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大的狙击手——硫化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大的狙击手——硫化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由于对产量增长的追求,无论是养鱼还是养虾,都在追求高密度放养。但是,有些“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措施”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对池塘底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养殖水体环境恶化,一旦超过养殖对象的适应范围,鱼虾蟹就会处于应激状态,不仅饵料系数增加,还会降低它们的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厌食、体弱、致病,甚至死亡。这次,我们简单谈一下硫化氢问题。

硫化氢的危害

众所周知,硫化氢对所有动物来说,都是一种有害气体。而且,无论浓度高低,都会影响到养殖动物的生产性能,少量的硫化氢就可以造成大面积死亡。

研究表明,当养殖水体中硫化氢含量达0.5mg/L时,可引起健康鱼急性中毒死亡;高于0.8mg/L时,引起大批量死亡;在虾蟹育苗水体中危害更为严重,当含量达0.3mg/L时,就可以引起轻度死亡。

幼小的水生动物更容易受到硫化氢的影响。如对虹鳟幼鱼和金鱼的中毒量分别为0.0087mg/L、0.084mg/L;对日本对虾溞状体、糠虾和仔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430 mg/L 、0.0553mg/L和0.0705 mg/L。

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大的狙击手——硫化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所以,水产养殖的养成池水体指标中规定,硫化氢含量要在0.1 mg/L以下。

硫化氢产生的原因

硫化氢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大量的有机物残留、缺氧的环境、低pH值。

1、水体中大量的有机物

a)天然水体中,大多数养殖水体中都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无论是北方盐碱池塘、南方酸性池塘、还是海水塘,都含有大量硫酸盐。当底泥中含有大量硫酸盐时,缺氧则意味着硫酸盐被还原成硫化氢和硫化物。其溶解在水中,对水生动物造成极大危害。当硫化氢与底部金属盐形成硫化金属盐时,底泥就变黑了。

b)大量投料后,残饵、粪污在底部累积,意味着“硫酸盐”输入量增加。由于真菌和细菌的作用,会生产大量硫化氢。

2、缺氧环境

a)缺氧,是水体中硫化氢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b)水体藻类剧烈变化。单一藻类快速繁殖、蓝藻水华、倒藻等,都会引起养殖水体“缺氧”。这些情况下,都会导致水体底部严重缺氧。在厌氧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导致水生动物中毒。

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大的狙击手——硫化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c)高水位状况,容易产生跃温层。上下水层不产生交流,则下层水体在缺氧程度加剧,厌氧菌活动增强,加上底部硫酸盐丰富,在还原作用下,产生大量硫化氢。

d)底泥中硫化氢瞬间释放。由于跃温层作用和水压作用,硫化氢在底层水体中的底泥中聚集,形成局部“高浓度”。一旦天气变化,跃温层打破,硫化氢会在水体中短时间内形成“毒害浓度”,导致鱼虾蟹“中毒”。

3、pH值变化

a)pH值会影响到水体中硫化氢等电离程度。

b)下图中,是在25℃水温情况下,不同pH值时,水体中总硫化物保持不变,pH值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当pH=9时,硫化氢含量只占总硫化物的1%;而pH=7时,硫化氢含量占到总硫化物的50%。

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大的狙击手——硫化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c)常温下,PH>9时,硫化物98%以上都是以HS—形式存在,毒性较小;PH<6时,90%以上硫化物以硫化氢形式存在,毒性很大;PH值为7时,硫化氢和HS—各占一半。

硫化氢在养殖水体中的安全范围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硫化物的浓度不超过0.2mg/L。这对常规养殖的鲤科鱼类是安全的,但对于某些特种养殖及苗种培育,养殖水体中有毒硫化氢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mg/L以下。

硫化氢的判定

1、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是快速分析盒和水体硫化氢检测仪。但实际生产中,测定太多项目,显然有点不现实。

2、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通过硫化氢对池塘环境和养殖动物产生的危害特征及底泥颜色和臭味粗略判断。

a)池塘底部黑泥,下风处可闻到臭鸡蛋味;

b)动物鳃呈黑褐色,腮盖紧闭、血液呈巧克力色;

c)水生动物在水表层游动,不沉入下层;

d)水中溶氧,特别是底层溶氧非常低。

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大的狙击手——硫化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硫化氢的预防与控制

1、提高水体中溶解氧。

a)坚持改底。前期生物改底、中后期化学改底相结合,提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快速氧化池底泥和底层有机物残留等,减少底部溶氧消耗。

b)控制亚盐。利用反硝化等措施,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降低水体在溶解氧消耗。

c)改善藻相。建立多元化池塘藻相,利于水体中的多元植物交替,增加池塘内水体溶解氧含量。

d)开增氧机。外塘定期开增氧机,增加水体的曝气,打破水体分层。

2、注意水体pH值的调控。采取合理的方式,保持养殖水体pH值稳定在7.6~8.6范围内。

3、调整投料策略。根据水质、动物采食情况等,灵活调整饲喂策略,避免大量残饵。这是降低水体溶氧消耗、减少水质改善负担的最直接办法。

4、清塘后,暴晒塘底泥,最好翻耕一次,彻底氧化塘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