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八国联军打北京时,为什么袁世凯等人要袖手旁观?这是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一书生


公元1900年英,美,法,德,俄,奥,意,日八个国家组成联军,对清帝国发动了侵略战争,爆发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原因是在十九世纪末,中国民间兴起了义和团运动,最初义和团的口号是“反清复明”,但是这样就会遭到清政府的打击,同时也会受到帝国主义的打击,无法改变现状,于是就在1900年将口号改为“扶清灭洋”,1900年春天,义和团成员纵火烧毁了多件教堂,和教徒房舍,有进攻了法国租借,八国联军就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对清朝发动了侵略战争。

八国联军从1900年5月末开始增兵,最多的时候也就五万多人,到了1900年8月时,联军增兵到了两万人,但是就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却让联军一路从天津打到北京,慈禧太后还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跑,在这个时候就在京师旁边坐镇的正是山东巡抚,新军首领袁世凯,但是袁世凯却一直在一旁眼睁睁的看着京师沦陷,和众多北洋重臣一样,按兵不动,如果李鸿章,张之洞因为路途遥远,来不及救驾我们还可以理解,虽然事实上,他们口径一致的说慈禧对八国宣战的圣旨是假的。那么为什么袁世凯的新军不去救驾呢?

其实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的,袁世凯是山东巡抚,义和团运动又起源于山东,前身是义和拳,还带有黑帮的性质。最开始德国攻占了山东,在山东占地修建教堂,和当地的百姓产生冲突,一些民间的拳师前往援助,由此组建了义和拳,之后又改名为义和团,逐渐形成规模,1899年袁世凯就任山东巡抚,一直对义和团采取敌对态度,并且多次派兵镇压义和团,义和团也不是吃素的还曾经击毙过袁世凯的下属,所以袁世凯对义和团是恨之入骨,虽然在之后慈禧接见了义和团首领,让清军和义和团组成同盟,由清军将领指挥义和团和联军作战,但是袁世凯早就和义和团结下梁子,见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发动战争,没鼓掌叫好,背后捅刀子就不错了,怎么还可能出兵救驾呢?

除了袁世凯和义和团有仇外,其实袁世凯的选择也是非常明智的,在这个时候李鸿章,张之洞这群大臣,都知道晚清已经行将就木了,如果慈禧,光绪一死,天下一乱那么他们就会成一方诸侯,在这个时候保存实力才是最佳选择,袁世凯虽然是新军的首领,但是当时在山东他手上也就一万所的兵力,虽然战斗力是远胜义和团和清军那群乌合之众的,但是要和联军硬碰硬的打,袁世凯肯定是要吃亏的,所以他选择按兵不动,并且以出兵京师会导致山东防务空虚,拒绝了下属出兵的请求,再说了虽然此时的袁世凯已是今非昔比了,但是和自己的老师李鸿章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而李鸿章也是在广州也一点动静没有,这个时候显然也不适合袁世凯来当出头鸟。

后来满清灭亡之后,袁世凯是最早一批站出来反清的人,虽然这种做法有趁早像革命党表态,来夺取权利的嫌疑,但是在在早些年前,袁世凯在小站练兵的时期,主要目的就是为日后训练一支私人军队,也招募了大量的将才,像段祺瑞,冯国璋等等,训练的宗旨不是忠于满清,而是忠诚于部队统帅,也就是袁世凯本人。

在这之前有没有不惜代价为满清卖命的将领呢?当然有,甲午中日战争时,清军将领丁汝昌就是这样的代表,那么他的下场如何呢,他率领北洋舰队和日军交战,弹尽粮绝,援军却一直等不到,最后丁汝昌拒绝向日军投降,吞食鸦片自尽身亡,我们都熟悉的这位民族英雄在死后却成为了罪人,一直到了十五年后才平冤昭雪,而罪魁祸首慈禧还在继续搜刮民膏民脂,这样的政府袁世凯如何为他卖命?

袁世凯是个非常精明的人物,出兵或是按兵不动的结果他早就预料清楚了,他的新军出兵京师,打赢了自己的实力会有损失,如果列强去给清廷施压,清朝这些腐败的统治者说不定还会在背后捅刀子;如果打不赢,我们也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满清打输了,马上对主战的大臣和义和团翻脸,大批主战派被斩首来缓和和列强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袁世凯纵有天大的本事,又怎么敢来救驾呢?他不来救驾,就算日后被问责,也不能怪他,袁世凯是山东巡抚,职责在山东而非京师,完全可以用出兵京师会导致山东防务空缺,给列强趁虚而入的机会来搪塞上面的人。

所以袁世凯袖手旁观是非常明智的抉择,既可以保存实力,又可以试探下满清的底线,同时又不至于因为阿出兵救驾导致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还可以坐山观虎斗,看着洋人把自己的仇敌义和团全灭,何乐而不为呢?


