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延安檢察這一年

2019這一年,需要提起的記憶太多,但最想感謝的就是你,延安檢察微信的fans們,是你們無私的支持、鼓勵、包容和指正,是你們對延安檢察事業的關心支持,讓我健康地成長!

接下來,就跟我一起來盤點延安檢察2019年度十大關鍵詞吧。


關鍵詞一:學習教育

延安檢察這一年

上好新春第一課,春節收假後全市檢察干警開展集中培訓3天充電。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劉惠生檢察長帶領13個基層院檢察長和相關部室負責人,赴西安市院和相關區院考察學習;市院20多名黨員幹警重走“轉戰陝北”路,現場教學悟初心、明使命;邀請專家講述《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開展“讀一本好書、寫一篇心得”讀書分享活動,分享體會19場,推送文章48篇。五四青年節,青年幹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說體會、談理想、講奉獻。召開“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分子”代表會,表彰全市40名積極分子。70多名民事行政及公益訴訟檢察人員,在高檢院北戴河培訓中心集中學習,80餘名刑事業務檢察人員在國家檢察官學院丹東市檢察官培訓中心集中學習,150餘名幹警在市院參加案件管理業務培訓,全市法警大隊長齊聚市院座談交流,3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輪訓班,實現了學習教育全覆蓋。


關鍵詞二:掃黑除惡

延安檢察這一年

批准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2151人,同比上升20.2%;起訴3260人,同比上升10.9%。起訴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等嚴重暴力犯罪256人,起訴毒品犯罪137人,起訴搶劫、搶奪、盜竊等多發性侵財犯罪703人。依法快捕快訴,受理審查批捕案件92件315人,批捕90件299人,受理移送起訴66件356人,起訴60件287人,起訴率(件)達90.9%。辦理了“閆宏偉”“楊建華”等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黑惡勢力犯罪案件,推行的“三個三”工作機制在省檢察院專刊轉發,列入全市專項鬥爭十大亮點,在延安電視臺專題報道。掛牌督辦15起重點案件,明確由兩級院檢察長或分管檢察長親自負責、直接辦理。準確把握法律界限,監督立案6人,逮捕36人,起訴24人。


關鍵詞三:三大攻堅戰

延安檢察這一年

防範金融風險,批捕、起訴金融犯罪嫌疑人25人和26人。立足國家司法救助服務精準脫貧,12個貧困家庭獲得救助金14萬元。嚴懲破壞生態環境犯罪,批捕、起訴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嫌疑人36人和67人。發揮公益訴訟職能,督促恢復林地耕地670畝、水源地120畝,清理被汙染水域55畝、河道390公里,督促清除各類垃圾3000餘噸。起訴擾亂市場秩序犯罪36人、侵犯知識產權犯罪2人。受理控告申訴149件,辦理國家賠償4件。批捕、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6人和50人。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批捕、起訴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17人和15人,督促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罪案件7件。


關鍵詞四:認罪認罰從寬

延安檢察這一年

深入貫徹修改後刑事訴訟法,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聯合市公安、法院、司法局出臺《關於適用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工作辦法(試行)》,依法對1003件1275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其中適用速裁程序175件,簡易程序422件。從今年7月份起適用率逐月上升,12月份達到82.7%。

關鍵詞五:公益訴訟

延安檢察這一年

開展“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發出檢察建議155件,行政機關回復整改141件,起訴1件。聯合榆林、甘肅慶陽召開三省八市檢察院聯席會議,出臺了《跨區域“保護母親河·服務一帶一路”公益訴訟工作協作實施辦法》。開展人防工程審批和易地建設費專項檢察監督,發出檢察建議30件,督促收回人防工程審批和易地建設費3000餘萬元,收回國有土地出讓金400萬元。開展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積極爭取支持,市縣兩級黨委、政府全部出臺意見支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延安市退耕還林成果保護條例(修正案)》,以立法形式對公益訴訟予以支持。市政府在全省公益訴訟工作推進會上介紹延安經驗,市縣兩級院與紀委、監委建立公益訴訟協作配合機制,與相關行政機關會籤文件20個。公益訴訟立案636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605件,起訴21件。“5·27”北洛河富縣水汙染事故案件,案例入圍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十大典型案例”評選。12月30日,市檢察院召開2019年度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新聞發佈會。


