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三水制造如何从“中国先进”走向“全球先进”?

湾区竞合·三水七章①|三水制造如何从“中国先进”走向“全球先进”?

■开篇语

2020年,酝酿新动能,开启新想象。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核心成员之一,三水进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期,也走到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

新一年,新气象。今日起,南方+佛山频道陆续推出“湾区竞合·三水七章”系列报道(戳我进入专题)。通过纵向梳理,横向对标,从产业进阶、城市发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扶贫工作、文化发展、民生建设共七个维度,分析“城市三水”发展基础与经验,探寻“城市三水”发展新空间。敬请垂注!

本篇为第一章↓

2019年12月,三水(上海)招商推介会上,17个优质产业项目签约落子三水,计划总投资超过103亿元。至此,三水招商引资千亿行动计划提前一年圆满完成。

“三水+上海”,一场高端聚会展示了三水迈向全球的雄心壮志。当前,三水已打造出包括食品饮料、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及现代服务业在内的“6+1”主导产业。

一年来,三水布局广深港、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驻点招商、定向招商和专题招商,大力引进一批龙头项目、高端项目、精尖项目,在5G通信、先进装备制造、先进科创平台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在2019年全国工业百强区排名中,三水位居第12位。这意味着,三水制造已经步入“中国先进”的行列。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背景下,三水打造“珠江西岸千亿元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和“高质量发展新经济走廊”有了更高的期许:迈向全方位智造,迈向“全球先进”成为新的目标。

湾区竞合·三水七章①|三水制造如何从“中国先进”走向“全球先进”?

2019年,三水制造经历了什么?

2019年,三水制造业企业屡屡创造“先河”,业绩傲人。

2019年岁末,佛山市富利包装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FL-2800-5-S五层瓦楞纸板生产线”被认定为国家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此外,台一精工、盈捷精密、科立天源冶金等7家三水企业的装备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首台(套)装备。

在第五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恒力泰、普拉迪数控、德力泰、台一精工、葆德科技5家三水企业以工业母机及重大技术装备参展。其中,恒力泰HT36000陶瓷板智能成型成套装备开创了国产装备生产3米以上超大板砖的先河,打破了该类装备只能从国外引进的局面。

在2019年公布的第二批佛山市“专精特新”企业拟入库名单,48家佛山三水企业上榜,涵盖装备制造、陶瓷、新材料、机器人、电子信息等三水优势行业领域。

而在“2019年佛山企业100强”榜单中,三水共有4家企业入围榜单,分别为:佛山市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广东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和百威(佛山)啤酒有限公司。这4家企业是三水饮料食品、陶瓷建材、金属加工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上发挥牵引带动的重要作用,其发展动向代表着三水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陈玉虎表示,第二产业为三水经济发挥着“压舱石”和“发动机”的作用。

2019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2646.10亿元,增长8.3%,增加值584.00亿元,增长7.9%。其中,优势传统工业增加值279.15亿元,增长8.2%;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11.48亿元,增长11.0%;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6.92亿元,增长10.7%,均高于同期的规上工业增速(7.9%),显示三水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正在加速向高端发展。

三水制造争当“中国先进”的步伐与速度,吸引了国内外先进科创平台的注意。

2019年7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佛山分中心在三水工业园区正式揭牌,开启了高端制造业+3D打印的新路径。“我们正位于全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3D打印在乐平、在三水、在佛山大有用武之地。”在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佛山分中心的揭牌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表示。

2019年9月,中国国内首个IBM Garage物理空间在三水揭牌成立,同样看中了三水制造业雄厚的基础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此外,中科院南京移动宽带通信技术研发中心5G技术转移中心、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港湾青年创业创新基地也于去年先后落户三水。

更让人值得期待的是,为了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协同集聚,三水开辟出新的产业空间。在2019三水(上海)招商推介会上,三水向全国乃至全球企业推介四大产业载体空间——佛山高新区万亩核心园、三水新城科技创新园、北江科技创新园、聚龙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产业集群进阶发展,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速,科创平台纷纷落地,广阔产业载体虚位以待,2019年的三水制造,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转型变革。

湾区竞合·三水七章①|三水制造如何从“中国先进”走向“全球先进”?

