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试论历史古迹旅游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以曲阜规划为例

《国际城市规划》创刊40周年“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评选结果

一、曲阜规划的前提

研究任何一个事物,我们不仅要注意到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共同性,同时更要注意到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区别、它的特殊点。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事物。

同样,曲阜这一个城市,在进行规划时,我们不仅要掌握城市规划的一般规律,而且必须研究曲阜规划的特殊性。

曲阜是一个历史名城。它的历史发展和现存古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这是进行规划时,必须考虑的前提。因此,在曲阜规划中应解决好以下三方面问题,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

如何评价孔子应与保存古迹分开。前者可不断进行学术讨论。而曲阜的历史遗迹却反映了我国从西周一汉唐一明清文化的一个侧面,是历代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必须妥善加以保护。

2. 作好旅游安排

尽管对孔子可以有不同的评价,但孔子不仅在中国古代哲学、教育史,而且在世界古代哲学、教育史上都是有其重要地位的。因此与他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建筑群及一些遗迹、园林……等,都必然会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来此观光,成为其“了解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必须对与此相适应的旅游业作出必要的安排。

3. 搞好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方针取决于城市性质的确定。曲阜城市性质既然为历史古迹旅游城市,则城市建设必须以此为前提。无论在安排工业项目、城市布局、道路系统的规划,以至新建筑的安排上都必须明确主从关系,使各方面协调一致,不致破坏城市的统一性及完整性。

二、对古迹、旅游城市的认识及实践1. 国外的理论及实践

国外一些城市对文物古迹保存的认识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廿世纪以来,城市的急遽发展,使城市面貌及一些古建筑物遭到各种不同程度的破坏,引起了各方面的非议,人们才逐渐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加强了对文物古迹的管理和保护。

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它的急遽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和产生的矛盾,最早地暴露出来。1913年及1930年英政府相继制定了《古建筑法》,对如何保护古建筑作了具体规定。1962年英国又发布《市容法》,给地方政府有决定保存古建筑的权限。

法国巴黎与其他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首都相比,应该说还是比较注意保持城市的一定风貌的。从十八世纪1784年起至1967年,先后五次修改制定城市道路与两边建筑高度的比例关系,努力保持新旧建筑的和谐和统一。当然由于同一原因,巴黎也出现过建筑的混乱状态。1977年3月17日继过去几次巴黎的规划之后,确定了新的城市整顿方案。规定城市分为几区,其中原有十八世纪建成区全部复原。十九世纪建筑区局部改造,新的高层建筑到城市外围去建。去年,我途经巴黎,黄昏时分见到香榭丽舍沿路绿化、雕像、喷泉、灯光……争相辉映,效果极好。方案规定第三类区确定区中心保持其原有特征。第四类区保持居住功能及体形环境,只作适当发展。第五类区有控制地改变体形环境。

日本昭和41年(1966年)1月13日通过《古都历史风土特别措施法》,各个历史城市也相应制定有专门的法律如《奈良国际观光都市建设法》《京都国际文化观光都市建设法》等。其目的是将这些历史风土,文化建筑,作为“固有文化财富,为国民、市民享受恩泽,为后代国民所继承”,“以发扬爱国精神和广泛地发展民族的文化……”,当然,还有发展旅游事业的目的。

从国际建筑师的活动状况,也可以看到几十年来对古建筑的保护已逐渐从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注意,发展到召集专门的会议研究有效的措施;从呼吁保护个体建筑到继承文化传统等更为深刻的问题。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师学会,在讨论通过《城市规划大纲》(即《雅典宪章》)时,意大利建筑师从其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古建筑遗产较多),要求《大纲》中包括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及地区加以保护的内容。由于当时国际上新建筑思潮正在崛起,对传统建筑的认识不一致,《大纲》的正式报告中这一部分被删去列入了附录。

近一、二十年来情况有了变化。1975年联合国举行欧洲建筑传统年,并出版了《(旧)城市的保存》一书,揭露了现实矛盾。对古建筑的保护已从单个建筑扩大到对整个旧城市环境的保护。

1977年12月在秘鲁通过的《马丘比丘宪章》特别提出“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征是其体形结构和社会发展特点的结果。因此,不但必须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需要将一般文化传统继承下来。一切赖以确定社会以及民族特性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物必须加以保护”。“保护、恢复和重新利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相结合。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使之继续具有生命力……”。

