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过量步行,会毁了膝盖吗?

一夕一晨


过量步行,会毁了膝盖吗?过量步行,会毁了膝盖!


凡事有度,虽然步行的运动强度低,但是也会积劳成疾。在身体承受能力步行,膝关节的软骨处在磨损和修复的平衡之中;过量的步行,尤其长期过量的步行,会打破这种平衡,膝关节软骨在过度损伤之后不能得以修复,就会导致膝关节受伤或者提前退化。


在身体(包括膝关节)承受能力范围内快走或者慢跑,是避免膝关节受伤的保证。不同的人,体质不同,运动不能攀比;就快走而言,青壮年一次快走6000—8000步没问题,老年人应减量到4000—6000步,体重偏大者,同样应减量。


运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膝关节承受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循序渐进快走、慢跑和注意运动前后的拉伸之外,还可通过靠墙深蹲、深蹲、箭步蹲等腿部的无氧运动提高腿部的肌肉和力量,来提高膝关节承受力。


沧海人间


正好举一个我们临床上遇到的一个例子,王阿姨是一位家庭主妇,今年55岁,两年前开始听说快步走能够锻炼身体,延长寿命,于是迷上了快步走,每天要走至少四个小时,没想到走了两年多,她的膝关节就疼得走不动路了,等到到我门诊来看的时候,是推着轮椅过来的,她的整个膝关节完全损坏,拍了一个x片,发现整个膝关节的间隙根本就没有了,对于这种情况,只能帮她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才恢复了走路。



适当的走路步行,对于人体是比较好的一种锻炼方式,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本身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退变,走路相对于跑步对膝关节的压力小得多,有研究表明,普通的走路膝关节时所受压力是静息状态下的两倍,而跑步所受的压力是静息状态的四倍。但事实上,快走是2到4倍之间。所有的快走或者跑步都要适量,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一旦有过量,那么对于关节的磨损肯定会加重。


那么又有人问了,既然跑步跟走路,对于膝关节的压力这么大,那索性不要走了,躺在床上多休息,这种观点其实也是不对的,一般膝关节我们要给予适当的压力,就是每天我们都要建议适当的走走路,因为如果不走路,就会产生废用性骨质疏松,从而反而引起骨关节炎的加重。一般中老年人走路以6000不到8000步为宜。

所以我们主张适当的走路,适当的锻炼,而不要过度,走路或者跑步的时候,以不引起膝关节疼痛为准。


骨科袁锋


在我跑步的时候,我经常在公园里遇到一些身体健康的老爷子,他们吃过饭就去走路,每天一小时,大概1万步,不多不少,正好适合!

他们个个身体硬朗,没有严重的疾病,膝盖都很健康,没有丝毫损伤!


其实只要你适度步行,你的膝盖会越来越健康,会越来越坚硬,我们的膝盖健康状况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不管是跑步还是步行,任何运动都要讲究适度,这样对我们的身体才有好处,否则就会百害而无一利,让我们的身体受伤,违背了最初运动的目的!


今天作为一个每天坚持运动的跑者,我就来说一说,在走路或者跑步时,你应该如何做到健康运动,让膝盖更坚硬呢?

1. 适度是第一原则

不论是跑步还是走路,你每天的运动量一定要适度!绝对不超过界限,这样膝盖才能更加健康!如果你选择走路,每天不要超过1万步,贵在坚持!

如果你选择跑步,每天不要超过6km,而且最好隔一天跑一次,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息,这样也有助于膝盖的修复!


2. 热身准备

不管是走路还是跑步,我们在运动之前都要活动活动手脚,环绕膝关节,环绕踝关节,拉伸肌肉和韧带,这样不仅走起来,跑起来舒服,还避免膝盖损伤。肌肉受伤!




3. 吃好睡好

吃的好,睡得多,运动足,身体想不好都难!而且充分的睡眠可以让膝盖更好的修复,同时充足的营养也可以让膝盖修复,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膝盖更加的强健!