玄坤文史


八国联军进北京时,袁世凯是山东巡抚,他和东南九省的总督巡抚们一起袖手旁观,东南互保,用各种手段拒绝或拖延进京勤王。

因为袁世凯很清楚,如果他带着7000人的武卫右军进京勤王,结果只有一个:愚昧送死,献上一颗袁大头而已。

当时最强悍的清军是聂士成的武卫前军,2万人的整编德械师,在八国联军和义和团的夹击下,死无葬身之地。

1,慈禧太后向全世界十一个列强一起宣战

换到今天,我们只能说太后疯了。

慈禧太后真的相信天降神拳,扶清灭洋,恐怕是清宫戏看多了吧!

袁世凯老奸巨猾,早就看出来太后疯魔了,迟早要被八国联军拍熄火,何必去当炮灰送死。

2,袁世凯在山东巡抚的任上表现,是左右逢源,老奸巨猾

山东是义和团的发源地,大师兄们遍地开花。

袁世凯镇压和驱逐义和团也不是一味蛮干,而是老谋深算,专门算计大师兄。

袁世凯首先贴出布告,说天津的洋鬼子军队都来了,真正的义和团“果系忠愤义民欲为国家效力”,应即日驰赴天津等处,帮助官军齐心拒敌。

袁世凯的这一招是一箭三雕,首先把义和团都哄到直隶去了,减轻了对付山东义和团的难度;也应付了慈禧太后“招团御侮”的懿旨;对屠杀山东剩下了的义和团找到了借口。

袁世凯说:真义和团都去天津打洋鬼子去了,你们留下来的都是假义和团,都给我砍了!

袁世凯办的是山东自办互保,跟张之洞、刘坤一集体办的东南互保,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袁世凯下令将山东的洋传教士都安全护送到烟台,一共运了200多人,得到了西方列强的赞许。

袁世凯也有出纰漏的时候,他一度下令“习教之民均令反教”。洋人来质问他时,袁世凯转了转眼珠,解释说:这不是强迫教民永远改变宗教信仰,而是权宜之计,暂时放弃信教,防止义和团来杀他们。

慈禧太后在6月15日,还没有对列强宣战前,就下令袁世凯抓紧时间带兵来北京。

袁世凯按兵不动,却发电报给李鸿章,探探李鸿章的口风。李鸿章大骂朝廷误国,袁世凯就明白了。

袁世凯借口德国在青岛有驻军,分不开身,让一个总兵就近征集绿营兵3000人进京勤王。

但一直到慈禧太后逃出北京城,袁世凯的绿营勤王兵都没有到达北京。

袁世凯处理好了与西方列强的关系,得到了西方的信任,为以后当大总统埋下了伏笔。

其他的武卫军都被八国联军打残了,只剩下袁世凯的武卫右军,是当时清朝最强大的战斗部队。

慈禧太后对袁世凯恨得牙痒痒,但也没办法,只好笑眯眯地让袁世凯训练北洋新军:谁叫自己这么蠢呢。

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袁世凯按兵不动,实际上是获利最大的人。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我觉得这不是袖手旁观,准确的说是袁世凯、李鸿章等的明智之举!

1900年,大清帝国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竟下诏向十一国开战,把大清帝国带向了一场浩劫——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之后,慈禧向各省督抚发电报要求勤王抗敌,但在李鸿章、盛宣怀的串联下,南方各督抚都拒不执行命令,还搞了一个叫做“东南互保”的联盟,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也加入了这个阵营。

这个联盟还与各国列强签订了一个协议,大致是:

第一,划分各自的责任,各自保护自己的国民和财产,租界有洋人自己保护,其他各省由大清自己管理。

第二,限制洋人的活动范围,洋人只能在法定租界里活动,否则出事之后大清概不负责。

从内容来看,协议并不失尊严,而且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这绝对是个明智的举动。当然,南方各督抚抗命不遵也有各自的小算盘,比如袁世凯当时刚练出北洋新军,那是他手里的最重要的筹码,他也害怕因为从命去抗敌而失去手里的资本。

但是,我们辩证地看待问题,因为“东南互保”联盟,才有当大清帝国的北方已经混乱不堪的时候,南方却因此能够一番相对和平宁静的景象,使得南方经济基础没有因为这次事变而遭受重创。


