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歼20不上航母?

天地大同x


歼-20上舰有困难,但并非不能上航母

如果单纯上航母角度,歼-20的确要比歼-15这类的要困难的多,像辽宁号这种体格的中型滑跃起飞的航母基本上不可能搭载,但是并非不可能。从气动布局等方面来看,歼-20的登舰难度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重量限制。由于尽可能内部油箱和武器内置,五代机们空重普遍要比前代们高,歼-20在设计和制造上尽可能的采用轻量化,但其空重已经超过17吨,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7吨。而陆基战斗机进行舰载化处理,需要大幅度增加结构强度,需要气动上进行改动,这都需要增加起飞重量。美国海军根据其之前经验,得出过结论,需要增加大概12%~30%的空重。如此一来歼-20要进行上舰改动的话,空重要增加到20吨以上,最大起飞重量要超过40吨,这就对航母弹射器提出考验。

美国航母之前使用的C-13-2蒸汽弹射器最大起飞重量是34吨,福特级使用的电磁弹射器最大起飞重量是35吨。正式这一限制,让美国海军之前的A-12、F-22N和超级雄猫都是因为超重而取消。

这方面压力就来到马少将的电磁团队了,马少将团队这几年相当牛逼,就看能不能交出符合要求的作品。

二是气动改进。五代机在设计上都倾向于跨音速和超音速作战,大部分都加入了超音速巡航的标准,所以在气动布局设计上普遍倾向于超音速区域。但是航母舰载机起降时对于低速性能要求非常高,美国海军舰载机操作安全要求是,必须可以在海平面高度,300公里时速情况下,依旧可以进行1.5G机动动作方便调整,所以需要在气动方面进行大改。

即使是没有超音速巡航要求的F-35,其舰载型F-35C的机翼构型完全不同,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低速起降性能。而F-22当年为了上舰,推出的F-22N则是采用可变后掠翼的想法,以改善低速性能。

这方面歼-20设计上,采用边条+鸭翼的方式,在保证出色超音速机动性能基础上,低速性能也同样比较出色。但是同样进行修改的话难度也较大,具体怎么个改法,也需要仔细琢磨。

三是着舰仰角问题。三角翼飞机着陆仰角普遍比较大,在舰载机着陆这种本身下滑角非常大时,就容易导致飞机起降难度大幅度增加,着舰时仰角太大。阵风战斗机着舰时仰角就非常夸张,歼-20重量更大,而且采用远距鸭翼布局的话,着舰仰角恐怕更大,非常考验飞行员。美国海军一向非常讨厌无尾翼舰载机,这也是JSF计划中X-32输给X-35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合来讲,歼-20要进行上舰的话,难度要大很多。并且很多方面原因不是由歼-20可以决定的,需要看电磁弹射器水平,需要看目标航母的排水量和降落环境等。而且我国实际上才刚开始进行航母舰载机研究,直接上来爆改难度较大,目前歼-15可以满足基本需求,在这方面上积累经验,再进行下一步来确定海军下一代舰载机标准比较务实。


五岳掩赤城


歼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也是一款重型作战飞机,满足了空军对于未来五代机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国拥有航空母舰,海军对于五代机的需求也迫切起来,那么为什么海军不选择歼20上舰呢?

图为舰载歼20设想图。

要说歼20不上舰,就绕不过两个东西:鸭翼和体积。有人说带鸭翼的飞机不适合上舰,因为需要加强的地方更多,如果非要上舰,那么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强、增重,如此一来,飞机的性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另外,还有人说歼20的体积太大,由于机体过长导致航母不能更多的搭载舰载机,会满足了质量,影响了数量。

图中可见,歼20的翼展和长度还没有歼16大,歼16和歼15系出同门,长短宽度差不多,可见歼20上舰也不会影响载机数量。

其实,这两个说法都是有问题的。首先,歼20之前也有很多战斗机是带着鸭翼成为舰载机的,比如法国的阵风M战斗机和俄罗斯的苏33战斗机,以及我国的歼15战斗机,虽然他们都带有鸭翼,也为了上舰付出了重量代价,但是也足够证明鸭翼飞机是可以上舰的,甚至对于飞机的短距离起飞是有好处的,苏33和歼15就是为了短距离起飞才加上的鸭翼。