1978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对该《宪章》给予较高的评价,并授奖,1981年将在华沙开会讨论“人类一环境一建筑”议题,拟对该《宪章》进一步讨论和发展。

1978年在墨西哥城召开的全美洲“保存艺术遗产讨论会”。决议中强调,要保存“民间建筑、半农村的城镇等……”。

十多年来,在实践上,来自公众的保护文物运动影响是很大的。这从美国某建筑师在78年得奖仪式上的一段讲话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十年前可以拆掉的房子,现在就不能拆了,……对昔日的感情不只在美国而且弥漫整个欧洲。十年前城市改造就是城市拆除的可笑的同义语。它的后果是我们北方许多城市大拆大砍留下很多空地。多数现在还空着……没有人去建设它,今天没有人再去拆城市了,现在必须面对城市的历史……”。这种思潮,去年我在墨西哥、美国也深有所感。一位纽约的规划负责人指着一个旧火车站(即宾夕维尼亚铁路总站,一幢巴黎美术学院派的仿古典建筑)说:最近为了这幢建筑的存废问题,打了一场官司。建筑及规划当局认为它代表纽约建筑的历史面貌,应当保存,而商业部门则想拆掉另建新楼,一直告到最高法院,仲裁结果,规划部门取得胜利。言下不胜得意。美国东道主们针对我国不重视古建筑及其环境保护的情况,有意安排我们在古建筑区转来转去,宣传他们在这方面工作的进展。我们在波士顿时,中美还没正式建交、台湾的建筑留学生自动捐献组织了一个晚会,演出了电影及幻灯,内容有三:一是介绍波士顿对古建筑物及旧区的保存及整理,二是不满于台湾因城市膨胀,文物环境受到破坏,并对此进行批评,三是批评北京拆城墙,前三门建大楼不考虑旧有的环境等。对这方面意见之大是我在国内始料所不及的。我曾带回一幅波士顿印制的招贴之类的宣传品,标题是:“旧建筑是一种资源,它具有高度的经济、社会和建筑艺术价值”,内容是就使用、经济、建筑艺术多方面分析利用旧建筑,整顿旧区的优越性。当然,对国外这一思潮的政治经济背景,还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如能源危机,城市不再向四郊无终无尽地发展而重新回来对旧区加以利用改造,以及对待历史态度的改变等等。但他们的理论与实践仍值得我们参考。

2. 本国的经验教训

其实,保存旧城市特色、保存古建筑在国内并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解放初期,梁思成教授就曾为之奔走呼号,并写了不少文章。如1951年提出“我们爱护文物建筑,不仅应该爱护个别的一殿、一堂、一塔,而且必须爱护它的周围整体和邻近的环境。”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于1963年4月17日颁发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四条规定“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首先确保它的安全,……一定距离范围内划为安全保护区……”,“有些……需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原状,为欣赏参观保留条件……”,“其他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应注意与保护单位的环境气氛相协调……”等等。可惜,有些地方,并未能认真贯彻实行!

多年来,古迹、文物环境被破坏的风气在文化革命中达到了高潮。这些各方面已揭露了许多,这里就不多讲了。唐朝李白有一名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从某个意义上讲,我们都是旅客,谁住旅馆也不会在住过之后把它砸掉吧!而我们却常常把“价值连城”的宝贝视如粪土。其实,祖先留下的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不管怎样,至少应留给后代子孙,而不应在我们的手中毁掉。

随着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文物环境面临着区别于文化大革命“彻底砸烂”的另一种性质破坏的危险。那就是对于“现代化”的错误理解,不问城市的历史条件,一律实行“彻底改造”。这样,就会重蹈十几年前国外城市那样“城市改造就是城市拆除的可笑的同义语”的覆辙,盲目追求“气魄宏大”的建设会带来对文物环境的新的破坏。

文物是资源,对资源应该保护。曲阜的拓片可以出售,但也不能无止境地拓,越拓越不值钱,出土文物越卖越少,而古建筑则买不走,要保护摇钱树,而不是砍倒。文物出口与文物生利,恐怕重点是后者。不能让旅游者慕名而来,失望而去。苏州是东方的威尼斯,无论在城市规划及建筑形式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而现在,在苏州完整的旧街坊中建起了单元式住宅,破坏了环境的协调。美国某建筑学院院长对此甚感痛心,要求我们提供苏州的街坊地图。他说,他要让他的学生们做设计,探讨新方案,以保留中国的民族传统。这难道不是对我们提出最尖锐的批评吗?

