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这个导弹兵王不简单!他编的教材在火箭军部队推广使用


这个导弹兵王不简单!他编的教材在火箭军部队推广使用

青春因奋进而精彩,梦想因拼搏而绽放。——杨著贤


寒风凛冽,脚步声碎。目光穿过山畔丛林,只见一名高大魁梧的士兵从树后飞身而出,将慌忙逃窜的“敌特”一举按在身下。


待硝烟散尽,记者认出了这名佩戴着“四道拐”军衔的老兵——火箭军某旅一级军士长杨著贤。“


杨班长老当益壮!”营长彭耿赞不绝口。近来,该营担负作战值班任务,野战化部署演练、阵地实装操作、地下密闭生存训练……杨著贤连轴转,忙得像个陀螺。


彭耿担心他上了年纪吃不消,他却斗志高昂。


“抓学习比谁都狠,打硬仗比谁都拼,犯起倔比谁都拧!”每每跟人说起杨著贤,彭耿眉梢上扬,一脸骄傲。


4次护送大国长剑飞天,5次斩获专业比武总擂主……这位年近50岁的导弹兵王,不仅艺高人胆大,还有点虎脾气。他发射专业、指挥管理样样精通,被火箭军评为“复合型指挥管理士官”,是公认的“兵专家”。


这个导弹兵王不简单!他编的教材在火箭军部队推广使用


当兵第3年,杨著贤所在的工程团改编为导弹旅,不少战友看到密密麻麻的三路图,心里直打退堂鼓。他却喜出望外:“我杨著贤一没高学历、二没技术底子,如今竟也可成为导弹操作手,真是天赐良机!”


转型之初,起步艰难。别人觉得缺乏教材、设备条件简陋,他却苦练模拟操作不亦乐乎;别人看书背题枯燥乏味,他却描着电路图能跑一整天……“


杨著贤稳得住!”时任旅装备部部长谭清泉对这个踏实奋进的小伙儿青睐有加,常常在各种场合出题“刁难”他,杨著贤总能不负所望对答如流,专业技术也越练越扎实。


这个导弹兵王不简单!他编的教材在火箭军部队推广使用

1999年,他研制的“某型导弹发射原理操作演示系统”,获所在基地优秀“三小”项目科技成果一等奖。岁月流逝,皱纹爬上额头,鬓角添了白丝,杨著贤打起仗来却更拼了。


那年,杨著贤所在营担负某阵地实战化整治试点任务。单位缺经验、缺技术,这是一个艰巨挑战。杨著贤主动请缨。


每天下阵地、测管路、看图纸,废寝忘食研究阵地电缆桥架设方案,铆在一线切割、铺设、安装……他在阵地一待就是2个月,手套磨坏了好几副,口罩戴脏了几十个,最终带领人员提前完成装备安装调试任务,该阵地更被火箭军评为红旗阵地。


生性沉稳的杨著贤,不但打仗拼,在专家权威面前也勇于发声、敢于创新。


“指示灯异常!”一次实装操作,特情突发。经过认真检查和研究论证,他认定问题出在操作流程上,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当时的旅高工董黎明。董黎明鼓励他深挖问题根源、优化操作流程。


在技术室支持下,杨著贤反复试验,对等效器操作流程进行修改完善,整理出近10万字的《等效器检查地面设备流程与方法》,获得火箭军专家认可,作为专业教材在火箭军部队推广使用。


那年9月,该旅奉命远赴大漠戈壁执行实弹发射任务,多项技战术创新成果将经受近似实战检验,这对担任测控组组长的杨著贤来讲,是个不小考验。


“现象观察不留盲区、数据判读不留疑点、参数比对不留错情。”杨著贤立起三条“硬杠杠”。


几百台件的设备和电缆,他一台一台过,一根一根查,连一颗螺丝钉都不放过,带领班组创下从装备就位到调试完毕用时最短纪录,确保大国长剑成功飞天。


这个导弹兵王不简单!他编的教材在火箭军部队推广使用


“军人当奋进,爱拼才会赢。”这是杨著贤的座右铭。军旅奋战29年,他4次荣立三等功,获评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三等奖,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火箭军专业技术士官尖子人才一级库,被聘为火箭军“军事训练考官”。


今年获“火箭军好班长标兵”表彰后,载誉归来的他又一头扎进了作战阵地。


他说,只要穿着军装,就要一直拼下去。



作者:辛培虎、童培、张督都
摄影:李志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