图为准备在航母甲板上降落的歼20舰载机。

至于说歼20体积太大,这更是无稽之谈,歼20的具体尺寸数据至今尚未公布,仅从其和歼16并排停放的画面就能看出,歼20是绝对比苏27系的飞机占据空间要小的,如果歼15这样的飞机上舰都不怕影响数量,那么歼20就更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了。如果采用鸭翼和机翼的折叠技术,那么歼20还能更加节约空间,在航母上摆放更多的飞机。

舰载机必须要侧重攻击能力,图为F35C型投掷精确制导炸弹。

但是海军也确实到现在都没有选择歼20,原因或许在于海军想要的并不是一个专注于制空作战的五代机,就和所有的航空母舰一样,我国海军对于航空母舰是有攻击要求的,航母必须具备强大的火力突击能力,而不仅仅是制空权争夺的作用,事实上,历史上所有的航母作战第一目标都是敌人的舰队,而非是敌人的飞机。

图为挂载4枚YJ91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隐身五代机舰载机设想图,攻击是舰载机的首要任务。

所以歼15也是需要挂载4枚YJ83反舰导弹的,而歼20即便是足够强大,也可以使用先进的制导武器,也还是不能满足攻击的要求,海军需要的重型五代机一定是一个非常强调航程、半径、挂载能力的飞机,要能够执行远程精确的攻击,可以对海面和陆地目标进行打击的飞机,那么这个飞机仿佛歼31更加适合,但是那是一个中型飞机。

图为军博航母模型上的歼20舰载机。

于是乎,海军很有可能选择在现在的歼31的基础上,放大一个重型的舰载机出来,作为自己的第五代重型舰载机,但是结果如何,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海事先锋


目前世界上能够研发出来五代机的国家有三个,分别是美国,中国,俄罗斯。而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发出来五代机的国家,目前美国研发了两款五代机。第一款是F22战机,第二款战机是F35战机,目前F35战机有三个版本,F35A陆基型、F35B垂直升降型、F35C舰载机型。歼20战机列装部队让中国成为了第二个列装五代机的国家,俄罗斯苏57最近才传出了大批量购买的消息。

目前美国的F35战机正在大批量的生产,有很多盟友购买,此外,美国还准备将自己国家的航母全部换成F35C舰载机。而我国航母目前装备的是歼15战机,与美国有着跨代的差距。自从我国的歼20问世以来,很多都期待歼20能够成为舰载机,那么歼20为什么不上航母呢?

第一个方面就是歼20体积比较大,装上航母的话,会占用很大的空间。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对于歼-20而言,其机长达21米,而美国航母上搭载的F/A-18机长17米,F-35C机长15.62米。如果歼20真的想上舰的话,那么必须是先要缩短自己的体积。

第二方面歼20的机翼如果改成折叠式的话,就要考虑机翼的材料,专用的材料的性质,比如防潮湿,折叠性能等问题。舰载机在制造时必须采用能够防盐雾侵袭,否则战机出海后可能短时间就将报废。

第三方面就是就是舰机适配性,我国的歼20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补强我国的空军力量,所以在飞机本身上,没有飞行弹射装置,歼20上舰需要舰载机在弹射和着舰阻拦时需要承受极强的作用力,如果要改进的话则是需要很大的麻烦。

总之,歼20想要成为舰载机需要对这几方面做出重大改进,因此上舰的困难度比较大。我们看看美国的的F22战机就知道,美国也没对F22战机进行改进,反而是被F35战机所取代了。我们在看看我国的歼31战机,歼31战机机长16.9米,并且歼-31的重量与美国的F-35战机差不多,二者的隐形能力也不相上下。最近,更是有消息称歼31装备的涡扇-19发动机已经研发成功了,换装涡扇-19发动机的歼31在机动性能也不会比美国F35战机差,歼31战机综合作战力与美国的F35一样、因此,我国的歼31战机适合上舰,就算不是歼31,我国也会再开发一款新型的舰载机。


王牌武器库


哎,看到这标题真的不是太想回答,很无力的感觉!难道提问者觉得起落架足够强壮J-20就能上舰了?或者说起落架强的飞机就能做舰载机了!

