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从《呐喊》到《尤利西斯》,看两位文学大师如何殊途同归


从《呐喊》到《尤利西斯》,看两位文学大师如何殊途同归

前言: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由权威机构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里,他创作的《呐喊》高居榜首。而在二十世纪的英文小说创作中,乔伊斯的王者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创作的《尤利西斯》高居二十世纪英文小说100强的榜首。鲁迅和乔伊斯,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爱尔兰,但如果仔细分析起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其实殊途同归。

1.两人的“殊途”体现在思想表达的载体上

a.从内容载体上看,鲁乔两人的触角不同

鲁迅喜欢创作中短篇小说。在他作品的集大成者《呐喊》里,收录的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中短篇,比如《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

这些作品的主要内容我们也可以说是都有所了解。比如《阿Q正传》,在这部作品里,他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阿Q,阿Q他是一个绝对的悲剧人物,他没有一个固定的职业,没有固定的居所,没有媳妇,只有帮别人家打临工来维持生计,农忙时也会被雇为短暂的长工,而只有这时候他才可以住在别人的家里。这样的人自然社会地位就非常低下,

阿Q所在的那个时代还是封建时代,所以地位低下就很容易受人欺负。阿Q的生活是劳苦大众生活的浓缩,没有爱情和理想,因为生存都成问题。

其实,如果大家有留意,鲁迅作品里的主人公大多数都是既没有固定工作又没有幸福婚姻的帮佣。比如《故乡》里的闰土,比如《孔乙己》里面的孔乙己。他们似乎都是走在被社会淘汰边缘上的人,他们在人间苦苦求生。鲁迅最喜欢用这类人来做自己思想表达的载体,毕竟鲁迅说过自己看到的天很小,写帮佣最能写出真实感。

从《呐喊》到《尤利西斯》,看两位文学大师如何殊途同归

乔伊斯和鲁迅不同。乔伊斯最著名的作品想必大家也是有所耳闻。比如《尤利西斯》,比如《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再比如《都柏林人》。在《尤利西斯》这部作品里,其实讲的内容是非常简单的,就是男主人公斯蒂芬寻找精神之父的历程。他虽然有一个父亲,但是他自己曾经“意淫”过自己的母亲,所以在精神上对父亲感到抱歉,带着这种负担生活的他想要重新找到一个人父亲来救赎自己。在作品的结尾,作者乔伊斯也是让他如愿以偿了,他找到了精神上的父亲布卢姆,布卢姆找到了精神上的儿子,布卢姆的妻子的精神世界也在逐渐成熟。

《尤利西斯》里的斯蒂芬·德迪勒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斯蒂芬·迪达勒斯(不要惊讶,这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确实就是一样的),无论他们是不是同样的一个人,他们都是有着良好教育,不相信宗教,把艺术作为人生存在意义的同类人,而乔伊斯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鲁迅自己是一个公子哥,他作品中的人物是那种在生存边缘挣扎的“可怜人”。乔伊斯自己是一个艺术家,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自己是一脉相承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人在内容载体上的不同,一个向内求索,一个向外探寻。

b.从艺术手法上来看,两人各有所长

在鲁迅的作品里,他延续了传统小说创作的三要素。虽然鲁迅小说里的故事情节相对起其他作者的小说来说已经是比较稀薄了,但是依然是存在的。就拿《阿Q正传》来说,阿Q先是在有钱人家做帮工,面对欺负时他表现出来的喜剧性和调戏尼姑、进城遇到革命者所表现出来的戏剧性,都是带有传奇的情节色彩的。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倡导者,虽然他用白话文写作,但是在艺术表达上,还是带有很浓厚的传统性。

鲁迅艺术手法创作的传统性还在于他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费尽心机”。一部文学作品,大家都认为只有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了,这部作品才不会垮,鲁迅也是深感赞同,所以我们才会从鲁迅的作品里看到那么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也是用的传统的塑造手法,比如肖像刻画,神态描写等。除此之外,鲁迅的作品里随处可见景物描写,这是一种最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可方便主客视角转换,使得作品更形象和更具感染力。

