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盜墓為什麼總是舅舅帶著外甥?

芒碭赤子


盜墓為什麼總是舅舅帶著外甥?因為不會爭搶出人命?因為不會絕後?

非也,瞭解盜墓賊圈子的人,都會對“為何總是舅舅帶外甥盜墓”這句話感到莫名其妙,因為這是一個偽命題。

詳細描寫古代盜墓活動全過程的書籍留存很少,古籍中也從來沒有“舅舅帶外甥盜墓”這個說法,筆者揣測應該是某小說作者拋出的這個命題,然後由一些聰明人補充完善而出。

真實的盜墓活動是什麼樣?

首先,盜墓根本沒有摸金校尉、卸嶺力士、搬山道人、發丘中郎將這四個大分類,只有兩個:曹操為籌集軍費設立的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兩個軍銜,而且盜墓時一起行動,發丘中郎將算是領導,準確的說只有一個摸金校尉算是盜墓主力。

其次,盜墓組織向來分工明確,早已拋棄了任人唯親,更注重才能。盜墓組織頭領被稱為“支鍋”,支鍋的作用是領導整個盜墓團伙,確定哪裡有墓——沒錯,一般支鍋都是風水師,能找到古墓。然後支鍋會組織“腿子”去進行盜墓,腿子是盜墓組織的第二梯隊,精通各種古墓制式,有打個洞直達墓室的能力。腿子也想省點力氣,一般會僱傭一些“下苦”,下苦是盜墓組織中的第三梯隊,沒什麼能力,就是賣把子力氣的農民工,農閒的時候掙點外快。誰是誰外甥?誰是誰舅舅?在組織嚴密的盜墓活動中,沒人在意這些東西。

最後,盜墓真的沒有想象中那麼危險。儘管在小說中,古墓裡有各種“遠古怪蟲”“粽子”“血屍”……現實的古墓裡真沒這麼多神奇的東西,翻板流沙已經稱得上罕見了,水銀封墓目前也就只有一個秦始皇陵,大多數古墓也就是用三合土固頂了——在古人看來,三合土很結實,盜墓賊挖不動,足夠安全了。

前些年有個盜墓組織裡的支鍋姚玉忠被抓,牽出了195個腿子和下苦,有幾對是外甥和舅舅?

藍山縣去年逮到一小夥盜墓賊,一共只有五個人,有幾對外甥和舅舅?

去年6月12日,央視13套公佈全國最大十個盜墓團伙,個個都是大幾十人的規模,甚至還有上百人規模的,這些團伙裡有幾個外甥和舅舅?

民間傳說終究只是傳說,請大家不要盲聽盲信,要有自己辨別事物的能力。

最後,盜墓是違法行為,大家如果對這些偏門有興趣,瞭解即可,不要真的去做哦。


藥都後生仔


舅舅帶外甥,看似簡單,實際是數千年積累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最佳組合。

盜墓一般的分工為下墓與放風。

下墓需要身材瘦小靈活,年輕力壯,而年輕就意味著做事毛糙,經驗不足。這個時候就需要有經驗的老手從旁指導,而老手就意味著年齡大,腿腳不便,適合與放風,同時為年輕人解決難題。

當摸到陪葬品以後,因為盜洞窄小,一般會用繩子先把東西拉出盜洞,下墓的人最後出洞。如果墓上放風的人在寶物出洞以後心生歹意,只需封死洞口,就可獨吞寶物。

現代考古現場,往往會在盜洞下方發現盜墓人的屍骨,多是這種情況。

怎麼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非至親不結夥

但是,盜墓又是殺頭的大罪,被抓就毫無生機。古人對血脈看的及其重,不願自己斷子絕孫。

怎麼辦呢?

