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有人经常练习书法,却从来不叫别人看他的书法?

千千千里马


这个算的,主观想学习书法,客观也在练着,至于程度修为深浅另说,因为还在学习中,错对没有定论,但写字的快乐是一点不会少的,这样的真心要叫好点赞的,祝新年快乐!


陆劳斯


我今年62岁了,从6岁上学的第一天起,就是用毛笔写字,那时写字靠买条墨自己磨,因为自己听话,每次老师布置作业的大小字都是1OO分。老师也没授什么书法,更无帖临。直到上初中方才用水笔写作业了,那时我小镇上供销社的黑板报都是我写。从小学到高中,学写得最好的老师我就缠着要他教我方法,后来都超过了老师。76年我去部队当兵,任连部文书,才借了本颜字体进行临摩,稍有进步,复员回来之后,任乡政府秘书,无事时练习赵体,再后来到市里上几年大学,空余仍练习写字。九一年在老师的建议下,写了幅作品参加省文化厅参展,才获了优秀奖。毕业后工作时,县书协领导约我参展县书协举办国庆书法展,我看盛情难却,写了幅作品参展,获了个二等奖。现在我也不参展,更不送人字。虽常写,却逾来逾发现书法还未入门,当然比起头条那些个别的还是功力稍强点。现在炒作书法的在头条占比大,写毛笔字就是陶冶情操,自己乐在其中就行


手机用户58713901716


不知道别人,来说说我自己吧。自幼爱好书法,可能受父亲和哥哥影响,他们的字写的很好,所以小时候我的硬笔字写的就还行。父亲今年87了,他小时候上学时都用毛笔,那时候没有硬笔,先生都教他们用毛笔写字,他说那时候学生都这么写,没有书法一说,也没有觉得哪里好,但现在来看就很棒了,所以他的字在我们当地有点小名。到了我们这一代,小时候老师只管教写字,并不教写好汉字的方法,所以哥哥写字是父亲教的,我也是,小时候家在农村,没有上过书法兴趣班,也没有老师教过,更不知道有临帖一说。

长大后倒是自己各方面的原因,或者为了生计,也或者没有时间,其实更多时候是懒!大多说书法的时候都在欣赏而不是亲并未去临贴,所以欣赏书法有一定的功底但书写却非常一般!

近几年稍有空会临赵楷,写出来的作品第一眼看上去还不错,但是细看就会看出很多不足,朋友们也想看看但自己没有勇气拿出手,觉得自己火候还早,给别人看只能是丢人显眼,既然没有到一定程度那就与江湖书法无异,不看还有一丝好感,看了吓走一屋。所以经常有朋友要求帮写些作品都被我拒绝了。

说到底,本人经常练是想进步,不给别人看是怕不入眼!


一文戈


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一名书法爱好者经常写字,但不愿意把自己作品给人看,我觉得这是自尊心使然,或者说是自己的内心还不够坚强。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个方面是,随着自己练书法的时间越来越长,对书法的理解越来越深,从而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为对自己作品缺点很清楚,所以不太愿意暴露自己的不足。

第二个方面是,每个人对自己内心的开放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心态是开放的,还有的人却是封闭的。有的人善于展示自己,而有的人却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不要活在别人的视线里,要勇敢地做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有你充分展示你的优点,同时也暴露出你的缺点时,你才是真正的自己,这样的你也是最有魅力的。

要想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切磋,如果你不展示给他人看,那怎么交流呢?这样的你水平可能难以提高了。再说,即使别人说你写的不好,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忠言逆耳利于行,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总是对自己有帮助的。

我知道我的字写得很不好,但我还是愿意发出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听到您的批判,还可以激励自己,让自己的字写得越来越好。



苏雷读书


记得启功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己写的字,不要轻易拿给别人看。

启功先生的意思是说,自己写的字,动不动就拿给别人看时,由于看字之人的审美观不同,且有的人并不是对每种书体都十分精通,就会发表一些不入道的意见,常会搅乱学书之人的学书思路,使自己前走也不是,后退也不是,无所适从,有时候还会失去学习书法的信心。这就是启功先生这句话的原意。



学习书法,只要坚持临帖就可以了。不要听听这个人的,听听那个人的,这样反而不好。如果真让人给你指导的话,那就找道内高人。比如,你学的是隶书,就不要找学楷书和行书的人给你指导,只能找水平较高的隶书艺术家给你指导。如果你找到不善隶书的人给你指导的话,那么他的建议就是无用的,因为他根本说不到点子上,这样的人不但帮不了你,而且还会误导你。



学习书法,是为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是为了享受汉字书写的快乐,以达到书写性情和“自娱”目的,并不是每个学习书法之人都要为个人书法展。经常练书法的人,每个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这些都应予理解。至于对一些人的书作评论,这也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他的权力。我认为,只要他的评论是善意的,只要他不变态,只要他不恶意攻击诋毁别人,那就随他去吧!因为嘴长在人家身上,别人是堵不住的。


中州耕牛堂主


我书法爱好者。对于题主问题,我也来回答一下:

一是心态问题。心态问题,主要是自己学书的目的问题。为何学书?学书是自己修身养性还是想提高书写水平?学书法还是想成为书法家?等等这些心里的问题直接就反映出此人的学书目的。


二是心态不同,学书法展露自己的方式不同。为了自己修身养性的,估计都是爱自己玩、自己写,一般不展现外人面前。说不好听的就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估计这种人内心深处还是有问题的,性格有关系的,估计内向,不善于表达和张扬。还有一句话,不怕外张扬之人就怕闷闷不语之人,这种人别看不善于表达但其水平也不一定差,这种人默默无闻的学习,通过各种交流慢慢悟,我感觉这种人到了一定程度或时间绝对会展露他的书法作品,到时不一定不惊艳你的眼球。


汶水才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43110000335d30070e48\

王江6605


人有歉卑之心,无可非议。但是拿出来亮一亮,让人指指点点,有何不好?别人对自己的指点,总是有帮助的。








一叶小舟82704


根据我自己学习书法的体会,谈一下我的看法。

我学习书法十年有余,如果放在几年前的话,我也不肯拿出我的书法作品放到网上,因为自己知道几斤几两。把自己都不满意的书法作品去放到网上,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耻辱”!


今日头条的问世,让我眼界大开。同时也觉得自己写的字能够成型了,不至于叫大多数人,或者说懂得书法的人指指点点。
孔子云,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我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也算是给自己和家人的一个交代吧。


水电工老路书法


小学三年级时,族中五爷教语文课,兼以教写毛笔字,五爷主攻王羲之,在方圆数里内是有名的写家,我们好几个孙子辈潜移默化的就喜欢上了毛笔字。

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变了,喜欢书法的爱好一直没有变。

从二王到唐人楷书,从怀素自叙帖,佛说二十四章经到米芾,苏东坡,黄庭坚,从赵孟頫到王铎到启功,有些浅尝辄止,有些深挖细酌,比如米芾,前溯二王,后洄吴琚,再到近日网络西安巢道书法巢平,喜不自胜,幸有网络!

首先承认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水平,可是不让人点评,又怎能知道的笔法,墨法,章法,结字的不足呢?

就像人一样,有些内敛,沉稳,有些人激越,高亢,性格千差万别,但是必须承认,每一个不同性情的人才融合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不同风格的书体才丰富了泱泱大国的文化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