4. 舒适的鞋子

不管是走路还是跑步,我们都要穿一双舒适的跑鞋,这样不仅走起来舒服,避免脚底疼痛,而且跑鞋可以进一步吸收冲击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冲击力对膝盖的伤害!


步行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只要你能做到适度,你的身体依然会受益颇多,你的身体也会变得更健康!饭后走一走,活到99,这句话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心!


获得更多的跑步知识,您可以点击上面的头像关注我!

如有疑问,欢迎评论,我将积极为您解答!


跑者的天堂


刘医生谈骨论筋🕊步行健身对膝盖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除了到健身房这些传统的锻炼方法以外,步行成了目前让人所接受的锻炼方法,一是随时随地都可以锻炼,二是不用花钱,并且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景。甚至有相关的俱乐部,很多人上下班都是步行。不过过量的步行对膝盖是有损害的,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


步行的好处

适当的步行锻炼,对人体健康是很有利的。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肉力量、增强心肺功能、减少脂肪和预防衰老。并且步行的运动量不大,出现危险的几率明显降低。所以大家就会在公园或者操场看到非常多步行健身的人。

过量步行的坏处

锻炼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不可盲目的加大运动量。特别是现在记步软件的应用,大家都有个攀比心理,一定要比别人有的多。

活动对于关节来说,一定不要超量。因为活动就会对关节产生磨损,活动量越大,磨损越严重。就像汽车一样,走的路越多,报废的越快。因为关节面有一层软骨,反复的磨损会破坏它,并且它基本没有血运,修复要看关节液,所以很慢。这就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进而出现滑膜炎症和骨性关节炎。所以经常接诊因为走路多引起膝关节疼痛的病人。严重的需要关节置换。

怎么步行呢?

一、步行量一定要控制好。年轻人每天控制在10000步左右就可以。中老年人每天控制在5000步以内。尽量不要超过这些量,否则容易出现问题。

二、步行的速度。普通的走路膝关节所受的力量是站立时的两倍,跑步时是四倍。快走介于这两个值之间。所以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容易加快损伤。

三、步行的环境。尽量平整的路面,最好是塑料跑道,具有弹性。能明显的缓冲震荡对于膝关节的破坏。

四、步行的姿势。身体前倾,背部挺直。脚跟先着地,再是脚外侧,到脚掌前内侧。不要扭动身体,膝盖要伸直。



五、步行前热身,后拉伸。进行五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调动身体的状态。运动后拉伸,放松肌肉,促进恢复。

所以步行是很好的健身方式,不过一定不要过量,否则适得其反,成了破坏关节的元凶。希望这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家可以关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关注🕊刘医生谈骨论筋🕊享健康人生

刘医生谈骨论筋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古话一直是走路运动达人的精神支柱与坚持走路的依据,所以那些走路运动达人便会每天走几万步,暴走的还会走七到十万步,这换算成公里数也就是相当于五十公里、七十公里。那么像这样的暴走,显然是运动过量,这么大的运动量不仅达不到增强体魄锻炼的目的,这样过度的运动量还会损伤我们的膝盖。对我们的膝盖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

骨科专家指出,走路这项锻炼身体的运动对我们人体是非常有益的,每天坚持步行锻炼身体有利于强身健体。但是,无论怎样有益的运动都必须适度适量,过度过量都只会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并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根据骨科专家的意见,青壮年每天走九千到一万步是比较适宜的,老年人一般走三千到五千步就已经足够了,如果大大超过这个量本来是锻炼身体的运动就会转变成伤害我们身体健康的利剑。

在过度运动的人群中,部分人会在过度行走后会出现关节疼痛、受损关节皮肤处红肿疼痛,这有非常大的可能是患上了膝关节滑膜炎。万幸的是膝关节滑膜炎一般能够治愈,休息一段时间一般就会缓解了。如果在患膝关节滑膜炎以后还是长期过度过量运动,那么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膝关节软骨磨损,当出现膝关节软骨磨损时膝盖受损就比较严重了,因为关节软骨有一个矫情的特征,那就是关节软骨不可再生,这就警示我们,如果软骨损伤了,即使介入医疗手段做手术、吃药、敷药都不会好了,今后的日子都会受关节软骨磨损出现的疼痛所折磨了。因此,运动要适量适度,保护好我们的膝盖。


