡。而他篡权之后所创立的“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王莽是个演技不错的皇帝,表演能力很强,善于作秀。这主要是因为他对权力的欲望导致的。岂不知这些表现都是表面现象。到了触及自己底线的那一刻,管他是儿子、表哥,还是叔叔大爷的,统统干掉,为自己的权力道路扫清障碍。


王莽的姑姑是汉元帝的皇后,作为外戚的他得以入朝为仕。作为外戚里比较弱的一枝,王莽深知自己的地位,坚持励志逆袭,在他入朝之后,处处表现的那么完美优秀,勤勉孝道,不贪财,不恋权,处处以德服人,成为朝中青年新锐才俊之杰出代表。

元帝死,哀帝即位后,王氏家族后来失势,王莽退隐,但还是低调行事,并不张扬,为了保全自己,隐忍能力可想而知。直到有一天,他的儿子王获因为杀了一个奴婢,被王莽逼令自杀,但此"义举"让王莽在士人中的口碑地位是与日俱增,粉丝激增,如此"尊重人权,懂得大义灭亲"的人,朝廷岂能不重用,朝中众多莽粉开始为其鼓与呼。

风水轮流转,哀帝死后,平帝即位,王莽掌握了大权,开始清算旧账,将上任的两家外戚清除出去。期间,王莽也不忘继续表现自己的主持公道,恩施他人,为天下人着想的义举。其实这也是为自己进一步篡位铺路,虽然不明着说,但是也在四处为自己的野心活动做局。为了自己女儿能做平帝皇后,他也是不遗余力。

在清算前朝两家外戚时,王莽为了防止像此前外戚做大那样威胁自己,就禁止平帝母亲和舅舅到京城,没想到自己的大儿子王宇认为这样太不人道,就写信给平帝母亲,教他们入京策略,还和妻舅吕宽装神弄鬼吓唬王莽,结果被发现,王宇就被王莽逼杀,牵连了数百人,王莽却四处公关,美化宣传,为其造势,因此赢得了大义灭亲,公而忘私的美名。



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事件炒作营销,利用不徇私情的公关,让王莽的圣人牌坊是越树越高。到了后来,甚至出现了只知王莽不知平帝的局面,直到他后来一步步毒死平帝,逼迫姑姑交出玉玺,篡位成功。

再后来,有一天,未央宫前殿发生意外损毁,多疑的王莽认为这是天意,认为自己此前策立四子王临为太子不对(老大、老二早被干掉了,三儿子王安体弱,就没立其为太子),找了跟侍者私通的借口,接着把四子王临给废了,王临担心自己会被加害就给母亲写信,没曾想落入王莽手中,又逼死了自己的四儿子王临。不久,本来身体就不好的三儿子也死了。就这样,这位自称周公在世的王莽,四个儿子全部死掉了。


史说新传


王莽是新朝开国皇帝,由于他以西汉外戚的身份代汉建新,一直被古代史学家所不齿,再加上“王莽改制”的失败,最终遭到反新势力的扑杀。但在悦史君看来,王莽也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作为,比很多古代名人要漂亮得多,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王莽与长子隐太子王宇、次子戾太子王获、四子统义阳缪王王临等三个亲生儿子的爱恨情仇。

西汉初元四年(公园前45年),王莽出生,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所在的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

然而,由于王莽的父亲王曼和长兄王永去世得早,王莽不得不寄人篱下,跟随叔父们一起生活。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经历,王莽与自己的那些享乐奢靡的亲戚们不同,谦恭好学,孝顺严谨,得到很多人的交口称赞。

西汉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王莽因家族影响进入中枢为官,他办事认真,对伯父大司马王凤非常恭敬,以至王凤临死前嘱咐王太后照顾王莽。

同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他的叔父王商和许多知名人士都为他说话,汉成帝也认为他很贤能。

西汉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但他还是礼贤下士,名声更加扩散。

西汉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的叔父王根病重,举荐王莽代替大司马之位,执政后的王莽还是兢兢业业,没有一丝懈怠。

西汉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继位,他的祖母定陶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家族开始得势,王莽只得卸职隐居新都封国,等待机会。

