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到了高三我们班一些人不愿读书了?

用户64537308


“假的”高三,直接劝退

关于高三的影视剧、新闻、书、日记的描述有很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各式各样的信息堆砌了一个“假的”高三,给没上高三的同学造成巨大的压力。至于上课高三的人对过去读书的时光,记下来的有开心的回忆,也有痛苦的回忆,可这样的高三始终是不完整的。

因此“假的”高三劝退了一部分人,而剩下的人留在学校、苦度高三、迈过高考才发现,高考不过如此,而高考过后还有千千万万个比高考还难的关卡等着自己。

更不说是毕业很久之后的人,更觉得高三和普通考试没什么区别,复读生比比皆是,考到一所差的学校倒不如重读高三,创下更好的成绩。

比起高考,还有更好的路

有的人说“就是不想上学,与其抱着个榆木脑袋交空卷,倒不如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就放弃,学厨师、技工也是一条出路。”

的确如此,高考选拔相当于给学生分一个层次,按照成绩定下以后的出路是不公平的,但也是最公平的方法。

寒门子弟也可以通过高考冲出重围,走向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社会的职责分工,任务分工,正是因为行业数不胜数,才有千奇百态的世界,因此,高考不是人生中的唯一选择,还有职校、技校、专科学校很多很多选择,但是对于有抱负有野心有目标的人来说,高考是一个加速器,比起从技工做起,发展人生宏图,高考更是减少你接受的磨难,给你提供更好的平台,让你直接越级,从更高的起点开始。

没意思的高三,没意思的学校

能说出“没意思”的人一定不是“一般”人,能因为“没意思”的人放弃高考的人更是不得了。

从我们留在学校,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读书那一刻起,你的人生与幼稚和任选就完全脱离,留给大家的是责任和担当,从那一刻起,凭着自己情绪、感受为所欲为,说一就一的机会已经没有了,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一个适应社会游戏规则的学前班,为了做人而学习怎么做人,大概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大学没意思,浪费时间

大学有没有意思只有试过了你才知道,就像是一件衣服,不能凭借外貌去决定他的内涵,而是应该试用体验过,亲身经历过才能得出这适不适合自己的道理,单纯从别人口中了解的大学不是你自己的大学。

当然如果有比念大学更好的出路,更好的达到人生目标,这样一条路即使充满荆棘也是可以尝试的。

大学有没有意思在于你怎么在大学生存怎么利用现有的时间和资源去培养自己。

如果你只是为了舒舒服服的度过大学时光而什么苦都不吃,什么事情都不做,那你的大学确实很浪费时间。

人生确实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社会的生存规则我们无法更改,也无法亲自撰写,在这之前,我们只能努力抓紧学习、读书、努力这样一根绳子去扭转自己的未来,去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单纯的因为别人的想法,单纯的想要追求自由,单纯不想走别人走过的路而想跳出框架,这些想法都只是浅层的,那能跳出的框架也只是浅层的。


状元桥



ytwyf333


高三是人一生学习阶段最苦最累的一年,压力最大,这一年是冲刺上大学的一年,毕业会考在高二已考了,所以,到高三了,有部分人不想读书了,不外乎两个原因,一,读高中,只为获得高中文凭,现毕业考试已考了,能混到毕业证了,没必要再读书了,二,成绩一般,再努力也考不上好大学,看着一张张试卷,复习资料,许多动不了笔,看别的同学做的那般容易,得高分,压力更大,并滋生自卑,想想高考后也就读个专科三本之类,浪费几年青春和经济,走上社会找工作也没什么优势,还不如去学个技术什么的早一步进入社会赚钱成家立业。


launge1


腻了,就不想再读书了呗!这是必然现象。可怜大多数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可笑的是他们自己刚从学生时代离开还不到三十年,早就忘本了!他们自己儿时也是常有厌学情绪的嘛,为啥要忘本呢?所以,聪明点的家长不会一味地催逼孩子读书,小学催到中学,到头来,极度厌学了!


牛小歪


高三是冲刺高考的最后一年,有的同学选择放弃,不愿意努力学习,人各有志,不能强求。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群组成的,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人生之路也完全不同。渴望到大学深造的,要抓紧时间,认真复习,争取考上理想大学;放弃学习的,人在班上,要遵守学校纪律,不要影响别的同学,有时间可以思考今后的人生之路怎么规划,不想考大学,但还是要努力拿到高中毕业证书的。


草祭江边鸟


为什么到了高三我们班一些人不愿读书了?

上了高中,人都慢慢长大,从理论上讲更加懂事,更加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高一就有一些厌学的学生,到了高三,时间紧,怎么还不学习,咬咬牙,坚持住,时间不长,很多家长可能这样说。

但是大家可能不了解,学生从高一到高三,天天爬坡,努力学习,但成绩不理想,开始以为坚持住就能过去,但坚持了两年多,效果很差,有的学生认为怎么努力也没用,就彻底放弃了,实际是很可惜的。

到了高三,有的学校会高一些高考誓师大会,百日冲刺大会等,目的是在最后关头激发一下学生的激情,做好最后的冲刺,殊不知,这种打鸡血的方法几乎没用,还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学生需要的,应该是给学生信心,给他一个持续学习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功带来的愉悦状态,价值感和成就感,只有让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并且是一种常态,才能取得好成绩。


霍体清


我就是不爱读书的高三,为什么一定要爱?这是个人自由,那你为什么愿意读


我错了淑怡


高三是学习最紧张的时期,这时候一个班上的两极分化就会很严重,一部分在努力学习想要考上好大学,一另外一部分学习不怎么好的就不愿意坚持,觉得还不如早点儿出社会挣钱。


七月风粑粑


这个阶段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学习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过多想法,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正常引导,适当放松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