【评论】留言信息较多,无法一一回复,见谅

【咨询】请“+关注”@骨科王健医生,私信留言

【警惕】评论区会有膏药、按摩......等各种广告


骨科王健医生


感谢你的提问,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欢迎点赞、关注并评论,谢谢!

首先,凡事都要有个度,自从微信运动等这些功能兴起后,全民运动风靡全国,步数攀比、马拉松路线图攀比等现象层出不穷,一天10000步在朋友圈只能排到100名以后了,但过量步行真的好吗?

我们知道,人体两个膝关节在行走时承载着整个上半身的重量,由骨头、骨头表面的软骨(想象成猪脆骨)及半月板跟相关韧带形成,关节运动或者负重时,首先磨损的是关节软骨,由于关节软骨解剖因素(关节软骨内是没有神经支配的,因此摩擦的时候是不会有痛觉的)及关节滑液(起润滑的作用)的存在,正常膝关节是不会疼痛的,但是如果日积月累,每天过量的负重及步行,会对膝关节软骨造成损害!

关节软骨磨损下来的碎屑,是诱导和刺激膝关节发生骨性关节炎的罪魁祸首,而且关节软骨磨损虽存在少量自我修复,但速度缓慢,磨完1mm就是1mm,等到软骨磨烂了,露出下面的骨质时,骨头上面是富含神经的,这个时候就开始疼痛了。

此外,我们初中物理都学习过,压强=压力÷面积,在人体体重不变的情况下(即是压力保持不变),人体会通过增大表面积来减少降低对膝关节表面的压强,主要就是表现在骨质增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骨刺、骨赘(长个新骨头出来,自然面积就变大了),压强也就小了。但骨质增生不会按照你正常的那样长,想怎么长就怎么长,就有可能刺激到周围软组织引起疼痛,或者阻碍膝关节正常弯曲导致膝盖功能障碍,无法伸直或者弯曲。

所以,体重过大以及过量步行容易导致膝关节软骨磨损加速,短时间内可能没事,长期以往就可能加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提早到来,膝盖不能说毁了,但起码疼痛及功能障碍就是你非常的难受!

那么每天走多少步才叫适量呢?

有研究表明每天走6000步的效果是最好的!对于肥胖的患者建议减肥,不能多运动了,可以去游泳,水下的浮力很大,减轻膝关节负担。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骨科小黑锅


过量步行,会毁了膝盖吗?怎样锻炼才健康?

走步锻炼是目前很时髦的锻炼方式。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走步锻炼不太受场地和器悈限制,动作简单,备受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走步锻炼可以愉悦心情,漫步在长满鲜花的小路边,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请您先点击右上面的“关注”,每天分享健康养生知识。

过多的步行锻炼还是对膝盖有害的

有很多人会认为,我的膝盖不是越锻炼越好吗?其实,这是一个对走步锻炼的错误认识。走路时可以强健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但是对软骨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在正常情况下,软骨的磨损和修复处于一种平衡,所以我们平时走路对膝关节软骨组织没有什么影响。如果走路过多,使膝关节软骨的修复能力不能够完全修复磨损,打破了这种平衡,就会对关节软骨造成损伤。就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行走困难、上下楼费力等问题了。

中老年如何锻炼

中老年人修复的能力相对于年轻人来讲,更是逐年减弱,这也是中老年人过度走路锻炼更易形成骨关节炎的原因了。步行锻炼的路程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决定。通常情况下青壮年每天走4到5公里,老年人每天走1.5公里到2.5公里还是比较合适的。超出这个范围对膝关节就会有损伤了。