關鍵詞六:一號檢察建議

延安檢察這一年

會同相關部門紮實開展專項督導,全市兩級檢察機關對395所中小學、幼兒園進行了督導檢查,整改106個。與市縣教育部門聯手,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檢察法治副校長“全覆蓋”工作機制,396名檢察干警到市縣區中小學校、幼兒園擔任法治副校長並講授法治課。12月4日國家憲法日,市檢察院聯合市實驗中學建設的全市首家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揭牌,弘揚法治文化,強化青少年法治意識,優化成長環境,標誌著延安市檢察系統和教育系統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邁出了新的步伐。


關鍵詞七:內設機構改革

延安檢察這一年

按照《陝西省市縣級人民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方案》要求,“政法專項編制在99名以下的市級檢察院內設機構設置為13個”。延安市檢察院設置13個內設機構,分別是:辦公室、第一檢察部、第二檢察部、第三檢察部、第四檢察部、第五檢察部、第六檢察部、綜合業務部、檢察技術部、檢務督察部(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檢務保障部、政治部(下設幹部科、宣傳教育科(新聞辦公室)、檢察官考核辦公室)以及司法警察支隊。縣(市、區)人民檢察院內設機構根據編制數設置內設機構。9月底,延安市兩級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基本完成,目前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關鍵詞八:護航民企發展

延安檢察這一年

聯合市工商聯、工商局等相關部門共商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舉措,兩次邀請30多位民營企業家座談。公開發布延安市檢察院、延安市工商聯《關於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劉惠生檢察長到富縣黃土高坡農林畜發展有限公司走訪調研,詳細瞭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發展前景和當前面臨的困難問題,為企業健康發展提出意見建議。發揮檢察職能,護航民營企業發展,2019年度起訴合同詐騙、非法經營等擾亂市場秩序犯罪36人,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2人。嚴格依法辦案,突出“平等”理念,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訴可不訴的不訴,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開展為期9個月的涉非公經濟案件立案監督和羈押必要性審查專項活動。

關鍵詞九:檢察開放日

延安檢察這一年

邀請山東團、西藏團的21名全國人大代表,延川代表團37名市五屆人大代表,勞動者代表12人,走進市檢察院,視察延安檢察工作情況。市縣兩級聯動,統一時間,同步開展“攜手關愛、共護明天”檢察開放日活動和“貼近基層群眾,提升檢察服務”12309檢察服務宣傳週活動,邀請300多名師生、記者、社會各界人士走進檢察機關,發放宣傳手冊萬餘冊,接受法律諮詢千餘人次。與檢察日報社共同主辦了“回延安 尋初心 慶祝新中國70華誕‘第二屆檢察詩會’延安採風”活動,20多名檢察系統詩人分別前往寶塔區、延川縣、宜川縣等地採風學習,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關鍵詞十:檢察新媒體

延安檢察這一年

全市檢察機關依託門戶網站、微博、微信、頭條號新媒體矩陣發佈信息4.9萬條,製作普法作品110餘篇,在省市主流媒體刊發宣傳稿件1200餘篇,《這個春節,檢察官們要兌現的承諾是……》《七一 寫給黨的三行情書》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新媒體平臺採用,《“芒種”延安檢察版》登上了“學習強國”陝西學習平臺,被人民網、正義網等多家媒體採用轉發。延安檢察新媒體先後獲得延安市十佳微博、陝西省檢察系統微博賬號“最具傳播力獎”、陝西省檢察系統微信賬號“最具傳播力獎”、陝西檢察新媒體矩陣建設10強、陝西檢察新媒體微博10強、陝西檢察新媒體微信10強、陝西檢察新媒體頭條號10強、“全國檢察微博20強”、“全國檢察新媒體平臺20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