所以,无论如何不应忘记,风景城市的前提是风景,文物古迹城市的前提是文物古迹。曲阜,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要搞掉它赖以存在的前提。

3. 历史城市面临的问题

历史古迹旅游城市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与文物的古老相并行存在的环境的破旧。这种情况不仅中国如此,国外有些城市也如此。意大利游览名城威尼斯,旅游者蜂拥而至,应接不暇。而当地人民居住条件日益恶化,全市人口不断外流。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据《威尼斯——另一个侧面》一文中分析,存在着旧城房屋破旧,环境卫生差,低层房屋中约住13500人,其中约有60%希望迁居,约有30%房屋需要普遍修理,市政设施、供暖跟不上等等现象。我国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城市建设欠账很多。“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不仅杭州如此,问题普遍而严重。因此,不能认为发展旅游就是建旅馆,必须在城市的全面规划下,处理好旅游与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的关系,为劳动人民服务与为国际友人服务的关系。现在无论什么地方一搞旅游,老百姓就不得入内,群众很有意见。更有甚者,有的城市为建宾馆,占去市政用地,致使附近居民断水,有的风景游览城市供应紧张,不得不把原供应给居民的商品,转给外宾,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至于群众住宅的缺乏与破旧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旅游城市,国外一些友好人士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希望我们少走弯路,避免像资本主义国家旅游城市中那样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观光公害”“道德污染”等(以上都是他们所用的原词汇)。我想,我们不仅应该避免,通过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也一定可以避免。

三、对曲阜规划与建设的一些看法1. 关于城市性质及如何为旅游服务的问题

确定城市性质为历史古迹旅游城市,并非其他一概不要,而是要使性质尽量单纯些,明确重点,便于抓主要矛盾。城市的生产当然要发展,特别是一些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无害工业仍应设置。在曲阜的条件下,工艺美术作坊宜作为一种特殊工业加以发展。作坊可供参观,产品可以出售。尼山砚、曲阜笔、楷树雕刻、碑帖印刷等都应发展并提高工艺创作水平。至于一些有害工业,就不必非在曲阜设置不可。煤炭工业也应在其他地方选点。这样做,有利于突出重点,控制城市,保持城市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如何为旅游服务?应从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对象进行分析。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回升,生产上轨道,工作紧张,到一定程度,公众需要休息。一些大城市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航空事业的发展又为远距离旅游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近年来出现了要“重返自然”和“了解世界”的思潮,希望研究文化,风土人情。因此,旅游就不仅为了吃喝玩乐,还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貌。

基于以上了解,我认为,曲阜因其特点为历史古迹游览城市,专程来访者可能以文化人居多,在一定时期内旅游人数不会有过多发展。另外必须考虑旅游人次的最大容纳量。如若杭州西湖荡舟,船舷相击;桂林芦笛岩,游人摩肩接踵,这就索然寡味,降低了旅游质量。“三孔”(孔庙、孔府、孔林)能有多大容纳量?对此要有远见卓识,必须努力扩大旅游范围。就地区言,宜将泰山南北文化古迹如长清灵岩寺……等包括进来进行全面规划,扩大旅游范围,以适应多种人士多种要求,就曲阜本身而言,也应开拓新旅游点。除少昊陵、周公庙等处外,待对西周鲁国故城遗址进一步挖掘后,地下博物馆重见天日,当可充实历史文化古迹游览城市的内容。这些即使一时暂不开放,也要有所考虑。

2. 城市骨架问题(1)新与旧的关系如何配合协调,相得益彰

曲阜的主题是古建筑群——“三孔”、颜庙……等,曲阜城要以它为主,而不是其他——例如不能以旅馆为主、剧院为主。旅馆剧院到处都有,国外远比这里的要好。北京的也比这里的好。不要喧宾夺主,要陪衬主题,突出主题。

某外国建筑师说:城市规划的重要问题不是要在哪里进行建筑,而是在哪里不要建筑。对曲阜来说更是如此,重要的问题是为了保存文物遗址“在哪里不要建筑”以及“在哪里建什么样的建筑”。

