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反隐身雷达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巨额资金研制的五代机失去了价值?

冰雹蓝天


当然不是了,反隐身雷达的出现,虽然的确削弱了隐身战机的作战效能,但不至于让隐身战机失去作战价值。正如今天各种探测雷达非常先进、遍布各地,但非隐身战机还是极大规模服役一样,普通雷达没有让非隐身战机退出战场,反隐身雷达也不可能让隐身战机失去作战价值。

实际上,目前的反隐身雷达还存在不少不完美的地方,以大名鼎鼎的反隐身雷达——“米波”雷达为例,它的确能够在数百公里外发现F-22A隐身战斗机此类空中目标。不过,“米波”雷达的探测精度比较低,无法提供足够高的精度数据引导导弹发起攻击。所以,它目前基本只是作为一种预警雷达,用于提前探测预警隐身战斗机的入侵,剩下的拦截工作则由己方战斗机去完成。

隐身战机被反隐身雷达发现后,往往只是丧失了行动的隐蔽性,却不意味着马上会被拦截击落,它还是可以继续执行作战任务的。所以,现阶段曝光的反隐身雷达对隐身战机的威胁并不算太高,还需要假以时日,进行不断改进,反隐身雷达才能成为真正令隐身战机畏惧的杀手锏。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反隐身雷达解决所有技术难题,达到完美状态,隐身战机失去全部的隐身特性,那么隐身战机仍不会完全失去作战价值。

因为隐身战机并非只有“隐身”这个特异功能,它一共拥有四大技能,即所谓的“4S”,分别是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先进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去掉隐身能力,隐身战机还剩下3个“S”,仍具备很强的作战能力。

仅仅是拿出“先进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这一条来说,隐身战机采用最先进的航电系统,机载雷达、红外探测系统、光电系统、数据总线、数据链等设备、技术、系统的性能绝非非隐身战机可以相提并论的,异常强大的信息获取、融合、处理和分发能力,让隐身战机即使是完全失去隐身能力的庇护,它的作战能力仍然非常强悍,相当于一架小型预警机+高性能非隐身战机组合,在面对非隐身战机时,性能优势仍是非常明显的,足以令它占据上风。

所以,现阶段反隐身雷达的出现,并不能让隐身战机一夜过时,无论未来技术如何发展,隐身战机的存在、发展空间仍是相当大的,这也是很多国家追求研发、装备隐身战机的主要原因。


科罗廖夫


事情没这么简单,这几天都在传“我国反隐身雷达450公里外跟踪F22”,真相是什么?

这些年,我国在反隐身雷达方面发展十分迅猛,部分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以JY-26、JY-27、YLC-8B为代表的明星产品已多次展出。近日,有文章称,根据我国反隐身雷达方面的专家吴建旗的公开报告,我国某款战术防空反隐身雷达于2013年首次发现了F22,探测距离高达450公里。我们知道,一般地面防空雷达对常规战机目标(雷达反射面积,也就是RCS约3-5平米米)的探测距离在300-400公里;目前先进的X波段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一般会声称达到500-600公里。对于这些雷达来说,对F-22这种高隐身目标,其探测距离会缩短到1/4-1/2范围(根据不同角度)。早在2013年的时候,我国一款战术反隐身雷达,就达到了450公里的距离,是真的吗?

从现场截图看,报告内容里并未说明具体数字,而用的是“XX百公里”。一般来说,如果是几百公里,通常会用“X百公里”来指代,这里的“XX百公里”比较让人费解,也许是漏了一个小数点,也许是特有习惯。有人可能问,会不会是上千公里?这个应该不会,因为下面说明的很清楚,是“战术防空雷达”,而且是对高隐身目标探测。根据前面的一些消息,该雷达应该指的是JY-26雷达的自用版(体积更大、T/R单元数量更多,接近大一倍);笔者在航展上也询问了该雷达所的工作人员,他们并未否认是该款雷达的说法。