从《呐喊》到《尤利西斯》,看两位文学大师如何殊途同归

乔伊斯大家都知道他是意识流大师,所以他作品中的主要表现手法也就是意识流。这种表达方式就和我国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法是完全不一样的。作者使用这种意识流的表达方式就会使得作品的情节得到最大程度的淡化,把读者的视线从情节转移到心理剖析上。意识流主要也是用深度的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就具有很大的震撼力,因为都是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所以就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2.两人的“同归”体现在思想表达的目的上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终究还是为思想情感服务的。乔伊斯的创作目的其实和鲁迅是殊途同归的,因为他们成长的社会背景有其相通性,他们所处的时代都很黑暗和动荡。新中国是1949年成立的,如果熟悉爱尔兰共和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爱尔兰共和国是在1949年被承认独立的。

鲁迅出生于1881年,离开我们的时候是1936年,他亲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所以才会创作出这么多的悲剧作品来唤醒沉睡中的大众。《呐喊》这部作品是鲁迅最成功的作品,在这部作品里,他塑造了孔乙己、阿Q、闰土等人物形象,目地就是揭露那个时代和传统礼教的残酷,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不要“愚从”,希望能够唤醒他们在不幸中抗争的勇气,因为无论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信仰还是社会制度,都是具有“吃人”性质的。

乔伊斯最为著名的两部作品是《尤利西斯》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表面上讲的是斯蒂芬的迷茫和自我寻找,但是实际上表达的却是一个民族的迷茫的自我寻找。《尤利西斯》所承载的意义就更沉重了。乔伊斯出生于1882年,离开的时间是1941年,他和鲁迅是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文学大师。乔伊斯那个时代的爱尔兰比我们国家更为不幸,是一个殖民地,所以深受殖民者的迫害。乔伊斯借《尤利西斯》这部作品想调整国民的民族抗争方式,不要把民族独立寄托在宗教信仰上,要踏实和英勇。

鲁迅被誉为中国的“民族魂”,这是因为他致力于用自己的文学作品来对抗时代和封建礼教的黑暗,批判了那么多的民族劣根性,目的就是要唤醒国民的“革命”意识,重建国民的信仰和品格,在他看来只有重建了信仰和品格,才会迎来新的希望,无论是对个人而言还是国家而言。乔伊斯也是一样的,无论是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里还是那部特别难懂的《尤利西斯》里,乔伊斯都表现出了对宗教信仰的抛弃,对民族战争里英勇斗争精神的崇敬,他也想用自己的作品来重塑国民的信仰和品格。

从《呐喊》到《尤利西斯》,看两位文学大师如何殊途同归

一部作品,无论写得如何好,真正要实现其“伟大”二字,核心还是在于其中蕴含的思想,乔伊斯和鲁迅就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性”思想,让两人成为了二十世纪里的文学大师,无愧于“伟大”二字。

很多人都说艺术是“无用”的。但是通过我们对鲁迅和乔伊斯两人作品的分析,就充分反驳了上面这个“无用”观点。人世间的“有用”作用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上,一方面是精神上。无论是鲁迅还是乔伊斯,他们都想用自己的文学创作达到国民思想变革的目的,他们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民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信仰,让国民能够获得思想上的新生,以此生活得更幸福。

很多人也说只有科技才能推动世界的发展。其实,艺术一样可以推动世界的发展。每一次“新思潮”都是一次革命,都是时代进步的标志。鲁迅和乔伊斯都是思想的先锋者,他们用自己的作品推动着时代的发展,而一百年后今天,也证明了他们的思想的“革命性”和“进步”价值。

乔伊斯和鲁迅作为文学大师,不仅为后来的创作者树立起了创作标杆,也启迪着后来的创作者,文学也是有用的,它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力量,一部好的作品,它其实也是有“实用”价值的,创作者们在创作中,除了要在“怎么写”上发力之外,“写什么”更是一门学问。

换句话说就是:一部作品最大的价值就是其影响力。作品的影响力更多是集中在思想上,没有思想的作品就算写得再美丽也是乏力的。当然,创作技巧也是必须的,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最大可能实现艺术创作的“完美”。

至于怎么写才能有影响力,大家可以在上面的作品分析中找到借鉴,虽然真正的获得还得自己在生活和创作中去领悟,因为写作没有标准,也不能同质化,但多看伟大的作品是提高领悟力的捷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