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李建成人品到底如何,看魏徵便知,他是個被刻意歪曲的治世之才

說起唐朝,大部分人認為唐朝的江山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世民的確為唐朝統一做了很卓越的貢獻,但是太子李建成真的一無是處嗎?在史書中,李建成被記錄成一位荒淫無度、妒忌英才的庸碌之輩。實際上,李建成確是一個治國之才,他有胸襟,有能力,也有方法和手段,不然李淵也不能如此看中他。今天我們就還原一下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

李建成人品到底如何,看魏徵便知,他是個被刻意歪曲的治世之才

李建成劇照

卓越的政治活動手段

李淵太原起兵時,有一個細節:李淵堅持要等到李建成來了之後才開始行動。這說明李建成在李源心裡有很重要的地位。那麼李建成為何沒在太原呢?原因是李淵秘密派李建成去河東一帶聯繫天下豪傑,正在為起事做準備。

“時皇太子在河東,獨有秦王侍側耳,仍命皇太子於河東潛結英俊,秦王於晉陽密招豪友”。


李建成人品到底如何,看魏徵便知,他是個被刻意歪曲的治世之才

李建成劇照

李淵把李建成派去河東是有深刻用意的:第一,李建成作為嫡長子,身份貴重,獨自出使河東代表李淵對他的認可;第二,隻身在外的李建成必定有能力獨攬一面,不然如此重任不會落到李建成身上。李建成不負眾望,“傾財賑施,卑身下士”,受到了當地各階層的歡迎,許多人慕名而來加入到李建成河東的隊伍中。

正因為李建成的出色活動,李淵在起事前一定要等李建成率軍前來,待李建成回到太原後,“高祖大喜,拜左領軍大都督,封隴西郡公”。

李建成人品到底如何,看魏徵便知,他是個被刻意歪曲的治世之才

李建成劇照

性情寬厚,“以人為本”的治國之才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派李建成和李世民攻取西河郡。當時的李建成就便顯出了卓越的領導才幹。首先,他制定了嚴明軍紀,規定“果菜以上,非賣不食”,若有人違背則軍法處置;其次,李建成與將士“等其甘苦,齊其休息”,與將士們同甘共苦。李建成此舉無外乎與其性格寬厚有關,能夠站在百姓和將士的立場去思考問題,而並非武力鎮壓解決,這是治國之大才的體現。

李建成人品到底如何,看魏徵便知,他是個被刻意歪曲的治世之才

李建成劇照

還有一件事能看出來李建成“以人為本”的治國之道。武德四年(621年),竇建德部下劉黑闥起兵造反。李淵派李世民前去鎮壓,但是因為施行“懸民處死”的高壓政策,導致民心不穩,反抗更加猛烈。隨後李淵又派李建成前去平亂,李建成採用魏徵之計,“悉解其囚俘,慰諭遣之”,施行寬大處理的仁政來安撫民心。果然“百姓欣悅”,李建成趁勢放掉俘虜,還讓他們奔走相告,棄甲歸田。結果李建成不戰而屈人之兵,劉黑闥最終被部下擒拿投降了李建成。

通過這兩個故事不難看出,李建成的性格寬厚,更適合廣施仁政的治國角色,這也是李淵毫不動搖地立他為太子的根本原因。

李建成人品到底如何,看魏徵便知,他是個被刻意歪曲的治世之才

李建成劇照

將帥之才

李建成有沒有將帥之才?也許相比李世民可能差一點,但是李建成也絕不是窩囊廢。武德元年(618年),李淵命“世子建成為撫寧大將軍、東討元帥,太宗為副,總兵七萬,徇地東都”。如果李建成在攻取長安這一路沒有建樹,屢吃敗仗,那麼李淵絕不會在如此重要的時期讓他做主帥,可見李建成的戰績並非在李世民之下。

李建成人品到底如何,看魏徵便知,他是個被刻意歪曲的治世之才

李建成劇照

李建成在被立為太子後,基本沒有建立軍功。這不是李建成的能力問題,而是他的身份限制。東宮太子,作用就是要協助皇帝處理朝政,而不是上前方殺敵,那是將軍乾的事兒,李建成是指揮,李世民是兵,這是李淵早就安排好的。

但李建成也曾在必要時領兵作戰。李世民打國內統一戰時,李建成多次帶兵抵禦突厥、安撫北境,穩定後方,為李世民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史書並未詳細記錄李建成所為,這是因為,作為權力爭奪的失敗者,李建成的功績被輕易地抹去了。

李建成人品到底如何,看魏徵便知,他是個被刻意歪曲的治世之才

李建成劇照

禮賢下士,人品端正

除了軍功被抹去,李建成的人品也被刻意曲解。史書言李建成“荒色嗜酒”、“寢狎亡賴,猜間朝廷”,那這是真的嗎?要想辨別這一真偽,只要看一個人就好了,這個人就是太子洗馬魏徵。

魏徵是有名的唐初賢臣,因敢於直言上諫而出名。魏徵最開始跟從的是太子李建成,如果李建成人品有問題,荒於酒色,魏徵能夠坐視不管?剛正的魏徵一定會全力勸說李建成,這要是被貞觀史臣們知道,還不要大加渲染一番,好來烘托李世民的英明。

李建成人品到底如何,看魏徵便知,他是個被刻意歪曲的治世之才

魏徵劇照

但是史書卻從來沒有關於魏徵在李建成人品方面的勸諫,可見李建成品行足夠端正。就連司馬光也不敢妄加評斷,針對李建成和李元吉與張婕妤等人私通,司馬光說道:“宮禁深秘,莫能明也。”這足以說明李世民對李建成淫亂後宮的指控是子虛烏有的,不過是他用來奪位的藉口。

還是那句話,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失敗者在歷史中沒有地位,事實總會被刻意的扭曲,李建成就是最好的例子,只有撥開層層迷霧,才能探尋到真相。


參考資料:《大唐創業起居注》、《資治通鑑》、《舊唐書》、《新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