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中国人为何不读书?为什么读了书没有什么效果?书应该怎么读?读书非要读纸质书吗?……

这些问题,以前从未系统思考过,今天有幸参加一个会议,专家和学者的讲座报告,让我豁然开朗,明白了很多问题。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下面摘录专家的金句以飨读者。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主题报告题目 《读书不仅是为了求知》。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他的主要观点:

一个阅读具有工具性的作用,一个是阅读还要体现价值性。

碎片化学习不仅是一个坏事,碎片化的吸收知识其实就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但碎片化的内容中很多是垃圾,所以就要学会选择。当然,作为重点了解的知识,不能碎片化,而要系统地学习。

我们通过读书,主要是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求,提升自身的精神价值。精神层面的提升,价值的提升,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倡导的。

中学生要自由阅读,通过阅读,才会发现自己喜欢什么?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在哪?

人的成功有三个要素:1、天赋。人很多时候是随着天赋去发展的;2、机遇,小的方面是条件,大的方面就是机遇;3、个人的奉献和信仰。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聂震宁:著名出版家、作家,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主题报告题目《阅读力等于学习力》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他的主要观点:

每个人都有享受阅读的权利。

阅读应该从婴幼儿开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中学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学阅读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3岁以前如果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那以后就很难自觉阅读了。

自由阅读会发现自己的阅读兴趣。

功能性学习应向价值性学习方向发展,相对减弱死记硬背的阅读。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祝郁: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副局长、迎园教育集团理事长。主题报告题目《内外兼修促课改,慧雅阅读精品质》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她的主要观点:

要有适合各个不同成长阶段的好书供学生选择。

教师与学生分享阅读体会,可以更好地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图书馆为核心,把校园建成开放式的图书馆。

图书馆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师生学习创造的智慧中心。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芮仁杰:上海市向明中学校长、向明教育集团理事长。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主题报告题目《震旦书院,正在悄然改变图书馆教育模式》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他的主要观点: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读书的目的绝对不是知识堆积,而是培养独立思考。

一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思想。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俞国娣: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主题报告题目《让阅读成为生活习惯》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她的主要观点:

让孩子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并不容易。

需要指导技巧,需要真诚示范,更需要坚持。全天开放阅览室,对读者不设防。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褚树荣: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主题报告题目《跨界之美:跨媒介学习与交流的专题学习》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他的主要观点:

跨媒介就是学习要尽可能利用各种媒介,通过各种渠道,学会各种方法进行学习。

跨界,遇见更美的自己。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吴钟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主题报告题目《跨媒介阅读技术的背后》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他的主要观点:

资源的聚合而非组合;

形态的混合化而非单一化;

深度阅读不是碎片化就能概括的。

跨媒介阅读,从来就是发生在深读之时。

阅读的“浅”是因为无法阅读时结构化。

“碎片化”是因为知识之间无法关联。

体系化是阅读的结果,也是阅读的过程。

个人知识图谱化是实现深度阅读的不错的选择,一个人知识图谱化是建构知识获取、审美体验等整个体系化的重要途径。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付晓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校长,高级教师。主题报告题目《基于问题的阅读教学与改进》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他的主要观点:

跳出传统文体思维,树立跨学科观念。

跨学科阅读教学的本质即阅读内容与学科知识的融合,通过阅读,学生从不同学科知识角度认识阅读对象,并通过语言做出表达,从而形成对事物完整的认识。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成用军:江苏省宝应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扬州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题报告题目《新高考背景下的阅读思考》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他的主要观点:

外卖小哥读了这么多年的诗词,仍是外卖小哥,反而更能证明阅读的去功利化,如果没有诗词大会,我相信他仍然还会读下去,即使没有人知道。这种阅读才是我们所要强调的,所要推崇的。

我觉得成人不读书或少读书的原因,可以向前推,推到他们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培养问题。如果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到成人后,他就自动有阅读的习惯,这种可能性也许有,但一定不多。

当读书没有形成兴趣的时候,读书没有形成习惯的时候,“没有时间”就会成为借口,读书自然成为负担。显然,大多数老师没有把读书当作生命的习惯。

我对当下阅读现状的特点概括为:阅读环境缺失,阅读榜样缺位,阅读主体缺席,使得我们的阅读就像沙漠中的空中楼阁,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只是不切实用的虚象。

哪天中央电视台再搞个《中国读书大会》,我想对中国人的阅读应该会有一个促进作用,但这只能还是治标。

新高考背景下,阅读就是高考,不阅读,高考就会让你难堪。理想与现实在新高考背景下将可能会得以有效统一,以前那种仰头阅读,低头高考的现象可能将一去不复返。

阅读最大的功利性应该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教育人都需要在这样的路上努力不懈。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专家的关于读书的观点,你更喜欢哪一个? 专家的哪句话打动了你?

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个时代的知识水平、一个国家的文化高度和民族的精神境界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阅读能力。

阅读提升人的知识品质、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

世界读书日|书真的哪么重吗?为何你连捧起一本书的力气都没有?

201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应上海教育学会邀请,参加“新时代背景下的阅读与教育”大会并作为发言嘉宾,做一个专题发言。一天下来,感慨很多,收获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