外甥,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如果行事順利,兩家一起發財。若有所差池,被抓丟命,兩家活著的人也可相互扶持,不至於孤苦無依。


歷史話收藏


1960年,洛陽乾陵附近的某個小山坡上人口熙熙攘攘。原來是有人在此處施工不小心挖出了一個大洞,眼瞅裡面灰黑色磚牆,又想到這是唐皇陵所在地,施工人員馬上反應過來這是一個唐陵。考古工作人員很快到來對現場進行勘察,除卻墓道盜洞樓有堆磚石,但大體來說工作人員竟然如入無人之境直接便進入了主墓室。當下他們料定該墓很不幸已被土夫子光顧。果然,剛進入墓室沒多久,便見一地零落磚塊碎石,再仔細從碎石裡打量,竟是一具屍骸,旁邊還有一斧頭。


(永泰公主墓)

專家將遺骸運出,利用碳元素追蹤法得出此遺骸乃一宋朝人所有。很顯然,根據盜洞口堆砌的磚石來看,他是盜墓內訌被害的那位。同夥將其砍殺待奄奄一息,再將盜洞口封上。後來得知,該墓為唐中宗之女永泰公主之墓,只是裡面早已被洗劫一空。

就在人們還回味在永泰公主墓的離奇事件之時,1963年,同在洛陽北窖又發現一個與永泰公主墓如出一轍的盜洞。盜洞口直通墓道而下,當工作人員跳入盜洞那一刻像是踩到了什麼東西,打眼一看卻是被嚇了一跳。原來,又是一個被同夥出賣的盜墓賊冤死鬼。從附近零落的幾塊巨石來看,這貨顯然是在將東西送上去之後,被同夥用墓道石砸死的。而且從穿的衣服來看,還是個同代人,死亡年歲不過三十來年。


(北滘西周墓青銅器)

當然,類似盜墓賊為了多得贓物內訌殺同夥的例子,屢見不鮮,這裡就不一一列舉。總之一句話,盜人墳墓,非死即傷。

現在我們再回過神來分析為什麼大多數盜墓賊的最佳陣容是父子檔,而實際大多數去的卻是舅舅與外甥呢?

答案只有一個。不用擔心被自己人下黑手唄!

坊間傳聞,這幾年大有講究。比如說父子檔。盜墓賊盜墓不過是本著“要致富,先盜墓,一夜變成萬元戶”的思想,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作為血脈締結的父子,壓根不用擔心會向彼此下黑手,只管放心大膽造就是了。這時候,因為擔心兒子閱歷與應急經驗不足,往往是兒子在裡,老子在外。萬一有個突發狀況如盜洞塌陷什麼的,老子總是要比兒子來得鎮定沉穩,能夠最大程度解救兒子。但是,一家全靠男丁傳香火,假如一個不慎,雙雙與墓主人做了伴,那對這個家庭來說就是滅頂之災,搞不好因此斷了後,沒人照顧老孃。


(盜墓賊一上一下分工搭配)

因此,實際情況大多是選擇同樣擁有血脈締結的舅舅外甥陣容。與父子檔同理,小的在裡面,老的在外面。也不用擔心向彼此下黑手,舅舅對自己親妹妹的兒子往往會維護有家,有個三長兩短對妹妹不好交代不說,即使九泉之下見到爹孃也怕是會被捶死。


不書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非常簡單。

古代盜墓賊很多,一般認為只有父子最可靠。

為啥?

因為盜墓在古代本來就是下三濫的事情,非常晦氣。

感覺做這種事的人,基本都是社會最底層甚至地痞流氓之流。

這些一旦發現墓中有價值連城的陪葬品,下面就很難捉摸。

為啥?

這些人本來也不是好人,面對鉅額金錢的誘惑,很容易出事。

簡而言之,可能互相用武器殺死,甚至洞外的人主動將洞口堵上,將洞內的人悶死。

退一步說,就算不出現因為錢的內訌,平時也夠嗆。

為啥?

盜墓和打井一樣,是玩命的活。

古代打井師傅是高危職業,招收徒弟不但要膽大心細,還要儘量老實。

這又是為啥?膽大是怕一旦遇到塌方之內,自己不能先慌亂。心細是要求,遇到危險要鎮定,儘量自救,同時平常避免危險發生。

老實就是一旦師傅因塌方被埋在井下,井口上的徒弟一定不能慌亂,不能怕事,要拼命去救師傅,不能自己跑了。

其實盜墓也是一樣。

盜墓的塌方是很尋常的事情。

一旦塌方,往往土方量非常大,墓中的人就非常危險。

所以,盜墓的時候一般是兒子下墓,老子在外面。

為啥?

