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互聯網的出現,讓整個人類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網絡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很多產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關於網絡有一條非常著名的定律,是用以太網絡的發明人羅伯特·梅特卡夫的名字命名的,人們稱之為梅特卡夫定律。

這條定律表示:網絡的價值隨著用戶數量的平方數增加而增加。換句話說就是,某種網絡的價值隨著使用用戶數量的增加而增加,比如手機和互聯網。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互聯網發展初期,使用計算機的人每天都在大量增加。隨著上網的人越來越多,互聯網變得越來越有價值,因而能吸引更多的人來使用,最終提高整個互聯網的總價值。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梅特卡夫定律是基於每一個新上網的用戶,都因為別人的聯網而獲得了更多信息交流的機會。指出了網絡具有極強的外部性和正反饋性,即聯網的用戶越多,網絡的價值越大,聯網的需求也就越大。這樣,我們可以看出梅特卡夫定律指出了從總體上看,消費方面存在效用遞增,即需求創造了新的需求。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梅特卡夫定律

如今,互聯網進入下半場,虛擬經濟同樣在用戶越多的情況下,越能夠大幅度降低成本,甚至降到接近於零;而實體經濟則隨著用戶的增多讓成本變得越來越高,這也是為什麼互聯網下半場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稱,截至2018年底,我國網民數量達到8.29億,全年新增網民5663萬,互聯網普及率達59.6%。這樣一個巨大的用戶數量,為虛擬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實體經濟,農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農民的收入卻不高,因為農業的產出與投入之間有著非常直接的線性關係,每畝地的產出與其所需要的勞動力成本和各項投入是相對應的,比如種一畝地需要花費100小時勞動、200元種子和肥料成本,並且最終能產出100公斤糧食,那麼,要生產1000公斤糧食,就需要種10畝地,投入1000小時勞動、2000元種子和肥料錢,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等各項成本將會越來越高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與農業這種實體經濟成本越做越高的產業所不同的是:虛擬經濟隨著產業的擴大,用戶的增多,其成本卻是在逐漸降低的。比如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隨著發售的數量增加,其印刷成本也在上升,而通過互聯網平臺傳播的新聞卻不會隨著用戶的增多而增加成本,甚至於更多的用戶會為其帶來更多的利潤,因為用戶的流量將會由廣告商來買單。這其中就涉及到邊際成本的問題。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很大的,而每生產一輛汽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機械、鋼材等等,所以製造業的邊際成本很高。

虛擬經濟則不同於實體制造。以騰訊公司的遊戲為例,在最火爆的騰訊遊戲王者榮耀中,英雄皮膚在設計的時候可能需要程序員和設計師花費一定的時間成本,但是在設計完成之後,基本上不需要再投入其它成本。所以一個王者榮耀的英雄皮膚賣10塊錢,賣一億個就能收入十億元,而賣一億個皮膚跟賣一個皮膚在成本上幾乎沒有差別,但收入卻千差萬別。所以虛擬經濟接近零的邊際成本是其超越實體經濟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與農業、傳統制造業相似的還有餐飲業、服務業眾多的實體經濟,這些產業的產出和投入均難以做到邊際成本為零。有人說開火鍋店的利潤很大,但是食品材料、門店房租、服務員工資等等都是很大一部分固定的支出,從這種幾乎固定的邊際成本來看,其實做餐飲業也沒有太高的利潤回報。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同樣的,從近年來網店對實體店的衝擊中就能夠看到,虛擬經濟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因為虛擬經濟能夠極大地節約成本。從淘寶出現之後,電商迅速發展,完全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截留了很多客源的同時,也極大的擠壓了實體店的利潤空間。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在成本方面,網店比起實體店來說更有優勢。因為網店沒有房租、水費、電費、勞務費等多項運營成本,所以網店的商品價格能夠比實體店更低,這也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個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網店的銷售範圍也更加廣闊,能夠承載更多種類的商品,能夠影響到的消費者比實體店多得多,這就是網店能夠發展的比實體店更好的原因。網購不僅搶佔了實體商店的流量,越來越多樣化的互聯網廣告、互聯網營銷模式更是完全擠壓了商場促銷的利潤空間。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隨著網紅經濟和粉絲經濟的發展,網紅帶貨給商家帶來的收益要遠遠超過商場的促銷。今年雙十一預售開啟的第一天,帶貨一哥李佳琦就衝上了當天微博熱搜榜的第一,3100多萬人實時觀看他的直播,今年他一個人的銷售額就超過10億,而去年他也創下了3億元的銷售紀錄,哪一個商場的促銷活動能創造出這麼大的利益呢?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像李佳琦這樣的網紅賺錢能力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有公開數據顯示,李佳琦2019年賺了2億元,以2018年的淨利潤數據與之對比,有2307家公司的淨利潤低於李佳琪的2億元,與李佳琦相似的還有火遍全球的網紅李子柒,她在2019年也狂賺1.6個億,2018年有2123家公司的淨利潤低於李子柒。想必與他們一樣的知名網紅賺取的財富也不會少。綜合來看,李佳琦一個人就PK掉了60%的上市公司,其中還包括了紫光學大、江西長運、白銀有色等大量人數過萬的大公司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2018年32歲的薇婭以在淘寶獲得年收入3000萬、推動成交7個億,位居淘寶達人收入榜“淘布斯”的榜首。她曾經通過一次直播吸引了150萬人觀看,在沒有任何其它推廣手段的情況下,幫助一個0粉絲的淘寶新店,一夜之間賺了7000萬元的銷售額。以前人們常說“一鋪養三代”,商人都需要投資一個不小的商鋪來賺錢,而現在網紅只需要一個十平方米的直播間,就能夠隔著手機屏幕把消費者的錢賺了。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如今,在互聯網深入滲透的情況下,越來越多行業都被虛擬經濟所搶佔,知識付費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種。通過藉助移動互聯網手段,讓人們能夠更加高效地篩選信息,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相比傳統的出版、媒體及教育等產業,知識付費有無法比擬的內容資源優勢。當然,知識付費帶來的衝擊同樣是出版、教育行業一次突破固化運營模式的重要機會。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從眾多行業發展的現狀中我們能夠發現,虛擬經濟的發展能夠不斷降低產品的成本,甚至可以成本趟零,以此來提升企業的利潤,而且越是接近零邊際成本的行業,其價值增長的空間越大;實體經濟則完全不行,特別是隨著房租、勞動力等商業成本越來越高,實體經濟將會受到更大的打擊。這也是為什麼說,在互聯網下半場,要想讓產業快速增長必須要脫實向虛。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在如今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數字化涉及到經濟的各個層面,數據和數據技術的應用也產生了許多新的商業模式,電商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很多人都認為,數字經濟是虛擬經濟的典型代表。