参知正史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不仅是袁世凯在袖手旁观。当时其它东南九省的督抚也都是袖手旁观。两广总督李鸿章声称自己感冒腹泻,走不动道,无法进京;湖广总督张之洞不仅不进京勤王,反而还秘密策划反清,打算自立;广东巡抚德寿更厉害,他是上三旗出身(满洲镶黄旗),北京沦陷,他增援是义不容辞,然而他也附和李鸿章,选择了袖手旁观。



1898年三四月份,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很多不满洋人的老百姓(也有地痞流氓)通过烧毁教堂、破坏铁路等极端方式发泄对帝国主义侵华的不满。后来,失控的义和团更是将怒火发泄到洋人身上,吓得各国大使警告清政府,若不赶紧弹压义和团,各国政府就会直接出兵。

当时的清政府内部一团糟,对洋人的态度分为两派。以光绪帝为首的主和派认为,以清军现有兵力绝对惹不起洋人,应该武力镇压义和团运动,从而谋求和平局面;而以端郡王载漪为首的顽固派认为,义和团运动如此高涨,大有将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的势头,朝廷可以利用义和团赶走洋人。(载漪还想利用义和团搞倒光绪)

作为清政府真正的统治者,慈禧太后此时的态度非常关键。但是由于她不满洋人对自己的指责(洋人指责慈禧迫害光绪),因而她当时的态度非常精分:一方面,她不对义和团进行武力镇压,纵容义和团闹事;另一方面,她又不愿意招惹洋人,通过打马虎眼的方式,希望能够得到列强谅解。

身为清政府的一号统治者,慈禧都如此举棋不定,这让下面的官员该如何是好?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袁世凯于1899年冬,由工部侍郎升任山东巡抚,率领他的七千新建陆军从天津驻防到了山东。

到任山东后,袁世凯对义和团的态度非常简单——就是剿。即便这会得罪载漪一党,他也无所谓。

到了1900年二三月,山东义和团基本被袁世凯剿灭,山东恢复稳定。但也正是因为袁世凯在山东的剿杀,山东的义和团一溜烟的全跑到直隶去了。

直隶相当于顽固派的半个大本营,义和团跑到直隶,算是逃对了地方。

1900年五六月份,义和团在京津地区搞得轰轰烈烈,吓得各国连忙集结军队保护自身安危。而且,义和团闹事的时候,清政府的军队也参与其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就在前往总理衙门途中被八旗兵枪杀的。

如果说义和团针对洋人的举动只是民间自发性的,事态还可控制。那么,清政府的八旗兵的加入,就使得这场运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变成了清政府与西方帝国主义的国家级矛盾。

各国公使看到事态失控,决定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联合出兵北京。


当时,若是慈禧能临机决断,拍板剿灭义和团运动,事态还可挽回。但是,此时的慈禧依然是精分状态:一方面,她继续纵容义和团,不剿,也不控制;另一方面,她派兵保护各国使馆,希望能够得到列强谅解,从而停止进兵北京。

然而,事态最终还是失控,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此爆发。



1900年6月16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慈禧大胆的说:如果列强军队继续进兵,就对外宣战。并且,她还处死了两个主和的大臣祭旗。


就在这次会议后不久,慈禧命令袁世凯率军增援北京。慈禧当时的想法非常简单,袁世凯决然没有胆量抗旨不遵。然而,慈禧太后低估了袁世凯的胆量。

袁世凯是个惜命的聪明人,他不怕玩命,但也绝对不会白白的去送命。甲午战争时,清军战斗力之羸弱,日本战斗力之彪悍,清军与世界一流军队的实力差距,袁世凯作为旁观者,当时看得清清楚楚。

甲午战争之后,尽管袁世凯非常想通过练兵打造出一支实力接近于西方军队的新军。但是从1895年开始练兵到1899年八国联军侵华前夕,中间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袁世凯费尽心思也才练了几千新军,还远远不够给洋人塞牙缝的。

所以,袁世凯看的很清楚,他此时去增援就是送死。他不想给大清朝殉葬。

不过,袁世凯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抗旨,他在收到旨意后,迅速联络了李鸿章、张之洞等东南九位督抚,希望前辈能给点建议。李张刘许等朝中前辈给他的回电很给力:别去。


1900年6月25日,天津危在旦夕,慈禧再次向袁世凯发出上谕,要求他速派精兵入京增援,不得迟疑。(“星夜赴津,毋稍延迟”)

然而,此时袁世凯翅膀硬了,他在得到东南其它九位督抚的支持后,给慈禧回复了一封电报:“东省防务日紧,兵力难分。”