JY-26雷达(自用的比这大)

根据现场视频解说,该雷达对常规战机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为450公里,对弹道导弹类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600公里。由于外贸型号的该雷达体积上要比旁边的JY-27雷达小不少,而且波长也更短(JY-27是真正的米波雷达,JY-26是分米波),但说明中的探测距离却更大一些,对此疑问,笔者询问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JY-26的自用版体积要更大,另外这些雷达真正的数据是不会公开的,所标的一般是大家“公开认为”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是指的对常规目标的数据,对隐身飞机的数据并不会公开。所以,开头提到的有文章称该雷达对F22的探测距离达到了450公里,应该是一种误解,把对常规目标的探测能力当成了对F22的探测能力。当然,这种误解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流量。

根据报告里的说法,该雷达的自用版对F22的探测距离达到了“XX百公里”,这个X到底是多大呢?如果只是简单的瞬间发现,这个数据的波段范围还是比较大的。隐身飞机在不同的角度,RCS是不同的,最大的时候(比如侧面垂直方向)甚至可以达到1平方米以上;但在大部分时候,其RCS会降低到0.05-0.1平方米范围;在迎头方向(左右30)度,甚至会降低到0.01平方米以下。要达到持续跟踪的效果,排除最恶劣的迎头方向,考虑到持续跟踪距离要明显小于最大探测距离,所以,一款对常规目标最大探测距离在450公里的X波段雷达,对F-22这种高隐身目标的常态跟踪距离,大概在150公里以上。如果是类似JY-26这种有优势的分米波,大概会提高到200公里以上,最大探测距离会在250公里左右。这也是前面一般认为,那次对F22的探测距离大概在250公里左右的原因了。

相对来说,在笔者看来,真正使用米波段的JY-27雷达,对F-22的发现距离可能会更大一些。很多文章都在说米波雷达(相对于X波段)更有利于发现隐身目标,但是,到底能多有利于呢?发现距离能增加多少呢?资料显示,对于米波雷达来说,隐身飞机的一些角度的RCS可能会增大一个数量级(10倍)甚至更多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像F-22这种目标,其大部分角度的RCS可能会达到(类似于)接近1平方米的程度。如果JY-27对常规目标的发现距离达到了400-450公里,那么对F22的发现距离可以达到300-350公里,跟踪距离可以达到240-280公里范围。

最高的那个,就是JY-27

当然,这些数据也不是一定的,我们还要考虑更恶劣的情况,比如迎头方向、强电子干扰情况下,以及更宽松的情况,比如凝视模式下探测/跟踪距离的显著增加。不管怎么说,这都是2013年这样的过去的事了,在2013年的时候出现这种事是很令人开心的,但如果现在说是一种惊喜,就没必要了:一个是根据报告中说法,这是当时唯一一款发现的雷达;一个是目前我们已批量装备了隐身战机(歼20),反隐身雷达也已规模性的装备,能够发现/跟踪隐身飞机,应该当做一个正常事了;现在的进步,才是更大的。


晨曦谈兵


反隐身雷达的出现,五代机并没有失去价值。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反隐身雷达并非意味着能发现所有的隐身飞机,所谓的隐身飞机也并不是对所有的雷达都能隐身。

下面具体分析原因:

一、五代机的优势并不仅仅体现在隐身上。诚然,隐身性能是五代机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但五代机除了隐身之外,还有超音速巡航、先进的航电系统、优异的机动能力、先进的武器系统等这些技术指示。退一步讲,即使五代机在反隐身雷达面前失去隐身能力,其它的几项技术指标也不是四代机能够达到的,所以五代机的技术优势与四代机相比,依然较大。

