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俗语“饱暖思淫欲”有没有道理?下一句更经典,但少有人知

俗语“饱暖思淫欲”有没有道理?下一句更经典,但少有人知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先人为我们总结了很多智慧经验,教导我们该如何为人处事,有道德有修养有追求的现代人。这些道理并不完全是照本宣科式的教条,很多都是以民间俗语的方式,深入浅出的给大家科普。

这些俗语通常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让大家在嫉妒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比如说“饱暖思淫欲”,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大多数人也理解它的道理,但其实还有后一句,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今天,止茶就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句话以及后面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俗语“饱暖思淫欲”有没有道理?下一句更经典,但少有人知

饱暖思淫欲

这句话通俗的解释就是当一个人有饭吃有衣穿的时候,衣食饭饱之余就容易生起淫欲之心。当然,这里的淫欲不仅仅是指对情爱知识方面的偏好,而是泛指邪恶不好的欲望,容易让人沉迷放纵,不能自拔。其实这句话是一个汉语成语,出去是明朝贾仲名的《对玉梳》。

古人对于人性的观察实际上是非常深刻的,他们通常能够非常精准地直达人心,找到人性中最本真最脆弱的那一点。为什么很多人在衣食饭饱之后,就会有淫邪之心呢?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碰到这样的事情。

俗语“饱暖思淫欲”有没有道理?下一句更经典,但少有人知

如果一个人不会做管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话,很容易就会在一生无忧之后,有一些不好的念头和想法。这是人性的弱点,也许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所有人都会付诸事实,这就是古人经常讲的要修身养性。只有当自己的品德和精神追求达到了一定层次之后,对于一些知识才不会特别关注,才不会陷入邪恶的怪圈。这句话其实就是想要提醒大家,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尤其是违背良心和品德以及社会基本准则的邪恶事情,更是要敬而远之,哪怕是自己衣食无忧。

俗语“饱暖思淫欲”有没有道理?下一句更经典,但少有人知

饥寒起盗心

这句话同样有出处,出自十大古典公案侠义小说《海公大红袍全传》。这句话的意思同样容易理解,本意是说当一个人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无路可走的时候,为了生存下去,可能就会去偷东西,换取金钱或者粮食。这种行为同样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不能被社会所容忍和接纳。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有一点是非观念,总要有一点追求,总要有一点做人的准则。不能因为自己饥寒交迫就要去偷东西,如果大多数人都这样选择的话,那这个社会将会陷入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之中,老百姓也无法安居乐业,社会也无法稳定和谐。

俗语“饱暖思淫欲”有没有道理?下一句更经典,但少有人知

在古代对于为人处事是非常讲究原则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是大家必须要去遵守的一个准则。想淫邪之事,偷盗之心,都是不被社会所允许的。一个人哪怕即使再困难,再穷再苦再累,也不应该放弃做人的原则,也应该保持自己的节操和道德,那就是宁死也不要做贼,甚至连想要偷盗的想法都不能有。

俗语“饱暖思淫欲”有没有道理?下一句更经典,但少有人知

所以,“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这两句话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很深刻的道理和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贪图享乐,不能有盗窃之心。同时它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一定有保持谦虚谨慎风格和正直真诚的品德,为人有正气,为人有道德,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国家。否则的话,来的时间走一遭就是白搭。

俗语“饱暖思淫欲”有没有道理?下一句更经典,但少有人知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对于“饱暖思淫欲,饥寒其盗心”,这句民间俗语,你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欢迎您在下面留言,分享您的精彩评论,我们下次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