后来,袁世凯又以所属军队发生疫情,沿途有义和团囤积为由,再次回电拒绝增援。总之一句话:不是我不愿意派兵前往,实在是我分身乏术。

慈禧收到袁世凯的回电后,要气炸了。她以很严厉的语气回电:“务必于即日出兵,决不许延误,否则军法从事”。

面对三番五次下旨催促出兵,袁世凯如果再不有所动作,指不定人头不保。于是,袁世凯便派出了一直旧军前去增援,而他的新建陆军则继续按兵不动。

1900年7月14日,八国联军以付出伤亡900余人的代价,并发射毒气炮后,攻陷天津。

袁世凯应该很庆幸他没去。因为在天津攻防战期间,整个直隶的清军被打崩溃,钦差大臣李秉衡饮药自杀,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裕禄自杀身死。就连武卫左军统帅兼直隶提督聂士成也战死(在义和团和八国联军的前后夹击下,英勇战死)。

如果袁世凯去了,想必也是一样的下场。



1900年八月下旬,八国联军攻克北京。慈禧逃往山西。就在逃往的路上,慈禧下令围剿义和团,并且给当初被她处死祭旗的主和派大臣平反昭雪。

见过精分的人,没见过慈禧这么精分的。五月份在纠结主战还是主和,六月份下定决心跟洋人开战,八月份就软的一塌糊涂,开始对洋大人舔跪。有这样的领导,下面的官员简直要疯了,因为不管是主战还是主和,都要掉脑袋。

其实从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慈禧一干人等,根本就听不进去话。像袁世凯这样的封疆大吏不能随便就表态,否则掉脑袋是分分钟的事情。

当时,李鸿章就针对当时的时局,说了一句很露骨的话:“先定国是,再议办法,否则虽去何益!”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开战与否,这个先放到一边不谈。慈禧你作为决策者,你既要重用载漪、刚毅这帮顽固派整,又要我们这些主和派进京卖命。难道你不知道我们和顽固派不是一路的吗?如此首鼠两端,这不是让我们去送死吗?就算要我们去送死,也得先给个合理的说法,不能死得不明不白的!

李鸿章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当时很多人都想对慈禧说,但又不敢说的话。

小人物就不提了,就说聂士成。他手下一万多精锐武毅军全部投入战场。结果呢?他打洋人不对,打义和团也不对。最后相当于是被活活逼死的。

庚子国难闹到最后,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将领没好下场(聂士成),力主对洋人开战的官员也没有好下场(刚毅、徐桐)。活到最后的反倒是坐观事态发展,事件期间不表态的袁世凯、宋庆等人。

所以,袁世凯为什么要袖手旁观?因为他不想死得不明不白啊。


Mer86


慈禧突然挺直了腰板,捡起了骨气,趁着“拳民”愈演愈烈之际,向11国宣战,然后将诏书下发各省。

当时,各省督抚拿到慈禧发下来的诏书后面面相觑,老佛爷这是哪根筋抽抽了?哪来的勇气向11国宣战?

东南诸省要员对此的态度则显得颇为暧昧,难道真要帮慈禧去和洋人作对,钱还赚不赚了,命还要不要了?

慈禧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疯狂,突然一改她对洋人谄媚的“奴态”,突然强硬地对洋人宣战?

洋人在很早之前便已经流露出了要抛开慈禧,转而扶植光绪皇帝的想法,他们的这个想法为慈禧所获知之后,她心中是惊荡不已,她的权力欲极强,所以她绝不会允许让光绪皇帝掌握实权。

后来,慈禧抢在光绪皇帝之前发动了“戊戌政变”,软禁了光绪皇帝,让他没了翻身的机会,她当时一度想要废了不再听话的光绪皇帝,另立一个小皇帝,不过此事受到了洋人的阻挠。

慈禧之所以想要废了光绪,也是为了以绝后患,不让洋人有扶植光绪的可能。

可是,她的小心思没有成功,光绪虽然被她软禁了,但威胁一直存在,这也是她在临死之前让人毒死光绪的原因。

后来,慈禧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携带光绪皇帝逃跑,也是为了防止洋人虏获光绪之后转而直接在北京支持光绪。

慈禧在或废或宰光绪一事上每每受制于洋人,这让她多多少少生出了一些怨气,所以想要报复报复洋人,出一口恶气,这是她向洋人宣战的一个原因。

此外,当时“拳民”闹得太凶了,虽然他们的口号从反清变成了“扶清灭洋”,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和清政府之间的矛盾已经和解了,别说和解了,连缓解也谈不上。

