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小学教师有必要都搞课题研究吗?

教育快递


不请自来。

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却有必要搞课题研究,但是把课题研究同职称挂钩就有些不切实际了。

个别中小学教师搞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小学教师站在教育的绝对一线,日常面对的就是学生,所以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上都是通过实践检验的,比那些所谓的专家闭门造车更有意义。特别好的研究成果更容易在一线推广。

中小学教师搞课题研究的阻力。

  1. 没有时间。现在中小学教师的时间基本上都被、无意义的手写备课、课后反思、改作业、教学日记、上公开课、为迎接上级各类检查而做假档案、处理学生间鸡毛蒜皮的纠纷、寒暑假期间还要面类似班主任培训、校本教材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师德师风培训等千奇百怪的培训……。

  2. 没有精力。中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可谓繁杂不堪,而且当前社会家、教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教师处理日常工作都已经是疲惫不堪,难以承受,对于这种劳心费神、费精力脑力的课题研究,基本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3. 没有能力。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为本科以下,所运用的教学方式、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也都是基础性、规律性,突然要选择一个新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完整的研究,不可谓不难。据我所知,很多为了职称而进行的课题,大多数都是通过粘贴、复制、缝缝补补而来,是绝对意义上的形式主义。

总之,理论上来说中小学教师搞课题研究是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目前并不真的具备搞课题研究的条件,而最终沦为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


独家闷闷


中小学一线教师搞课题研究纯粹是瞎扯淡!作为一线老师,根据教学实际,写一些心得、反思之类的无可厚非,让老师去研究什么课题,就显得过于勉强,既然是课题,那就要那些搞研究的人,根据众多的个体现象去优化总结出普遍的结论,再经过返回个体进行论证,最后形成可以实施的值得推广的一些经验或模式。如果一个学校、一两个老师就能研究出课题,那要那些所谓的学者、专家干吗?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至于怎么教,各有专长,各有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能够让学生认真、主动、乐意且快速掌握所学知识,就是好的教学。老师就是运用自身特长去高效率提高教学效果,其他的则由所谓的专家来发现众多个体中的亮点,并加以研究推广。


真心的好人111


中小学教师都搞课题研究其实是浮夸风,多年来的课题研究有什么成果?东拼西凑,剪裁剪裁而已。每篇论文都只是天南发地北,面子工程罢了。 本人从教三十多年,前二十年没有什么课题研究,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曾出不穷。其结果如何?只是瞠目结舌。 回想当年在某地听公开课,借用某实验小学的学生,一堂讲读教学是:你读读,他读读。你真棒!你厉害!谁对谁错没去评,快乐教育就这样。一堂课四十分钟,谁会谁懂?连我听课的老师都没弄𢤦。 所以说,很多课题只是花拳秀腿,。 让老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就算不错了。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学会技能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非要每位老去做高大上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见成果的,更不是每位老师都能研究出适合大众的教法学法,每位老师都成好专家学者可能吗?


蘇沛歌天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中小学教师有必要进行课题研究,但研究的成果一般都很难推广!

我最近几年都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几乎每年都要承担一个课题,已结题的有3个,分别获得市普课题一、二、三等奖。其中2016年,被区教科体局评为教研科研先进个人。

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

一、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中小学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二、课题研究,促使教师专业知识科学化、系统化。

三、课题研究,有助于形成较强的教科研意识,培养严谨的教风。

四、课题研究也是某些地方评定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

课题研究,虽然很有必要,但研究出来的成果也是尴尬的。

很多获得省、市一等奖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这是不是也可以当做一个课题研究来探讨呢?


Lance课堂


中小学一线教师搞什么“课题研究”都是一些劳命伤财、害人害己、违反教学常规、为了进职称的浮夸虚假行为!

一、劳命伤财:花去教师个体本人大量精力,占用了大部分教师大量的教学时间,如果大面积地进行,还要花去学校和个人大量资财;

二、害人害己:学生是受害最严重者。花了大量时间去“研究课题”,究竟有多少时间去面对学生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失去了大量教学时间,学生成绩会好吗?学生成绩低劣又牵连到个人职称的升级。结果...

关于违反教学常规就是完全打乱一线教师正常的教学计划、进度等...;浮夸虚假方面,这是众所周知的,在此就不一一细述了。


长庚不老


课题研究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中,很多老师当成了负担,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下自己的课题研究经验。

我在2009年开始教授通用技术教学,当时山东高考考基本能力,通用技术学科开始得到学校的重视,但好景不长,2013年山东高考把基本能力考试取消,通用技术就成了没娘的孩子,很多学校不再开设这门课,很多通用技术老师又回到了信息技术、物理等教学岗位上,当时,也让我去再教物理,我坚持没有去,因为我在通用技术课中加入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并及时梳理解决方案,一是把好的解决方案转化成创意、发明,再申请为国家专利。二是孵化成实物作品,形成成果。并且在学校里举行大型的技术作品展,得到学校领导和学生的认可。当时还是自己单打独斗,在出现瓶颈的时候,我们学校领导建议是不是做一个科技创新方面的课题来进行研究,一是组建创新教育团队;二是总结梳理创新教育经验。于是我们申请了山东省教育厅教科所“十二五”重点研究课题《普通高中科技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我们通用技术教师科研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教育校本化的实践研究。这项课题已经在2015年顺利结题,后续我们进行了多项课题研究课题。

