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皇子封燕王要求入京,汉武帝怒:封在燕赵必生野心!立八岁幼子!

公元前80年九月,秋风萧瑟,草木摇落,西汉北部边陲燕国的王府里一片死寂,燕王刘旦手捧皇帝的诏书涕泪长流。

诏书写到:“尔与他姓异族谋害社稷,有逆悖之心,无忠爱之义。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见高祖之庙乎!”

燕王刘旦仰天长叹:“刘弗陵,你个血统不明的异种,这不是逼我自杀吗?罢、罢、罢!与其落在你的手里受辱,不如自行了断!”

一道白绫,刘旦自缢而亡。

皇子封燕王要求入京,汉武帝怒:封在燕赵必生野心!立八岁幼子!

刘弗陵剧照

其实,燕王刘旦作为汉武帝的第三子,并非庸种,他善于钻研各种学问,经书、数术、倡优、射猎无不涉猎,"能言善辩,广有谋略",还好招揽游侠。被封为燕王后,他被武帝赋予守护边疆的众望。

他本来安分守己地做王爷,后来巫蛊案发,卫太子刘据兵败自杀,他成了最年长的皇子,于是也就有了想法。但他没料到,他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惹恼了皇上。

这一切,只因他太心急。

得知太子刘据死讯后,刘旦以为诸皇子中自己年纪最长,太子之位置必然归属自己,心下颇为期许。

但武帝一直没有再立太子之意,直到武帝年迈病重,刘旦实在等不急了,于是派使者来到长安,向武帝上书,请求宿卫长安,以备不虞。

多疑的武帝览信大怒,宿卫长安,说的好听,武力要挟也不是没可能! 武帝认为燕王有狼子野心,不禁感叹:"生子应置于齐鲁之地,以感化其礼义;放在燕赵之地,果生争权之心",遂厌恶刘旦,转而立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

汉武帝立将来使斩首,紧接着又削掉燕王封国三个县邑,以示惩戒。

皇子封燕王要求入京,汉武帝怒:封在燕赵必生野心!立八岁幼子!

这一下,刘旦算是彻底丢掉了机会。

公元前87年2月14日,汉武帝病逝,八岁幼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大将军霍光主政。

新皇帝赐给诸侯王玺书,玺书抵达燕国,刘旦不忿啊,一个八岁孩子,并且还是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才生下的,血统成疑,怎么有资格当皇帝?

刘旦感觉此次玺封比以往要小:"这次的玺书比以前小,恐怕是长安发生了什么变故。" 随即派遣心腹近臣前往长安,秘密探听朝中消息。

心腹回来后,刘旦怀疑新帝是朝中大臣操纵的结果, 派人至长安请于各郡国设立武帝宗庙。霍光见书,没同意,但赐刘旦钱三千万,增加封邑一万三千户。

刘旦大怒:"本来我应当称帝,还需要别人的什么赏赐吗?!" 他暗地勾结中山哀王之子刘长、齐孝王之孙刘泽等人,密谋造反。

他首先从刘弗陵的身世上造舆论,散布消息说:"从前吕后立刘弘为皇帝,吕太后驾崩后天下之人才知道刘弘不是孝惠帝的真儿子。现在我身为武帝的长子,反倒没能立为皇帝,我上书建议为武帝立庙,也不被采纳。现在立的这个皇帝,我怀疑他不是刘家的人。"

刘旦与刘泽等人谋划,声称昭帝是奸佞之臣所立"伪帝",以动摇百姓视听。

舆论制造好后,刘旦开始招亡命之徒,收铜铁,造兵器,练军队,专待起事之日。

刘旦也俨然以未来皇帝自居,出入僭用天子仪仗,左右近臣皆称侍中。

但不久,刘泽被人告发,被捕拿下狱,自然就牵扯出了刘旦,按律当诛。汉昭帝念及骨肉之情,未治燕王之罪,只将刘泽等人正法。

按说到此就悬崖勒马,刘旦还能得养天年,但他不吸取教训,仍然蠢蠢欲动,奋力往死里作。

公元前83年,刘旦的姐姐盖长公主、左将军上官桀父子与霍光因争权而产生仇隙,他们暗地里与燕国结交往来。公元前81年,他们密谋由刘旦上书昭帝告发霍光谋反,他愿意入朝宿卫,以防奸臣变乱。

奏章由上官桀递交上去,不料却被年仅十四岁的昭帝识破 。

阴谋被揭穿之后,他们干脆准备发动武装政变。他们计划,由公主设宴邀请霍光,命埋伏的兵士将霍光杀掉,废除汉昭帝,迎立燕王刘旦为帝。不久,公主来信,告诉刘旦说右将军已死,丞相有病,大业必成。刘旦见信大喜,分付群臣赶紧收拾行装,朕准备起程入宫为帝了。有朝中大臣做内应,刘旦信心满满。

但就在此时,天生异象,燕国都邑蓟城突遇暴风雨,大树摧折、城楼倒塌 ,彩虹悬垂宫中,吸尽井水。流星下坠,声震远近,通向京师的燕城南门被天降大火焚毁。 后宫永巷之中,群猪发狂,突入厨房;更为奇异的是,有一鼠立在王宫端门之中,旋转跳舞,一日一夜后力竭而死。

皇子封燕王要求入京,汉武帝怒:封在燕赵必生野心!立八岁幼子!

燕王刘旦陵墓

这一切都不是好的预兆,刘旦心惊胆跳。

果不其然,就在刘旦准备启程之前,盖长公主等人被告发,上官桀等人都处死伏法。刘旦得知反情败露,与大臣商议,大臣都认为不可起兵。

燕王刘旦的帝王之梦也随之彻底破灭。

朝廷诏令,大赦燕国,独不赦燕王,诏书到日,刘旦身死国除,王后、嫔妃随其自杀者二十多人,汉昭帝尤念骨肉之情,以诸侯王之礼为其建陵墓。

刘旦三番五次造反,身死固然咎由自取,但汉武帝也有过错,晚年的武帝惑于内宠,诛太子而立童孺,能不使年长的刘旦等人疑怨吗?这正可谓是“父德不弘,遂令子道不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