对于拳民,慈禧有三个选择,一个是清剿,另一个则是招抚,最后一个是利用,慈禧最后选择了利用——她要利用拳民去打击洋人。

这么一来,她既能够报复洋人,给洋人一点好处,同时也让拳民找到了宣泄口,暂时缓和了清政府和拳民之间的矛盾。

慈禧也知道自己向洋人宣战,肯定会遭到洋人的反击,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拳民这帮乌合之众远远没有她想象的这么厉害,没有她想象的这么有组织性,她也低估了他们的贪婪。

让慈禧更没想到的是,东南诸省督抚对洋人的态度。

她原以为只要自己一纸诏书发下去,各省军政长官便会率军北上“勤王”,谁料诏书下发到各省之后,却只是惊起了一圈涟漪,然后便沉静了下去。

即便是她宠了几十年的重臣李鸿章,在收到诏书之后也冷言冷语地回了句:“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张之洞的回复更是让慈禧气得发抖:“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袁世凯虽然近在京畿旁边的山东,可是,最后也选择了坐视八国联军将慈禧按在地板上打得鼻青脸肿。

于是,在东南诸省采取作壁上观的情况下,慈禧最后迫不得已放弃了北京,带着光绪皇帝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跑了。

这次历史事件,被称为“东南互保”,只保东南,不报清廷中枢,更不保别的地方。

张之洞、袁世凯,甚至是李鸿章,他们为什么会违背慈禧的意志,选择袖手旁观,坐视慈禧受辱呢?

张之洞和李鸿章同为晚清的中兴名臣,不过,张之洞和李鸿章所不同的是,他不是清朝的死忠,更不是慈禧的死忠。

张之洞在东南的实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所以他不愿意为了慈禧这个妇人的一己之私去和洋人作对,从而破坏东南的实业格局,让自己的利益受损。

东南诸省一直以来便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即便到了近代也不例外,实业多数便设在东南,所以,东南一旦乱了,实业必将受损。

当时的实业又几乎掌握在地方官僚的手里,实业受损便等于官僚的利益受损,所以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人想为慈禧的疯狂买单,也没一个会为了慈禧的疯狂去放弃自己手里的利益。

李鸿章之所以也加入了“东南互保”,则是因为受到了张之洞、刘揆一等人的裹挟,他远在广东,远离中枢,孤立无援,所以他不得不融入到张之洞他们的圈中,否则他很难站得稳脚跟。

所以,李鸿章当时也是含着泪说了“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句话,后来慈禧一叫,他便屁颠屁颠地让人抬着去北京签约了。

袁世凯明明在京畿旁边的山东,为什么也选择了加入“东南互保”呢?

纵观袁世凯的一生,他实际上是一个很善于准确把握时机的人,这也是他能够从一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变成一个手握重军的统帅的原因,更是他能够当上中华民国总统的原因。

袁世凯和多数清政府高官一样,对待“拳民”,他始终认为应该选择清剿,这是没有掺和到慈禧对洋人宣战一事中的原因。

慈禧你行,你自己带着拳民玩呀,我袁世凯不陪你们玩。

此外,当时袁世凯奉命率领所部武卫右军移驻山东本便是去镇压拳民,慈禧转过头来又让他去和拳民合作,别说袁世凯信不过拳民了,拳民恐怕也信不过袁世凯。

更何况袁世凯到了山东之后,又在山东收编了不少人,扩充了自己手里的武卫右军,实力蹭蹭蹭地往上窜,对于袁世凯而言,此时正是闷声发展自己实力的好时机,怎么能平白无故地为了慈禧的疯狂去折损自己的实力?

除了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之外,袁世凯或许也是在试探慈禧的底线,甚至是试探清朝的底线。

1911年袁世凯复出之后,一眼便看穿了清朝的底线,所以敢直接开口向载沣要好处,敢夺走载沣花了3年时间和无数心血打造出来的禁卫军,更敢在清政府和革命党两边同时索取好处。

总之,不论是慈禧向洋人宣战,还是张之洞、袁世凯他们达成“东南互保”,实际上都是各怀鬼胎。

当然,“东南互保”确实也保护了东南一带的实业,这是不争的事实。


宁糊涂


这个事件就是著名的“东南互保”,本质上来说,是洋务派汉官权衡利弊之后,集体反抗“乱命”的自保行为。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慈禧太后接到大沽口炮台失守的消息,又听闻列强让她归政于光绪的噩耗,怒火中烧之下以光绪帝名义颁布上谕:“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遂与英美德法等十一个国家宣战。宣战诏书下达到地方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官员拒不奉诏,并私自与各参战国达成保护协议,史称“东南互保”。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乾隆时期的一个反清组织。

中日甲午战争后,山东被纳入德国势力范围,1898年10月,义和拳赵三多等人竖起了“扶清灭洋”的旗帜,处处与外国势力作对,而当时的山东巡抚张汝梅则对义和团采取剿抚并用,以抚为主的方阵,他上书朝廷希望将拳民列入团练“听其自卫身家,守望相助。”

