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法制週報》:抓住“三個一”構建大調解格局

法制週報·新湖南記者 曾雨田 通訊員 曾妍 常研

作為湖南首家訴訟與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改革試點單位、湖南唯一一家全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示範法院,長沙市嶽麓區法院積極探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推動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合力。

2012年至今,嶽麓區法院訴前分流調解各類糾紛17504件,調解成功8722件,佔全院民商事收案平均總數的23.41%;訴中委託調解5013件,調解成功3011件,調解總標的上億元;調解協議司法確認665件;平均調解時間僅為20天。因成績突出,嶽麓區法院法官先後在全國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工作推進會、全國法院繼承和發展“楓橋經驗”研討會等會議上作典型經驗發言,改革經驗入選《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

一天接待多撥當事人

2020年1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嶽麓區法院訴調對接中心。

“借錢時說得好好的,但一直拖到現在還不還,拖得我的信用卡和貸款都逾期了!”

“不是我不還,是資金一時沒週轉過來。”

“……”

特邀調解員劉玉萍一手持卷、一手握筆,正就一起民間借貸案件進行訴中調解。書記員夏小云、周娜則在緊張整卷。

夏小云笑稱自己是“整卷少女”:“最多的時候,我們這裡一天要接待十幾撥當事人。”

1小時後,一份調解協議出爐。

“僅2019年,訴調對接中心就接受訴前、訴中調解8223件,調解成功3103件,成功率達44.46%。”談起多元解紛工作,專職調解員楊琴說。

機制創新抓住 “三個一”

從無到有,從探索推進到全面鋪開,嶽麓區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抓住了“三個一”,構建起“大調解”機制。

搭建一個大平臺。 “我們非常重視訴調對接平臺的搭建,並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與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深度融合。”嶽麓區法院立案庭庭長周建介紹,訴調對接中心配備了2名專職法官和助理,12名特邀調解員及區聯合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常駐中心,訴訟服務中心則設置了導訴臺和律師免費諮詢窗口。

記者翻開特邀調解員花名冊發現,嶽麓區法院共有82位特邀調解員,多為轄區“兩代表一委員”、專家學者、人民調解員、退休法官等。除此以外,還有22家各類人民調解組織組成的特邀調解組織。

在這些花名冊中,一本厚厚的特邀調解律師名冊引人注目。自2012年嘗試邀請律師參與多元解紛工作到2019年“長沙市律協律師調解中心駐嶽麓區法院調解工作室”揭牌,嶽麓區法院已吸納166名特邀調解律師形成律師調解隊伍,在訴調對接中心、訴訟服務中心、派出法庭,實現律師調解全覆蓋。

縱向到底請進來,橫向到邊走出去。嶽麓區法院還積極爭取黨委支持,並與市住建委等11家行政機關建立聯動協調和解機制;在轄區部分街道、社區設聯絡點,委派、委託、指導人民調解;依託基層網格化管理,將多元解紛工作與服務群眾工作有機結合,固定每月28日派遣中層以上幹部深入社區服務。

走出一條專業路 “原來,群眾來法院,一心想著打官司,對調解工作不理解、不認可。”周建說,作為湖南省第一個吃螃蟹的法院,嶽麓區法院多元解紛工作的開展曾一度遭遇質疑。

“將多元解紛工作向職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周建認為,打造多元解紛工作的各專業領域,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才能讓老百姓認同。

嶽麓區法院開始從專業領域遴選資深人士,組建家事、商事、保險、醫療、知識產權糾紛調解以及心理諮詢團隊。“涉保險糾紛專項多元銜接”“知識產權糾紛專項多元銜接”“家事糾紛專項多元銜接”“醫療糾紛專項調解室”“物業糾紛聯合調解室”等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織密一張過濾網。 2019年4月,嶽麓區法院出臺《關於進一步擴大民商事案件調解前置程序範圍的規定》,明確將消費者權益保護糾紛等11類案件納入訴前調解程序範圍。6月,又率先在全省出臺《民商事案件繁簡分流和調解速裁操作規程》,推動和規範法院民商事案件繁簡分流、調解、速裁等工作。

“我們把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和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成立領導小組,由院長任組長,積極創新工作舉措。”嶽麓區法院副院長諶曉宇介紹,早在數年前,嶽麓區法院就開始探索調解程序前置,逐步擴展訴前調解糾紛範圍。同時,不斷完善訴中委託調解機制,對適宜調解的案件進行委託調解,對不適宜調解的,根據糾紛性質和繁簡程度,實現繁簡分流。

此外,建立健全無爭議事實記載機制,嘗試探索商事調解組織有償調解,不斷規範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發揮基層首創精神,深入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我們一直在路上。”嶽麓區法院院長張帥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