舰载机有几个必须的条件(由于特殊的使用环境和陆基起降的飞机完全不同!)

一、由于有弹射器瞬间的巨大作用力,还有飞机降落着舰的巨大作用力,舰载机的机身结构是要加强的,简单的说就是机身要更结实。

二、就是你说的起落架,也是一样由于要挂在弹射器的装置上,起落架也要加强!

三、由于航母空间有限,机翼要能折叠,减少占有的面积,好让航母能多带舰载机。

四、要有尾钩,舰载机降落的时候是加油油门降落的,得靠尾钩勾住阻拦索,把飞机拉停下来。没勾住还得复飞再来,这里面对机身的结构强度也有要求!

五、由于海上作战使用,机身的很多关键部位都要做防腐处理,海上盐分很足

六、为了提高飞机的升力,会加大机翼、边条翼或者增加鸭翼!

J-20要上舰,以上的都得必备,这一套下来,和重新设计一架战斗机基本没太大区别了!可以看到F/A-18F巨大的机翼和边条翼还有机翼的折叠处,尾钩和前起落架加强,两轮!F-35从左到右C,B,A,C型就是舰载型,明显看到机翼比A,B型的更大,起落架也加强了,两轮,机翼的折叠,尾钩!阵风M和J-15也是!舰载机由于特殊的使用环境和陆基的在结构上有巨大的差异,远比你想的复杂,目前能独立生产舰载机的国家就剩:美、中、俄、法了!(三哥的空军不要的光辉,现在在改舰载版的还在测试没定型)











中国人民很行1


歼20是满足空军要求而研发的一款高精尖端五代机,尺寸太大而且太重,最大起飞重量高达39吨,因此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航母舰载机的需求,如果强行进行改装,会需要加强结构,重量再次增加,就更不适合了。美国曾将想将空军的F111改装成F111B上航母,结果后来发现这个方案完全不可信,不但被淘汰 了,很耽误了海军舰载机的研发进度,之后的F-14雄猫4年就的服役可谓是相当的匆忙!

歼20实在太大太重了,虽然空中战力非强强,但是其设计之初就是完全按照空军的需求进行研发的,完全没有考虑海军的需要。如果要强行改装会很麻烦,歼20自身体积就比较大,占有大片的航母甲板。如果机翼要折叠,可能还会像F35C一样加大机翼,还要考虑折叠的材料强度需求,还有尾钩装置得加,降落时采用拦阻降落,整体的材料结构性能是不是要重新考虑等等,哪里是这么容易改进的。

第二就是歼20能适应海军的武器系统吗?这是一款空优战机,但是海军舰载机不但有加强巡逻警戒、护航等,还得挂载反舰导弹、对地攻击导弹等,这些导弹的重量都大大高于空空导弹,这些导弹尺寸适合歼20的内置弹仓尺寸吗?重量加大,内置弹仓的结构强度是否需要加大?

第三就是歼20太重了,最重达39吨的起飞重量,这本身就是一大硬伤。

第四歼20 降落的距离达800米所有,还得打开减速伞,一旦上了航母,这么重的战斗机长期在拦阻索降落,到时候恐怕拦阻索拉住他都有些困难;至少长期这么强度的降落,拦阻索抗疲劳破坏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呢?

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消息说,歼31基本确定为下一代舰载机了,但是歼31也有硬伤,就是他用的那个发动机太烂了,需要按照海军要求进行大改才行,否则上舰想都别想。


狼烟火燎


关于中国下一代舰载机究竟是选择歼20还是歼31,早就让广大军迷和网友操碎了心,有人说歼20上舰明显比歼31更有优势,能够帮助中国压制美国的F-35,也有人认为中型隐形舰载机是未来发展趋势,用数量换质量的做法不亏,歼31比歼20更有应用前景。总之,公说公有理,谁也不服谁。


歼20上舰想象图歼31上舰想象图

前段时间传出中国海军内部已经正式把歼31“扶正”,赋予其中国下一代舰载战斗机的“名分”,但这则新闻的迄今尚未经权威机构确认,可信度存疑。先不管歼20最终能否上舰,我们不烦来简单分析一下歼20上舰的优缺点。