但随着义和团的发展壮大,山东呈现不安宁之势,各地教堂被焚毁,洋人被殴打,甚至虐杀,甚至义和团成员朱红灯纠结拳民围攻县城,清政府无奈之下只好派出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袁世凯到达山东后,一改剿抚并用的方阵,他对义和团进行了疯狂的镇压,义和团运动顿时遭受重挫,纷纷转移至直隶。



山东义和团转入直隶与当地义和团联合后实力大增,虽然掀起了更大的反抗洋人的浪潮,董福祥部先后杀死日本、英国武官数人,声势浩大。他们“日以焚教堂,杀洋人为事”,使得驻北京各国公使不满,他们决定以“保护使馆”为名调兵入京。清政府不敢拒绝列强的要求,只能采取拖延的办法,要求暂缓调兵。

清政府明白如果让洋人军队入京,以后后患无穷,于是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对义和团的处理办法。裕禄、张之洞、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力主要剿,而以毓贤、赵舒翘、何乃莹等人主张对义和团应以招抚。主张剿灭的认为义和团的发展已经威胁到洋人的利益,再放任下去,会引开新一轮的战争。而主张招抚的则认为可以利用义和团来对付洋人,企图直接套用“蚌鹤相争,渔翁得利”的策略。

慈禧太后向来平衡的运用各种派系的官僚,之前对待洋人问题上,她经常是靠洋务派的大臣们办事的,而这次,她却采用了守旧官员们的主张,对此她作出了表态说:“现在民心已变,总以顺民心为最要”。虽然没有明确决定对义和团到底是剿还是抚,但其态度却表明她是倾向“抚”的。

慈禧太后发出的宣战

6月16日,俄、英两国通知大沽口炮台,说清政府“并不实力剿办义和团”,让守将罗荣光退出大沽口,罗荣光不退遂引起英俄炮击,罗荣光牺牲,大沽口炮台失守。

侵略者的这些行为对于慈禧太后来说是小事,真正让她与列强产生隔阂的是对光绪帝的废立问题上,引起了外国人的不满。他们表示了对光绪帝的支持,并建议慈禧太后立刻归政于光绪帝。这些消息都极大的刺激了权利欲极重的老太后,于是在6月21日,她以光绪帝之名颁布了与十一国宣战的诏书。

奇怪的是,这道诏书并没有以任何形式送达给任何一个外国政府,而更像是内部参考一样,在奉天的盛京将军增祺就百思不得其解,就向朝廷请示:“此次中外开衅,究系何国失和?传闻未得其详,应恳明示,以便相机应敌”,而朝廷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虽然慈禧太后在形式上发布了宣战诏书,但事实上并没有应战的决心,更没戏抵抗的部署。由此可见,她虽然想利用义和团发泄对列强的怨愤,但并不想彻底的与洋人决裂。

东南互保的形成

相对于北方一团糟的局面,南方表现则稳定的多。列强虽然能打下天津、北京甚至河北、山西,但显然不可能以微弱的兵力控制中国这样广袤的国土。在这种情况下,竭力保持洋务派治下的利益,洋人就不得不与汉人督抚们进行紧密的合作。

“东南互保”其实早在义和团运动发展壮大时,英国人担心义和团的发展会损害他们在长江流域的利益,便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进行商讨“保卫长江”的建议。没想到的是,他们讨论还没有结果,居然慈禧太后向十一个国家宣战。

两广总督李鸿章当即对这份宣战书予以拒绝,他给在上海的盛怀宣发报说:“廿五矫诏,粤断不奉。希将此电,密致岘香(指的是刘坤一、张之洞)二帅。”刘、张二人经过商讨一致认为,如果真的与列强开战,一来势必影响税收,二来绝非列强之敌,于是让盛怀宣居中策应,谋划与洋人制定互保章程。

在盛怀宣的谋划下,山东巡抚袁世凯、四川总督奎俊、闽浙总督许应骙、浙江巡抚刘树棠、陕西巡抚方端纷纷响应,6月26日派出代表与各国领事签订了《东南保护约款》九条,其主要内容有:

  • 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管。
  • 长江及苏杭内线均归各督抚保护。
  • 各国军舰不得擅入长江。
  • 各国军舰不得接近吴淞及长江各炮台。

这样一来,所议定的内容多为列强所接受,切实的保证了南方的安宁。


东南互保章程的议定,最终避免了除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以外的地区遭受战乱之苦,在大的层面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定与统一,也保全了洋务运动以来的大部分成果。

自东南互保后,地方督抚权力加重,而中央权威逐渐丧失,尤其汉人督抚的崛起,成为了此时的一大特色。而袁世凯就是在此时崛起,并使其北洋军影响逐渐扩大,最终开启民国军阀割据的新时期。


望风瑟瑟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袁世凯和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广东巡抚德寿、邮政大臣盛宣怀等人不但袖手旁观,各大总督还与列强签定了《东南保护约款》,张之洞甚至提出一旦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遭遇不测,就拥戴李鸿章当大总统,恢复汉家的天下。

李鸿章说出了许多人想说但不敢说的一句话:“先定国是,再议办法,否则虽去何益!”

