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股骨頭壞死,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就能一勞永逸嗎?

佛經緣


近年來, 股骨頭壞死作為一種常見的骨科頑疾,發病率持續升高,並且每年新發病人也逐漸增多。而人工髖關節置換是目前治療晚期髖關節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並且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病人可以恢復到基本正常生活狀態。

但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並非一勞永逸,仍然難以滿足年輕患者大活動量,長期使用的要求,對於某些高齡患者,其伴隨有其它器官的嚴重疾患,或者難以配合醫生進行早期的關節功能康復,在臨床治療中是有著一定的侷限性

一、人工關節有一定使用年限:

就像汽車一樣,人工髖關節會有一定的壽命,一般使用15年~20年後的優良率為90%—95%,20年~30年的優良率為85%—90%。也就是說,裝了人工髖關節20~30年以後,100個患者中仍然有85~90個患者可以繼續使用。對於某一特定病例很難回答能夠確保使用多少年。

二、有一定的感染率:

股骨頭壞死置換後感染髮生率由於不同醫院條件不同,感染率差異較大,通常為為0.2% ~2.0%。無論哪種原因引起的感染都會產生嚴重後果,最終導致假體鬆動,手術失敗,而需要接受翻修手術,所以人工關節置換術一定要選擇有經驗的醫生來完成。

三、假體容易脫位:

在臀中肌肉力量較差,夏克氏關節,或者假體安裝位置不良的情況下,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有一定的脫位率,文獻報道大概1%-3%。要避免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假體脫位,除術中正確安裝假體和恢復髖關節周圍正常張力外,術後早期避免過度屈髖,避免盤腿,避免患側臥,一般三個月後脫位率就會明顯下降。對於脫位高風險患者也可以選擇雙動全髖關節以降低術後脫位率。(如下圖)

(圖片來自法國塞孚人工雙動關節官網)

假體的選擇:為了獲得人工關節更長久的生存率,可以選擇骨長入比較好的股骨假體和髖臼假體,摩擦界面可以選擇陶瓷股骨頭或黑金股骨頭。


髖關節專科梁篤團隊


股骨頭壞死,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就能一勞永逸嗎?

股骨頭壞死,又稱為缺血性股骨頭壞死。主要症狀就是髖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能引起股骨頭壞死的情況有很多。比如創傷、吸菸、不合理使用激素等。

股骨頭壞死最後的治療方式就是髖關節置換手術。

髖關節置換手術可以分為全髖關節置換(股骨頭+髖臼)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股骨頭)。

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就能一勞永逸嗎?

一、從手術後可能出現情況看。

1、很能出現習慣性髖脫位。

2、股骨幹骨折。

3、假體鬆動。

4、感染。

5、很有可能術後出現一些對假體的不適應情況。

6、其它情況。

二、從髖關節假體情況看。

現在的髖關節假體廠家大約分為純國產的、合資的、進口的。不要問差別是什麼。無論是哪裡產的,都有其使用壽命。時間長了什麼東西都會有磨損。無論是說明書上說的15年還是30年,都是理論使用壽命。

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都不存在一勞永逸。而且髖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更要小心。比如:平時不要做激烈的運動,不要深蹲,加強營養等。

以上為個人經驗,歡迎大家評論區指正。


機靈不太懂


髖關節置換能用一輩子嗎?

在陶瓷關節出現之前,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之後能夠“一勞永逸”的患者是非常之少的,大部分的患者在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之後的十五至二十年內會有新的情況出現,大部分是假體的無菌性鬆動,這主要和材料學方面的侷限性有關,需要患者再進行人工關節置換的翻修。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2035091785961612265,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68f60007dd124508b4c6\

骨科王健醫生


您好,我是張喜海院長,一位中醫世家6代傳承的老中醫,專治骨科疑難雜症,有幸回答您這個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股骨頭壞死做減壓手術一般就是股骨頭壞死後期比較嚴重的時候了,所以在做完減壓手術之後應該做好康復階段,不要以為做完手術就沒事了,畢竟患者的身體原生組織被破壞了所以一定要好好地保護,不能再次受傷,做完減壓手術是能夠好的,但此後患者是不能夠激烈性動作,不然給患者帶來的就是二次傷害,這種傷害性更大。

