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52%的内蒙古人都来自山西,当年的山西人为何走西口?

用户68736148


这个数字不准确。内蒙古的人口比例大致,东北人(黑吉辽)最多(这里边主要是河北人,山东人),然后是,晋、冀,陕,甘,宁。

不能说呼市、包头山西人多就说内蒙古人都来自山西人。

大家记住,1949年,呼市(归绥市)不过15万人,包头也不足10万人。而赤峰,通辽,呼伦贝市等东部地区100多万人(以鲁,冀及蒙古族人口居多)。

解放后,全国建包头(包钢),从鞍山,河北,京津等地搬来十几万人,远超山西人。

后,知青时代,上百万北京,黑龙江,天律,上海及河北人再入内蒙古。

如今,呼市人口310万,包头285万,鄂尔多斯180万人(陕西人居多),巴彦淖尔180万人(冀,陕,甘,超山西人)。

如今,东部赤峰人430万人(大多热河河北人,山东人),呼伦贝尔市300多万人(鲁,黑,冀人多。)通辽市200多万人(蒙古族与辽宁,吉林人多。

如此算来,118万平方公里、2500万人中,山西人最多六分之一。

因此,说52%的内蒙古人都来自山西是极不准确(说呼、包二市也许对)。

乌兰察布市280万人,也是河北张家口人与山西人差不多,这里是史上察哈尔省,省会在张家口)。


宋和平谈天说地


简单的说一下,52%这个主要是说内蒙西部:乌盟,呼和浩特,包头,伊盟个别区域这四个地方,巴盟和伊盟主要为陕西甘肃宁夏人后代居多,并不是整个内蒙区域52%都是山西人后代。细说起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乌盟一带的山西人主要是大同及周边过去的,也就是说以山西北部人为主,主要人群就是农民,乌盟有个地方例外:丰镇,这里基本上都是山西中部人的后代,过去叫隆盛庄是因商而聚后期形成的。呼包二市的山西人主要是晋中忻州太原过去的,山西中部为主,先商人过去后农民跟去开发土地留居。为什么走西口除了贸易的因素,看看山西的地理图就一目了然,人多山多平地田少,平时勉强温饱,稍微风不调雨不顺就成灾年,所以山西人出晋商也是无路可走逼出来的,潮汕人闽商徽商也是同理。山西人最早走西口并不是农民是商人,其实走的是三口,西口(西口也分有俩路,杀胡口一路黄河一路) ,北口,东口。西口北口有商有农,东口是纯商无农,主要是寿阳人榆次人盂县人(被祁县太谷平遥人挤出西路俄蒙线贸易所以走了锡盟海拉尔俄罗斯东路)。山西人走西口带来了俩座城市的繁荣和发达,呼和浩特和包头,留下了共同的语言,风俗,饮食等等,至今流传不息。


手抓饭嘎嘎香


我爷爷的爷爷清朝末年从山西走西口来到河套地区,拓荒开渠繁衍生息,到第二代已经成为当地地主,到我这里已经五代人,家族人口几百人,也算当地显赫的大家族。

清末的河套地区原来是达拉特蒙古王爷的辖区,地广人稀,到处荒漠盐碱滩,盛产织机、红柳,原来也利用不上黄河水。由于地广人稀,蒙古王爷管辖不到。外地汉人逃荒到此后垦荒挖渠种地,种子见土即生,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逃荒人立足后随即招呼老家人到此逐步繁衍生息,形成民国时期著名的屯粮之地。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王同春开渠引来黄河水,灌溉农田,从此河套地区再不靠天雨吃饭,到现在人民富裕安康、地区物产丰富、风景美不胜收。

本地人山西人居多,也是最早一批走西口人,后来河北、河南、山东等各地区人辗转至此,人口集中,形成集草原文化、游民文化、走西口文化于一体的河套文化,也是一个大杂烩文化或集百家之长的精品文化。当地人饮食生活习惯集晋冀陕蒙于一体,喝酒吃肉粗匙大碗义气豪爽。老辈人初见面,往往先问老家哪里的,以此判断亲疏。也是当地文化一大特色!故称天南地北河套人,黄河至北谱新篇!!!











冲哥230577365


这个问题个人觉得应该从两方面考虑:

01 先说当年的山西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会有大量人口外逃求生?

关中历来是人口比较多,山西北部地区地少人多,灾害频繁,自然环境恶劣,到了清朝末年这一问题更是突出,可以说这个地方根本就养不活这么多人,那时候又不像现在这样精准扶贫直接给整体异地搬迁了。那时候的人实在没有办法,没人们只能背井离乡,走口外闯一闯,为自己找一条活路。

02 再说说内蒙古有哪些地方能够吸引山西人走西口,为什么不是别的地方?

