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问柳宗元《江雪》里,既然已经“人踪灭”了,怎么又冒出个“孤舟蓑笠翁”呢?

蒋新国


柳宗元是个了不起的文学家,诗词散文都有涉及,与韩愈并称“韩柳”,其实他的散文成就远远高于诗词创作,但他众多诗词作品中塑造的两个渔翁的形象却深入人心。一篇是这个问题中提到的《江雪》中这个渔翁,一个就是题目就是《渔翁》中塑造的渔翁。怎么说呢,《江雪》塑造的渔翁之所以能给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其所塑造的渔翁形象和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高度契合,只有他把这个孤寂悲凉的文人的精神世界通过这么一个形象深刻的刻画出来,与人形成思想上的共鸣。其实诗作中的渔翁其实是和从屈原到柳宗元都精神世界高度契合的,相通的。举世皆浊我独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诸多的文人操守千载而下都是相通相合的。

再来说一下另外一首《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个渔翁很明显就生活化了许多,有趣了许多,至于为什么此渔翁会转变成这个样子。可能是渔翁达成了和这个世界,更是达成了和自己的和解,不再孤傲清高,不再瑀瑀独行,反而更顺应天理人心,更顺应和谐共处吧。两个渔翁,两个鲜明的艺术形象,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两种不同的人生趣味,都很好,无论你是哪一种,做最真实的自己就好。没有谁高谁低之分。至于说我自己,还是更倾向于后者罢了。


萧萧班马鸣994


问题:有人问:柳宗元《江雪》里,既然已经“人踪灭”了,怎么又冒出个“孤舟蓑笠翁”呢?


前言

柳宗元《江雪》一诗是五言绝句种的精品,四句都是写景,但是景中含情: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前面说无,后面说有,在古诗中其实很常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是整幅画面的背景

在图画、摄影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象我们称之为背景。

在江雪一诗中,前两句是背景,孤舟蓑笠翁是主要景物,用今天的话说处于c位。

诗词基本就是把情和景的安排好用以表达主题。诗中的景物类似于画面中的景物,有远景、有近景,有宏大的景物,有细微的景物。

例如江雪诗中,远景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近景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种景物的安排,可以衬托出渔翁的孤单与寂寞的身影,其实更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二、省略与转折

诗家语中,常有省略的现象。这首江雪也可以理解位:千山万径,鸟无踪人无迹,唯有一个老渔翁在垂钓。省略了“唯有”二字。

这种前面否定,后面转折的现象在古诗中比比皆是,例如:

白居易《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夜泪闇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

第三句不是说没有治病的药方了吗,第四句又给出了一个药方: 楞伽四卷经。意思是除了...就没有了,倒装用法。

施肩吾《金吾词》
行拥朱轮锦幨儿,望仙门外叱金羁。染须偷嫩无人觉,唯有平康小妇知。

第三句说没有人发觉,第四句却说有一个人知道。

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第三句说看不到什么东西,第四句却说,(只有、除了)天空中飞翔着一行大雁。

结束语

修辞学中 有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的区分,诗家语不可与论文、散文的语法相提并论。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万径人踪灭,就是说很多路上都没有人的踪迹了,10001条上还有一排脚印。就是钓鱼者的脚印。还有一个就是老头儿划着船来的,还有一个就是老头儿常年住在船上。还有一个就是老头儿昨天来钓鱼的,一晚上都没回去,结果第二天下大雪了。😂😂😂😂😂😂😂😂😂


向正义人鼓掌


千万不要随便胡说而毁了这首诗的意境,这是古诗中我非常喜欢的一首。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说,尤其是小时候在乡下农村里长大的人来说,那时候的冬天真的呢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中的意境。白雪皑皑的田野和小山,一个人也没有,世界就像进入了童话模式,静悄悄的,我都想融化在这白皑皑的世界里。后面两句更是神来之笔,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片孤舟、一个老人、一片江雪,更加加深了诗的意境,让人赞叹不已。每次读到这首诗,总是感同身受,意境满满,叹为观止。