現在目前認為股骨頭壞死是因為多種病理因素導致股骨頭的內部壓力增高從而加劇了股骨頭壞死的歷程,股骨頭深藏在堅硬的股骨頭骨內,而對於持續但又異於平常的壓力突然增高是難以承受的,因為骨骼基本上是無法擴張緩衝的,而高壓是能夠壓迫血管從而導致進一步的缺血,甚至是“斷流”,而如果這種病理不能夠停止或者不能夠得到緩解那麼股骨頭壞死就不會停止。

那麼股骨頭壞死就會越來越嚴重,給患者帶來的疼痛也就更多更大,所以患者要及時的採取治療措施,以避免病的趨勢向壞處蔓延,對於鑽孔減壓手術治療股骨頭壞死能夠確定的是減壓手術能夠為患者減少疼痛,在實施完手術後患者就會明顯感覺到髖疼痛的症狀就會馬上得到緩解或者消失。

而且“減壓”給封閉的空間提供了“排洩”的空間,這樣患者骨內的壞死積液就會被排出來,新的組織就會有良好的生長環境,還有就是減壓隧道為新生血管的長入也提供了途徑,所以在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期間選擇鑽孔減壓手術的康復率是很高的,而且對患者的股骨頭疼痛會有很大甚至完全的改善。

在患者手術後的恢復階段可以用中藥調理身體,在中醫方面會有藥膳這種方法為人的身體進行調理,能夠祛溼攻毒,活血通氣的作用,給患者帶來非常好的效果。

而且在中醫裡面還有一種藥膏叫金仙膏,這種藥膏能夠補血活血,祛風祛溼以及攻毒的效果,是外用的藥物。我是張喜海院長,和骨科疾病打了一輩子交道,大家有什麼關於骨科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進行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會盡力為大家一一解答。


張喜海中醫骨科專家


劉醫生談骨論筋🎄髖關節置換後就萬事大吉了🎄

股骨頭壞死如果到了股骨頭塌陷和髖關節炎的階段,就需要做髖關節置換手術了。對於髖關節置換術,大家比較關心它的安全性,術中的危險程度,術後的效果和有沒有併發症。大部分人覺得我冒著這麼大的風險,鼓起這麼大的勇氣選擇了手術,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了。其實是不對的。任何手術操作都有它的風險性,並且手術了也不代表可以一勞永逸。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


人工髖關節置換

就是將人工的假體,包括股骨頭部分和髖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釘,固定在骨頭上,取代病變的關節,重建髖關節的功能。

它適用於:1.股骨頸骨折。2.股骨頭壞死。3.退行性骨性關節炎。4.類風溼和強直性關節炎。5.髖關節強直。6.慢性髖關節脫位。7.骨腫瘤。8.關節成形術失敗病例。

髖關節置換術後容易出的問題

1.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做了手術後因為疼痛不願活動,加上凝血功能亢進。容易形成下肢靜脈血栓。如果血栓脫落就會導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2.感染。是嚴重的併發症,它是造成髖關節置換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會出現發燒,髖關節疼痛,尤其是被動活動髖關節時疼痛加劇。

3.人工髖關節鬆動。也是造成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鬆動多在術後2年以後發生,疼痛並進行性加重。活動時可有響聲。

4.人工髖關節脫位。手術後要根據手術入路,決定哪些動作不能做。如後路的就不能內旋內收腿,不能側躺。前路的就不能外旋內收腿。不能深蹲。術後外展中立位。


5.手術後股骨骨折。大部分為術後摔倒引起,骨折後固定就很麻煩了,因為有假體的部分沒法打螺釘固定,只能捆綁。固定效果就可想而知。

6.髖關節四周異位骨化。軟組織也變成了骨頭,可以影響關節活動。

7.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它們都是有使用年限的,一般在20左右。如果愛惜它就用的將近20年,不愛惜時間就會間斷。