上图为F-22

二、世界上第一种类型的隐身飞机F-117A退役,并非由于其隐身能力差。美国的F-117A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隐身飞机的先河,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该机从1989年投入实战,到2008年退出现役,服役近20年,出色地完成了美国入侵巴拿马、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的战斗任务,接受了实战的考验。该机雷达截面积RCS值只有0.001,隐身性能是非常好的。但正是为照顾其隐身性能,才减弱了其它方面的能力。另外就是,该机能完成的任务,利用F-15、F-16的组合都可以完成;还有一个原因,2005年的时候,F-22已经服役,它完全能取代F-117A,并且F-117A退役后,能节省更多的经费生产F-22。

上图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类型的隐身飞机F-117A


三、世界上并没有一种隐身飞机能实现长久的,毫无对手的隐身。我们知道,探测与反探测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一直推动着飞机器技术与雷达技术的交替向前发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一种隐身飞机,不可能长久的没有制衡它的雷达,这样的雷达迟早都会出现。不能因为害怕这样的雷达出现,而不研究、发展下一代的隐身飞机。
上图为地面雷达发现飞机目标示意图

四、未来信息化战争体系作战的特点,决定了即使反隐身雷达出现,五代机仍然会大有作为。体系作战区别于平台作战,也就是说,即使反隐身雷达出现了,在体系作战中,仍可以对其释放电磁干扰,使其致盲。在取得制电磁权的情况下,五代机、四代机,甚至三代机都可以大有作为。

上图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多维战场

另外就是,在专门的反隐身雷达出现之前,隐身飞机并不是完全看不到,利用普通的雷达,结合雷达组网技术,或者利用先进的预警机等,都是可以发现隐身飞机的。所以,反隐身雷达(比如,量子雷达)的出现,并不是什么特别新鲜和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它不足以改变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


上图为量子雷达工作原理示意图
上图为预警机发现隐身目标示意图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说,当反隐身雷达出现以后,花费巨额资金研制的五代机并没有失去价值。


止戈军是我


有意义的,现在的中国米波雷达虽然可以发现美国F22战斗机,但是从发现到最终击中F22还缺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就是火控制导环节。



大家都知道米波雷达精度差,即使经过数字化改造后,比原始二战米波好很多,精度从原来的XX公里升级到几公里,确实是一个很不不错的提升。


但是雷达波不能杀死F22,必须依靠导弹才能杀死,这个时候需要高精度的X波段雷达,但是隐身飞机主要针对这种波段设计,飞机很难被远距离发现。

X波段雷达,精度可以达到几十米,这使得导弹远距离命中成为可能


即使F22被米波雷达远距离发现了,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情,米波雷达频段太窄,旁瓣性能差,非常容易干扰,所以,对于预警F22的袭击有好处,但是要真是拿下F22来,还是真的很难,人家装备一个小小的干扰机,就可以使得米波雷达失效。


实际上来说,中国米波雷达的进展,仅仅是给隐身飞机提了个醒,并没有全部翻盘,实际上美国也在开发针对米波频段的隐身设计技术,号称可以全频段隐身。


大水


大家都知道米波可以和隐身飞机形成共振,大大增加回波能力值,从而发现隐身飞机,但是传统的米波雷达存在四个问题,导致其可靠性不是很高,也无法充当主力雷达使用。一是米波雷达难以实现目标的跟踪和识别。二是雷达的探测威力区不连续。。三是米波雷达无法使用,四是抗干扰能力差。

历史上出现过无数的隐身飞机杀手,但没有一次真正的有效,先进米波雷达也是如此,虽然吴剑旗先生的报告会上说了这种雷达监测到了F-22,但是那是在和平时代,在战时就完全不同了。特别是当隐身飞机置于作战体系进行体系攻防时,先进米波雷达的作用就要打个大问号了。所以说,我国这款先进米波雷达,也就是反隐身雷达的作用还是很有限,现在还没到讨论隐身飞机是否需要退场的时候。

但这个对我国来说是不成立的。因为我国目前发展的米波雷达已经是用大量数字化技术改造过的,使用了MIMO技术、数字波束成型技术、稀疏布阵等技术。这样的米波雷达已经不是传统的米波雷达了,被称为先进米波雷达。

