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重大疾病保险,值不值得买?

乖乖应该听社会的话


重疾险还是非常值得买的。

咱们分2方面来探讨:1、配置重疾险有哪些好处?2、中青年如何配置重疾险。

♦配置重疾险有哪些好处?

重疾险的保险金是给付赔偿的,也就是确诊了某种重大疾病、或者达到某种疾病状态、实施了某项手术,就能够获得当初约定的保险金数额。

当初约定了,保险金额是30万就理赔30万,是40万就理赔40万,是50万就理赔50万……理赔的金额,完全不受疾病具体需要多少钱治疗这个因素所约束。

所以,如果当初配置保险时买定的保险金额越高,扣除治疗所需要的医药费,能剩下的可自行支配的资金就越多。这些剩下可支配的资金,可以用来弥补自己住院期间孩子、老人的抚养赡养费用;可以用来偿还房贷、车贷;可以用来支付自己康复期间的治疗花销等等。

综上所述,获得重疾险理赔金有这些用途:①支付重大疾病治疗费用;②支付治疗康复期间花销;③弥补治疗期间无工作能力的收入开支;④孩子、老人的抚养赡养费用;⑤偿还车贷、房贷等。

♦中青年如何配置重疾险

重疾险既然有这么多好处,那么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中青年怎么配置好重疾险呢?

按这个步骤来配置:确定保额→确定保障时间和重疾赔付次数

1、确定保额

我们在上面看到了保额高的好处,相反如果保额不高,那么一方面可能无法覆盖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另一方面,就更别谈什么弥补收入损失之类的福利了。

所以重疾险的保额要买购,才能达到它最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重疾险保额比较推荐50万元及以上。对于一些高净值用户,重疾险保额还可以考虑更高,甚至做到100万以上。

2、确定保障时间和重疾的赔付次数

这两个内容都与投保的时候,咱们考虑的保费开支有关系。

如果保费开支充裕,那么就可以选择保障终身的,能够进行重疾多次赔付的险种。

如果保费开支拮据,那么可以考虑定期重疾险,或者选择重疾仅能赔付一次的险种。

买保险各家有各家的情况,每个人有不同的关注点。经验可以借鉴,运用时却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是小帮保的建议,更多保险知识可【点击右上角】关注小帮保进行了解。有保险问题欢迎随时留言或私信~


小帮保险


重大疾病保险,值不值得买?

答案是肯定的,重疾险非常值得买。

为什么呢?

一、用数据说话

其实,重大疾病中高发的就是恶性肿瘤。下图是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数据(18年发布的是14年的数据)。平均每7分钟有1人、每天超1万人被确诊恶性肿瘤,多么可怕的高发率。



全国癌症发病疾病占比前三是肺癌(占比20.6%)、胃癌(占比10.8%)、肠癌(占比9.7),女性占比前三的是乳腺癌、肺癌、肠癌,男性高占比前三的是肺癌、胃癌、肝癌;

各个年龄段都有罹患恶性肿瘤的可能,0~14岁发病人数占比1%,15~44岁发病人数占比10%,45~59岁发病人数占比28%,60~79岁发病人数占比最高,达到了49%,80岁以上占比12%;

20~50岁女性癌症发病率略高于男性,5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数据,真是触目惊心,这组数据还只是恶性肿瘤一种疾病的数据。我身边的例子,我父亲就是得了肺癌,目前还在治疗中。

据卫生部统计,人的一生中罹患重大疾病的几率高达72.18%,可谓几率非常高,又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二、举例说明

A 先生和太太生活在三线城市,两个人都在国企任职高管,家庭税后年收入稳定在 50 万左右,其他福利待遇也非常不错。

孩子今年 5 岁,报了几个兴趣班;家里有两个老人,身体都一般;还有几十万的房贷要还。

家庭风险分析:虽然夫妻两人的工作十分稳定,但家庭责任也非常沉重,如果有人不幸罹患重大疾病或意外伤残或者意外身故,巨额的医疗费用和经济收入中断,可能会击垮整个家庭。