哇啦456


此诗的镜头摄取了多个点,“千山”但没鸟了,“万径”却没人了,继而转到“孤舟”上只有渔翁独自一人在江上垂钓,说明陆路上没人行走,但江上还有人在钓魚。


白水居士61297892


白居易曾创导,“文章合为时而写,诗歌合为事而作。”柳宗元写这首诗的真正目的,我们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理解。而应该考察当时他所处的时代。柳宗元生活的时代背景,也是晚唐朝廷内部党派斗争开始激烈,政治面貌黑暗的时期。《江雪》完全是在影射整个朝廷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和灭亡。和那“边塞诗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想想看,“春风”就代表着最高统治者对戍边将士的关爱和物质关怀。即使交通不发达,用牛车马车去,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到达漠北,“春风”还是可以过玉门关的。柳宗元描写的诗歌意境同样如此,群山万壑,以及羊肠小道,都被冰雪覆盖了。难道人都会死光了吗?这绝不可能。那只是映射整个朝庭的政治黑暗。“独钓寒江雪“是诗歌“画龙点睛”之最。他描写了诗人自己就象征着西周的姜子牙,只是生不逢时罢了。😃😃😃


刘文农114


在回答之前,我想问问题主,这个“有人问”究竟是“何人问”?真的会有人如此大煞风景的评论这首千古名诗?柳宗元的这首《江雪》,可是小学语文就会学到的吧?真是让我有些哭笑不得。

诗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被誉为写雪而不见雪,为描绘雪景的千古绝唱。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

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描绘了江上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注意,全诗实际描绘了三个场景的大雪模样,千山为山岭,万径为田野,寒江为河流。三景一出,写尽了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的幽静寒冷的画面。天地之间因雪而变得如此纯洁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

那么,既然是三个场景,田野的“人踪灭”与江河之上的“蓑笠翁” ,又有何因果关系呢?

此人提出如此问题,似乎是想说明柳宗元此诗前后矛盾,逻辑不通。却恰恰说明了其读诗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细品此诗,作者先用“千山”、“万径”等虚词,描绘了一个极为宏大的背景。但是一个“绝”、一个“灭”,二字一出,就写尽了这个世界的幽静寂寥之感。后面“孤舟”和“独钓”的意象,则将一位清高孤傲的老者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宋范晞文评: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钓雪》一诗之外,极少佳者。

明顾璘评: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明郭濬评:好雪景,句句妙

可见《江雪》一诗的文学造诣之高。

柳宗元写此诗时,正逢被贬为永州司马,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于是就借描写山水景物,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寥寥几笔,意境全出,不愧为写雪第一妙品。

至于题主所问,大家一笑置之就可以了。

我是80后古玩店小店主文眼豆子,带您玩收藏,聊文化,观人间。


文眼豆子


人踪灭前有万径二字,指路上没有行人,极言雪大天寒少人烟。而簑笠翁不在路上,在江面垂钓!怎么又矛盾了?


用户9057975083


柳宗元名诗《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个绝对凄美的人间图画:在茫茫大雪中,重重迭迭的群山在雪花中巍峨耸立,看不见飞鸟,那远近的大道小径上,也看不到行人。唯有江上一艘孤独的小船,船上坐着一个身穿簔衣头戴竹笠的老人,垂纶江钓,他能钓到什么?也许是寒江白雪吧!诗人描绘一幅江雪图,却是满纸的凄情,滿纸的孤愤,满纸的不屈与抗争,诗中透给人们的精神境界是如此的宏阔,写遍江山,写遍社会寒酷,写遍人间孤独,动静相成,远近相闻,情景相融,的确是难得的好诗。虽然诗仅20个字,但诗的容量之浩大,气场之强大,内容之深邃,非慧眼不能识,非诗才不能写,非亲历社会深渊之苦痛不能作。

然而,题主提出疑问:既然“人踪灭”,为何出现一个簑笠翁呢!这不矛盾吗?