我国的先进米波雷达已经可以在450公里外连续跟踪F22这样的目标了,这是我们2013年就干过的事情。换句话说我们已经把美国人花了巨大代价建立起的隐形技术优势有效对消了,美国人的隐形技术在我国的先进米波雷达面前已经被打回原形了。这意味着,我国的先进米波雷达多年前就早已成体系大量装备,并取得了实际验证。

如果说美国现在再拐过头来发展先进米波雷达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美国近些年看到我国米波雷达取得的技术成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2017年拨款10亿美元开展这方面研究,但是现在才开始搞,研制出来少说要花个七八年时间,美国在这方面的落后局面一时半会是改变不了啦。用不了七八年时间我国GDP都会超过美国,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等美国研制出来,黄瓜菜都凉了。

X波段雷达,精度可以达到几十米,这使得导弹远距离命中成为可能

即使F22被米波雷达远距离发现了,其实也不是多大的事情,米波雷达频段太窄,旁瓣性能差,非常容易干扰,所以,对于预警F22的袭击有好处,但是要真是拿下F22来,还是真的很难,人家装备一个小小的干扰机,就可以使得米波雷达失效。

实际上来说,中国米波雷达的进展,仅仅是给隐身飞机提了个醒,并没有全部翻盘,实际上美国也在开发针对米波频段的隐身设计技术,号称可以全频段隐身。








经常用了


最近爆出我国的反隐身雷达探测到F22的信息,是经央视报导,并正式采访总是吴剑旗。而且也有吴总师讲座时,谈及此事的照片。所以,吴总师的身份: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米波雷达总师、三十八所,可以确认是绝对真实的。吴总师在央视上的访谈、讲座的现场以及内容,也可以确认是绝对真实的。这个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含金量也是杠杠滴。跟可以定位跟踪F22的成绩是相匹配的。

简单的讲,这条消息是绝对可靠的。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在2013就可以对隐身战机进行有效探测,而今天已经是2019年了,肯定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步。

如此一来,美军的麻烦恐怕就大了。

美国在近20年一直在追求隐身,并在这样的思路下装备了F22、B2、F35。在这3款战机中,隐身效果最好,雷达反射截面最小的就是F22。我国可以准确定位F22,那发现B2和F35那就是更加容易的事。

而且F35还准备生产5000架,美军自己2500架,盟友2500架。F35是单发战机,体积巨大,机动能力一般。它所依仗的就是隐身能力。F35如果失去隐身能力,那就是1架歼10C。

美国这么多年,投资了那么多钱,耗费了那么多心血,研发了隐身战机,并准备买2500架,现在它突然不隐身了,最大的优势被剥夺了,这是不是要命?

像F22、F35这种战机,它的作战半径都很小,腿短。它想威慑中国,只能部署得很近,譬如日本、韩国。未来F35还可以坐航母来。但随着这个米波雷达的全面部署,它在日韩这一片,起飞就能被发现,已经不隐身了。

我先前发过文章,说咱们国家得装备很多歼20才能面对未来F35的威胁。美军及其盟友在未来可以拿出1000架F35堵到家门口。但现在有了这个米波雷达,歼11、歼10都可以上阵了,反正大家都不隐身。F35起飞,这边的米波雷达定位,然后歼11、歼10就可以保持静默接敌,再近点就可以发射导弹。

这个米波雷达的成功部署,不是发现F22航迹那么简单,它很可能导致美军先前20年的努力和未来20年的打算全泡汤。F22只有180架,B2也只有20架,而且都已经老化很严重,这两款飞机自己就已经半死不活,所以受的影响并不太大。

现在最麻烦的就是F35,好几个国家,开发了十几年,准备装备5000架统治全球,现在,突然发现不隐身了......怎么办?你可以不来中国附近,但中国要是把雷达出口了,怎么办?