那如果罹患了重大疾病,需要住院治疗,钱从哪里来?我承担不起怎么办(因病致贫)?影响了我的工作,收入损失怎么办?能不能转移这个风险?有,重疾险是一种选择,但是需要提前购买重疾险,罹患重疾后是买不了的。

三、重疾险的作用

重疾险:防止家庭成员因为罹患重疾,造成巨额医疗费用,以及无法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

重大疾病保险简而言之就是以疾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疾病保险。即只要被保险人罹患保险条款中列出的某种疾病,无论是否发生医疗费用或发生多少费用,只要符合理赔条件,都可获得保险公司的定额补偿。

举例,如果A先生买了50万的重疾险,保障终身,三年后不幸被确诊为肺癌,符合理赔条件,那他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赔付50万的保险金。

A先生可以用这50万支付医疗费用、用于家庭生活支出、还房贷车贷、后期的康复费用等,都是可以的,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四、几点建议

1、重大疾病保险的主要作用并不是解决看病的医疗费用,而是弥补罹患重疾后的收入损失。

重疾险(解决罹患重疾后的收入损失):保障范围是重大疾病,如果出险,一次性给付赔偿金额以供被保险人弥补收入损失、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等。

罹患重疾后根本无法正常工作,治疗期长,这期间就没有了收入,但是相关支出并没有减少,而且是增加的,重疾险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此。

医疗险才是解决患病后的医疗费用,保障范围是疾病医疗和意外医疗,如果出险,会根据合同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所以购买健康险要买一个组合,重疾险和医疗险一起买。

2、买保险就是买保额,购买时一定设置足够的保额,如果保额太低,当风险来临时,那真是杯水车薪,也就失去了买保险的意义。

3、合理的保费规划,买重疾险是一个长期的费用支出,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费用支出的规划,防止后期出现断交,失去保障。

综上,可见重疾险是非常值得购买的,当罹患重疾时,可以得到经济补偿,用来治疗、弥补收入损失、康复费用等。

我是“光辉说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光辉说险


被动收入为主的高净值人群:没必要,不值得,他们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很强。买高端医疗险可以满足他们对高医疗水准和服务品质的要求,所以没必要;高保额的重疾的支出不小,就算该笔支出一定是规划来买保险的,换成其他保险产品,好处更多,所以不值得。

被动收入为主的中产:不那么必要,但还算值,重疾险的财务稳定作用可以一部分缓解中产焦虑。

主动收入为主的中产:很必要,也很值得。重疾险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补偿主动收入因病中断或终止的,所以必要;它能大大减少因病掉出中产圈层的概率,所以值。

主动收入为主的普通家庭:比较值得,但需选好产品,精打细算,否则万一错信了,花了冤枉钱,值也变成不值。

收入还比较低的奋斗者:一般的重疾产品就不那么必要,也不那么值了。因为他们最必要的是好好赚钱。且一般的重疾险,即使是定期型产品,对他们来说,保费可能还是稍贵,不那么值。但撇开重疾险不谈,这部分人自身抗风险能力太弱了,意外险和百万医疗险不那么贵,可以考虑买上。至于重疾方面的保障,先暂时靠短期消费型重疾险过渡吧。


金先生的险路指南


个人认为:必须买。

很多影响健康的因素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导致大病的概率越来越高。社保也好,商业保险也好,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目的都是转移健康风险。社保是自己用积攒的钱来解决医疗费用,商业保险是自己用少部分费用来解决社保无法解决的问题。

健康险中最重要的是重疾险,下面我以重疾险为例来说明。大家对是否要买重疾险可能是出于以下几个考虑:

一、买了重疾险如果不生重疾,那不是白买了?

保险产品一定是拿多数人的钱,补偿少数人,中间保险公司还要有盈利,保险公司只有盈利,才能生存,才能持续提供保险服务。

没有发生保险事故的人,表面上看来,它是“亏”的,因为保险费白出了;而发生保险事故的人,也就是不幸降临的人,表面是是“赚”的,但这样的“赚”你要吗?

