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寫好書法作品,有哪些規律?


在一些書法活動現場,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書法家潑墨揮毫,一件作品幾分鐘就一揮而就,讓人以為書法創作似乎是件很容易的事。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看書法家幾分鐘寫就一張字,但我們卻不知他背地裡幾十遍幾百遍的練習。

書法創作是一個艱辛的構思與書寫的過程,是心與手的結合。

書法創作,就是以合適的方式書寫要寫的內容,這其中,內容是主體,而技法剛是圍繞內容而展開,而這,就是書法創作的最高追求:文質相生。


所以,書法創作的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依據書寫內容,選擇合適的書法風格。

比如,岳飛的《滿江紅》,就適合以狂草書寫;而《洛神賦》則適合以小楷書寫。若二者互換,則如大冬天穿短袖,不是那個事。

第二步,則是作品形式的選擇。

還以《滿江紅》為例,這樣的內容,又是以狂草書寫,宜以尺幅大的條幅或橫幅創作,若是以冊頁書寫,一是行氣不貫,二是氣勢不暢,如同小馬拉大車。


風格與形式確定後,則是章法的確定。

在這個過程中,打小樣是非常必須的。所謂打小樣,就是先用鉛筆創作,不斷修改,想到每個環節所用的技法,想好要製造的矛盾和衝突。打好小樣後再創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要寫好書法作品,個人認為需要注意幾點:

一、首先應該把書法與寫字區別開來,並且不斷地使這種認識從有意識走向自覺。書法最廣泛的含義就是寫字的方法,但是當把書法作為一門藝術的時候,書法便從寫字的基礎上升華起來。書法要求的是在一定功力基礎上表現一定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情趣。因此初學者應該從一開始就以藝術的要求,藝術的眼光,投視於所學習的範本。提倡從初學起,就培養自己逐漸以藝術的眼光欣賞書法作品,體驗書法藝術,廣泛汲取營養。提示兩點具體做法:一是多去觀察和學習經過歷史考驗的古人的成熟的書法作品,多去體現表面看去個性並不十分明顯的作品,從中體會書法的內在個性,例如氣質、風度等。尤其應該多去留意工整字體的欣賞與體驗;二是不可看到什麼就學什麼,特別是不能去摹仿所學範本以外的某些流派的特殊的用筆、結字方法等。要緊緊地把住一家去學,而把廣泛的欣賞、體驗作為自己的藝術積累。

二、學習書法既包括“字內功夫”的磨鍊,還要緊緊依賴於“字外功夫”的修煉。書法是一件技術性很強的事情,需要長期的技法上的實踐,但是作為一門藝術,應該是包括技法,同時包含書法理論、文學、文字學,美學觀念以及其他方面學問在內的藝術實踐,不具備這一切,絕不可能創作出感人至深的書法作品來。歷代書家,都具有豐富的學識和閱歷。蔡邕是文學家,而且精天文,通經史;蘇軾是文學家,也是詩人;傅山不僅是一代名醫,而且工詩、善畫,還能創作劇本……因此,學書者都要在“字外”狠下功夫。包括立身人品,道德情操,學識修養,藝術造詣等。

三、藝術都是來源於生活的,生活中最自然的東西,就是藝術取材最生動、最美好的內容。生活包括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我們的思想意識,生活志趣等。我們要更加熱愛生活,培養向上追求的生活激情。並努力地感受人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從天地萬物間體會自然的真趣,從清晨的小溪,空山鳥語中體會清新剔透;從江河大海中體會雄偉寬闊,甚至還可以細微地觀察、體會濛濛細雨中遠山的自然輪廓……古代還有不少從人類生活中獲取書法形象的傳說,例如從舞劍中體會疾遲有節;從挑擔人狹路相逢中體會結字與章法的穿插迎讓;從爛泥路上拉車的情形中覺悟用筆的“澀行”……我們不應該,也無法將這些觀察和體驗直接運用到書法中去,但是這些積累,必定會為我們書法的深造奠定根基。

書法沒有更多的一定之規的,人們的生活是日新月異的,思想感情是豐富多彩的,只有將這些賦予書法之中,才使中華民族的這一傳統文化充滿生機。可以設想如果書法自古便有一條必須沿著走下去的道路,將早已達到終點,書法的生命也早已結束了。書法作為藝術的廣泛發展前途和無限生命力,使書法藝術更深層次的要求無法確切的傳授。南宋詩人陸放翁的名言“論詩在詩外”,同時道出了書法的意境。在這方面,古人還有許多精闢的論說“法可以人人面傳,精神興會,則人所自致”。“大匠能予人規矩,不能使人巧”。關於書法藝術的多方面要求,古人有云:“風神者,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卻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可造紙的樹)外。” 字內、字外的功夫是不可偏廢的。“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只有字內、字外功夫修煉到了,才能使書法妙入化境。