美军的新一代轰炸机B21也张罗好多年了,走的隐身路线......

然后美军的麻烦还没完。

根据图片我们也能发现,中国这个米波雷达体积并不大,上舰是没问题。考虑到时间节点,上面说的2013年,大家再看看055大驱,为啥一次就造8艘?肯定是这个米波雷达效果非常好,并且可以安在005上,对军方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

如果这个反隐身米波雷达装上055?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说过一件事:美国海军其实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机好弹不行。

美国海军的战斗机,以及飞行员的素质没的说,肯定是天下第一。但最后发动打击的还得是飞机上搭载的导弹。你总不能拿飞机直接撞目标去吧。在反舰这块,美军是大黄蜂战斗机+鱼叉导弹。它这个鱼叉导弹太老了,性能跟中俄的新型反舰导弹没法比。

战斗机再好,也得靠导弹来临门一脚,才能绝杀。就算你掌握制空权,然后导弹发射,结果导弹落后,被拦下来,也是白扯。美军现在的鱼叉导弹,最开始得追溯到1977年。这些年虽然也在升级,但原始的设计并没有改。亚音速、射程也小。装备了这么多年,弹体老化也很严重。

最近,美国海军这是开窍了,已经开始装备新型的反舰导弹:LRASM。这款新导弹数据非常惊人,射程超过800公里。现在主流的反舰导弹射程也就是300公里。中国最好的也就能摸到500公里。但老美直接拿出来800-1000公里的反舰导弹,出手惊人。

但为了追求射程,这款导弹牺牲了速度,依然是一款亚音速导弹。飞的很慢。

除此之外,这款导弹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隐身!

你说老美现在闹心不?

米波反隐身雷达能发现F22、F31、B2、B21,也能发现LRASM导弹。

LRASM是亚音速导弹,飞的很慢。主要的依仗就是隐身。如果它失去隐身效果,被探测到,用歼15战斗机直接可以追过去,用机炮把它打下来。LRASM速度慢,空中机动能力也弱,如果055上装米波雷达,探测到它,拦截太容易了。现在的防空武器都是为拦截超音速目标设计的,打它一个亚音速的,玩一样。远中近的防空导弹、近防炮都可以拦它。甚至驱逐舰的主炮都可以搞一下,咱们国家驱逐舰的主炮是能打飞行器的。

LRASM不具备高速突防的能力,就算在1千米的距离上探测到,用近防炮拦截都来得及。

这个导弹的采购合同刚签完没几天......

F35+LRASM,是美国海军未来30年的主要作战模式。优势也就在于隐身。米波雷达上055,恐怕会让他们面临机飞弹打的尴尬处境。

追求隐身,不论是飞机还是导弹,在其他性能上都做了妥协。譬如速度、机动、体积。有隐身的加持,1架五代机可以打10架四代机,如果不隐身,那就是1:1。而一款隐身导弹如果不隐身了,那就大大的不如普通的超音速导弹了。

随着米波雷达的成熟,隐身飞行器的前景非常黯淡。


锐度何老师


1999年南联盟打下了F-117,第一次打破了隐身飞机不可战胜的神话,其防空系统并不先进。萨姆-3,名称“果阿”,早就淘汰的装备,谁也想不到,打下隐身飞机,居然拜它所赐。伊拉克也有这种装备,海湾战争根本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一正一反,两场仗,两种打法,结果截然不同。靠莽夫之勇打不了胜仗,既然能使用多么先进的装备,也看用在什么人的手里。如今美军坐拥最先进的隐身战斗机F-22,那一年虚晃一枪,声称有2架飞去韩国,中俄却同时发现有3架抵达,可见不只有装备技术,还看战术优势。反隐身雷达当然是必要的,没有技术手段做为支撑,打隐身飞机根本不具可能性,但怎么用好雷达和飞机,才有讨论意义。