9.陶瓷材料的容易破裂。如從高處跳下,直接撞擊陶瓷引起破裂。

所以說股骨頭壞死做了手術了並不代表就一勞永逸了。一定要愛護它,保護它,聽醫生的話,積極鍛鍊,並且禁止一些特定的動作和姿勢。畢竟誰也不想發生不好的問題。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股骨頭壞死是比較嚴重的一種病症,股骨頭壞死不僅能夠引起疼痛,還會影響患者的正常行走。當股骨頭壞死已經發展到比較嚴重的時候,就要通過人工置換髖關節,從而達到緩解疼痛和恢復行走的治療效果。

但是不是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後,就表示沒事了,並不是的。由於是人工製造的髖關節,置換以後身體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血管受到損傷,這是比較常見的症狀,不過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是比較低的。

2、髖關節周圍感染,這是比較嚴重的一種情況,患者會出現發熱、疼痛等症狀。

3、人工的髖關節是有使用限度的,一般來說使用年限大約是20年。如果患者使用不夠謹慎,就會降低髖關節使用壽命。

4、手術後恢復和保護,這也是比較重要的,術後恢復決定了身體對人工髖關節的適應程度。還有保護,由於人工髖關節是比較容易損傷的,如果患者摔倒的話,就有可能導致髖關節破碎。

因此,患者在做了髖關節置換手術後,一定要注意保護好,並且還要謹慎使用。同時還要根據自身情況,積極進行恢復鍛鍊,並且要注意鍛鍊的強度,這樣身體才能夠儘快的恢復。


廣東骨科專家團


股骨頭壞死終末期唯一有效,且明顯提高生存質量的辦法就是髖關節置換。

那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能一勞永逸嗎?

一、首先,是手術都有併發症,併發症並不少,詳見我之前的回答鏈接: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04989988754948355/

二、一勞永逸就是換了不想再換了,現著重講假體壽命問題。

我們以前的材料也就10-15年,現在的髖關節材料在不斷的升級,目前最新的陶瓷對陶瓷材料雖然耐磨(理論上可以一直用),耐腐蝕,但是,由於技術受限,脫位率仍高,也有一定的破碎率,而且最頭痛的就是術後異響。最最頭痛的是這樣一個東西價格還挺貴,所以並不能在臨床上推廣廣泛使用!

目前用的最多的還是陶瓷對聚乙烯的,這樣一來,因為聚乙烯會磨損,大概用30-40年左右會完全磨損掉,所以還是有年限的。

總結,目前並沒有一勞永逸的關節置換!


骨科王醫生


髖關節置換效果怎樣?

髖關節置換術適用於有症狀的股骨頭壞死晚期的治療。通過髖關節置換術可以明顯減輕或消除髖關節的疼痛、明顯改善髖關節的功能。股骨頭壞死的病人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後,在接受正規的康復訓練後,很短的時間就能恢復行走,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所以,通過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晚期的股骨頭壞死非常多見。這一技術也深受患者得好評。


髖關節置換也有缺點?

但萬事萬物都是一樣,有一利,必有一害。其實,髖關節置換術也存在的一定的併發症。就其併發症我總結以下幾點:

1、周圍神經損傷 據統計,髖關節置換術的周圍神經損傷發病率約為1%。然而70%的髖關節置換患者可能併發亞臨床症狀。

2、血管損傷 據統計,髖關節置換血管的損傷發生率約為0.1%~0.2%。以髂外血管和股動靜脈損傷多見。


3、假體周圍骨折 有報道,髖關節置換術後發生股骨骨折的發生率約為0.1%~2.1%。

4、下肢不等長 術後雙下肢等長是所有手術醫生的追求目標,但實際工作中仍是難以完全避免。

5、假體不穩 假體不穩是髖關節置換術主要的併發症和失敗原因。儘管髖關節置換技術已經日趨成熟,但髖關節脫位仍是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6、假體周圍感染 主要包括急性的術後感染、慢性假體周圍感染、急性血源性感染。如治療不當,將產生不良後果。

7、磨損與骨溶解 傳統的聚乙烯材料易發生溶解和骨磨損。目前的高交聯聚乙烯和陶瓷材料的應用已經能有效的對抗溶解和骨磨損。但仍不能避免發生。

8、疼痛 儘管髖關節置換術的成功率很高,但術後髖關節疼痛仍不少見。

所以說,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股骨頭壞死並非一勞永逸。但是,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畢竟不良併發症還是少見的。對於晚期的股骨頭壞死選擇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還是有很多優勢的。