文筆逍遙


書法審美以平和簡淨為上,劍拔弩張次之,狂怪媚俗再次。書法的創作首先要求書寫者有很好的文字涵養,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個會賦予你的作品一種文雅的基調。其次,在技法層面,以字帖為根本,千錘百煉,慢慢沉澱,逐漸精進,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優美的書法自然會深紅於筆下。



仁聽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是綜合的,它包含了書寫技能、章法佈局等方面!

下面我就拿硬筆書法舉例說明,如何寫出好的書法作品來。

首先,書寫技能的高低決定了書法作品的好壞。書法是一門技術活,裡面有很多筆法都是需要學習的。通過臨摹字帖來取法,加強記憶。書寫技能的提高更多是來源於筆者不斷地練習,能夠靈活運用運筆技巧!如果練習書法的時間過短的話,那麼也無法提高書寫技巧的!所以說,有很多眼高手低的人不能寫出好的書法作品,就是因為書寫技術還沒有練到家!

其次,整體控制能力的章法佈局也是尤為重要的。有些人學習書法很多年也無法在創作的時候得心應手,這個很可能是因為對於單字寫的很好,但是一到整幅作品創作的時候就很難看了。就好像人的長相一樣,單個五官很好看,但是組合起來是很難看的,但是有些人單個五官一般,但是搭配的很和諧,那麼看著就很舒服了!畫畫界有句經典就是:“整體決定成敗,細節決定精彩”。如果章法佈局出了很大問題,那麼整幅書法作品就失敗了!

我們都知道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王羲之是在喝醉酒的狀態下寫出來的,裡面有很多更改和塗抹的地方,但是由於王羲之的個人技術水平太高了,而且通篇作品章法佈局都很完美,所以就忽略了謝謝缺點。

所以說,要想寫出很好的書法做作品來,那麼書寫技能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也絕對不能忽視章法佈局,所以我認為單字的筆畫和結構最重要,那麼整幅作品章法佈局也是很重要的!

強哥淺談,插圖為強哥硬筆書法習作!


強哥書畫


如何寫好書法作品,有哪些規律?書法也者,不外是寫字,字只要能表情達意與文義水乳交融也就是書寫的目的,何必去計較規律。有規律的字肯定僵化。











林慶逢358












AK無為


好的書法作品有如下規律:

一,守正出奇。歪歪扭扭的書法,即“奇多正少”,脫離了書法的本來面目,失去“溝通”功能。“有正無奇”的書法,就是“大眾化”。“守正出奇”的書法,既有傳統傳承,又自我意識與特色。

如果有“自我之體”,開宗立派,那就是大師級。

章法的出奇佈置,只是形式上的創新。

二,對立統一。對立就是變,不雷同:起行收不雷同,筆畫不雷同,同字造型不雷同,通篇無筆畫造型重複單字造型重複。對立即對比,如:提按、方圓、直曲、粗細、枯潤、大小、折轉、頓挫、快慢、迎讓、疏密、斂放、動靜、向背、靈拙等等。

統一就是和諧,字法、章法成為一個整體。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犬牙交錯,收放虛實,張馳有度。每一個字,與其上下左右的字融為一體,不打架,不孤島,不重複,互為呼應,成為一個錯綜迷離的風格整體。

統一還包括:一氣貫之。即行氣是一氣呵成,即使是氣息有起起落落,但不氣息零碎。

三,君臣佐使。有主有次。單字內有主筆次筆,通篇內有起承轉合,有主字次字,有高潮。不節奏單調,不會處處主力結果平均用力,處處不得力。

四,構於宏觀,臻於精微。宏觀有好架構,下筆有精微。即使是單字、單筆畫,放大數倍,還是耐看。

五,乾淨抱勁。乾淨的反面是不乾淨,有過度的牽絲,過度的直或曲,過度的枯筆或墨豬🐷,或者筆畫破字來接下一個字,都影響乾淨。

抱勁指精氣神內斂,形成蓄力蓄能待釋之勢,未抱勁則造成宣洩的精氣神盡喪。

六,技法之上,必有“道”。道即自我、自然、自由。



urna風之度0


如何寫好書法作品?有何規律:厚積薄發的結果。我是52赫茲,不請自來,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我們想寫好一幅書法作品,首先要了解什麼樣的作品算好作品,我們先面從“什麼作品算是好作品”,“如何創作出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兩方面進行探討。”