那麼,對於數字經濟該如何去理解呢?

實際上,許多關於數字經濟的研究文獻把數據看成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在勞動力、資本之外的生產要素。在農業時代,土地和勞動力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到了工業時代,生產性資本(如機器設備)和勞動力是最重要的兩大生產要素;到了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為了一種新的生產要素。

那麼它有什麼特點和優勢呢?

從騰訊的產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數據的一大特點就是邊際成本幾乎為零。除此之外,數據還具有非競爭性,這種非競爭性能夠帶來規模經濟。

在傳統商品中,很多東西都具有競爭性。比如:煤炭資源。每一噸的煤炭開採都是需要一定成本的,而且消耗一噸就少一噸,一個人用了別人就不能再用,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而數據則完全不同,具有非競爭性,一個人使用數據及相關的一些應用,也完全不影響他人的使用,比如微信這個APP就可以多人下載使用。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非競爭性帶來的是規模效應,就是說經濟活動的規模增加、範圍擴大能夠帶來邊際成本降低和生產效率提高。傳統經濟很難做到邊際成本為零,規模效應也因此受到限制,數字經濟這樣的虛擬經濟卻很容易做到零邊際成本,所以其規模經濟的潛力極大。

如今我們已經能夠明顯感覺到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作為虛擬經濟的典型代表,如今創造財富的速度,遠遠超過其他任何經濟。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數字經濟的非競爭性促進了平臺經濟的發展,不同於傳統商業只能夠服務單邊市場,平臺可以連接消費者和生產者雙方,既服務了買方又服務了賣方,逐漸形成一個包括研發、生產、銷售、消費多方在內的經濟生態圈。

在全球市值最大的20家公司中,有40%是擁有基於平臺的商業模式,7個“超級平臺”佔70個大平臺總市值的三分之二,以規模排序依次是微軟、蘋果、亞馬遜、谷歌、臉書、騰訊和阿里巴巴。由此可見,隨著互聯網紅利期的結束,在互聯網下半場,有著巨大優勢的虛擬經濟將會成為這個時代的經濟中心,虛擬經濟將會有超越實體經濟的發展。

脫實向虛:2020中國經濟,為什麼實體經濟幹不過虛擬經濟?

當然,在互聯網經濟脫實向虛的發展過程中也不能夠太過膨脹,必須要掌握好一定的度,防止虛擬經濟過度發展和自我循環,導致實體經濟受到擠壓,畢竟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所以在互聯網下半場,既要利用虛擬經濟邊際成本低、回報率高、資金回收快的特點推動經濟發展,又要保護好實體經濟的生存空間,因為實體經濟是虛擬經濟發展的根基,而虛擬經濟則是實體經濟的助推器。只有推動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協調發展,中國的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本文作者李光鬥: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華盛智業李光鬥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