体系是件宝。F-22开始被设计成单打独斗的隐身侠客,一朝暴露,总不能步F-117打下即全部退役的后尘,适才意识到体系作战的优势,仅靠一己之力什么仗也打不了。反隐身雷达建设也有一个体系问题,靠空天地海的装备体系支持,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敌军飞机远来,从起飞即被太空的眼睛锁定,中途在哪加油,有空中预警机看得甚是清楚。这样接力,到了反隐身雷达的探测距离内,即可从容不迫,将之锁定。

攻重于防。隐身飞机暴露了隐身信号,并没什么可怕,F-117复出于叙利亚,即为明证,关键在于怎么使用。能成功摆脱对手跟踪,或施放电子干扰,使其难以发挥作用,这个唤做软杀伤,软杀伤之后便是硬摧毁,直接来硬的,将其干掉。进攻的一方占据主动权,手段可以多样,以多手准备来应手多手防御,再强的防御,也抵不住进攻。当多种防御手段被各个击破以后,剩下来的就只有被动挨打。可见,隐身机被识破,只有进攻,再进攻,才具实战价值。


魂舞大漠


米波雷达为什么能够发现隐身飞机

米波指的是波长1-10的雷达波。现代雷达的发现方向朝着精细化,微波方向发展,因为微波精确度高。而四代机隐身就是针对微波,接缝,口盖等都做成锯齿状,而且非常精细,外面覆盖了吸波涂料。而米波波长长,对应的是整个飞机,吸波涂料无法吸收。所以米波雷达能够发现隐身飞机。继中国后,美国最近也研制成功了米波雷达。

米波雷达的发展

最初的米波雷达,就是八木天线,以前电视机用的天线就是米波雷达,有另一个名称鱼骨天线。但现在的米波天线就完全不同了,是一块平板,解决了数字化问题,也相控阵化了。体积相对以前已经缩小很多了。

米波雷达的缺陷

米波雷达这么好,为什么会被大多数国家放弃。原因就在于抗干挠能力差,尽管已经数字化了,14所做过试验,用商用小飞机吊挂一个干挠吊舱,就让雷达性能下降70%。

其他雷达

被动雷达阵,就是利用广播电视塔发射的无线电波,在隐身飞机的反射来确定位置。或者,一个雷达阵配套一个主动照射雷达,其他被动雷达接收反射的雷达波。特点就是占地多。精度不高,容易被假目标干挠。

引力波雷达

技术太先进,实机没有。

量子雷达

目前作用距离有限,无法起到预警作用。


龙骧虎贲九天游龙


本人关注这个反隐身雷达已经有2年了,2017年就买了本吴剑旗关于该雷达的著作《先进米波雷达》阅读完,写了好几篇文章,但这个装备当时还没有引起那么多的关注,现在重新给大家科普一下,下面是我的详细结论:

图1 吴剑旗报告会现场

一、吴剑旗的先进米波雷达先进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米波可以和隐身飞机形成共振,大大增加回波能力值,从而发现隐身飞机,但是传统的米波雷达存在四个问题,导致其可靠性不是很高,也无法充当主力雷达使用。这四个问题分别是。


一是米波雷达难以实现目标的跟踪和识别。

二是雷达的探测威力区不连续。

三是米波雷达无法测高

四是抗干扰能力差。

而在相控阵雷达技术出现后,吴剑旗发现了该技术和米波雷达结合的妙用,也就研发出了所谓的先进米波雷达,可以反隐身。解决这四个问题的方案可以归纳为四条:一是数字波形;二是自适应算法;三是部署地建模;四是频率管控;,在外场试验中,该雷达达到了预定效果,具体原理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购买《先进米波雷达》那本书去看。

