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除夕夜,致生命的守夜人

致生命的守夜人:

昨日,女朋友接到她爸爸的电话,说过年不能休假回家了,整个春节都要值班,她爸爸是一名河北省的乡镇医生。她打小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是爸爸帮她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用心守护她。现在,她爸爸正在守护整个乡镇。

临近年关,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笼罩着华夏大地,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当疫情在武汉局部暴发时,当政府决定“封城”隔离防疫时,网上充斥着“逃离武汉”的声音,就在“封城”的前一日,有约30万人出了武汉城。

当灾祸来临,逆行的身影往往是最美的,因为他们要去做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事。

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连日来,84岁的钟南山院士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18日傍晚,84岁的钟南山从广州出发赶往武汉。当天航班已买不到机票,他挤上了傍晚17点开往武汉的高铁列车。由于春运高铁票紧张,他被安顿在了餐车一角,刚一落座便拿出文件研究。到武汉开完会后,他又立刻赶往武汉金银潭医院了解病人的收治情况。


除夕夜,致生命的守夜人

除夕夜,致生命的守夜人

17年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说出“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如今再战防疫最前线,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当数字不断攀升,各省市陆续出现感染病例,人心惶惶,每个人都在疑问:病毒到底从哪儿来的?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被感染了?有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怎么预防?

但当钟南山出现在大荧幕上与白岩松对话的时候,许多人都莫名心安。因为17年前他是抗击“非典”的第一功臣,因为他敢讲真话,因为他对每一个患者负责,因为他是生命的守夜人。

钟南山院士只是所有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一个缩影,他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负重前行,他们是生命的守夜人。

1月18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写下了一封请战书。她特别注明,此事没有告知丈夫。“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2003年,张旃就曾参加抗击非典,她就职的医院承担了大量SARS病人救治工作。

除夕夜,致生命的守夜人

1月22日凌晨,武汉市中心医院28岁的王涛下夜班后,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摘下手套,拍了下自己早已习以为常的手。“手上出汗很多,汗水浸久了就会这样,我和同事的手基本上都是这样。”王涛之前在手术室工作,这个月主动报名参加抗疫一线救治。

除夕夜,致生命的守夜人

“给我一次机会,我申请到呼吸科去”,武汉市江夏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7名医生、泌尿外科医生汪波、神经内科医师胡珺向组织发出了申请,这也是江夏区4000名白衣天使的呼声。

除夕夜,致生命的守夜人

汪波在请战书上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他说当下疫情形势严峻,医院承担大量的疫情救治工作,作为党员,应冲锋在前。并表示自愿报名参加医院的各项病毒性治疗,随时听从医院的调配指示,不计生死!

除夕夜,致生命的守夜人

截止目前,武汉市江夏区人民医院30多人请战,主动要求到临床一线,有年轻的医护、也有年资高的主任护士长,他们纷纷主动要求调配到医院疫情防控主战场——呼吸内科专设的4个病区,把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守护市民健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抗疫情况紧急,全国各地的专业医护人员请求出战!

武汉封城,而有一趟高铁却将准点驶入武汉!据悉这可能是小年夜唯一一列赶往武汉的高铁,这班高铁搭载的是上海驰援武汉的第一批重症和呼吸科医师。

除夕夜,致生命的守夜人

“我们是2003年奉命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我们愿为战胜新SARS样疫情,随时听候调令,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原第一军医大学赴小汤山医疗队全体队员的请战书。连日来,南方医院请战氛围热烈,纷纷表达了“若有战,召必回”的心声,近千名医护人员放弃休假准备随时回到工作岗位。

除夕夜,致生命的守夜人

同时,四川将派出135人组建的第一批援助湖北的医疗队。其中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省第四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和省第二中医医院的专家。各医院重点安排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或呼吸科重症医学专业的医生。

除夕夜,致生命的守夜人

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不离开的爱!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刻,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他们是庭燎之光,是生命的守夜人!


此致

敬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