因為一旦兒子被埋了,老子就算拼了性命也會全力救兒子。而且老子年齡大,比較有主見,辦法也多,換成兒子可能直接嚇尿不知所措了。

道理很完美,實際上則不同。

盜墓極少有父子一起去的。

原因很簡單。

在中國古代,父子如果一起死,叫做人倫慘劇,是社會上認為最大的悲劇之一。

在古代農村,父子一起死,這是一句罵人非常惡毒的髒話。

所以,原則上父子不會都做這種事,萬一一起出事等於絕了門戶。

那為什麼舅舅帶著外甥能去呢?

在古代,舅舅的地位是很高的,幾乎等於半個爸爸。尤其在農村,舅舅的權威很大,外甥對舅舅是非常尊敬的。同時,因為外甥是親姐妹的兒子,舅舅對於外甥的感情也是很濃厚的,畢竟血濃於水,萬一外甥出事自己還怎麼見姐妹。

所以,最終就演變為舅舅和外甥去盜墓。

很多認為盜墓是傳說?

其實是真實的歷史。大概八十年代以後,世界文物市場尤其是香港那邊,突然出現了海量的中國文物。這就基本都是大陸盜墓者走私出來的。

當時盜墓極為猖獗,整個河南境內的古墓基本全部盜掘乾淨。

有民警回憶八九十年代盜墓的猖獗:當時滿山偏野都是挖古墓的農民,開始是晚上挖,後來乾脆白天挖。我們去了以後,發現農民人數太多,沒法抓,只能勸。但農民們不聽,我們只能對天開槍威懾。但農民被槍聲嚇走後,我們前腳剛走,他們後腳就回來。80年代初期,有一句順口溜流行在陝西、甘肅、河南、山西等文化大省,那就是“要致富,去挖墓,一夜就成萬元戶”


薩沙


前些年,我踏勘過不少盜墓現場,我來簡單說下這個問題。

盜墓的壞風氣,古已有之。但是,觀察歷史上的盜墓,大體不過有這麼幾個群體。一是民間盜墓;二是亂世匪盜;三是利益集團盜墓。

我先簡單說說亂世盜墓和利益集團盜墓。秦末漢初,項羽就打起了秦始皇陵的主意。西 漢末年,赤眉軍到了長安城北面的渭河二道塬上,對西漢的皇帝陵墓下手。東漢末年,董卓把西漢武帝劉徹的陵墓給盜掘了。民國時期,軍閥孫殿英盜掘了清東陵等等,這些都是匪禍陵墓的例證。

說利益集團挖掘墓葬,曹操算一個代表人物,為了補充糧餉,曹操設置了專門的挖墓機構。唐代時期,武則天為了懲罰反對者,也安排人員挖掘了三朝元老徐懋功的墓葬。當然這方面的例子還有很多。

題主所說的父子盜墓、甥舅盜墓、兄弟盜墓、夫妻盜墓等等,這在民間曾經很是普遍。不管哪種盜墓組合方式,其目的都是為了確保安全。父子盜墓按說最安全,但實際上民間盜墓中,父子組合不多。原因是一旦出現塌方,父子全部喪命;或者被抓住,父子全部受刑;這就意味著一家子全搭上了。所以為了留住香火或者人丁,不至於斷子絕孫,父子不盜墓。兄弟不盜墓、夫妻不盜墓同樣是這個道理。而甥舅盜墓相對可靠的原因,一般是舅舅接應,外甥入坑。一是舅舅不會給外甥下狠手,當東西出坑後,在外面接應的舅舅不會把外甥埋在墓裡。二是既是被抓住,甥舅不會互相出賣。也有迷信的人覺得,外甥和舅舅搭檔,有舅(救)有甥(生)。

但是,不管什麼形式的盜墓,既要遭到道德譴責,又於法不容。漢代就有“發墓者誅,竊盜者刑”的律令。唐代盜墓屬於不赦之罪,就把“開劫墳墓”與“十惡忤逆、官典犯贓、故意殺人、合造毒藥、放火持仗”以及“關連”、“逆黨”等同樣,被列為最嚴重的罪刑之一。明代就有對盜墓者“共欲殺之”的說法。