二、很多人说保险骗人的,真生重疾了保险公司又找借口不赔了

任何保险都有保险条款,任何保险条款都经保监会审过,所以一定不存在故意骗人的可能。但为什么有时候保险公司会拒赔呢?因为即便是重疾险也不是保所有重疾的,只保保单上列出来的疾病,同时还有其它条款,如自杀是不保的。

只要是合同上列出来且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一定保,否则你一告一个准。

有人说,那合同条款我又看不出,那就真怪不得别人了,做为一个成年人,不看合同条款,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哦。

三、我有社保,又买重疾险会不会浪费呢?

社保是“保”不是“包”。有社保固然是好的,但社保只能提供一个最基本的保障,解决最基本的医疗问题,社保没有重疾提前给付功能,购买商业保险, 特别是重大疾病保险,所患病症一经确诊,保险公司都提前给付患者保障费用。

社保只是一个最基本的“保”而不是“包”,广覆盖低保障,只能保基本,不是包所有。

现在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觉得只有有钱人才买保险。其实不然,越是经济困难的家庭,对风险抵抗的能力就越差,就越应该购买保险。

认为自己没有闲钱购买保险,说明大家还没有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方式。我们不能让自己在风险降临时措手不及,使家庭陷入困境。认为自己事业有成,有能力承担健康风险,只能说明你目前的状态很好。但是,人生与事业一样有起有落。如果在遇到事业瓶颈的时候突然急需一大笔资金,那你还能轻易地拿出这笔钱吗?

现在,市场上的保险产品种类繁多,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保障计划:中低收入者可以先考虑购买意外保障和医疗保险;中等收入人群可以购买一些分红型综合保障及医疗产品;收入中上的群体可以在充分做好风险管理后,选择一些理财型产品。

四、正确认识保险

保险是一种商品,而商品必须“满足顾客需求”才能有市场,保险产品满足了顾客“转移风险”的需求。

而商品也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为卖家提供收益,卖家也要获利。所以有很多人想不明白,觉得买了保险但没有出险,就“亏本了”。而买了保险但出险的人,获赔了才觉得这保险“没白买”。事实上,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那就是买保险,买的是保障,没出事,那是幸运,我们应该祈祷——让我的保险白买吧!如果出事了,那也应该感到欣慰——毕竟买了保险能够有多一层保障。

保险产品保障被保险人在发生不幸事故时仍能拥有生活下去的基本条件,并能使人们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补偿。


懒呆先生


聊了很多期保险了,从大家的留言反馈看,大家对这个重疾险是很关注的。

不知道大伙发现没有,现在越来越多的重疾险都包含了一个叫轻症保障条款

,就是说啊,不光是重疾,那些要命的病,有一些比较轻的病,保险公司也赔,这的确是个比较实用的点。

所以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重疾险中的轻症保障

首先说说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推出了含有轻症保障的重疾险,我觉着这个东西就是跟着用户的需求走的。

第一个,大家现在对健康是越来越关注了,很多疾病它不等发展到重疾咱们就发现了,就去解决了,但是这种时候呢,我买了重疾险又赔不了,大伙心里当然不爽了。

第二个呢,就是香港那边人家挺早就推出了重疾设计多重保障这些事儿,挺吸引人的,这是为什么那么多朋友去香港买保险的原因之一,当然了,咱大陆这边的保险公司也得跟上,所以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都推出了含有轻症保障的重疾险。

那么买这种重疾险的时候,我觉得有三点大家需要注意一下。

第一个就是轻症保障的数量。

第二个就是赔付的次数和赔付的比例。

最后一个就看看有没有这个叫轻症豁免了。

说白了,就是我们得了一些轻症,不是很重的病,哎,得了这个病,保险公司赔咱钱而且以后的保费就不用再交了,当然了,肯定是这个轻症保障数量越多赔付比例越高赔付次数越多而且还有轻症豁免是最好的,但是保险公司不傻,你要是含的这些优势越多,保费肯定要适当的贵一些。所以咱买的时候,哎,还得真得挑一挑啊。

