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話劇《工業大道》留住廣州工業記憶

<table> 話劇《工業大道》留住廣州工業記憶

1月8日晚,由海珠區委宣傳部和海珠區文廣旅體局共同創作的話劇《工業大道》在海珠區小海燕劇場首演。

南方日報記者 符超軍 攝

/<table>

南方日報訊 (記者/傅鵬)“許多名牌在這裡製造,冰箱、籃球、球鞋、電飯煲……只要你想要的都能找到。”1月8日,由海珠區委宣傳部和區文廣旅體局共同創作的話劇《工業大道》在小海燕劇場首演,話劇裡爺孫三代人追求夢想的故事,勾起了觀眾對工業大道精神的集體共鳴。

“工業大道作為廣州工業歷史的一個重要記憶,也是海珠區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所在。”海珠區相關負責人說。1952年開始,海珠區作為廣州市重要的工業基地加以建設,廣州造紙廠、廣州重型機器廠、廣州造船廠等30多家大中型工業企業陸續崛起。往後數十年裡,5.5公里長的工業大道生產出了萬寶牌電冰箱、虎頭牌電池、五羊自行車等風靡全國的產品,也生產出廣州第一條萬噸巨輪、中國第一臺離心機、世界上第一件鈦制潛水服等代表當時最先進工業水平的產品。

《工業大道》導演李金澤表示,話劇從工業大道的變遷史取材,三代人從工程師到投身互聯網到追夢大灣區的經歷,正好折射了海珠區從廣州老工業區到新興產業新熱土的轉變。

“希望日後廣州能建設工業大道博物館。”沙園街廣重社區居民郭繼賢是廣州重型機器廠的退休職工,看完話劇後他感慨,工業大道的精神是創新實幹,在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今天,工業大道的精神依舊曆久彌新,應該被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