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拿到一百萬美元“年終獎“是什麼感覺?環繞屏背後小米的技術之路

拿到一百萬美元“年終獎“是什麼感覺?環繞屏背後小米的技術之路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雲鵬

摘下口罩,脫下白大褂,擦掉額頭上的汗水,韓高才從“永晝”的工廠車間中走出來,大口呼吸著空氣。距離踏入車間大門,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將近48個小時。

韓高才是小米環繞屏技術的架構負責人,也是團隊許多工程師中的一員。對他們來說,“下產線”是家常便飯,由於環繞屏技術的探索是完全沒有先例的,甚至每一個裝配步驟都要親身到工廠車間去研究、討論、打磨。

2018年8月,韓高才帶領團隊開始了環繞屏技術的攻堅戰,一年之後,2019年9月24日,雷軍向全世界介紹了小米的概念手機小米MIX Alpha,開創了全新的手機屏幕形態。

拿到一百萬美元“年終獎“是什麼感覺?環繞屏背後小米的技術之路

每個人都看到了環繞屏的驚豔,卻很少有人看到他們穿行於工廠車間中的身影。但今天,他們真正走到了臺前。1月10日,雷軍正式為環繞屏團隊頒發了百萬美金大獎,這也是2019小米年度技術大獎中最頂級的獎項。

拿到一百萬美元“年終獎“是什麼感覺?環繞屏背後小米的技術之路

一、一萬多名工程師的榮譽感

2020年1月10日,新的一年剛剛開始,小米首個百萬美金大獎正式揭曉,花落由韓高才帶領的環繞屏技術團隊,10名小米工程師將被共同授予價值百萬美元的獎勵。這一次,他們讓所有人看到了身為一名優秀技術工程師的榮譽和自豪。據瞭解,此次參與角逐的技術有百餘項之多。

小米集團副總裁、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說,此次百萬美金大獎的評選主要有三個標準,第一要有獨創性,第二要有領先性,第三要圍繞小米的“手機+AIoT”戰略。提到領先性時,他著重強調,這個領先性不只是體現在公司內、行業內、中國內,更要做到世界一流。環繞屏技術在這三方面均表現突出,也因此在百餘項優秀技術項目中脫穎而出。

崔寶秋著重提到,為了保證世界一流的領先性,在評選上,小米秉持著“寧缺毋濫”的態度,如果某個領域沒有足夠分量的技術項目,那寧可空缺也不會在評選標準上有任何妥協。

拿到一百萬美元“年終獎“是什麼感覺?環繞屏背後小米的技術之路

崔寶秋在回憶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和百萬美金大獎誕生之時說到,當時是2019年2月份,春節過後的第一天,雷軍與他深談了將近三個小時,關於為什麼要創辦集團技術委員會,他記憶最深刻的是三個關鍵詞:技術立業、標準化、工程師的成就感。

就是在那時,雷軍第一次提出了百萬美金大獎,並作為小米每年年度技術大獎中的最高獎項。他希望通過這個獎項,讓幕後的工程師英雄們站到臺前。用實打實的行動說話,而不是空講技術立業。

在雷軍眼裡,工程師不僅是研發人員,更包括設計師、測試人員、產品經理,他們都是小米的工程師。雷軍和崔寶秋都是工程師出身,他們深知工程師需要什麼,工程師的追求是什麼,以及如何打造一個優良的工程師文化。小米要在技術公司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必須要把握優秀的技術人才。

二、從“0”到“1”,七項業內首創

可以說,百萬美金大獎,既承載了小米對於人才的重視,也是技術立業的切實體現。而這樣的地位也讓奪得這一獎項的技術含金量十足。韓高才說,環繞屏包含了七項業內首創技術,同時申請了百餘項專利。

提及為什麼小米會想到環繞屏這樣一個形態,韓高才說,“我們想做世界第一屏佔比,我們要在未來等著你們。現在大部分廠商都在比拼正面屏佔比,但我們已經開啟了整機屏佔比的時代。”環繞屏,是面向未來的一種屏幕形態。

拿到一百萬美元“年終獎“是什麼感覺?環繞屏背後小米的技術之路

“不過我們並不是覺得它夠創新,足夠特別,就匆匆做了,我們通過大膽假設和小心求證,通過將近半年的詳細論證才確定了環繞屏項目可以推行下去。從一開始,我們就對每一個環節都嚴格論證,因為我們要做的是一個優秀的產品,而不是一件藝術品。”韓高才說到,“其實最興奮的時候,就是確定項目能幹下去的時候,而不是領獎的時候。”

“因為我們真的有機會去創造未來,去實現我們想做的事情了。”在採訪中,韓高才有一句話令記者印象深刻,“我們要有困難的方案,不要無方案的風險。”環繞屏技術一路走來遇到了許多阻礙,但團隊需要的不是批評家,而是流血流汗,投身於項目中的人。

通過環繞屏團隊的不懈奮鬥,他們突破了環繞屏的三大核心技術:屏幕貼合技術、天線解決方案和環繞屏交互設計方案,真正將環繞屏手機帶到了我們面前。

在屏幕貼合技術中,小米自主研發了固曲分層貼合技術,將屏幕拆分到目前屏幕所能拆分的最小單元,然後把各層分別按照設計好的曲面形態進行貼合,這樣可以大大緩解材料之間的“應力”難題。韓高才說,這項技術也是決定了環繞屏項目能否繼續存在的關鍵技術。