一般情况下,这个赔付次数都是1次到5次啊不等,赔付比例基本都是20%,大部分都含有这个轻症豁免条款,但是对于这个轻症的这个保障数量这一块,哎,这块大家要好好选一选。因为现在还没有对于这块的一个明确的规定,所以不同的保险公司推出的这个产品啊,差异化比较大,这个时候和选的时候,还是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挑一挑。

以上内容来源【小司淘保】的订阅号,欢迎关注!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欢迎转发,分享给您的朋友。

也欢迎大家关注今日头条头条号【小司淘保】!更多社保政策、防骗指南和手机应用尽在“小司淘保”


小司淘保


“”辛辛苦苦三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是一旦患了大病,会给一个普通家庭经济状况带来灾难性的压力。尽管我们的社保体系也在不断健全,但是有报销比例和保险额的限制。


首先,现在的重大疾病发生几率太高。

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再加上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习惯差,遗传等因素,重疾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现在一个人发生重疾的比例72.18%。
第二,治疗费高是重疾的一大特征。据专家统计,如果一个重疾只需要10万元现金,中国有85%的家庭拿不出,14%的家庭拿出会影响其他财务计划,能拿出的只占到1%。其实一旦发生重疾,涉及到的远不仅仅是治疗费用,还有后期的康复护理、安心养病的费用,还有因丧失工作能力后的收入损失,当然还有给家人造成的巨大的财务损失和精神损失等。



第三,重疾会对家庭成员带来影响。如果一家之主发生重疾,除了自己要受病魔的折磨,还需要额的医疗费用,又失去了收入来源,家里的房贷、负债该如何偿还?孩子以后的成长教育改如何承担?年老体弱的父母以后该如何赡养?一家老小的未来生活将如何继续?
所以,重疾险是为了防范家庭因为重疾而陷入金融风险。
第四,商业保险的重疾险属于储蓄给付型的,也就是说,一旦确诊就按保额来支付费用,至于自己怎么使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这样,刘可以先用商业保险给的费用先治疗,再到社保报销,何乐而不为。


闲聊一刻


重疾险现在各家公司在设计的时候,一般都会加上身故和年金转换的责任,所以这个本质上就是家庭资产合理规划的一部分,都是要考虑的!

至于说怎么配置,那就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了,有的人额度配置高,有的人额度配置低仅此而已,不存在高净值人群不需要,其他人群需要这一说!

针对普通家庭来说,这个就是合理存钱,储蓄的一个途径,然后让仅有的钱,有了杠杆作用,在风险面前会更踏实!

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就是对于未来一些不可控风险的未雨绸缪,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承诺自己一辈子,永远在顶峰,高高在上,一帆风顺!这个重疾配置,就是他最后一道防火墙,但是这类人群,额度一定要足够高!在事业上升阶段,就是锦上添花的一件事,所以要配置!如果感觉没意义,要么就是额度低,要么就是参考对象不对!


郜须家


本人买了好几份共几十万保额的重疾险了。

第一个是10万保额带身故责任的。

后面几个是主险是终身寿险,附加险是重疾险的太平洋人寿的金佑人生2017版,保额递增英式分红,保额每年增加约1.39%多。

还有返还型的防癌险,太平洋人寿的爱无忧,几十万保额,对癌症杠杆很高。

还给自己买了一个养老险。

为什么分开买?因为一次缴几万的保费对月光族来说压力比较大,分开缴就好的多。

本人认为,谁都不希望自己重疾出险,但是环境污染这么厉害,雾霾月月见,连夏天都有雾霾,自己的健康已经自己做不了主了!

自己家直系2代亲戚有得癌症和心脏病的,说明自己家族不是那种身体超级好的。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5,肺癌患者占世界的1\\4,环境污染超级厉害,谁也跑不了!