图2 先进米波雷达一书

二、先进米波雷达为什么作用有限

历史上出现过无数的隐身飞机杀手,但没有一次真正的有效,先进米波雷达也是如此,虽然吴剑旗先生的报告会上说了这种雷达监测到了F-22,但是那是在和平时代,在战时就完全不同了。特别是当隐身飞机置于作战体系进行体系攻防时,先进米波雷达的作用就要打个大问号了。主要是因为先进米波雷达在体系作战中仍然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无法弥合作战单元和探测单元之间的鸿沟

即使先进米波雷达可以看到隐身飞机,引导己方飞机去作战时,如果这架飞机的机载雷达无法扫描到隐身飞机,战场仍然是一边倒的局面,同样也无法引导地空导弹作战,这就好比一个指挥官告诉你对手在哪里,但是你却看不到。

2、机动性差,无法上预警机

相同成本下米波雷达的面积超过传统雷达的80倍,这种雷达无法使用移动平台进行搭载,即使采用了先进的数字阵列雷达技术之后天线缩小不少,这种先进米波雷达撤收和展开时间也极长,一般不会小于1h,在战时非常容易第一时间被打掉。大型雷达也无法搭载在预警机之上,这导致在如果单纯只靠这种雷达作为预警网络主体即使可以发现隐身飞机,战役上也处于被动防御态势,结果只能是重复多次的贝卡谷地84:0。

图3 北卡谷地之战说明没有预警机有多可怕

3、抗干扰能力还是不够强。

先进米波雷达抗干扰性只是相对的,由于波长较长、波束较宽,这就决定了其频率捷变、波形变换等速度与常规雷达无法相比,因此对其截获干扰的难度远小于同样体制下波长更短的雷达,而且该雷达在解决抗干扰能力时使用了电磁频谱管控措施,限制一些相同波段的电子设备使用,但在实战中,敌人可不会听你的。

4、对部署地形的依赖程度过大

先进米波雷达在解决测高难度和威力区不连续时使用了部署地建模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把雷达部署周边的地形都测量一遍,得到精确的数字地理模型,让雷达的回波信号处理计算机对周边环境心中有数,这在雷达部署在几个选好的阵地时是没问题的,如果野战机动随便选阵地的话,效果就要大大降低了。

图4 先进米波雷达不能让隐身飞机退场

所以我说,我国这款先进米波雷达,也就是反隐身雷达的作用还是很有限,现在还没到讨论隐身飞机是否需要退场的时候。

实际上,吴剑旗在《先进米波雷达》那本书里讲,早在2013年,澳大利亚召开阿德莱德召开的国际雷达会议上,吴剑旗就作为雷达专家就先进米波雷达做了专题报告,世界上雷达专家们早就知道了,早不是什么秘密。

最后想说的是,吴剑旗公布的那段航迹看起来似乎很厉害,但你怎么知道人家的F-22当时没有带龙勃透镜?


虹摄库尔斯克


科技的蜕变所引发的症候,并不代表以往的努力就是无用功!

首先,反隐身雷达和五代机的研制都是依托尖端科研团队为基础来打造的。相比较而言,全世界又有几个国家拥有优秀的五代机技术,而所谓的反隐身雷达更不是地摊货随便就能捡到。拥有这两样技术,既要有完整的科研团队,又要有支撑起整个项目推进的资金链,这二者缺一不可。

其次,五代机会随着材料学的发展而推陈出新,而与之相对应的反隐身雷达也需要在探测领域不断拓展出新的未知来加以完善,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做铺垫。

最后,矛与盾的对决,既要考虑质的底蕴,又要考虑量的规模。五代机和反隐身雷达的对决的背后是国家间的博弈,国家领土大小不同,所需要的规模与底蕴也有所不同。但若要屹立于这个世界不被欺凌,就要不断的进行科技探索来强化自身攻防兼备的能力。

总之,想要打人就要学会挨打,反隐身雷达只是使得自己不惧怕五代机的威慑。而拥有五代机便能够在必要时候给予来犯之敌致命的打击。攻防兼备就如同两条腿走路,偏科发展,最终不但不能守护家园,反而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他人的嫁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