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地位和法力都不及如来?

特斯拉2019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地位和法力是远高于如来的。说太上老君不如来,估计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太上老君看似无计可施,炼丹炉还被踢翻;而如来手掌轻轻一翻,就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表象看,太上老君确实差如来好远,但事实是如此吗?



玉帝为三界主宰,请各路神仙参加天庭宴会时要按地位入席,顺序是三清、四御、五老。其中三清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而如来是五老之首。因此,就地位来说,如来和太上老君中间还隔了个四御,足足差了两级。


再来看法力。按《封神演义》的说法,如来的前身是多宝道人,即通天教主的徒弟,本事自然远不及师伯太上老君。而在《西游记》中,如来之所以能翻一下手掌就把孙悟空制服,其实还是有点趁其不备的因素在里面的。那么,太上老君的实力如何呢?

其实,太上老君的实力相当惊人。其它的不说,单单他的坐骑和童子下界为妖,就直接把孙悟空按在地板摩擦,他又怎么对付不了孙悟空呢?太上老君一直不愿对孙悟空下重手,主要原因是他知道孙悟空就是吸收天地灵秀、日月精华的道胎。在他眼里孙悟空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又怎么会和他计较太多呢?


《西游记》成书于明朝嘉靖年间,皇帝崇尚佛教,所以吴承恩在创作时带有抑道扬佛的倾向,这在原著中时常可见。


烟斗的传说


说太上老君法力、地位不如如来是不正确的

这种说法无外乎以孙悟空大闹天宫,各路神仙(包括太上老君)对其毫无办法,最后由如来佛祖过来收拾了残局,把孙孙悟空押在了五行山下。就认为太上老君及各路神仙的法力不如如来。

读了《西游记》的读者应该明白,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叫菩提祖师,菩提祖师,乃是海外老仙。他隐居深山,不露头脚。虽法力无边,却是无人知晓。这位大仙只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孙悟空学会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

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猴王道:“哪十二个字?”祖师道:“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

菩提祖师的弟子虽按佛教的辈份,其实属于道教中人。或说亦佛亦道

太上老君也是道教中人,太上老君的师傅就是鸿钧老祖,鸿钧老祖就是传说中的盘古。总而言之,太上老君与菩提祖师是有渊源之人。以太上老君的法力哪有不知孙悟空的来历和师承。

所以,在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不但没有加害孙悟空,反而将孙悟空放入八卦炉里炼出铜头铁骨和火眼精睛。并没有下杀手。

要知道,后来在悟空取经之路上,老君的两个小童、青牛跑下界都能把孙悟空摁在地上摩擦,最后还得老君出面收拾。

所以,读《西游记》认为太上老君(老子)的地位和法力都不及如来是不正确的想法。


国内ERP专题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西游”太上老君的法力与地位,为什么不及如来呢?



回答这个问题,还是从“封神”说起。在影视封神中,前来破诛仙阵的接引道人有云 :东土众生全赖教化,后七百年灵王勤政在国土之西,再过千年东降甘霖,二位肩上的担子可轻一些。这二位指的是道教圣人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

万仙阵后众仙归巢,封神结束后,十二金仙的三分之一,被划入佛教阵营。文殊、普贤、慈航等皆是金仙中的上乘高手,并且在万仙阵时为其配备了青狮、白象、金毛豪华坐骑。全副武装的成为,日后壮大佛教的中坚力量。后教主接引道人修成六丈金身,成为如来佛祖。封神中收去的截教有缘之客,经过西方教化沐浴,弃恶从善步入佛法正轨。佛教逐渐强大,开始演化天机成为天地主宰。


太上老君与如来佛祖,两人一道一佛。都是至高无上的境界,地位与法力,应该悬殊不大。只是在西游中,貌似如来成了老大,其实不然。封神里以太上老君的道为主办方,而在西游里,以如来的佛为主办方。导演制片人都换了,剧中的主角以及内容剧情肯定由主办方说了算。

所以,封神中太上元始是主角,西方的接引准提是配角。而到了西游正好与之相反。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空时,众仙束手无策无人能降。被太上老君的金刚琢活捉后,风雨雷电不能杀之。踢翻了八卦炉,还练成了火眼睛睛,最后玉帝的一句,快请如来佛祖,方才作罢。

从这个情节,太上老君七七四十九日,都制不住孙猴子,却被如来佛祖的一句“唵嘛呢叭哞吽”拍倒了。



可真的是如来的法力比太上老君高吗?

事实并非如此,前面已经说了,九九八十一难是如来执导的故事。剧情中,出现的一切后果都由如来负责。太上老君何许人也,怎么能降不住一个猴子,只是在这场戏里扮演的配角。既然是配角,那就不能抢主角的戏。八卦炉里淬炼的孙猴子,一来是助其练成火眼金睛,日后保驾唐僧能降妖除怪。二来是踢翻的八卦炉,也为以后火焰山的剧情做好了铺垫。



在西游中,太上老君虽然是配角,但戏份相比其它配角来说,不亚于主角了。从金刚琢出手到八卦炉,从下山收童子,到孙悟空乌鸡国索要九转还魂丹。可见在如来的这场戏里,太上老君这个配角还是相当受重视的。

在西游记续集中,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偷金刚琢下界为妖,阻唐僧师徒取经之路。孙悟空请来众多神兵皆不能降,最后求助如来佛祖。如来却说这个妖怪,我知道也不能说,指点他去找太上老君。所以说尽管这场戏是如来一手遮天,但对于道教的太上老君,还是有些忌讳的,不该说的如来也得遵守游戏规则。



综上所述,西游中太上老君的法力与地位,并非不及如来。具体原因有如下两个:

①封神后,佛教开始兴盛,在西游中佛教已是主导力量。而当初,如接引道人所说的,千年后二位肩上的担子,可以轻松一些,或许正是此时吧。

②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是由如来执导的故事,一切由如来说了算,太上老君只是配角。再有能力,也不能僭越主角的地位,这是规则。

不过,正如封神里太上老君所言,红花白偶皆出一根。封神为佛教的壮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而在西游中,坐在宝殿上的如来对唐僧说,你那东土物广人稠多欺多诈,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犯下无边罪孽。



唐僧从东而来,于雷音寺取镇善的真经,最终目地是超度东土众生。如果说封神里太上元始的道教,为西方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帮助。那么在西游中如来设计的取经故事,也算还了太上老君的人情。

封神榜,封了神完成道教的进化,也间接的帮助了佛教的发展。西游记,佛教自身的因果轮回也教化了东土众生。而这,同理也是封神中接引所言的,千年后二位肩上的担子会轻松一些。

说明白了吗?我是说明白了,不知你明白了吗?


大家好,我是云中。欢迎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互动交流。我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