这期间,王莽的二儿子王获杀死家奴,王莽严厉地责罚他,逼令王获自杀,使得这场可能导致危险的事件逆转成为美德。

西汉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没有留下子嗣。王太皇太后收回传国玉玺,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

王莽拥立9岁的汉平帝刘衎登基,掌握朝政大权,赶走叔父王立,主动拉拢大司徒孔光,罢免中太仆史立、南郡太守毋将隆、泰山太守丁玄、河内太守赵昌等人,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1年),在大臣们的极力举荐下,王莽接受了“安汉公”的称号,并升任太傅,领四辅之事。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发生严重的旱灾、蝗灾,在王莽带头下,数百名官民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灾区普遍减收租税,灾民得到充分抚恤。

王莽担心汉平帝的外戚卫氏家族会瓜分他的权力,就将汉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族人封到中山国,禁止他们回到京师。

王莽的长子王宇担心汉平帝日后会报复,极力反对此事,后又命他的妻舅吕宽把血酒撒在王府大门上,事发后王莽把儿子王宇逮捕入狱并毒杀,还借机诬陷诛杀了外戚卫氏一族,逼杀了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等朝中政敌。

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的长女王嬿被立为汉平帝的皇后。

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加号宰衡,加九锡。

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汉平帝病死,没有留下子嗣,王莽立两岁的孺子婴(即刘婴)为皇太子,王太皇太后跟据群臣的意见,命王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改年号为“居摄”。

西汉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太皇太后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的禅让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新朝建立。

王莽登基后,因三子王安不成器,立四子王临为皇太子,追谥长子王宇为隐太子,次子王获为戾太子。

为了解决汉末以来的种种积弊,王莽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史称“王莽改制”。

但由于新政措施不得力,再加上王莽刘氏宗族及拥汉贵族官僚不断起兵反抗,且常常有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害出现,酿成赤眉军、绿林军等大规模的反新势力出现。

新朝地皇元年(公元20年),王莽降封皇太子王临为统义阳王。

新朝地皇二年(公元20年),王莽的第一任皇后王氏去世,统义阳王王临在母亲病重期间与侍女原碧有奸情,担心被王莽发现,与原碧密谋杀死王莽,事泄后王莽赐王临毒药自尽,王临最后引剑自杀,谥号“缪”,故称统义阳缪王。

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王莽为什么要忍痛杀死长子隐太子王宇、次子戾太子王获、四子统义阳缪王王临等三个亲生儿子了吧,悦史君再单独拎出来,给大家剖析一下吧:

第一,戾太子王获

西汉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继位,汉哀帝的外戚傅氏与丁氏家族得势,王莽卸职隐居新都封国。

这时候应该是全家保持低调,不给对手把柄,但王获却因琐事杀死家奴,王莽不得不逼令王获自杀,化解这场危机。

悦史君认为,王获的死实在是咎由自取,“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王莽的做法没什么挑剔的。

第二,隐太子王宇

西汉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再次掌权的王莽拥立9岁的汉平帝刘衎登基,为了独掌大权,他将汉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族人封到中山国,禁止他们回到京师。

王宇担心汉平帝日后报复,劝谏父亲王莽无果后,他先是帮助卫氏上疏皇帝挑事,接着又命他的妻舅吕宽把血酒撒在王府大门上,最终王莽将王宇逮捕入狱并毒杀。

悦史君认为,王宇虽然出发点是为了父亲王莽和王氏家族好,但他这种吃里扒外的劲头,实在无法谅解。毕竟,王莽与卫氏家族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内部出了问题肯定不得了。

第三,统义阳缪王王临

新朝地皇二年(公元20年),王莽的第一任皇后王氏去世,统义阳王王临在母亲病重期间与侍女原碧有奸情,担心被王莽发现,与原碧密谋杀死王莽,事泄后王莽赐王临毒药自尽,王临最后引剑自杀。

悦史君认为,王临为了私情而企图谋杀父亲王莽,这在任何王朝都是死罪,没有什么理由。

因此,王莽也是痛苦的,毕竟不成器的儿子们令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一种悲哀啊!

(写有趣的历史,说不尽的传奇,我是悦史君,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