现在我们开始了师生同步的《黄河口湿地资源保护》课题研究,有通用技术、地理和生物教师组成研究课题教师团队,高一和高二各有30名学生研究分课题,“黄河口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为主题的实验探究,利用现有的生物学、统计学、实验调查等知识,提出各自的探究问题,或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查阅论文、请教老师、实地考察等,此项课题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下面分享几张课题研究的图片:

研究课题开题

学生开题汇报

如果把课题当成了负担,当然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当成实际的教学的“利器”,会给教师的成长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我是爱造物的崔老师,希望和大家一起多交流。


爱上造物


作为教师,既要教学,也要研究,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这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关,也与教师的工作量有关。现在杂七杂八的任务太多,课题使本身就任务繁重的教师又多了一个包袱。再说术业有专攻,就整体而言,教师就是教师,他们不是教育家,至少大多数教师不是。他们可以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某一具体事情上积累一些经验与感悟,但硬要把这些经验和感悟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就有些勉为其难了。所以,课题论文可以也应当提倡,但不能作为教师必须的任务。有些大专家声称要把教师培养成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这大概是大跃进的遗风吧!


用户5544579843


中小学教师有没有必要搞课题研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主管部门来看,为了进一步促使中小学老师向更专业更具职业发展力方面转变,很有必要搞课题研究。

作为老师来说,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已的业务能力,进一步促进自已职业发展,期待将来成为一名有研究能力的学者型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

再说,需晋升高级职称的老师,比如副高,正高,都是教授级别的学者型教师,也是体现自己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的学者型教师,如果只是一个教书匠,看来也挺搞笑的,对吧?

当然国家也为此拿出许多经费来促进老师参与到课题研究。

基于以上原因,课题研究与研究成果则是未来老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

可现实是,特别在农村中小学,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并不可。有的只是单纯地为了晋级而去做的。

并且课题研究的成果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并不大。

意犹末尽,省去三百字。

很多老师会认为没必要的原因,因为他们只简单地认为只要自已尽力教好学就行啦,其它都无关紧要。

当然,若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在结题后能得到相关的科研经费,大多数老师也愿意积极参与的。

(最后一句话不要告诉别人。否则后果自负。特此声明:其实我也不知道。)






一袭轻岚


可以负责任地讲:完全没有必要。据我所知,现在的中小学老师进行所谓的课题研究 ,纯属扯淡,所谓的论文都是东拼西凑,胡乱摘抄!都是被晋升职称所逼,即使“研究出来”的成果也毫无推广和实践价值!写出来的东西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不相信可以让他们自己先不看材料能口述自己写的曾经发表了的“论文”或者“科研成果”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估计他们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吧!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当老师们职称晋升下来以后看看还有多少人在搞所谓的课题研究!绝大多数的论文都是花钱发表!到晋升职称时候舔着大脸说:省级,国家级.......!真诚的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还是要以民族教育事业为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本职工作,不要追求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当然了 ,为了自己的职称晋升另当别论。


灌河柳1


有教师说:现在中小学教师评职称,特别是评高级职称要求教师必须有课题研究结题证书,很多优秀的教师因此而拒之门外,遗憾终身!我认为,其实不然,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会不进行课题研究,也自然不会有这方面的遗憾。连课题研究都不做的教师,算不上优秀教师。

教师搞课题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

有些教师不禁要问:课堂研究有什么用,对于一位教师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带着偏见和功利性去看课题研究,那它只不过是为了晋级的一纸证书而已。 如果是为了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途径,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把教育教学当成事业,而不是职业或者谋生的工具,那么进行课题研究,就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首先,通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性活动,可以促使教师研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专业书籍,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从而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之后,教师会结合实际钻研教材教法,对照理论,思考、讨论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改变已有的教学方式,该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一位教师们愿望,而做课题研究正好是教师实现愿望的一个途径。课题研究实际是通过不断地尝试——把新的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去,再不断地总结、反思——效果如何,还有什么不足、不好之处。然后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调整、提升。从而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使教师在反复的研究、应用中不断成长。

第二,课题研究,可以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也只有应用,才会使研究有意义和价值。它会改变教师的学生观,让教师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对教师的认同感,都会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学生的反馈结果,会让教师新的思路,探寻更多的方法,使老师对旧的问题产生新的看法、思考新的解决办法。每一个新的东西,都应该是有价值的。对于研究的过程,特别是这中间出现的错误的、正确的东西,要进行描述、总结,形成文字材料。在不断书写中,就形成教师自己的研究理论,这都是教师的第一手资料,有着独特的价值。当教师把自己的经验之谈投到报刊、杂志,如果被采用了,它所产生的价值就更多了。

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对于实际工作很有意义,但是进行课题研究,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精力,还需要领导给予物质和精神的支持,没有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只会停留在形式上,很难有实际效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