参度养生


走步锻炼是目前很时髦的锻炼方式。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走步锻炼不太受场地和器悈限制,动作简单,备受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走步锻炼可以愉悦心情,漫步在长满鲜花的小路边,也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经研究,走步锻炼对提高肌肉力量、增强心肺功能、促进人体代谢、促进胃肠蠕动、消除人体过多脂肪、预防衰老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每一种锻炼都必须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走步锻炼,也不例外。

过多的步行锻炼还是对膝盖有害的

有很多人会认为,我的膝盖不是越锻炼越好吗?其实,这是一个对走步锻炼的错误认识。走路时可以强健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但是对软骨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在正常情况下,软骨的磨损和修复处于一种平衡,所以我们平时走路对膝关节软骨组织没有什么影响。如果走路过多,使膝关节软骨的修复能力不能够完全修复磨损,打破了这种平衡,就会对关节软骨造成损伤。就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行走困难、上下楼费力等问题了。

中老年人锻炼

中老年人修复的能力相对于年轻人来讲,更是逐年减弱,这也是中老年人过度走路锻炼更易形成骨关节炎的原因了。步行锻炼的路程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决定。通常情况下青壮年每天走4到5公里,老年人每天走1.5公里到2.5公里还是比较合适的。超出这个范围对膝关节就会有损伤了。



儿童骨科姚京辉主任


步行锻炼跟其他的运动一样,适当运动有益于健康,比如说能够提高免疫力、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减肥、减缓衰老等,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要不然不仅达不到效果,还可能对于膝盖有害处。

在步行的时候对于强健肌肉力量是有益处,但是对于软骨却没有任何好处的。在健康的正台下,软骨的磨损和修复正好是一种平衡的状态,所以正常走路是不会破坏这个平衡,但是一旦过量步行,会造成膝盖软骨的修复能力赶不上磨损情况,这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状态,导致膝盖软骨损伤,轻的话会出现疼痛、肿胀的情况,严重就会出现上下楼梯费劲、行走困难的情况。

需要提醒的是,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在选择体育锻炼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正确的方法,要不然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于身体健康有害,那就得不偿失了,走路也是一样。

喜欢这个回答,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收获更多靠谱的运动医学相关知识,关注【运动医学李劼若医生】


运动医学李劼若医生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最近微信运动的兴起,使得男女老幼都越来越热衷于依靠走路来锻炼身体。然而许多人一走路就累,并且感到膝盖酸痛,如果出现了这种状况,那么就要注意了,可能正在磨损自己的膝盖,初衷改变了。

不正确的走路方式会给我们的膝盖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接下来,我们就说一下有哪些不正确的走路方式,大家看一下有没有中招。

1、大家穿着平底鞋走路时,如果能听到“咚咚”的声音,就证明你在用后脚跟着地。这种走路方式,稳定性较弱,并且会使得足弓缓冲力减弱,给膝盖和腰部带来负担。如果长时间以这种姿势走路,膝盖的磨损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2、前后挥动手臂会使背部受力过大,身体就会很快感到疲劳,恶性循环导致步幅加大,后脚跟着地,给膝盖带来负担,最终出现膝盖磨损。

3、最普遍的一点是长时间超负荷走路,现在大家都在比拼微信运动步数,还有马路暴走族的出现,但是贸然的长时间行走会对膝盖造成严重的损伤。

现在各式各样的“行走病”出现在我们身边,滑膜炎、膝关节积液、大腿骨损伤等等,因为健身而造成的身体损伤真是得不偿失。那么看到这里,你可能会产生疑惑,到底怎样的走路方式才是健康的,对身体损害最小的呢?

正确的行走方式应该是在迈步时,放松小腿部的肌肉,后脚不深踩,步子迈出后,注意全脚掌着地。这样,小腿肌肉在紧张松弛间切换,有助于血液循环。应注意步幅不要太大,同时手肘放松,手臂微偏左右摆动,这样有助于带动双腿行走,减缓疲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