兒童骨科姚京輝主任


您好!請關注“懷賢健康”,股骨頭壞死,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不能一勞永逸,人工髖關節也像所有機械產品一樣具有使用壽命,若是出現假體鬆動、感染、脫位等問題,會面臨著二次手術的風險,做完髖關節置換手術後,在日常什麼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適當活動

髖關節置換術後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減少髖關節負荷和人工材料磨損,延長其使用壽命;例如做踝泵訓練;踝泵的鍛鍊勾腳伸腳,這樣通過肌肉的收縮,預防我們血栓的形成。不要在短時間超強度訓練、不可以進行慢跑、打球及其他需要髖關節承受反覆衝擊性負荷或達到極限位置的運動。

二、使用柺杖

使用柺杖,尤其是外出旅行或者長距離行走的時候,要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避免在凹凸不平或者過於光滑的路面上行走,地面要乾爽的防止跌倒,鞋底要用軟膠鞋防滑鞋底,不要穿高跟鞋拖鞋等,座椅的高度要適當,不要做矮凳或者跪下蹲下,要適當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重。

三、避免髖關節脫位

避免導致髖關節脫位的體位,儘量避免以下動作:髖關節內收、內旋位時自坐位站起;雙膝併攏、雙足分開時,身體向患側傾斜,去取東西、接電話等;翹二郎腿和坐位穿鞋;入廁時坐便桶過低,或沙發過矮,健側翻身不當時患側髖關節過於伸直、內收內旋位。

四、合理飲食

多飲水,新鮮水果蔬菜,高蛋白、高維生素、高含鈣質食物。應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麵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佳。給予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如各種粥類、米湯等。

懷賢健康提醒您:6個月內避免患髖內收內旋,術後3個月扶雙柺,逐漸過渡到單拐,棄拐時間因人而異,一般6月後行走平穩且無疼痛時可棄拐行走,每年複查3、4次。術後出現異常情況,如肢體縮短、畸形等,應及時就診。

希望以上方法能夠幫助到您,請關注“懷賢健康”,我們會每天不斷更新小常識給大家。


懷賢健康


(2018-10-28)小黑鍋的第236條回答,記得點贊轉發並關注【骨科小黑鍋】


不是所有的股骨頭壞死都需要做手術!
需要做關節置換的股骨頭壞死,手術後就能一勞永逸?
不太可能!

曾經有病人問我:鍋醫生,我知道喝酒導致了我的股骨頭壞死了,那我做完關節置換後沒有股骨頭了,是不是可以喝酒了?

我想了很久回答:可以!

確實沒有股骨頭可以壞死了!

但真的做完關節置換手術後,就能夠一勞永逸嗎?


髖關節假體磨損,有一定的使用壽命

世界上基本沒有什麼磨不爛的東西!滴水都能穿石了是不?

不管關節假體技術多進步,摩擦的界面必然存在摩擦,只要有摩擦就必然不可能“一勞永逸”!摩擦到假體沒了,關節假體也就“壽終正寢”了!


髖關節手術後需要嚴格防止關節脫位

手術中對肌肉做過多的鬆解,以幫助手術的良好完成。

手術後不管縫合再好,也很難恢復到原先的解剖。

手術後的很多體位容易導致股骨頭脫位,一旦脫位,很大可能需要再次手術!


髖關節手術後可能存在假體感染鬆動的可能

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假體,說白了也不是自己的東西,加上很多做髖關節置換的病人多為老人家,身體免疫力低下,手術後容易發生髖關節假體的感染,一旦感染,很大可能面臨著第二次手術更換假體。


而對於年輕人來說,手術後年輕的活動的要求較高,可能會導致假體周圍鬆動,甚至出現假體周圍骨折的可能。


所以,髖關節置換術後,絕對不是一勞永逸的,但這個是我們都希望看到的!以上就是小黑鍋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如果有用的話記得點贊轉發關注【骨科小黑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