歼31上舰测试CG图


优势:重型战斗机天生比中型舰载机拥有更多的燃油和挂载量,意味着更大的航程和挂弹量,这会使得歼20在面对米格29K、阵风等中型舰载机时拥有比较大的优势。

缺点:一方面,根据资料显示,歼20长21米,翼展13.88米,这个尺寸在重型机中并不“夸张”,远没有大家所认为的那样“笨重”,但相比中型机还是明显要长了很多(米格29K长为17.39米,翼展11.32米),这意味着即使经过折叠,歼20还是比米格29k占空间,所以歼20上舰的话整体舰载机数量要少于中型机。


歼15即使经过折叠还是“偏大”相比之下米格29K就显得“小巧”很多

另一方面,未来国产航母肯定是弹射型航母,虽然弹射起飞相比滑跃起飞对舰载机自重要求有所降低,但还是会有限制。譬如,一般认为电磁弹射最大值不应超过35吨,而根据资料歼20空重16.5吨,正常起飞重量31吨,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7吨,明显超过这个数值。因此,歼20要上舰必须要限制重量,这就对舰载型歼20的研制工作增加了难度。

歼20上舰测试CG图


现在还无法确定歼20能否上舰,一切还得由专家经过精密验证后才有结果。不过,不管是歼31还是歼20上舰,都值得我们高兴,因为这将是中国人自主研制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舰载机!为中国科研人员鼓掌!
中航工业宣传片中赫然出现歼20身影

歼20模型被放在国产航母模型上


兵者诡道也


歼20是我国最新研制装备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战斗机,也是被广大中国军迷们寄予厚望的国之重器。大家当然希望看到歼20能够多多益善,尽快大量进入我军的海空军航空兵部队服役。尤其是航母舰载机部队,作为全军精锐中的精锐,更加应该优先获得最强的战斗机,因此许多人都倾向于以歼20为基础发展一款第五代舰载机,这样就可以有效遏制主要假想敌F35舰载机的威胁。

只可惜直到目前为止歼20依然没有上航母的迹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到底是海军方面对歼20的性能不够满意呢?还是歼20存在难以克服的上舰障碍?

根据种种迹象表明,这两个理由其实都不成立。首先中国海军航空兵对于航程远、载弹量大的重型战斗机向来是青睐有加,现役的四代机绝大部分都是双大推重型机,比如苏30MKK2、歼11BH/BSH、歼15等等,像歼10这样的中型机仅仅象征性地列装了一个团。

如果我国的第五代舰载机同样是双大推重型机,海军当然是求之不得,一来技术比较成熟,二来作战能力也足够强大,可以快速形成有威慑的战斗力。如果连歼20的性能都不满意,还有什么机型能够入其法眼?难不成直接从四代机过渡到六代机?其次过去长期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那就是歼20的机体过于庞大,导致上舰比较困难。但是随着歼20和歼16同框官泄照片的曝光,这个说法不攻自破,因为歼20的尺寸并不比歼11系列更大。

既然歼11系列都可以上辽宁号航母,那么歼20就没有任何不行的理由,更不要说后续国产航母的满载吨位、甲板面积、机库容积都比辽宁号航母更大,搭载歼20更加游刃有余。实际上真正阻碍歼20上航母的因素:一是时间,二是需求。这个时间嘛,很好理解,由于我国航母研制建造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小步快跑的追赶阶段,先搞两艘跷跷板航母来练练手,以积累经验、培训人员为主,满足实战需求还在其次(也没人指望用跷跷板航母去跟人家的核动力弹射航母硬杠吧)。

既然如此我们总不可能专门为了两艘跷跷板航母去发展一款滑跃起飞型的歼20,这不是白白浪费资源吗?至少也要等到国产平板航母出来以后,再配套弹射起飞型的第五代舰载机,所以歼20上航母的时间还没到。至于需求方面,目前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问题,也就是海军对第五代舰载机各项性能的取舍平衡。是以追求最强战力为目标,延续重型舰载机的传统;还是以追求最佳性价比为目标,效仿美国海军的现成经验改为使用中型舰载机(也就是FC31的发展型)。

