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手足潮熱,失眠盜汗,多為陰虛,補陰中藥處方,食療方,值得收藏

凡具有以滋養陰液功能為主、能治療陰虛諸症並有生津潤燥作用的藥物,稱為補陰藥。補陰藥大都性味甘、入肝、腎經,肝藏血,腎主水,二經因陰不足,必先責之肝腎。臨床可見低熱、手足心熱、午後潮熱、盜汗、口燥咽乾、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

手足潮熱,失眠盜汗,多為陰虛,補陰中藥處方,食療方,值得收藏

補陰藥

1.沙參

甘微寒,歸肺胃經,有清肺養陰,益胃生津之功,反藜蘆。

2.麥門冬

別名麥冬,寸冬

甘,微苦,微寒,歸肺辛胃經,有潤肺養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之功,清養肺胃之陰多去心用,滋陰清心大多較心用。

3.天門冬,

別名天冬,明天冬

甘苦,大寒,歸肺腎經,有清肺降火,滋陰潤燥之功。

手足潮熱,失眠盜汗,多為陰虛,補陰中藥處方,食療方,值得收藏

天冬

4.石斛

甘微寒,歸胃腎經,有養胃生津,滋陰除熱之功,入湯劑宜先煎。

5.玉竹,

別名,葳蕤

甘平,歸肺,胃經,有滋陰潤肺,生津養胃之功,清熱養陰生用,滋補養陰制用。

6.黃精

甘平,歸脾,肺腎經,有潤肺滋陰,補脾益氣之功。

7.百合

甘,微寒,歸肺心經,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

8.枸杞子

甘平,歸肝腎,肺經,有滋補肝腎,明目潤肺之功。

手足潮熱,失眠盜汗,多為陰虛,補陰中藥處方,食療方,值得收藏

9.桑葚

甘,寒,歸心肝腎經,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之功。

10.墨旱蓮

別名旱蓮草

甘酸,寒,歸肝腎經,有滋陰益腎,涼血止血之功。

11.女貞子

甘苦涼,歸肝腎經,有補益肝腎,清熱明目作用。

12.龜板,

血板,燙板,砂炒炮用,或醋炙用。

甘,鹹,寒,歸肝腎心經,有滋陰潛陽,益腎健骨,養血補心的作用。先煎。

本品能軟堅去瘀治難產,孕婦慎用。

13.鱉甲

鹹寒,歸肝經,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之功,先煎,滋陰潛陽宜生用,軟堅散結宜醋炙用。

14.黑芝麻

別名,巨勝子

甘平,歸肝腎經,有補益精血,潤燥滑腸之功。

手足潮熱,失眠盜汗,多為陰虛,補陰中藥處方,食療方,值得收藏

中醫經典處方

大補陰丸(大補丸)(《丹溪心法》)

【方劑組成】熟地黃18克,龜甲18克,黃柏12克,知母12克,豬骨髓、蜂蜜適量。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之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咳嗽咯血,心煩易怒,足膝痛熱或萎軟,舌紅少苔,尺脈細數有力者。

【簡便方歌】大補陰,龜地柏母。

【方義陳述】本方熟地黃、龜甲同為君藥,一補真陰而益精髓,二潛元陽且壯筋骨。知母、黃柏共為臣藥,一降肺胃腎經之火,滋養三經之陰;二瀉腎與膀胱之火,還有堅陰之用。再用豬脊髓、蜂蜜賦形為丸,補髓生精,養陰潤燥,實生輔佐之效。因本方立意為滋陰培本,故名“大補陰丸”。

手足潮熱,失眠盜汗,多為陰虛,補陰中藥處方,食療方,值得收藏

一貫煎(《續名醫類案》)

【方劑組成】北沙參9克,麥冬9克,當歸9克,生地黃18克,枸杞子9克,川楝子6克。

【功能主治】滋陰疏肝。用於肝腎陰虛,肝氣鬱滯之胸脘脅痛,吞酸吐苦,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以及疝氣瘕聚者。

【方義陳述】本方中,重用生地黃,滋養肝陰,涵養肝木,為君藥;枸杞子滋肝腎,當歸補陰血,沙參、麥冬養肺胃之陰,為臣藥;川楝子,疏肝理氣,洩熱止痛,為佐藥。諸藥從肝立論,滋陰藥物為主,疏肝藥物為佐,使全方滋而不膩滯,疏而不傷陰,被譽為“涵養肝陰第一良藥”。

手足潮熱,失眠盜汗,多為陰虛,補陰中藥處方,食療方,值得收藏

食療藥膳

燉雪梨川貝:雪梨1個,川貝母6克。將雪梨挖去核,川貝納入梨中,蓋好孔,用白線紮好,放鍋內水燉,約1小時左右,梨熟爛,飲湯食用,每日1次,連服3~5天。功效:本方用於肺腎陰虛感冒之發熱、咳嗽等。有滋陰潤肺,清熱化痰的功效。

手足潮熱,失眠盜汗,多為陰虛,補陰中藥處方,食療方,值得收藏

桑菊薄荷飲 :潔淨的桑葉、菊花各5克,苦竹葉、白茅根各30克,薄荷3克。上五味一併放入茶壺內,用沸水溫浸10分鐘,頻飲,也可放涼後飲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