事实上并不矛盾。

我在乡间也有这经历。我们是平原地区,一夜大雪,晶莹地覆盖着大地,原野,村庄,道路一片白,平时纷飞的喜鹊等各种鸟儿一只也未见,路上唯有我一个早练者,除了我一个人踪迹外,什么人踪兽迹车辙也没有,周围一片静,唯有我一个人踏雪格吱吱声,仿佛穿越到了洪荒时代。此时走到大河堤,眼睛一亮,但见一艘打渔船,老翁船尾在划桨,老妇在船头扯昨夜布下的渔网,不时扯出几条硕大的肥鱼来。所以说,岸上万径人踪灭,与水上老翁独钓寒江雪并不矛盾。人踪灭指的是陆上,簔笠翁指的是水上。

此文写罢,有网友有不同看法。比如网友地平线上飞翔评论说:“

你读出的是凄情。为什么我觉得是瑞雪兆丰年的景象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只是形容雪量很大,温度降得很低,影响到鸟儿不出来觅食,冷冻使人们不出门劳作。孤舟簔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钓,能体显出老翁热爱垂钓。有打柴为生,有打鱼为生,应该没有凭钓鱼能为持生计的吧!向来大家都是钓鱼只为娱乐吧!作者用钓字,也应该是形容老者在大雪后独自娱乐的方式。如果以鱼营生,作者就应用捕字了,独捕寒江雪虽然不怎么合适,如果作者想表达凄凉诗意,相信柳宗元会有更好的词语。他决不会用代表娱乐的钓字来形容凄凉。”

这位网友悟性不错,但是,他没有读懂诗言志的本质。中国古代诗人并非都是依红偎翠无病呻吟闲情作乐者,绝大多数诗人都有着政治抱负,有着治国齐家的情怀,他们的政治抱负如水乳交融在诗中,柳宗元就是这样一位诗人。

柳宗元少年才华出众,二十一岁就登进士第,三十一岁任监察御史里行。贞元年间,柳宗元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因为顺宗即位后,王叔文执政,柳宗元政治理念与王叔文一致,

说得粗鲁一些,就是王叔文集团的人,因此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当时他满怀兴邦忧国豪情,与王叔文刘禹锡等参加政治经济改革,比如罢宫市,免进奉,用贤良,贬贪官。然而好景不长,改革只搞六个多月,由于受打害的贪官宦官们联合反攻,改革宣布失败。参加改革的人受到打击,柳宗元也被远贬为当年瘴烟荒凉之地永州做司马去。十年后又改为柳州刺史。所以,柳宗元从此抑郁不得志,余生不复回归朝廷,四十七岁就死于柳州。

有着如此凄凉的人生际遇,故他生活在孤立的世界,不仅孤独,而且还颇感周天寒彻。《江雪》这首小诗正是他人生际遇的真实写照。整个世界在雪中寂寞又寂静,整个大自然在雪中寒颤,没有人踪马迹,没有飞鸟啼鸣,没有花红鱼跃,有的只是一位贬谪他乡的老人在风雪江上钓着片雪与希望。然而作者自己也知道,那是空洞的政治幻想:江上飘舞的雪洒入江水中,能钓得到吗?

所以对网友地平线上飞翔先生看法未敢苟同,可能先生不知柳宗元的政治人生际遇罢了。

欢迎各位评论。





东楚龙野虎


山上没见鸟飞,所有的路上没看到人走路,只见一老翁在河里钓鱼,并且还下着雪,说明这个老人孤单到了极点,为什么写独钓寒江雪,不写独钓寒江鱼呢?说明这么冷的天根本都钓不到鱼,老人生活艰苦,还是想钓到鱼,同时也说明了作者的孤单,反映了古时候穷人苦难与社会的黑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