(2)用地分区及交通系统的设置

现状城西已有以曲阜师院为主体的文教区,城市如果向东发展,新城区必须避开地下文物区并靠近新火车站(图1)。

UPI“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40篇 | 「04」试论历史古迹旅游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以曲阜规划为例

图1 曲阜城市现状结构示意图

在规划方案中,原有“三孔”为南北向轴线,如从车站至鼓楼强调了东西向轴线,这样将使原已存在的矛盾更加激化,弄得不好,势必加重了“腰斩孔庙”的后果(图2,图3)。

UPI“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40篇 | 「04」试论历史古迹旅游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以曲阜规划为例

图2 曲阜城市中若干重要建筑及其关系

UPI“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40篇 | 「04」试论历史古迹旅游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以曲阜规划为例

图注:曲阜旧城是为保卫孔庙及孔府在“二孔”建成之后修建的。城市布局以“二孔”为中心,一切服从于“二孔”。根本未考虑城市东、西二部分之间的联系。近年来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孔庙拦腰切断,造成“腰斩孔庙”的局面。

图3 孔庙及其周围主要道路及建筑

中国建筑群特点之一在于一层层、一进进的院落组合,重重叠叠的空间序列,以逐步加深印象。如游览路线从“腰斩线”开始(现在已如此),把孔庙建筑群原有的导入部分,即满栽古柏、葱翠常青,几占孔庙总深度一半的三重院落,割裂于游览路线之外,一进门就观赏导入部分的主体建筑,接近“高潮”。这样大成殿建筑群,就失去了“序幕”,原有序列的效果就发挥不出来,并且,在横轴中,车、人流混杂现象甚为严重。

为解决以上问题,是否运用切线理论,采用南北二条东西向平行轴线。这样可达到以下目的:

  • 甲、分散机动交通,改善道路使用状况,提高通行能力。

  • 乙、确定中心区为步行道。不仅孔庙、孔府、颜庙内部建筑群应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围墙外的街道,牌坊、钟鼓楼……等,也应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车辆疾驰而过,不仅失去了观赏的机会,而且影响正常步行观赏的游人,极易造成车祸。因此在孔庙、孔府周围的游览路线上应以步行为主。

  • 丙、为引导游人从轴线南入口欣赏建筑群创造条件。

主要道路的安排是否可如图4所示。

UPI“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40篇 | 「04」试论历史古迹旅游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以曲阜规划为例

图4 曲阜主要道路结构示意图(3)河湖绿地系统的确定

曲阜城市外观缺水,见到南郊一带喷涌而出的自流泉非常高兴。水,对于城市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它将给予城市美丽多姿的风貌,宜加利用,大作文章。原规划设想辟为雪泉风景区,建立独具中国特色的水景园,很具魅力。这样从南到北,贯穿雪泉—古泮池—孔林使之融为一体,中间与护城河绿地水面相汇合。城墙被毁,非常遗憾,但如辟环城游览路(自行车路)与环城绿地水面相结合,就城楼,城墙遗迹点缀其中,仍然可以成为城市的极为美丽的花环。在这方面合肥的护城河的处理值得效法,济南黑虎泉、解放台也可供借鉴。

为搞好城市绿化,要设置苗圃及绿化队,并特别注意培植当地特产树种如柏、楷……等。

(4)“十字花瓣型”的城市结构布局

从雪泉设林荫路与曲阜城联系起来,与曲阜—孔林的另一种类型的林荫道遥相呼应。这样就延伸了南北轴线,增加了旅游内容,使整个城市形成十字花瓣型的结构布局。孔林、雪泉、新市区、文教区像盛开的四个花瓣联在它的花心——曲阜旧城的东南西北(图5)。

UPI“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40篇 | 「04」试论历史古迹旅游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以曲阜规划为例