什麼樣的作品算一幅好作品

一幅好的作品首先是要有意趣,有得品,忌千篇一律,講趣味,求厚重。

書法是藝術,也可以說成是一種語言,學書法是必學古人的,毛筆是古人的東西,我們首先做的是傳承,好比是學習語言時我們學習如何發音,得先學會用舌頭,那麼毛筆就是舌頭,玩轉筆法就是用好舌頭,所以毫無疑問,學習古人法帖是書法的唯一正路,熟練掌握各種筆法後,方可嘗試“說話”,“演講”,甚至“唱歌”。

那麼就是說,一幅好的作品也一定是有來源的,打眼上去,要說得出取法之處,有哪些傳承,又做了哪些創新,當然,這對欣賞者也有一定的功力要求。

其次,好的書法作品一定是整體和諧,注重細節,厚積薄發。

怎麼運用好這幾點寫好一幅好作品

  • 首先要在整體上講究,就是所謂章法。一幅好的作品,首先必須是要經過反覆雕琢反覆創作的,絕對不可能會一次成功,要做到首尾呼應,排版得當,還要努力追求枯潤相宜,勻適養眼,
    書法的境界追求厚重,而不應一味地追求美妍。
  • 其次要在細節上下足功夫。這裡分別講一下:第一是線條質量,不管哪種書體,中鋒行筆是基礎(側鋒只是快速書寫時連帶出的效果),謂中鋒取勢,側鋒取妍;第二要關注點畫,每個點畫都應做到一畫三過,起、行、收,每個筆劃都應有此三點,要讓字有品頭;第三是注意字間的排佈擺動,千萬忌諱千篇一律,講書法搞成“印刷體”,毫無美感,書法在於“變”,有變不致俗,無垂不縮,無往不收。
  • 最深需要下的是字外功夫。書法作品是書者性格、修養、經歷的紙上表現,書法不應像茶越喝越淡,而應像酒,越品越醇。好的書法作品要體現出層次感,努力做到一幅作品看上去,掃眼似小酌,定睛為微醺,細品已酣暢。

做到這三點,相信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就已經形成差不多了,書法真的像一門語言,需要一步一腳印地求索,從古代法帖學起,汲取筆法,開拓視野,最後為己所用,嘗試創作。

初次創作不宜進行大篇幅創作,可以先從楹聯開始,因為楹聯相對來說字數少,章法較簡單,變化也相對較少,易於成型,之後可逐步放開,大膽創作,創作巨大篇幅作品時可先在小篇幅宣紙上寫草,雕琢成型後轉到巨幅上創作,還要積極接受批評指點,多交流,慢慢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


有點字兒


寫好一幅作品主要從①整體佈局②字的結體③點畫法度④用墨虛實等上面多下功夫。

來兩幅供參考





時閒墨飄坊


規範生動、韻味雋永、精神飽滿、見古見我。

規範或生動,有些矛盾,一般規範就可能會古板,能夠規範中見生動,必定技法嫻熟,技法熟,用筆掌握得宜,心無遲滯無礙,線條自然暢達生動。這樣的作品就比較好,有功夫。

韻味雋永,作品有韻味格調,或者說品味,神采,意境等,同時,耐琢磨,越看越喜歡。越能夠發現有內涵。有一些作品就缺乏那種耐看的感覺,讀之越久,味同嚼蠟。所以那些經典作品,往往歷經千百年,仍然能夠讓我們歎為觀止。

精神飽滿,是說的字的精氣神,端正大方,不做作,沒有那種萎靡不振的感覺,讓人看了會感覺心情舒暢。越看越喜歡,彷彿我的去勝地旅遊那樣有一種別樣的感覺。比如草書那種大氣磅礴和如毛主席的書法那樣“北國風光,千里冰封。”

見古見我。見古就是走作品有源有法度,有繼承和傳承,能夠見經典書法的影子。在此基礎上我們有可以在作品中見到有書法家自己的見解和審美理想,情感意趣。

好的書法基本上符合這樣幾點。書法本身就是繼承和創新,繼承的過程中不斷彷彿自己,融會貫通,化古為我。同時融入現代的審美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