在自己年轻,身体好的时候买点重疾险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睡觉踏实。

买重疾险要买有身故责任的,就是有寿险功能的。虽然比较贵,杠杆不是很高,但是猝死,意外身故保险公司也赔保额。买重疾险不要图便宜(有的业务员说这种重疾险杠杆超级高),买那种纯重疾险,不带寿险功能,万一被保险人猝死(意外险好多不赔猝死的,注意)或者意外死亡,保险公司不赔保额,就把家人坑了,这种案例特别多。

看过一个保险公司2016年重疾险的理赔数据。那排名前几十个理赔案例里竟然有1\\5左右是被保险人意外身故理赔。其实在保险公司重疾险出险概率才万分之一左右,出险率很低的,为什么?因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买重疾险,所以出险率低。但是每个人意外出险的概率都差不多,经常出差跑远路的,遇到意外的概率肯定高。

太平洋人寿的金佑人生2017版重疾险一个特殊的优点是里面有好几款重疾理赔标准低,保额分红只是一个次要优点。这个重疾险的老版本金佑人生2014版在2016年卖了一个第一,说明广大百姓对其还是比较认可的。



我列举几个好表述的理赔标准供大家参考。

太平洋的金佑人生2017版重疾险里的一型糖尿病有相应的诊断证明,打胰岛素180天,就达到理赔标准了!而很多保险公司要求有因糖尿病引起的眼疾,安装心脏起搏器或切除一趾,才达到理赔标准。有的小保险公司甚至要求切除一手或一足才达到理赔标准。

太平洋的金佑人生2017版重疾险里的严重哮喘,要求是过去两年内曾发生哮喘持续状态,满足下面2项标准就达到理赔标准,平安要求是3项,新华要求是全部5项,你们说差多少?

太平洋的金佑人生2017版重疾险里的系统性硬化病(硬皮病),没有特殊疾病不保。很多保险公司的附加条款是:1.局限硬皮病;2.嗜酸细胞筋膜炎;3.CREST综合症,这3条不保。

还有还几条不好表述就不说了。很多客户不了解重疾险的理赔条款,发生重症去保险公司理赔才发现自己买的重疾险价格便宜,理赔标准不"便宜",人家买的别的保险公司赔了,自己的没赔,"大骂保险是骗人的"。保险公司理赔按合同走,理赔标准高,不达标肯定赔不了!甚至有的保险公司疾病条款里就有"暗坑",譬如某安的重疾险的轻症把几个轻度癌症拆分,轻症里没有不典型的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轻度脑中风,较小面积的三度烧伤。我的一个朋友孩子买他们的产品了,得了川崎病没赔,据说他们重症里没有。望广大同胞买保险的时候擦亮眼睛,仔细看条款,不要被"业务员"忽悠了!


理解宇宙万物与自身


两份重疾险,没有一点用处!

心脏支架两个,共花费八万,心脏介入术居然不是重疾,开胸搭桥才算!

谈一下瘫痪的条款,瘫痪180天还起不来才算重疾

什么确诊即赔,什么最高多少万,都是文字游戏

签合同的时候随便一签,听保险人说的天花乱坠。保险合同的条款,哪个百姓能看懂,都不是出事了,才翻出来,一看这不赔那不赔.....


蓉234566


一、

虽然人们得重疾的几率不大,但是如果真得了,自己抗不抗的住重大疾病的治疗康复费用?

二、

虽然我也觉得重疾险理赔条件苛刻,但这事还真不能怪保险公司。

上图中的25种重大疾病占据了重疾险理赔的95%以上,25种重疾的疾病定义、理赔条件由《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统一定义,而这份规范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只要是中国销售的成人重疾险,都包含这25种重疾。

三、

说起来有点无奈

目前世面上销售的保险产品已经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产品了。

没错,就像在古代,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骑马了,虽然以后会有汽车、飞机,但是很抱歉现在没有。


目前最好的保险保障组合 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

尽人事听天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