大清王朝的重臣们想造反吗?

1895年甲午战争清军惨败,深受触动的袁世凯主张应“扫除更张,参用西法,认真训练”,编练新式军队,同年6月底光绪皇帝批准他在天津练兵。

1897年,袁世凯因告密有功,博得慈禧青睐,1899年冬,由工部侍郎升任山东巡抚,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彼时山东境内义和团正如火如荼,在袁世凯的巧妙镇压下,1900年初春义和团进入直隶和北京发展。

义和团在进入直隶之后,势力扩张迅速,杀害传教士,将怒火发泄到洋人身上,并在部分满洲权贵的支持下进入北京围攻使馆区,西方各国警告清政府,若不立即镇压义和团,各国政府将直接出兵。

对于义和团如何处置,清政府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和派、以端郡王载漪为首的顽固派意见完全相左,而作为清政府真正的统治者的慈禧太后一方面镇压义和团,另一方面她又想借助义和团力量对抗洋人,摇摆之中导致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枪杀,事态最终失控,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由此爆发。

1900年6月中旬,八国联军主力开始围攻大沽口炮台,6月16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对外宣战。不久,慈禧命令袁世凯率军增援北京。袁世凯心知肚明,清廷当年与日本、英国、俄国各国单独交战,都以失败告终,现与十一个国家联军交战,他费心费肝花费四年时间才练的几千新军,远远不够给洋人塞牙缝的,所以他此时去增援就是献上一颗袁大头而已,他不想给大清朝殉葬。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袁世凯更清楚:

一旦清廷战败,慈禧太后绝对得下台,李鸿章或许能当上大总统,势必重用他,他袁世凯能有今天,李鸿章当初的提拔功不可没,“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一句话道出了李鸿章对他的欣赏,所以已经没有再替慈禧太后卖命的必要。

一旦清廷胜利,袁世凯在山东杀了义和团那么多弟兄,义和团必定是清政府一大功臣,哪有他袁世凯的立锥之地。

如果八国联军战胜,清朝很可能成为列强的殖民地,枪杆子出政权,如拥有自己的精兵强将,将是政治博弈中的最大筹码。

智商高、情商更高的袁世凯接到命令后,迅速发电报给李鸿章,征求李鸿章的意见,李鸿章大骂朝廷误国,袁世凯就明白了。

袁世凯数次以各种理由推脱,就是一兵不发,最后愤怒至极的慈禧以最严厉的语气电令:“务必于即日出兵,决不许延误,否则军法从事”。

面对恼羞成怒的慈禧,袁世凯借口德国在青岛有驻军,分不开身,让一个总兵就近征集绿营兵3000人进京勤王,而他的新建陆军则继续按兵不动,但一直到慈禧太后逃出北京城,袁世凯的绿营勤王兵都没有到达北京。

后来事实证明,袁世凯在1901年接任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大清帝国的头号人物,其他的武卫军都被八国联军打残,而袁世凯的军队成为当时清朝最强大的战斗部队。

有人说,袁世凯如是不称帝,他将是中国的华盛顿,这话是有道理的。


美丽青春您真痘


袁世凯是李鸿章的得意门生,当然,袁世凯理所当然听李鸿章的。李鸿章威高权重,说话很有分量,做事让朝廷放心,肯定,器重。总之,李鸿章的一言一行,在朝廷里举足轻重。袁世凯只有尊敬李鸿章老师,才会得到李鸿章的肯定,赞美,支持,帮助,提携,袁世凯背靠大树好乘凉,才得以升官发财,还可以当大官。李鸿章拒不奉诏,是有原因的,原因理由充分正确的。光绪皇帝借变法,想武装夺取政权,想软禁慈禧太后才能亲自执政,也才能变法图强。这一军事机密泄密,慈禧太后废除光绪皇帝,又立新君。这遭到西方列强横加干预和从中阻挡,阻拦。后来,义和团声势浩大,杀了许多洋人,慈禧乐见其成,用拳匪对抗外敌,这引起外国人强烈抗议和不满。慈禧委托,委汳人去谈判。谈判的人,不满列强干涉其人当皇帝,其人怀恨在心,添油加醋地乱说一通,以加大加重事态,慈禧看了谈判条款,脑羞成怒,大骂列强为侵略者,还要加以强列反抗。八国联军这才有出兵攻打中国的道理,理由和口实。这时,慈禧太后下诏,要袁始凯出兵。袁始凯也不是傻子,看李鸿章的脸色行事。李鸿章和袁世凯拒绝奉诏,拒不出兵,慈禧也无可奈何。必定,大刀长矛抵挡不了洋枪洋炮。不过,事后,李鸿章不得不为慈禧太后背黑锅,去亲自鉴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才得到慈禧太后的恩准和原谅。


