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韶关仁化:全力织紧织密末端防控网络

韶关仁化:全力织紧织密末端防控网络

设立临时党支部、村党组织采购口罩送给五保户、党员干部带头清扫村庄……连日来,仁化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领导在先、党员在先、干部在先”作用,持续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力织紧织密末端防控网络,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设立临时党支部

守住公共卫生安全底线

在仁化县“网格化、片区化”疫情防控中,该县设立了16个网格小区、4个片区,并对应设立了20个临时党支部。县四套班子领导、临时党支部书记带头深入挂点网格区、片区、镇村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有了临时党支部的指导,村里的党员、群众都很支持疫情防控,主动到群防自治点轮班值守,自行监督村里取消集会活动及关停棋牌室等娱乐场所。”董塘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董塘镇片区的临时党支部带领各村党组织,发动群众参与防治,在各村共设置76个群防自治点,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自行管控外来车辆及外来人,有效控制了人员流动造成的疫情传播风险。

韶关仁化:全力织紧织密末端防控网络

在县城网格小区中,临时支部书记带队轮岗在网格小区门口设置临时检查点。笔者1月31日在高坪社区看到穿着红马褂的志愿者们分组行动,有的在临时检查点检查、登记外地车辆,有的提着资料入户开展宣传。恰好值班的八区临时党支部书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克慧欣喜地说道,她们正利用临时党支部开展组织、号召工作,吸引了物业单位及楼长、网格员、居民的热情参与,大家一同做好对外来人员的管控、宣传教育、卫生保洁等工作。

村党组织不等不靠

送口罩做体检规劝取消宴席

“阿叔,现在是疫情特殊时期,要戴口罩才安全,过来我帮你戴一下!”1月31日,在仁化县长江镇石村,村党组织不等不靠,将自行采购的100多个口罩,由驻村工作组挨家挨户发给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体弱老人,并现场教他们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韶关仁化:全力织紧织密末端防控网络
韶关仁化:全力织紧织密末端防控网络

戴好口罩后,村医刘朝红立即为他们测体温、听肺音。“今天两次测温都正常,不用担心。记得出门戴口罩,别走亲戚了啊。”刘朝红提醒道。长江镇的其余16个村(社区)卫生站的村医也格外忙碌,他们在村党组织的组织下,为村中的老人们每天做两次检查,上门为不能到卫生站检查的分散供养五保户、贫困老人等进行免费体检,遇到咳嗽、发热等症状的,及时送到镇卫生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确保农村老人们的身体健康。

据了解,自从仁化县委对疫情防控作出部署以来,长江镇党委政府切实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村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联合驻村工作队,通过包片、包组、包户方式,走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和海报、应用LED屏滚动播放标语、用小喇叭流动播放防护提醒。同时,重点排查农村红白事宴席,发动党员给村民上“思想课”,将防疫紧迫性和重要性讲清楚,成功规劝取消红白事宴席22宗580围,有效避免了近6000人次的集聚活动。

党员干部带头清扫

营造安全居住环境

为防控疫情,仁化县发挥“领导在先、党员在先、干部在先”作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开展村(社区)环境卫生大清扫、大消杀,多渠道防疫防控,不留“死角”。石塘镇光明村就是例子。

1月30日上午,笔者在石塘镇光明村,看到挂点该村的县编办主要负责人、石塘镇驻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对村里的文化广场、巷道、生活垃圾收集点等公共区域进行大扫除,彻底清除各类垃圾杂物和卫生死角。

光明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徐文明告诉笔者,近段时间,领导带头、村“两委”干部带头、村党员自发参与,对全村的生活垃圾、存放的杂物等进行全面清理,每天进行卫生消杀。

韶关仁化:全力织紧织密末端防控网络

与此同时,仁化县城区与11个镇(街)也每天开展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清运工作。该县住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安排专人对全县11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及县城、各乡镇主次干道的垃圾收集点、公交车站、果皮箱、公厕每天进行3次巡回消杀。出动120多辆次运输车对县、镇(街)、村、组的生活垃圾进行全面清扫清运;还购置了专用喷雾器、消毒液、消毒粉等物资一批,投放到疫情防控一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和健康。

【记者】唐音

【通讯员】谭玉玲

【摄影】龙全明 部分图片由仁化县长江、石塘等镇提供

【作者】 唐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