应该说这两个方案是各具优势、难以取舍,支持歼20上航母的观点认为我军跟主要假想敌相比,无论航母规模还是载机数量都有很大差距,只有配备重型舰载机才能以质补量;支持FC31上航母的观点则认为中型舰载机对航母空间的利用效率更高,有利于增加载机数量、提升任务弹性,而且FC31的生产商沈飞也有更为丰富的舰载机研制经验,与海军的合作也更加深入密切,有着近水楼台的便利。因此,我军第五代舰载机最终花落谁家还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


晨曦谈兵


歼20上不上舰,是国家战略意志决定的,跟起落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本文将一条一条反驳歼20上不了舰的谬论。

如果想搞一型人类有史以来最强舰载机,挑战美国全球海洋霸权,那么歼20不管有多贵,不管有多难产,都是必须要上舰的。强大的海歼20,不光是吊打美军超级大黄蜂,把F-35捏爆都不是事儿。如果只想搞不对抗不争霸的海军,歼31跟歼15上舰就足够了。

图一:歼20上舰没有任何技术障碍。

第一,起落架是是飞机的一个小部件。

起落架从来不是阻挡飞机上舰的决定性因素。嫌歼20起落架细的话,加粗就完事了。历史上从陆基战斗机改为舰载机的例子,多了去。先说美国吧,当年跟F-16竞争失败的YF-17,本来就是个纯种陆基战斗机。后来海军要了YF-17,改一改,加强机身结构,加强起落架,就成功地变成了F-18大黄蜂战斗机。

对美国来说,加强机身和起落架,技术上是比较简单的小意思。对苏俄来说,略难些,但也能克服。比如苏33就是从纯种陆基战斗机苏27的基础上改来的,只不过是改动的幅度比较大,拖的时间比较长。但并没有成为解决不了的问题。

图二:官方早都公布模型了,但是有些人睁着眼睛就是不信。

第二,歼20不能从辽宁舰上起飞的说法是胡扯。

参见厉兵哥以前的回答,用数据做过详细的推论,就算是现在没装涡扇15发动机的歼20,也能从辽宁舰上起飞,更不用说中国正在建造的,更大型的003和004这两艘航母。歼20不比歼15大多少,能装多少歼15,就能装多少歼20,根本不存在什么少装好多架的事儿。

图三:YF-17跟牙签一样细的起落架,也没有挡着它上舰。换个粗的就行了。

第三,歼20不能折叠机翼的说法也是胡扯。

总有人说,三角翼战斗机,和鸭翼战斗机折叠不了机翼,并经常拿阵风战机当例子。实际上这是对航空史一无所知。美军古老的F4D天光战斗机,机翼大得令人发指,该怎么叠就怎么叠,根本不受任何影响。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今天强大的中国,会掌握不了美帝上个世纪60年代的技术。


厉兵


我们先来通过一张图片直观的感受一下歼-20的实际大小:

不难看出,通过对五款战斗机的对比,歼-20的体型可以说是目前主流战斗机中最大的!那么是否就因此将其从成为舰载机的可能中排除出去呢?您接着看:

航母在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即一个可供以战斗机为主的飞机起降的移动机场或者平台。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飞机起降模式,使之具备机动能力;尤其是在核动力问世后,更大大增加了自持力。

但与此同时,航母相比陆地机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甲板空间有限、跑道距离有限、起降难度增加等。也是因此,航母对于舰载机的选择有很高的适配性!并非只要是战斗机就都可以充当舰载机。

我们以现有的航母辽宁舰和舰载机歼-15为例:辽宁舰的满载排水量为60900吨,严格意义上属于中型航母,这也就意味着它的整体尺寸和搭载空间远低于大型航母。所以,舰载机的选用一定要具备起飞距离短、占用空间少、自重小等特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歼-15舰载机的各项尺寸反而都要大于歼-20!歼-15舰载机全长22.28米、翼展15米且可折叠、自重17.5吨;歼-20战斗机全长20.3米、翼展12.88米、自重17吨!既然体积比歼-15小,歼-20为何没有被选作舰载机呢?