環繞屏的設計也大大降低了手機內部留給天線排布的空間,而5G時代,天線的數量大幅增加,而排布要求也更加嚴格。狹小空間內也極易產生天線之間的相互干擾。環繞屏團隊為了挑戰不可能,將業內1毫米的淨空水平再壓縮到0.8毫米,通過5G天線的隔離度設計和四天線動態切換的輔助,讓MIX Alpha具備了優異的5G性能。

環繞屏的交互設計是軟件層面的難題。環繞屏團隊為此構建了多個邏輯顯示設備,並利用數據融合算法和特殊場景下特殊事件的檢測進行屏幕智能識別,從而實現邏輯設備的動態切換和跨屏顯示交互,也藉此保證了環繞屏具有良好的用戶交互體驗。

正如韓高才所說,環繞屏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慢慢摸索。不僅是核心關鍵技術,就連一個工廠裝配所使用的機械手,他們都需要親自去挑選,去協助設計,因為環繞屏對機械手的要求非常苛刻。他說,“這真的不是花錢就可以買來的,而是需要我們深入到產線上,去仔細對比、挑選,與廠商共同討論研究才最終敲定的。”

韓高才回憶起研發過程中團隊的工作狀態時,不由得感慨大家的投入和韌勁。“大家在乎的是把這個東西真的做出來,每個人都自覺地把自己負責的東西做好,從來沒有強制過什麼。”他說,公司給了他們很大的自由度,也讓他們真的有機會可以實現自己的想法。也正因如此,每個人都心懷感激。

同時,每個人對於技術硬骨頭也是一種咬緊牙關不服輸的態度。韓高才說,MIX Alpha的背面屏幕分為兩部分,左側稍窄,右側稍寬,而窄側的屏幕貼合就受到材料“應力”影響而變得極其困難。“其實只要把窄邊加寬一點,就會簡單許多,但我們就是不想妥協,硬是花了將近三個月時間,把這塊骨頭啃了下來,我們就是要做到極致。”

拿到一百萬美元“年終獎“是什麼感覺?環繞屏背後小米的技術之路

“有時候在工廠車間,一但進去就沒有白天黑夜了。偶爾可能需要個黑板才會出來拿一下,一個問題不解決,就趴在產線上,直到解決為止。”講到這,他說要把獎金全部交給自己的妻子,“真的,我一年到頭都沒有怎麼陪家人。”

三、5G+AIoT時代技術創新和生態建設兩手抓

環繞屏團隊每一位工程師的辛勤付出小米都看在眼裡。而百萬美金大獎也以一種極其務實地方式給予這些幕後英雄們以肯定。

崔寶秋說,環繞屏只是一個開始,除了百萬美金大獎還會有更多的獎勵形式,讓每一個在小米工作的技術人才都有充足的成就感。

拿到一百萬美元“年終獎“是什麼感覺?環繞屏背後小米的技術之路

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同時也在技術公司的道路上不斷前行。雷軍說,在5G+AIoT時代,小米將在5年內投入500億在研發中。問及今年的技術投入時,崔寶秋說,今年100億的純技術研發投入應該是輕輕鬆鬆。

在2020年,這個5G、AI、IoT深度融合的一年裡,基礎5G技術、AR/VR技術、端上AI能力、大數據、雲計算、邊緣計算、移動端深度學習框架等領域都將是小米重點發力的方向。“除了技術創新,生態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崔寶秋提到。

小米大部分投入都會在技術研發創新上,但還有一部分會在生態建設上。崔寶秋說,小米非常看重“超級互聯網”,我們要做一個跨雲、邊、端一體的AI能力系統,我們打造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全面的、整體的智能服務系統。因此只講技術、平臺、操作系統是不夠的,生態是非常重要的。

IoT時代,小米提前佈局,走在了整個行業的前列,而當下,AI已經深入而迅速的融入了IoT行業。崔寶秋說,“2020年AI的春天將會很長,從IoT到AIoT,是一個質的變化,而這個變化主要在於三個方向。”

首先,在交互上,傳統的GUI(通過圖形、手勢來操作界面)將會演變為VUI(通過語音、視覺來操作界面),一種多模態的自然交互;其次是在AI能力上,獨立端側設備將會走向跨設備的協同;最後,簡單的設備互聯互通將會轉變為以人為中心的整體智能服務。

崔寶秋抬起自己的手腕說到,“你看,小米手錶就是一個微屏的小愛同學,手機是小屏,電腦是中屏,而電視是大屏。未來,小米將圍繞手機、圍繞各類智能設備的自然交互繼續發力,實現突破。”

在問及5G可能帶來的變化時,崔寶秋說,5G的高速率低延遲特性可以讓AI能力的實時端側觸達成為可能。而這也是實現多設備協同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結語:一家有“溫度”的技術公司

軟件、硬件、互聯網,是小米的鐵人三項,“手機+AIoT”是小米的核心戰略。不論是技術的研發還是生態的建設,小米都將用“真金白銀”的投入來實現他們技術立業的追求。5年500億,是小米的底氣,也是小米的信念。

“5G+AIoT”時代,技術迭代的速度將會繼續加快,關鍵技術的率先實現,是每一家廠商都在奮力爭奪的。

而當下,技術之爭就是人才之爭。雷軍說,小米將招募更多的優秀年輕人才,並且要面向全球。不論是此次百萬美金大獎的頒發,還是平時工作氛圍的建設,都體現著優秀人才在小米公司中的地位,體現著這家技術公司溫情的一面。小米給了工程師們天馬行空的膽量,也給了工程師們站到臺前,成就自我的機會。

韓高才曾說,在公司裡,大家都願意叫寶秋總一聲“寶秋叔”,就是因為他永遠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他的辦公室裡永遠充滿了激情,讓人感到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