古代有厚葬的習俗,曾經的盜墓幾乎成為產業。於是,出現了所謂的盜墓行規等。也就在前些年,為了求財,民間盜墓時有發生。幾年前,四個盜墓者盜掘一個西漢無名冢時,墓葬塌方,三個入坑者被埋在地下。留在地面上接應的人員嚇得魂飛魄散,最後投案。我去現場踏勘的時候,地面平靜。可當救援的挖掘機挖出那三個喪命的盜墓者時,我總覺得三個無知無恥者的現代亡靈祭祀西漢亡靈,是十分悲哀的一件事情。

但是,甥舅盜墓的組合在前些年已經被打破,為了利益,曾出現過形形色色群體組成的盜墓團伙。盜墓無道,切莫為之。


文蹤旅跡


說到這個首先就不得不說中國的語言是多麼博大精深了!舅舅帶外甥去盜墓,是有一層寓意的,那就是:有救(舅),能生(甥)還!所以在中國盜墓的話一般都是舅舅和外甥比較多的。

其次,盜墓本來就是一件折壽的事情,你想想為了點錢財就去把人家的祖墳給挖了,這的有多缺德,迷信的說法,盜墓不能帶自己最親近的人,如果是父子的話萬一招上點髒東西,那這個家庭的子孫後代沒有好下場的。

並且盜墓的話一般都不會單幹的,第一不知道這個墓穴裡有多少機關暗道,盜墓是一件大工程,一個人的話很難做到;第二,一般盜墓的話都會在洞口處有人望風,以防被別人發現或者墓穴塌方。第三如果真的想要盜一個大墓,如果一個人那想進去的話少說也得一年半載,即使進去了發現大物件想搬出來那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至少也是兩到三個人一起去盜墓。在錢財面前最信任的也就是自己的親人了,所以一般盜墓都是親人團,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如果盜墓被發現了,那後果只有死路一條,如果是父子倆去盜墓的話,都被抓起來,那這不就是等於絕後了麼?連個傳宗接代的人都沒有了。所以說盜墓的話父子上陣非常少的。


醉裡挑燈思華年


誠邀,如題。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人類所有的羈絆中,父子應該是最為穩固的關係了,那麼盜墓時為何父親不願意帶自己的兒子,而多是舅舅帶外甥或者叔叔帶侄子呢?小編以為這兩個原因很重要。

其一:墓穴的危險性極大

近年來熱播的盜墓系電視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巧妙恐怖的地下世界。真實的墓穴中雖然沒有粽子這種玩意,但是墓穴的主人也設計了很多機關用以防備外人入侵。像什麼千斤墜,流沙,毒氣,毒箭都是些小把戲了,舉個例子,始皇陵的底下據說有著幾噸的水銀,千百年過去水銀蒸發,整個墓穴中瀰漫著劇毒的汞蒸氣,盜墓賊一旦下墓,那可真是九死一生,沒有人原意把自己孩子葬送在裡面的。

其二:古代對盜墓者打擊極嚴

人都會死,歷代統治者誰也不想自己的墓穴被人打擾,所以在古代,統治者很忌諱盜墓這件事情,如果抓到現行當場格殺。父子團隊被抓到後,家庭可能就要面臨斷子絕孫的後果。古人很重視傳宗接代,所以父子共同作案與兄弟一起盜墓的情況相對較少。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自從春秋時期興起厚葬之風后,盜墓行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猖獗。

比如陝西鳳翔的秦公1號大墓,便發現盜洞247個,其中有數十個盜洞直接打入槨室。

不說用,裡面的陪葬物品還能剩多少?

盜墓有兩種,一種是官盜,像漢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溫韜,到民國時的孫殿英等,都很有名,他們往往動用大批士兵,明火執仗地大幹。

挖得開就挖,挖不開就炸,一點技術含量也沒有,就是霸王硬上弓。

就是業內的老手,也對這種手段嗤之以鼻。

最常見的是民盜,大多有師承來歷,講究尋龍定穴,化驗分析,有一定的技術含量。


這些盜賊分佈全國各地,人數眾多,良莠不齊,發現古墓後便想方設法挖開墓室,盜取出隨葬的財物珍寶,大發橫財。

在古墓較多的地方人員眾多,甚至有全村都幹這一行的。 民盜一般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合夥,但團伙成員不會太多,以防走露消息或者分贓不均產生矛盾。

一個人單幹的也有,但很少,因為稍大的墓,一個人沒法動手,既不能保證安全,也無法做到隱蔽,兩個人則可以分工,一個挖洞另一個清土,一個挖進墓室,另一個在上面接應。

為了保證安全,一般兩人都是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也有少數是極為要好的朋友。

可是在以前盜墓盛行的地區,父子搭檔的較少,以甥舅關係的居多,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組合呢?