首先,歼-20的研发定位就是一款适用于陆基起飞的制空战斗机;如果在不经改装的情况下,根本不具备上舰的条件!比如它的三角翼加鸭翼的气动布局,就很难实现类似歼-15那样的机翼折叠。

其次,体积比歼-20更大的歼-15其实质是我海军航母舰载机的一型训练、过渡机型;因为在迫切需求下更容易被改造为舰载机,所以才会被采用。可以预见,未来的主力舰载机还会有另外的选择。

总体而言,歼-20之所以现阶段没有被用作舰载机,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1.其研发初衷是优先满足空军需要;2.体积相比除歼-15以外的舰载机还是过大;3.改装代价太高;4.保有数量太少;5.或已确定舰载机另有选择,比如歼-31.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这事现在是各种抓耳挠腮、火烧眉毛、上蹿下跳、惶惶不可终日的话题啊!

敢提出来,佩服题主的勇气。

目前来看,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舰载机,这是我们特别痛心的一件事。国产航母的光辉如日,这样就很难让人看到太阳上的黑子了。

诚然,辽宁号的正式入役打破了我国海军没有航空母舰的的窘境。但是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军舰载机呢!

目前我们的航母舰载机是歼-15

这已经代表了我们目前舰载机的最高水平。但是一定得清醒的认识到,歼-15实际上仅仅是十分初级的航母舰载机。

对于舰载机来说,当年我们是没有原型机的,而且舰载机相对复杂的设计结构和功能在我国是没有任何先例的。于是,在我们从乌克兰购买到一架没有完工的Su-33原型机T-10K-7(亦报道说是T-10K-3)后,进行逆向工程开始了我们自己的舰载机建造计划。

然而,机遇和我们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即便是Su-33都不是一架合格的舰载机,就更别提T-10K-7了。

Su-33作为俄罗斯上舰的现役战机实际上只生产了35架。第一架Su-33在1998年开始服役,从2017年后,所有的Su-33已经从苏联航母上撤下,全部被腿短的Mig-29k替代。

而我们自己生产的歼-15,生产了42架,已经先后出现过5次重大事故。造成4架歼-15完全报废。损失率已经超过10%。我们目前也没有继续谋求建造更多的歼-15战机。

其实这点中俄两国都在走一个正确的路线,退役掉重型舰载机。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Su-33或者歼-15这样的重型舰载机其实也已经不适合航母的使用了,航母上使用的舰载机都在往中型化和轻型化发展。不断的增加重型舰载机的数量是逆历史潮流的举动。

再说歼-20。

网传了很多歼-20上舰的消息。但我们目前要清醒的认识到,歼-20并不是一个合适与航母的机种。

航母上所载的舰载机往往要在执行对空任务之外还要实施大量的对海对地攻击任务。要不然航母周围的空域是有制空权了,但航母战斗群在安全稳妥的制空权下并不发起对地对海作战任务就是不作为了。

而从我们目前来看的歼-20来看,第一是重型战机(不符合潮流);第二是一个空优战机,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和武器适配性都还有不足。如果歼-20上舰那么就会成为一个制空之外毫无作为的战机。

这是小鹰级航母的第二艘“星座”号。从这个照片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当年的航母舰载机配置情况。W君来说一下:

在前部甲板上停放着的舰载机是F/A-18型战斗轰炸机。在尾部着落区域停放的是F-14截击机。甲板中前部分停放了S-3海贼反潜机,A-6攻击机和A-7攻击机,在舰桥后侧停放了3架E-2预警机,E-2预警机后边还有两家SH-60海直升机。

我们的新航母(1-3艘)其实在搭载和作战能力上仅仅接近于小鹰级航母,但搭载能力明显不足。

在美国当年的状况下,一艘航母用了7种类型的舰载机以完成航母所需要执行的所有任务。我们的歼-20如果上舰的话也就只能相当于F-14的地位完成一些制空权夺取的任务。那么剩下的任务空缺势必就需要其他型号的战机来填补。问题是——我们目前也没有!

在看现在的美国航母搭载情况:

这是CVN-76里根号航母。在其上方搭载的机种我们可以辨认只有三种,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E-2D预警机和SH-60海鹰直升机。问题是美国航母的任务并没有减少。制空、对地、对海等任务全部由单一的一种战机完成。

这就要求航母上配备一种任务适应性更强的多用途战机。显然歼-20并不是这种战机。

而且歼-20如果要做上舰,那么从结构上所需要的改变会很大,也不亚于再专门研制一种新型的通用战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