1、明清时期有大批晋商活动在内蒙古呼包鄂地区,并且大部分创业有成,他们的宣传和带动让无路可走的饥民选择这个有成功榜样的地方求活。

2、内蒙古西部还是游牧状态,定居的城市都很小。可以说地广人稀,可以轻易获得土地,凭着山西人的勤劳,哪怕是吃着草根果腹,也能获得一块土地。

3、内蒙古西部大部分是著名的河套区域,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但是地理条件好也没用,游牧民族不会种地,这块大肥肉在当时可是吸引了太多的没有了退路的饥民。

4、清政府虽然施行蒙汉隔离的限制政策,但是,当内地发生灾荒时,蒙古又是疏散灾民的一个好去处,因此可以说对于灾民走西口去内蒙古,官方是默许的,并且设置了许多规范。


我本人是内蒙东部的,祖上是辽宁朝阳一带的,据说我爷爷刚刚会走路,就跟着大人逃荒到了现在地方,一副扁担两个框就是全部家当了。而那时候这地方一个村子只有几户人家,地广人稀,祖辈们靠着勤劳在这里安家,而且邻居也有山东闯关东过来的。由此想想也知道当时走西口的艰难,走西口可谓是一部辛酸史,希望无论祖上是哪里的人,都能够安居乐业,共同建设好我们的大内蒙。


文史探客


南方的安徽、北方的山西,古代因为恶劣贫苦的自然环境培养出了封建社会最强大的两大商帮——徽商与晋商。明末到清末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大量的山西人移民蒙古尤其是内蒙古地区,极大改变了内蒙古中部的人口、文化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山西人移民内蒙古地区呢?

第一,自然环境恶劣,被迫离乡背井

古徽州有一句古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而山西也有这么一句话“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形容的都是当地的环境恶劣,生存艰难。

山西北部自然环境恶劣,竞标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而且土地贫瘠,当地生存非常不容易,为了生存,当地人经常出走在外也是常有的。

而另一方面,清末山西发生了著名的“丁戊奇荒”,极端变化的恶劣天气,近代最严重的旱灾,加上当地河川稀少缺乏水源,当地百姓为了生存大规模出走。



第二,清末移民实边,巩固疆域之举

清朝末年,统治风雨飘摇,尤其是北方的沙俄不断渗透使得清朝版图非常不稳。

为了巩固疆域,清朝一改“封禁边塞”的传统,尤其是丧失了外东北、外西北之后,沙俄又开始对蒙古地区虎视眈眈。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可耕地等各种资源非常丰富,清朝鼓励移民戍边,主动招募大量来自于山西、河北等地的贫苦百姓,移民到漠北、漠南地区,开发土地。

山西紧临当时的察哈尔、绥远等内蒙古各地,自然也就“近水楼台先得月”。


澹奕


作为一个山西人,这道题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走西口”,往往同“闯关东”、"蹚古道"和“下南洋”,"赴金山"一并提起,是近代五大人口迁移事件之一。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而如今我们所说的走西口的“西口”,主要就是指山西的杀虎口,走西口的主体也是山西人。

现在,我们父母都鼓励男儿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去增长见识,锻炼自己。但几百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农耕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土重迁,男耕女织。那么,那个时候的男人为何不守着好好的一亩三分地,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有滋有味的生活,离家去漂泊闯荡?

一、人地矛盾尖锐

直到今天,因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灾害频繁,山西有不少地方都是贫困地区,而明清时期也不例外。同时由于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全国人口激增,突破了三亿大关,这样人地矛盾就变得极为尖锐,饭不够吃,家庭生计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作为一家之主,有担当的男儿自然就背井离乡,去开拓新的生活养家糊口。

二、政策放宽

在古代,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的威胁,为了巩固统治,历朝历代都严格对边疆实行封禁。到了清朝末年,摇摇欲坠的清朝已经无法维持封关令,北方的沙俄也对中国的领土虎视眈眈,于是,清朝便放宽了政策,鼓励移民戍边,到地广人稀的蒙古开发。山西就跟蒙古挨着,走西口自然就方便的很。

但是,清朝限制了人们只能从几个隘口出关进入蒙古。但这些关隘缺乏管制,匪患严重,自然环境恶劣。走西口,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所以在男人们离家走西口后,依依不舍又担心丈夫的女人们便唱着:“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男人们还是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聪明勤劳的山西人将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去蒙古,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使得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发生变化。而经商者的纷至沓来,更是刺激了蒙古地区商业的繁荣和市镇的兴盛。民间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复盛公”是山西乔姓商人的商号之名,他们之于包头城的形成和发展,凸显了昔日晋商与边塞城镇繁荣的密切关系。

走西口,实际上还是一种移民迁徙,它最重要作用,就是促进了内地与边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拉近地区的距离,增加了认同感,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我是江暮云,天各一方,让我们遥望远去的历史薄云互寄共识!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江暮云


看到这个问题就觉得倍感亲切,觉得就是在说我们的身边事,因为在呼和浩特市有很多的人祖籍都是山西,呼和浩特市的方言和大同及山西北部地区的基本相同。走西口不仅对山西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内蒙古大地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就以一个内蒙人的角度说一下走西口。