中国美6220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本该是可以避免的战争。但是慈禧偏偏头脑发热,以国君名义对当时世界上的十一个国家同时开战,而且是最强大的那些国家。

慈禧有没有头脑智慧?肯定是有,不然慈禧怎么能掌握国家最高权利半个世纪之久,怎么会把张之洞,李鸿章,曾国藩这些能臣控制在自己手中,应用自如。但是慈禧的这种能耐适合封建皇权时期,一旦遇上工业时期的近代社会,他那种能耐就像是小聪明,对于国家来说弊大于利。而且是远远的弊大于利。

因为听说西方国家打算扶持光绪掌权,对权利过于贪恋的慈禧彻底坐不住了。一激动之下,居然对十一国开战。其实就等于向当时所有拿的出手的资本主义强国挑战。可见慈禧多么怕权利从自己手上丢失。领土可以丢失,财富可以舍弃。唯独权利不可以。结果居然扶持民间组成的义和团对付西方国家。即使最古板的人也知道打不赢。

而这样无脑的宣战导致的后果大家都知道,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实际上是十一国)。一个国家尚且打不过,现在是十一个。

袁世凯当时在山东负责清理义和团。(虽然是慈禧指使。但谁让义和团帮慈禧打洋人那么起劲,现在必须要承担后果。)他不可能去北京对抗洋人。


第一:袁世凯是有维新思维并且懂军事的能人,他比当时绝大多数当官的更清楚西方的强大,他不可能去送死。倒不是说怕死。只是送死谁也不会这么蠢,何况精明如袁世凯。

第二:既然去了帮不上忙,袁世凯就需要保存自己的实力,按兵不动最好。而且他知道洋人不是为了打而打。最终还是需要和谈。

而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这些地方实力派没有出手基本上也是和袁世凯想法一致。


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

他们的做法在当时和现在来看都是最好的选择。国家贫弱不堪,不能因为一个妇人的无脑旨意就把整个国家搭进去。平时君臣思想再怎么重,这时候也不能傻傻的去执行。

而且他们几个治理的东南地区还是国家经济发达地区,国家经济命脉所在。更不可能胡来。

而这个和所谓的怕死,没骨气没任何联系 。


集论社


如果说太平天国运动时,清王朝还能勉强控制那些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那么到庚子之变时,那些朝廷要员则已经敢于阳奉阴违,甚至作壁上观了。当时,握有新军的袁世凯表现地并不积极,甚至比搞东南互保的那批旧官僚还可恨。

至于要问袁世凯的意图,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首先,在袁世凯眼中,最根本、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而不是去救驾勤王。要知道,早在戊戌变法时期,袁世凯就已经崭露头角,成为光绪和慈禧都想拉拢的人物,只是,当时袁世凯还不敢太张扬,毕竟清政府还有一些能够压制他的势力。

可是,随着李鸿章等人日益老迈,张之洞那批旧官僚,也开始忙着搞所谓的“东南互保”,这使得清王朝日益孤立。同时,也让袁世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保全自己,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更大的利益。

其次,八国联军来势汹汹,同时也曾经考虑过要扶植新的代理人,而袁世凯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备选对象。说的再直白些,列强一面稳住张之洞等人,一面又向袁世凯伸出橄榄枝,同时还在犹豫要不要彻底废了慈禧和光绪。

在这样的紧要关头,袁世凯又怎么会轻举妄动呢?可以说,当时袁世凯既不想与慈禧闹得太僵,又不愿跟八国联军硬碰硬,自然也就开始耍滑头了。袁世凯耍滑头的本事,可绝非一般人所能企及,要不然也不会一路平步青云,最后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概括来讲,袁世凯的“袖手旁观”,无外乎就是再保全自己、等待时机,谋求获得更大的利益。当然,最后列强还是决定暂时保留慈禧,以免引发太大的反抗。只是,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也彻底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