图5 曲阜城市结构布局示意图

附带议一下城市规划布局的艺术问题。城市的平面布局,当然首先取决于它的功能、经济、技术、现状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比单幢建筑复杂得多,受更大的制约。但是城市规划布局艺术是否就不存在了呢?否。在充分满足上述前提下还是可以因势利导,巧妙构思的。对某一类特殊性城市,如风景城市,或一些城市的某一部分(如城市的中心地区等……)更是如此。这不能斥之为形式主义。我们可以列举中外若干佳例,济南北临大明湖,宋桂林城扩建,就有意识地“因江为池”,“依山为壁”,明静江王府的规划布局,就北枕独秀峰以为构图中心……。巴西新都巴西利亚的规划设计竞赛,得奖人为老建筑师L. Casat,他在笔记本上钩画出一个弓形规划结构的草图,中轴线上为政府建筑,面对人工湖,住宅区拱于左右。方案被选中,并不在于他的年高望重,而在于他的构思确高人一筹。回到本题来,将曲阜城市规划构图取“十字花瓣型”,并不是“意在笔先”,而是在分析各种条件后所得的结果。青田石雕的艺人善子从原有石质的斑痕上镌刻出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图案来。城市规划工作者宜在现实的基础上,利用地理历史条件发展城市的独特面貌,并为建筑设计提供若干新的可能性。这不仅允许,而且是可以提倡的。这里不在于标榜某个具体的方案设想,更不是提供某种形式为僵死的模式,因为还可以有其他的可能性,只是以此为例,讨论在规划工作中考虑问题的一种方法。

(5)风景游览路的设计

在游览区行路本身就是娱乐。

曲阜游览路的特点,如到孔林去的路两边是古柏,这是有生命的文物,要把它们在规划中保护起来单独处理。另外,在这样的游览路上,要车行与人行分开。如上述到孔林的林荫路,可将现有古柏的道路作为步行路,再在两边开辟车行路。车、人分流后,既保持原有古迹的特色,又满足了游览的不同要求。

3. 建筑艺术问题:在曲阜如何千方百计地保护建筑遗产(1)城市的整体性

历史上有名的城市都有其整体性,如中世纪的一些名城,封建时期的北京更是如此,轴线的运用,空间的组合以至建筑物的高低,色彩的配合等,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它基于封建的等级制度,有阶级局限性,也有其整体性。曲阜城也不例外,其阶级局限性反映在以孔庙、孔府为中心,不考虑周围百姓的生活方便,孔庙设在城市中间,隔断了城市东、西部之间的交通联系;城墙则更是直接出于保卫孔庙孔府的目的而设置的。也正因为这样,曲阜大体上保持了本身的完整性。

纵观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这种完整性在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由于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的急遽膨胀而遭到破坏。

但是,从城市建设管理及建筑实践上看,目前却往往孤立地搞建筑设计,只注意个体不考虑周围环境,这种情况在解放后的我国城市建设中并不少见。曲阜的新华书店的设计就是这样。它建在鼓楼前,无视鼓楼的存在,破坏鼓楼的景色,现在连选一个鼓楼的完整镜头都不容易。更严重的是颜庙门前拟建新剧院,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我们搞规划的同志应坚持一定不要进一步造成文物的破坏。坚持这一点,不能叫厚古薄今。

(2)文物建筑附近的建筑控制

整个城市是文物保护单位,也要像巴黎那样在城市中划分区域,区别对待,重点文物建筑附近要设保护区。应有:

  • 甲、距离的控制:苏联诺夫哥勒德在规划中完整地保存旧城,新城在旁边建,并与旧城保持一定距离,隔有绿带。

  • 乙、高度的控制:例如孔府后花园东侧,新建的房屋过高,就破坏了庭院的尺度和完整性。

  • 丙、建筑体量的控制:体量过于庞大、会破坏附古建筑群的协调。

  • 丁、建筑风格和形象的控制:必须以前二者为前提。

  • 戊、建筑使用性质的控制:有些项目不能在某区内设置。

在建筑设计思想上要处理好主从关系。配角并不好当,做好也不容易。配角当得好,建筑师不失为大师,建筑物不失为名作。如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新检查署是在旧检查署的一侧建造,设计者是建筑大师,他没有独出心裁、标榜自己,而是千方百计使自己的作品与原有建筑相配合,甘当一个出色的配角,成功地烘托着广场的主体建筑物,使圣马可广场至今仍作为一个出色的典范而闻名于世。