第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都希望自己的日子可以过得好一点。而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蒙古地区完全能满足山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己的理想追求。内蒙古地区待开发,而山西又有很多的能人巧匠。比如说山西有很多的种地高手,可是在山西没有那么多的地,而他们都只能给地主老财当长工,辛苦付出得到的收获却很少。而在内蒙古却是另一番景象,有大片的土地待开垦,他们在这里不但可以大展身手同时也会收获一份不错的家业。用现在的互联网理论解释这就是一个产品思维,就是用户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代代的山西先民都怀着一颗对美好生活向往之心踏上了走西口之路。



第二 精神指引前行

虽然走西口历程艰难,但是山西人历来都有不折不挠的精神,并且历来都非常重视从商。大家都知道过去山西一等的人才去从商,接下来才是去考取功名。所以商业文化一直在山西都有深远的影响。比如晋商南下贩茶,北上去蒙古和俄罗斯卖茶收皮毛,在祖国南北之间打拼生活。那时的山西普通民众也非常愿意自家的孩子去学经商和去店里当伙计,所以在当时的那个时期整个山西社会都有这么一种商业精神,就是一种为了追求理想不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才能战胜重重困难,走到口外谋求生存发展。



最后 走西口的山西先民们和当地的蒙古族同胞们一起发展繁荣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同时也在这一地区传播了晋文化,和当地的蒙元文化相互交融成长,行成了今天独特的内蒙古文化,既喜欢吃惯刀削面同样也爱喝蒙古奶茶。


呼市二环里


这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回答:

(一)内蒙地广人稀养穷人。到了内蒙只要勤劳,有的是土地,春天一直种,秋天一直收。刨一个地窖一半以上地面以下,露出地面部分主要是通风透光。吃住问题好解决。



(二)山西有的地方很穷,有句名谚:"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这些地方的人当年走口外的就很多。

(三)富庶的地区也有穷人。特别是自然灾害以后,一部分穷人在山西无法生存;当年军伐割据,也有一些欠债或犯罪的人,逃到口外就安然无恙了。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村也有几户走口外的,现在都混得不错。

(四)当年闫锡山统治山西的时侯,坐镇山西,代管绥蒙。这样内蒙一代也就有一部分当兵的,做官留在了内蒙。


李彬文


山西人的走西口和山东人的闯关东、广东人的下南洋是明清时期,中国民间自发形成了三次人口大迁移。

现在看来这是三场商机无限的大冒险,然而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背后却是一把道不尽的辛酸泪啊

山西人把大同东边的张家口为“东口”,西边右玉县的杀虎口为“西口”,走西口指的就是出杀虎口进入内蒙古草原这条路。走西口的历史可以最追溯到明朝初年,为防御北元残余势力的南下入侵,明朝在北方长城修建了九个边防要塞,驻扎了80万大军。

80万大军的后勤对于当时的明朝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于是明朝想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叫做:仓钞换盐引”

简单的说就是把后勤外包给民间,谁往边关运了粮食,谁就能拿这政府给的盐引去江南换盐贩卖。山西人借助地利之便,兼顾粮商与盐商与一身,很快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为了后人走西口打下基础。

清朝时,走西口的规模达到了高峰只不过他们不再是风光的往前线运粮食,而是为了生存。人的矛盾又以西北最为尖锐,为了给老百姓找口饭吃,清朝政府只能引导他们去内蒙开垦荒地,又加上蒙古的王公贵族贪恋地租,双方就促成这场人口大迁移。

当时有一句话叫:宁闯十回关东,不走一次西口。东北有山有水有树林,除了冷点至少饿不到肚子。

可是走西口就不一样了,杀虎口是必经之地,也是匪患最为猖狂的地方。当地有民谣: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

从源头上说,无论是走西口还是闯关东,都是老百姓在讨生活为了生存,类似于现在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农耕文明的模式下,一旦耕地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就只能想其他的办法。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百姓们开始外出。其实除了闯关东和走西口,还有一个大的人口迁移行动,那就是下南洋,其中福建人居多。按照当时的说法,闵人以海为田。


大同那点事儿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一首民歌《走西口》,唱出了多少人的无奈和辛酸,即便是到现在,听着这首歌,依然能感到那份无奈和不舍。那么,当年的山西人为何要走西口,如此著名的走西口,对后世有何影响?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 (闯关东、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事件之一,最早出现在明朝中期,直至民国初年,历时400余年。对于走西口,多数人认为是其“执行者”为山西人,其实也包括陕西人、河北人。

西口是哪里?广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最著名的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西口是中原人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山西人、陕西人和河北人。如今,狭义的西口,则被人们认为是位于山西省右玉县的杀虎口。

以山西人为代表,他们为什么要走西口?其实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清代之前,走西口被认为只是人们零星的行为,规模不大。一直到清代,经康乾盛世,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出现。史料记载,清乾隆时,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口急剧增长,导致人与地矛盾开始尖锐。传统农业社会的人,一旦没有土地,则会出现生存危机。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所谓的近代五次人口大迁徙。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些人口迁徙规模很大,却并非官方行为,与同样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不同。

虽然是非官方行为,但这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还是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中原人的涌入,大大改变了关外当地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在当地形成了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直到今天,在内蒙古的不少地区,依然说晋语,听晋剧。

这次人口迁徙,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关外人的认同感,促进了民族融合,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