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医线日记:抗疫情,长沙二孩妈妈每天带着成人尿不湿“上阵”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是长沙市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之一,发热门诊开设之初,许多医护人员志愿报名投入一线,来自骨伤科一病区的护士鲁兰就是其中之一 。鲁兰是一名中共党员,同时也是一位二孩妈妈,面对疫情,她决定奋战在一线。同事告诉记者,每天交接完工作,鲁兰的头发都是湿的。因二孩后盆底功能不太好,每天还会垫一个尿不湿上班。她说,上班时间都是不吃不喝的,只因“不想浪费防护服”。

医线日记:抗疫情,长沙二孩妈妈每天带着成人尿不湿“上阵”

日记节选:

2003年非典发生时,我18岁,那一年的非典牵动了很多人的命运,当年全国医务人员勇敢奔赴一线参与疫情控制的情形历历在目,但我从未想过17年后的今天,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会打乱全国人民的春节安排,更未想过自己也会和17年前电视新闻里的那些医务工作者一样身穿防护服抗击在一线。

1月22日(农历二十八),医院开始征集一线志愿者,看到疫情扩散的严重性,作为一名党员当时也没有多想就报了名。1月23日(农历二十九)接到通知要求立即到岗。老公在派出所工作,疫情控制涉及的单位较多,他也无法在家过年。于是,我把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到乡下,匆匆赶到了医院报到。1月24日(除夕)开始正式上班。

曾经只能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一切,逐渐在亲身经历中得到体会。每天除了不断的接待各种发热病人,做各种护理工作,还要学习各类文件、规章制度、标准。为了让每一位病人知晓正确的洗手方法,一天示范几十遍。疫情扩散的速度很快,连续10小时的工作时间里,我不敢多喝一口水,只能在下班后敞开肚子恶补一天的水分跟能量。

原本以为只是身体上的疲惫,脱了防护服时才发现,心理上的疲惫更让人虚脱。工作时,我们有个名字叫“白衣天使”,但抛开工作,我们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们是子女,是父母,也是实习生眼中的老师。我害怕自己不幸感染病毒会传染给家里人或者同事,不敢离开值班的病区。十几天里,我没有回过家,新年也没有时间问候家人。我不敢与家人视频聊天,怕忍不住流泪而让他们担心,心里满是万般的无奈和心酸。但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苦,我都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感谢家人支持我的工作,我爱你们,相信在众志成城的疫情抗击战中,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请等着我凯旋归来的好消息!

潇湘晨报记者刘双 通讯员粟青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