建筑选点学问很大,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古罗马的“建筑学”,文艺复兴的“建筑十书”,开宗明义从建筑环境讲起。中国的“相地”有一定的科学内容,当然更有封建迷信内容。我们在文化大革命前选地比现在慎重得多,如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几经推敲,连毛主席奠过基的地点,嫌不合适还做了适当的挪动。而现在则非常混乱,不同单位、不同部门,负责长官不通过规划部门,不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各行其是,往往造成极为不良的后果。如某城湖边上建旅馆问题, 经过多方面人士的紧急呼吁,总算降低了建筑层数。在这里,必须再次提出在颜庙门口建剧院是错误的。本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我们搞规划的同志必须坚持原则,否则后果是严重的。

颜庙本身是重点文物,仅次于“三孔”,并不亚于“三孔”。建筑群本身的处理很有特色。陋巷(传说中颜回当时的住处)也有其历史特点。新的剧场建筑体量大,63.9m×38.0m,高15m,侧面距颜庙门前影壁仅19m,背面距陋巷胡同1m,建成后将全部破坏原有建筑群的尺度。而且剧院本身吸引大量人流,用地又极紧张,没有回转余地。现剧院刚刚作完基础,还有挽回的余地。是否可改变建筑用途,修改设计,降低建筑高度。总之,既已发现问题,就不能听之任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古城市保护》一书中特别批评日本奈良市在古塔旁建大楼。我们如不修改设计,也有机会去当这种反面教员的。

(3)旅游宾馆区的选点问题

宾馆地区宜相对集中,便于管理。

我赞成将该区设在古泮池一带。但旅游宾馆区建筑群应依附于风景点古泮池南,而不要将城市内唯一的一点公共水面据为己有。古泮池水面、绿地、岛上亭榭等可加整理辟为城市公共绿地,既为外国游人服务,又可供城市居民游览休息。旅游宾馆建筑群宜参照县志图样及民居院落,形成“托古创新”,使其别具特色。层数可低些,白粉墙、灰瓦顶,掩映于绿树之间。池应设法与护城河水相通,改善环境条件(图6)。

UPI“最具影响力学术文献”40篇 | 「04」试论历史古迹旅游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以曲阜规划为例

图注:“古泮池”在曲阜旧城东南,现除一池死水外,其它已荡然无存。从旧典籍中的插图可略窥其面貌。在历史古迹旅游城市中,某些新建筑设计,如能托其名,取其意,仍然可以成为一新的游览点。

图6 旧典籍中的古泮池行宫

(4)农村住户有计划地迁出,建立新居民点

现在城市内农户积肥、晒谷,有碍市容及环境卫生,与旅游城市不相适应。应在各有关生产队农业用地适中的地方规划新的居民点,为有计划地迁出农业户创造必要的条件。迁出后空出的地段,在孔庙周围的作果园绿地,起古建保护区的作用;其他的可建住宅。

(5)广场问题

在古建筑群入口处开辟大广场需要慎重,很容易破坏原有空间尺度。车队为什么一定要开到孔府的大门口?为使广场不致过大,是否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专辟停车场。

(6)现代化与民族风格问题

一般说来,二者应统一起来。现代化并不一定就意味着高楼、大玻璃窗、方盒子。现在世界上能源缺乏,对一些“国际式”建筑已嫌单调腻烦。要体会旅游者的心理。他们来中国,到曲阜住院落式的房子,参观特种手工艺作坊,步行在“阙里”坊巷,会比住高楼大厦、参观现代化工厂,乘汽车横冲直撞更为满意。我们应发扬我之所长,回避我之所短,而不是相反,这样,才能收到花钱少、收效大的效果。

总起来说,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 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努力探索如何搞好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旅游城市。

  2. 曲阜是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历史古迹旅游城市。但就其性质的相对单一、规模较小来说,不同于北京、西安、承德……。在这样的城市中,保存文化古迹是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旅游。城市建设要为此服务。

后记:1979年夏季,清华几位教师赴曲阜作调研。承山东省城建局及曲阜建设局同志热情介绍情况,讲解规划方案,文物管理处同志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使此行极有收获。在一次讨论会上,我作了上述发言,目的在以曲阜为例,共同探讨这类城市规划的一些原则问题,极不成熟,仅供讨论。

作者:吴良镛,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本文首发于《城市规划研究》(《国际城市规划》曾用名)1980年2期,p1-12(注:除图3外,其他图名为编者所加)

分形理论视角下的克拉科夫历史空间解析和修补研究

英国保护区评估方法解析——以格拉斯哥历史中心保护区评估为例

权力、资本与空间:基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消费空间生产

排版:张祎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