有人說盜墓是見不得人的行當,父親即使幹這一行,也要在兒子面前維護形象,不讓兒子知道,這是沒有道理的。

要知道在財富面前,什麼面子,什麼權威都得靠邊站,既然父親幹了這個,說明就不會考慮道德和人品,還管在兒子面前的形象?

自古“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就是考慮肥水不流外人田,也要和自己人一起幹,所以面子形象說應該是站不住腳的。

盜墓不管是哪個朝代,都是重罪,一旦被抓獲,往往就是死路一條。另外,盜墓中的意外情況也很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險,父子如果搭檔,出現意外,那這一家的根就斷了,也就是“斷子絕孫”了。


我們都知道不能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盜墓賊也會有同樣的想法,所以父子不搭檔,是行內的潛規則。

但是由於盜墓工作的特殊性,必須要和信得過的人合作。

而且這個合作者還得是能在危急關頭能冒險伸出救援之手的人。

古墓裡面未知的危險很多,如果是兩個臨時拼湊的合作者,往往在下面的盜賊就會冒更大的風險,也有可能在得手後其中一方見財起意,做出殺人滅口或者“吃獨食”的事情。

所以合夥者最好是最親近的有血緣關係的人。 這樣一來,甥舅關係就是最佳的組合了。

中國有句俗話,叫“孃親舅大”,甥舅之間的關係,往往會比叔侄之間處得更融洽。


因為他們不存在宗族財產之爭,沒有利益方面的糾結,所以往往關係會很親密。

再加上相互之間知根知底,也不怕其中一個拿了東西就跑掉的事情發生,所以合作起矛盾的機會比較小。

第二個方面是甥舅之間有血緣關係,也有一定的感情。

在其中一方遇到危險的時候,另外一方往往會施以援手,至少會想辦法相救。

盜賊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這些方面的表現應該和普通人差不多的。

第三個原因是保密性比較好。

盜墓之前要花很多時間四處勘探的。如果兩個不相干的人天天組合在一起四處遊蕩,目標比較大,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


(盜洞)

甥舅合作,以開荒種地為名,在墓葬周圍種上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以青紗帳掩蓋,或者搭個小窩棚,為一兩個月的盜掘活動作掩護,不容易被人懷疑。

盜墓得手後,普通的合作者之間會有互不信任的感覺,總怕對方拿得多,嘴不穩,這些都是隱患,即不利於保密,也不利於長期合作。

第四個原因是計個吉利。

盜墓者雖然不怕死人,但很多是很講迷信的。他們行內也有很多規矩,外人無法理解的。


甥舅合作,在盜墓行內被稱為“有救有生”,寓意發生危險時會有救援,有生無死,當然會被盜墓者所喜歡。

第五個原因是利於技藝的傳承。

盜墓雖然見不得光,但也有些小決竅。有些墓葬土薄石多水位高,"洛陽鏟"無用武之地,盜墓賊經過長期不斷摸索總結,形成一套覓寶、識寶的方法和技巧,歸納為"望"、"聞"、"問"、"切"四字訣。

老盜墓賊經驗豐富,又多擅長風水之術,故每到一處,必先察看地勢,以風水術指導地面無標誌的墓址的確定,幾乎百發百中。


(墓室)

還有一些盜墓者專練鼻子的嗅覺功能,盜掘前,先翻開墓表土層,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從泥土氣味中辨別墓葬是否被盜過,並根據土色判斷時代。

據說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漢代墓土與唐代墓土的微妙氣味差別,技藝令人驚歎。

"問"就是踩點,"切"就是如何找好打洞方位,還有識別墓中陪葬物品貴重程度。

這些技藝一般由老練的舅舅傳給外甥,一般人想學是不會有人教的。 這五個方面的原因,就是盜墓“甥舅組合”的最終原因。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我是興安雜談,我來回答。