新一轮发展竞逐,三水制造可以对标谁?

在长三角,与三水区比肩而行的,是常州市新北区。

2019年,新北区在全国工业百强区排行第11位,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3亿元,其中,“两特三新”产业以占规上工业26.4%的企业数量,贡献了43.1%的规上工业产值和45%的规上工业利润。显示了先进制造业的强劲带动作用。

在常州市新北区内,引来的“金凤凰”——光伏产业龙头天合光能于2019年5月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得了受理,其在常州建立的能源物联网产业基地,正在引领光伏智慧能源的发展。而其所在常州光伏产业园,已经成为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作为常州高新区的所在地,新北区“两特三新”的产业结构轮廓显现。光伏智慧能源、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两大特色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医药及医疗器械三大新兴产业。

“大树经济”,能释放更大产业集聚“磁场”,延伸出更具价值的产业链。2019年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十三届九次全议上,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着力打造千亿体量产业集群,培育百亿规模龙头企业。这意味着,三水产业结构,将面临着更深层次的优化。

湾区竞合·三水七章①|三水制造如何从“中国先进”走向“全球先进”?

视线回到佛山五区。

南海区正在通过挖掘扶持“隐形冠军”企业,组织优秀企业家、企业管理者进行跨国调研等等举措,引导企业家遍访全球对标先进,走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前台,成为产业发展的一线领航者。培育更多工业脊梁、大城企业家,是南海抢占“全球先进”最佳攻击点。

2019年公布的佛山20家“脊梁企业”、20位大城企业家榜单中,三水分别有2家企业、1名企业家入选。如何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培养出一批领军的企业家队伍,三水虽端倪初现但前路漫漫。

顺德区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打法亦具特点。美的收购库卡,碧桂园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通过与高校院所合作、收并购8家相关企业,跨界发展机器人谷,除了凸显了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外,更显示出了顺德制造在资本结构上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先进性。

2019年12月,三水与建设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佛山建行将为三水实体经济发展提供100亿元的融资授信,为金融活水注入激活企业发展开了好头。但如何造就出“三水信用”与“三水企业信用”在资本市场上“双赢”的生动局面,三水还需要进一步借鉴与探索。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渐渐步入深水区,产业结构、人才结构、资本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已经成为三水制造的新一轮发展课题。

三水制造迈向“全球先进”的三大机遇

如今,三水拥有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竞合的地缘机遇,有链接全球高端资源的通道机遇,有多个现代产业载体的空间机遇 。毋庸置疑,三水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窗口机遇期。

2019年佛山市提出打造“2+2+4”产业集群,即力争到2020年培育装备制造和泛家居2个超万亿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到2025年再培育2个超5000亿元、4个超3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三水提出,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总牵引,推动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三水区位、产业和载体优势,强化“湾区孵化、三水转化”,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集聚三水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湾区竞合·三水七章①|三水制造如何从“中国先进”走向“全球先进”?

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之源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佛山发展动力在“一环创新圈”,三水对接湾区创新的抓手是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经济走廊,以一流载体承接一流项目。

承接,便是“湾区孵化、三水转化”的要义,是三水打造高质量发展新经济走廊,迈向全球先进的路径。

当前,以佛高区万亩产业园、三水新城科技创新园、北江科技创新园、聚龙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四大产业载体为代表的产业空间,正是实现“三水转化”的重要抓手,更是打造先进产业链、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新动能。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认为,产业集群的升级,产业形态不重要,产业链的站位很重要。产业链站位的高低决定一个城市的高度、城市发展的质量。根据自身的实际,不一定要另起炉灶去追求高大上的新兴产业规划,而是立足原有的产业基础,对传统优势产业链进行拉长和延伸。

在广阔载体空间的基础上,在科创平台的赋能下,抓住实体经济之本,以先进的产业链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的要素交换,产业分工,是三水所能,也可能是三水未来经济发展的独特路径。

【记者】卢浩能

【策划|统筹】王伯乐

【作者】 卢浩能;王伯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