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他们同为太平军将领 为何投降清军后结局不一?一人被杀五人封官

1862年陈玉成兵败被俘前曾派出军中四个将领出征西北,这四个人分别是:陈得才、赖文光、蓝成春、梁成富。从出兵到1864年,他们基本活跃在河南和陕西境内,1863年底这支西北军在得知首都天京和天王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时,他们果断从陕西一路往天京奔袭,不料路上却和清军不断的发生摩擦以至于这支数十万大军一直在湖北和安徽境内徘徊。

他们同为太平军将领 为何投降清军后结局不一?一人被杀五人封官

11月,陈得才的前锋部队黄中庸部一万多人主动向史念祖率领的一千多安徽地方军投降。黄中庸投降后,太平军马融和率军追赶,史念祖派黄中庸阻击,马融和看黄中庸领大军来,转头就跑。没想到第二日马融和单人单马来降,投降后回军营招抚部下七万人缴械投降。随后另一个将领黄文诰也率军一万多人投降清,不过这次投降发生了一点小冲突,黄文诰在投降的时候,其实后面有僧格林沁带领的追兵,接收黄文诰投降的清军和僧格林沁部下为抢夺人马辎重发生了冲突,还好有一清军都统出面平息。

僧格林沁因为地方官军接纳太平军投降一事非常的生气,他说:太平军反叛多年,一朝失败就率众投降,实在是太便宜他们了,以后不准擅自纳降,但还是让之前投降的三人在军中做了个头目。

他们同为太平军将领 为何投降清军后结局不一?一人被杀五人封官

投降的太平军三个将领在清军迅速转换角色,告诉他们所知道的所有太平军行军安排,并主动为清军出谋划策,建议清军接受所有的投降,毕竟太平军人心一散,所谓的抵抗不过是为求一生路。地方军将领由于之前僧格林沁的勃然大怒而不敢自己拿主意,于是上报僧格林沁并得到准许。马融和立刻引来主动投降的原陈玉成手下的羡天义倪隆怀和偏天义范立川两人,这两人也同样留在军中听用。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投降后被僧格林沁留在军中使用,祜王蓝成春(参加金田起义后授殿左十五检点,后来升春官又副丞相,后隶英王陈玉成部下,镇守庐州三河要塞时和陈玉成一起取得三河大捷,后被封王)就是一个例外。他得知已经投降的五个将领都得到留用,想着自己在太平军中地位较高,能得到的官位应该更高,于是率自己全部人马向僧格林沁投降。

蓝成春的如意算盘打偏了。他一进入清军就被僧格林沁下令捆绑,审讯结束后被处死,《清史稿》对此事有相关记载:“贼首蓝成春亦降,馀小头目纷纷求抚。僧格林沁以成春乃粤中老贼,斩之以徇。未至者遂散走,而张总愚、牛洛红、任柱、赖文光等勾结复炽。”僧格林沁杀了蓝成春,让其他打算投降的都赶紧跑了,毕竟反抗的生机可能比投降大。

他们同为太平军将领 为何投降清军后结局不一?一人被杀五人封官

面对着太平军西北军不断的投降(黄中庸、马融和、黄文诰、倪隆怀、范立川都是陈得才麾下),陈得才(英王陈玉成堂叔,论功封扶王)深感众叛亲离,再加上那是天京已失,幼天王洪天贵福、李秀成均被俘虏,无奈之下陈得才服毒自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