盜墓是一件跟缺德的事情,被官府抓到會被判重刑。但總有人為了高昂的利益,鋌而走險。舅舅帶著外甥盜墓,也是有原因的。


1、親人搭檔靠得住。盜墓最開始的時候,同夥的身份比較複雜,什麼朋友、同鄉的都有。時間長了大家發現不行,因為盜墓為了隱蔽,挖的盜洞一般比較小,也比較深,所以盜墓的時候,需要有一個人下去拿東西,外面的人負責把東西拉上來,最後再把下去的人拉上來。結果經常出現東西拉上來後,為了黑吃黑,就把人遺棄在下面的事情。所以,舅舅和外甥的組合比和外人的組合更加可靠一些。但也出現過挖出大寶貝,舅舅和外甥不拉人的現象。其實從這個角度看,只有父子組合最可靠,兒子下去拿東西,父親拉人上來,這樣黑吃黑的現象就極少出現,畢竟東西再值錢,也不能斷子絕孫啊。


2、避免家族一鍋端。父子組合雖然可靠,但也有明顯的弊端。因為古時候,政府對盜墓賊的刑法是非常重的,被判死刑也是常有的事。如果是父子夥(或者叔叔和侄子),一旦被抓住了,那麼這個家庭就要斷子絕孫了。 如果是舅舅和外甥的搭檔,被抓最多一家死一個人,這樣也是一種降低風險的做法。

3、古人是很迷信滴。還有一種迷信的說法,那就是關於舅舅帶外甥的寓意的“有救(舅),能生(甥)還”,古代人盜墓的人,一般都不算太迷信,迷信幹不了這個。不過能討個好彩頭,大家還是願意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解釋了舅舅和外甥組合的原因。

4、盜墓不是件光彩的事。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盜墓是件很不光彩的事,父親不願意教兒子,畢竟這是下九流的勾當,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更大的出息呢。


興安雜談


在古代,盜墓是一項極其危險但一旦成功足以使一個家族一夜暴富的行為。盜墓者不但要面臨隨時塌方的墓穴和墓主人設置的層層機關,由於盜掘的基本都是歷代帝王將相的陵寢,當代統治者為了死後不被別人盜墓,對盜墓者打擊尤為嚴厲,一經發現,身首異處肯定免不了的。

但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許多人鋌而走險,這其中不但包括普通百姓,還有曹操、黃巢、孫殿英等軍閥梟雄。

事實上,盜墓這種行為一個人很難完成,最少也得需要兩個人通力協作才有機會獲得寶藏。一般一個人進入墓穴,需要另一個人守在洞口,不但為了放風(防止有人把洞給填上),而且墓穴中的人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上面的人能夠採取措施補救。

因此,進入洞穴的人可以說把身家性命全部交給了上面的人,必須是最親最近的人才能夠有此信任。要說信任,那就非父子關係莫屬了。



但事實上,盜墓很少有父子團伙,這是為何?

其一,盜墓危險性高,說不定兩人都會葬身在墓穴,就算是成功,一旦被朝廷知道就會面臨滅頂之災,如果父子都死亡了,這戶人家就相當於絕戶了,斷了香火這在古代是最不能接受的事情。

其二,盜墓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危險性高,被人唾罵。因此,盜墓賊都不想讓自己的兒子知道自己是幹這個行當的,更不想自己的兒子以後走上自己的老路。



那為何又多是舅舅帶外甥?

首先,舅舅和外甥是僅次於父子關係的組合,俗話說,孃親舅大,姑舅親輩輩親,在信任上不會出現問題,一旦有難,另一方也會拼勁全力營救。

其次,舅舅和外甥分屬兩個家族,各人帶各人的“贓物”,不會出現財產繼承的問題,如果是叔叔和侄子,同屬一個家族,日後萬一有遺產糾紛,很難保證一方不會戕害另一方。


再者,就算髮生意外,兩人都不幸死去,也不會斷了兩大家族的香火,總比父子絕戶了強。

最後,可能稍微有點迷信吧,甥舅甥舅,有甥(生)有舅(救),在迷信的古代,我想可能也佔很大一部分因素吧。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